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那些声乐课、私教课、体型训练、礼仪训练,每个月的成本都超过三万,一年下来至少是四十万的开支。
实际上,林诚一年在她身上花出去的钱,可能要高达五六十万。
当然,如果换成林韵儿的话,这方面的成本就能节省很多了。人家毕竟是出道四年的“老人”,各方面都很有经验了。
第154章 好像做梦一样
,重生茶艺男神
“放心吧,我们老板看起来不怎么样,其实也还行。”
“就是……挺、挺好的一个人!”
杨妍刚想吐槽几句,就被林诚的一个眼神,吓得赶紧改口。
“嗯,我看出来了,林老师是一个好人。”
林韵儿点点头;拿起桌上的钢笔,唰唰唰的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考虑一下?”
就连林诚都有点吃惊。
毕竟这份合同,可是关乎到她未来十年的人生,从18岁一路到28岁,可以说是一个女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光阴了。
“我相信你!”
“就像陈诗颖姐姐一样。”
林韵儿笑着说道。
合同敲定,林诚的星诚传媒;终于迎来了继林诚、陈诗颖、宋亦之后的第四位签约艺人。
晚上;林诚请客;又是全体员工的一次聚餐。
二十几号人,大部分都是林诚新招的应届毕业生,年轻有活力,有梦想肯加班,便宜又耐造。
一顿大餐吃下来,两万块钱,足可以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内充满干劲,卖命工作。
四季酒店,湖景轩别墅,是这家临州顶奢酒店,目前在售的最高房型。
140平的面积,独栋单层别墅,临湖而建,卧室的大床就正对着大名鼎鼎的溪湖,推开落地窗,就能迎面感受阵阵凉风,从溪湖吹拂而来。
可以说,这里是整个溪湖沿岸;风景最好的酒店。
当然;价格也是贵得惊人。
“这里真的好漂亮啊!我以前都没想到,这种古风建筑,居然可以这么漂亮!”
“我们两个人就住这么大的一栋别墅,真的没关系吗?”
和那些各回各家的员工不同,陈诗颖自然是留在了酒店里。
“我们现在的关系特殊,普通的酒店是没法住的,只有四季这种顶奢酒店,才能做到百分百的隐私保护。”
“以后在外面都要注意影响,别传出什么风言风语的绯闻!”
林诚穿着浴袍,慵懒的躺在躺椅上,旁边摆着驱蚊灯和电蚊香。毕竟这里又是水又是树的,夏天一到,全是蚊子。
“明白!”
“对了,在这里住一天要多少钱啊?”
陈诗颖也跟着躺下,享受着全临州不到万分之一的奢华待遇。
“一万四!”
林诚淡淡说道。
“……”
陈诗颖懵了。
硬是愣了好几秒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万四千块,仅仅是住一个晚上!
这种消费水平,已经不是用一句“有钱人”能形容的了?
就算放眼全国,有几个人住得起这种酒店?
而且;和万豪、喜达屋、希尔顿、洲际、凯悦这些国际连锁酒店巨头不同,四季酒店是没有任何常旅客计划的。
没有会员,没有优惠,没有积分,没有升房,所有客人一律平等对待。
当然,在实际上还是隐藏着某种熟客识别,比如你经常住四季酒店,混出个脸熟了,还是能享受一些特殊待遇。
“诚诚?”
陈诗颖试探性的叫了一声。
“嗯!”
林诚应声道。
恍惚间想起了在那所乡镇初中的时光,很短暂,也很美好。
“好像做梦一样!”
“真的,每次回想起来,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也许明天天一亮,我就会从美梦中醒来,就像灰姑娘一样,得面对现实了。”
今天的陈诗颖,和往常不太一样。
特别的茫然、恍惚,也特别的正经,更像是他的学姐。
“我也是,我也担心这只是一场梦!”
林诚点点头。
这半年多的时间,看似短暂,又非常的漫长。
从唱第一首开始,从写第一本小说开始,到如今的身价两个亿,名下两家公司,二十几号员工,七套房,四辆车。
有时候,林诚也会怀疑,这一切会不会只是他的一场梦。
“不,它是真的,不是梦!”
