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闺女刚做了手术回来,可能闻不得烟味儿。
  算了,忍着吧。
  “是,亲家这话对,孩子既然送去部队了,就不光是咱家的孩子。
  他身上有他的使命和责任,咱只能全力支持。”韩文忠跟许成厚对脾气,俩人一拍即合。


第二百四十五章 庆贺
  等着许世彦哄好了外头那几条狗,再进屋时,屋里众人已经聊的挺热乎了。
  东屋炕上一桌地上一桌,都摆着热腾腾的饭菜,苏安瑛和魏明荣两个还往上端呢。
  许家兄妹出门这么久,许世琴也治好了毛病回来,那必须整点儿好吃的,给他们接风洗尘。
  从早上得知消息,苏安瑛就赶紧去买东西开始忙活。
  等中午家里人越聚越多,苏安瑛一看,连许世琴的公婆都来了,生怕菜不够硬,又添了好几样儿。
  许世琴他们一进门,苏安瑛跟魏明荣就开始放桌子往上端,许世彦进来的时候,菜都上差不多了。
  瞧见许世彦进屋,于守广赶紧把他叫身边去。“小许,来,上这边,叔跟你唠会儿。”
  许世彦一看,地上那桌已经坐满了。
  得,也别讲究那些规矩了,坐炕沿上吧。
  于是脱了大衣摘了帽子,就挨着于守广身边坐下。
  “叔,咱大队今年秋天收益咋样儿?”许世彦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许成厚去省城的时候,队里只分了粮食,还没算钱,所以许成厚也不知道能分多少钱。
  按说今年产量那么高,大家都能分不少钱。
  “我就是想跟你说这事儿呢。”于守广一听就笑了。
  “今年咱队里这个粮食呢,多少减产了一些。
  但是棒槌大丰收,增产百分之五十,收益增加百分之七十。
  扣除应该上交的任务额,各家各户分的钱比去年多了不少呢。”
  提起今年的收益,于守广高兴的嘴都合不上了。
  往年能分两百块钱的,今年能分三百多,像许成厚,去年分了四百多,今年差一点儿就分七百。
  “我记得你家今年应该是分了将近八百块钱。
  这里头有一参场和其他大队折算过来的工资和工分,还有你那个小姨子在加工厂干活的钱,明细都有,改天你去队里找。”
  许世彦去给其他大队还有一参场做技术指导,那头给算的工分没有二大队高,所以许世彦分的钱只比许成厚多了一点儿。
  要是都按照二大队的工分来计算,许世彦今年能分九百多块钱。
  “除了这些呢,咱队里上下一致同意,发给你五百块钱奖励。
  那个,钱呢,都给你媳妇了。
  另外,咱队今年又评上先进集体了,你也还是先进个人,明年三月份,咱去县里开会领奖。”
  二大队今年参地产量这么高,那肯定是要被树立为典型的,先进集体没跑儿。
  要不是许世彦事先叮嘱过,加上他又不在家,不知道多少地方都要过来参观学习呢。
  上头一打来电话问,于守广就推说许世彦不在家。
  再说冬天了,也没啥好参观学习的,等明年开大会的时候再总结报告。
  “于叔,你这是光说好的不说孬的啊。
  你咋不说,咱县里开抗洪表彰会,没我三哥啥事儿呢。
  我三哥当时可是力主提前撤离预防的,咱公社发那么大的水,一个人没伤着,一只鸡都没丢。
  可别的地方呢?损失那么大,到最后,他们倒是评上啥英模、标兵了,我三哥啥都没捞着,凭啥啊?”
  地上那桌的赵建设、黄胜利等人听着,都感觉不对味儿,替许世彦抱不平。
  于守广白了那桌年轻人几眼,“光是小许啥都没捞着啊?
  咱大队,咱公社,不也是啥都没捞着么?说那些有啥用?
  咱公社陈书记为这事儿,在县里开会的时候跟领导都吵吵起来了,能顶啥事儿?该没咱的不还是没咱的么?”
  提起这件事来,于守广也特别闹心。
  这边带着人提前撤离,又安排人巡防,确保人员无伤亡、财产无损失,结果呢?白忙活一顿啥都没捞着。
  别的地方啥都不预防,等着被水淹了才想起来救人、抢险。
  结果呢?人家那倒算是英雄了,这玩意儿上哪儿说理去?