陈诗颖一个转身,咫尺相望的看着他,笑容甜美。
“嗯!”
林诚笑了笑。
“对了,下个月是不是要发提成了?”
陈诗颖突然换了一个话题,措不及防的谈起了工资。
“商演提成5万,版税提成累积27万,。还有一个内衣品牌的代言,三年200万,你能拿60万的提成,不过要押到三年后,公司需要承担违约风险。”
“加上一万的基本工资,你下个月大概能拿到税前33万的收入!”
白天在公司的时候,林诚翻了一遍8月份的业绩报表。
他记性很好,尤其是在数字上的记忆力。
“33万是不是可以买宝马了?”陈诗颖好奇的问道。
“差不多能到3系的价位吧!”
“不过你的33万是税前收入,税后到手只有25万、26万左右,大概差个十万吧!”
林诚略一思考,回答道。
“好吧,那我再等等!”
陈诗颖无奈的说道。
“你想开着宝马,回去金州那家丰田4s店?”林诚笑着问道。
“你怎么知道?”
陈诗颖震惊了。
他是有读心术吗?
就算自己只裹了一件浴袍,可好歹也算穿衣服了,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明天我带你去买!”
“工资算提前十天预支,不够的钱,我自己掏腰包给你补上。”
林诚笑着说道。
总是得给一点甜头的。
毕竟陈诗颖每赚一万块钱,林诚差不多就能赚四万到五万块钱。
过犹不及,压榨得太狠,容易把人逼成狗急跳墙。
就如同之前的林韵儿,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纪公司欺负她年纪小,欺负她小城市,父母没文化,就可劲儿的压榨,完全不考虑后果。
结果就是,未来可期的一棵摇钱树,如今落到了林诚的手里。
“太棒了!”
“我就知道,诚诚对我最好了!”
陈诗颖腻腻歪歪的贴过来,两个人压在一张躺椅上,不堪重负的都快散架了。
第二天,陈诗颖就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发了一张喜提宝马的照片。
2010款的宝马320i世博版,指导价38。3万,落地价43万。
不过,那家宝马4s店,一知道陈诗颖的明星身份,就很大方的给了一个3万块钱的优惠,还免费多送了几次保养和一张五千块的加油卡。
当然,回报就是陈诗颖在发微博的时候,多提了一句买车地点。
第155章 没落的乡镇初中
,重生茶艺男神
林诚在临州待了四天,除了签约林韵儿之外,也处理了不少堆积着的事务,重新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顺便亲自面试了几个实习生。
他的两家公司,现在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有前台;有保洁,有保安,也有市场部、财务部、行政部、人力部,甚至还有一个新建立的法务部,负责公司的所有合同和法律问题。
就是人手少了点,每个部门少则两三个人,多则五六个人;一个总监
初创公司嘛;难免的!
另外,三个工作室也陆续建立起来,林诚工作室、陈诗颖工作室、林韵儿工作室,以后正式开始独立化的运营。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下的品牌,就像大众集团的旗下,拥有大众、斯柯达、奥迪、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等等一堆的品牌,每个品牌都是一家公司,这种独立化的经营更适合发展。
至于宋亦还太早了,都不算出道呢!
林诚倒是想让她先在电视剧里跑个龙套,露露脸,比如黄锡耀重金投资的《赤婚时代》,很容易就能弄个角色出来。
只不过那位太子耀日理万机;贵人多忘事,当初硬拉着林诚签下的合同;到现在也没人管,连个对接的人都找不到。
林诚也不着急;就等着他早死早超生,下辈子投个好胎;做个好人!
“小浪蹄子,今天总能回家了吧?”
手机上,一条短信弹出,是颜沁发过来的。
噗嗤!
林诚忍不住笑出了声,拨通了她的号码,备注是“老婆”,“我到北阳了,最多五分钟,就能到你家楼下了。”
“不行!”
“五分钟太快了,你再绕北阳跑两圈,锻炼锻炼身体,20分钟后再来!”