  许世彦一听,也就明白咋回事了。
  “叔,你也别闹心了,咱不在乎那些,只要咱公社没受多大损失就行。
  其他的啥英模啊标兵啊,都是些虚名。咱只要实惠的,那些虚头巴脑的不要也罢。”
  “咱就踏踏实实做好应该做的,只要对的起社员,对得起良心就行,是不是?”
  许世彦并没有觉得难受啊失落啥的,这种事儿他上辈子见多了,不稀奇。
  再说,他当时也不是为了啥奖励才提前示警的,主要还是为了乡里乡亲着想。
  搬到东岗这些年来,大家伙儿相处的都挺好。
  许世彦没法眼睁睁看着乡亲们受损失,这才冒着被质疑的风险去示警。
  这事儿啊,最好是谁都不提,免得他解释不清。
  到时候人家把他当神棍,可就不好了。
  有的风头可以出,有的风头啊,能避则避,许世彦觉得目前这样就挺好。
  “咱不说那些糟心的事儿,来,难得今天大家伙儿齐聚一堂,咱都把酒倒上,一起喝一个。
  算是庆贺我们家六妹妹康复,同时也是庆祝我家六妹妹找了个好男人。
  这是我妹夫,韩立伟,他俩在省城领证儿了。
  等着下回立伟再探亲,就给他俩办婚礼。”
  许世彦不想谈论那些,便转移话题。
  正好这时候苏安瑛拎了几瓶酒进来,许世彦赶紧把酒起开,给炕上这一桌的长辈们都倒满酒。
  “对,对,这话在理,都过去的事儿了,不提也罢。
  来,咱一起整一个,给世彦和世琴俩人接风,也祝世琴跟立伟俩人百年好合。”众人齐声附和。
  东屋一群大男人,喝酒聊天,兴致来了还划个拳啥的。
  西屋,周桂兰、李月秀领着许世琴、苏安瑛、魏明荣,还有几个孩子,也高高兴兴的吃饭。
  许海源和许瑾萍俩娃不用人管,自己吃的都可板正了。
  倒是许瑾慧跟许海清俩小的,眼瞅着快八个月的小娃,早已经开始吃东西了。
  这会儿看着桌子上那么多好吃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俩娃馋的口水直流,啊啊的叫唤。
  苏安瑛和周桂兰一看,只得把俩孩子都抱在怀里,用匙舀点儿鸡蛋糕喂他们。
  结果俩娃吃着不对劲儿,就伸手想要去桌上抓大人吃的。
  还别说,许海清那小手真挺好使,趁着周桂兰不注意,真就抓起来一块排骨,乐得小娃赶紧啃一口。
  “哎呦喂,瞅把你能耐的,还啃排骨呢,这菜汤整一身都是,手上全是油。”
  周桂兰现在,也没啥洁癖了,哄孩子就别想干净。


第二百四十六章 要分地了
  许世彦这一走两个多月,家里确实发生不少事儿。
  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上级已经明确下了文件,八三年开春,本地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本属于公社、大队的地,按照人口分给各家各户。
  往后农民可自行决定种什么,种多少,只要交够了任务额,其余上面一律不干涉。
  “公社和队里正在商议这件事呢。
  咱队里的意见,大田地按照人口、土地的等级,以每个小队为基准抽签决定地块儿,分到各家各户。”
  都是大田地,但有的肥沃有的瘠薄,分田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得全都顾虑到。
  “棒槌地呢,明年做货和打冻的不分,到时候还是按小队去干活,秋天做货了分钱。
  参籽、参栽子、新栽,这些也是按照人口每家每户分多少。
  明年的新参地还在南天门那头的掛划地。
  面积不大,每口人分两丈,三年的一起分下来。”
  这些都是队里开会研究决定好的,本就是打算近期召集社员开会公布。
  队里大部分人都听说了,于守广这是特地给许世彦说一下。
  掛划地,是这两年才出来的一个词儿。
  八零年的时候,县里相关部门通过几次磋商,从五个省属林业局那里,划拨了两万来公顷次生林和原始林,作为几个公社的参业用地。
  这些地,统一被称为掛划地。
  二大队今年秋天的新参地就是掛划地,在一个叫南天门的地方,实际上那边应该归兴隆公社管辖。
  “小许,有件事呢,你爹说是等你回来商议。
  就是咱队里这个参地,谁承包看参的事儿,你们爷俩还打算继续看参么?
  要是继续看参,年后你们就得跟队里签个合同,交一部分押金才行了。”
  这个,才是于守广真正要说的事。
  分田到户以后,都是各干各的,谁也不挣工分了,可那山上的棒槌必须有人看,所以就得有人承包。
  定下来一丈多少钱,明年做货和打冻的,可以等冬天分钱。
  但是新栽和明年的新参地,就得各家各户自己拿看参费。
  如今看参是个抢手的活,好多人都盯着呢。
  二大队的参地现在分成了两处,小黑河跟南天门。
  这些天,已经好几个人去跟于守广商议,想要承包看参了。
  于守广遵守诺言,小黑河这边,还是以许世彦的意见为准,许世彦要说承包,那就不给别人。
  “于叔,我这刚回来,这事儿你让我跟我爹商议一下,过两天给你答复行么?”
  许世彦瞅了眼许成厚,看老爹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就知道老爹很想承包。
  许世彦不想承包看参了,以前是没啥好活,看参挣钱多,他才同意去上山看参的。
  如今养殖场逐渐发展起来了,自家又分了大田和参地,都得忙活。
  再加上许世彦还想着从君子兰上头挣一笔,他哪里还有闲工夫去山上看参啊?
  这事儿,得好好跟许成厚商议,把事情利害掰开揉碎了说给那犟老头听。
  要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许世彦直接说不承包了,就怕许成厚不乐意直接炸锅儿。
  虽说这两年许成厚的脾气好了不少,可谁也不敢保证,老爷子会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就发火。
  今天这一屋子的亲戚朋友,尤其是还有韩立伟这个新姑爷,可不能惹许成厚,还是等着外人都走了再说吧。
  “行,啥时候都行,你们爷俩慢慢商议,毕竟不是小事儿呢。
  承包的话,押金不少,必须得慎重。”
  于守广点头,这是大事儿,必须得让许世彦好好想一下。
  东屋这头一边说话聊天,一边喝酒,两点多了才喝完。
  于守广、赵大海这几个岁数大点儿的,酒量不行了,喝点儿酒上头,年轻的倒是还行。
  许世彦给周庆国、赵建设他们使了个眼色,叫到跟前儿低声商议。
  “先把他们送回去休息,晚上去我那儿,咱还有要紧事儿商议。”
  就这样,众人各自散去,韩文忠父子也告辞离开。
  韩立伟明天就要走,万分舍不得许世琴,却也知道许世琴这一天很累,得早点儿休息。
  于是俩人又黏糊了一会儿,这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许世彦出门送客,看着众人都走了,这才回屋。
  许世琴这一天着实累的不轻,索性回西屋休息。
  许世彦呢,将小儿子抱在怀里,坐到东屋炕上,跟父母聊天。
  说一说这次去省城的一些事,也把账目说给爹妈听。
  “爹,妈,这回去省城给小妹治病,手术、住院、医药费,一共花了两千九百多。”
  提前出院,住院费和医药费比预期的少了点儿,但大头是材料费和手术费,这个省不下来。
  “这个钱吧,因为当时请假,小妹的师傅也没提能不能给报销,咱也没好意思问。
  所以我就一概走的自费,要是公费的话,报销之后咱花不了多少钱。
  小妹不是全民工,她那属于大集体,我觉得够呛能报多少。
  反正咱也别指望,一切看她师傅咋说吧。”
  许世琴这个毛病是在招工之前,没法往工伤上靠。
  要是工伤,单位百分百给报销,不用家里出一分钱。
  不算工伤只能算治病,但这个毛病吧,要是在旁人眼里,也属于是有钱烧的才去治。
  毕竟许世琴那个罗锅不痛不痒,也不耽误干活,就是难看点儿呗。
  这年月多数人都不讲究啥好不好看,好多人还都吃不饱饭呢,谁管啥好看难看啊?
  许世彦也拿不准这个看病单位能不能报销,所以在医院的时候,他就直接走自费。
  单位即便给报也有限,他还得先掏出去比自费多很多的钱,实在是不划算。
  许成厚和周桂兰也不懂这些,他们就只能听着。
  倒是魏明荣多少明白点儿,“小妹这个,应该能走医疗补贴。
  等着让她问问她师傅,反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