很快,颜沁就回复了消息。
估摸着是还没化妆打扮,不够美美的。
“收到!20分钟后见,我开车去跑几圈锻炼了!”
林诚调转方向,沿着环城北路,慢悠悠的开着公路闪电,就当成是给车子健健身了。
2010年的北阳县城确实很小,一眼看过去,都看不见几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顶多有那么三四个小区;建起了二三十层的房子,有那么点城市的味道了。
开车沿途看到的,大部分还是农村的自建房,哪怕在城区范围内,都是以三四层,四五层楼的自建房居多。
大概再过个三四年,这些房子就要被拆了。五六年后就是所剩无几,基本都给换成了高层小区。
看似现代化了,实则亏得一比!
高层的鸽子笼,哪有独栋的自建房香?
车子在驶过一所初中的时候,缓缓停在了门口。
白漆木牌上,用黑字写着一行——“北阳县黄湖镇初级中学”。
“怎么开到这里来了?”
林诚下了车,看着曾经的学校大门,颇有几分感慨。
他在这里读了三年的初中,一直到高中才回到北阳城区。
如今的黄湖初中,还是记忆里的模样。校门口进去,左转是学生的自行车停车场,右转是一间小卖部,
学校主要就是四栋楼,一栋实验楼90%的时间空置,一栋教学楼主要的教学场地,还有一栋学生宿舍和一栋教师宿舍。
黄湖初中的操场,看起来像模像样的,有跑道,也有篮球场。
只不过,篮球场的篮球架是几十年前的水泥架子,没有篮网只有一个生锈的钢框。
操场的跑道,是用食堂锅炉烧完的煤灰铺成,每天早上的学生晨跑,动作一大就会扬起灰尘。
“你是?”
头发花白的胖老头,扶了扶眼镜,略带疑惑的打量着他。
“我是林诚!”
“孙老师,你忘记了吗?中考我还是全校第一名呢,考上北中的那个!”
林诚微微一笑,想起了很多事情。
这位胖老头,是黄湖初中的数学老师,也是学校的副校长,以前教过林诚两年。
因为教的是数学,平时又特别严厉,背地里被很多学生起了个“熊猫”的昵称。
一开始,林诚还觉得能叫“熊猫”的人,一定很可爱吧!
后来他才知道,人家的“熊猫”,意思是黑白通吃,或者是看似是老师,实则比大佬还凶狠。
总之就不是什么好词!
“哦——”
“林诚啊,我记得,我当然记得你了。”
“你们那一届啊,还有四个人考上北中。后来一代不如一代,今年中考才上了一个北中,还是擦着分数线过的。”
孙方红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学校里的老师,一般只对两种学生印象深刻——前几名的学霸和倒数几名的学渣!
“呵呵呵!”
林诚附和着笑了笑。
很多乡镇小学、乡镇初中,处境是非常艰难的,而且是越来越艰难。
有钱人都往城里跑,好学生也往城里跑,好老师还是往城里跑。
留在农村地区的,说句难听点的,都是一些社会竞争下的淘汰者、失败者。
再加上父母外出打工,全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家里没人管教,都成了留守儿童,不是早恋,就是沉迷游戏,要么就是偷鸡摸狗。
可以说,这些乡镇学校的生源,是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差。
等人口萎缩到第一程度,也就只能和隔壁镇的初中合并了,两家并成一家。
而这所黄湖初中,在林诚的记忆中,约莫就剩下四五年的寿命了。
“林诚,你成绩好啊,全校第一名考上了北中。记得今年你是要高考的吧,成绩怎么样啊,考上什么学校了?”
孙方红似乎并不了解现在的林诚,还像是以前那样,询问起了他的学习成绩,而不是什么当明星开公司之类的事情。
“我高考还行吧,填了临大的哲学系,已经被录取了。”
林诚本来的志愿是法律系。
文科学法,理科学医,都是前途光明的好专业。
不过,宋亦的分数线,只能够得上非常冷门的哲学系。林诚也不放心一颗水灵新鲜小白菜,就这么远远的搁在其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