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维忠还是老想法,闺女早晚都得嫁,晚嫁不如早嫁,都安心。
  丈人都这么说了,许世彦哪好拒绝?只能点头。
  “那行,我回去问一问,要是有合适的,回头我给爹捎信儿。”
  一头是丈人,一头是媳妇,许世彦在中间也为难,能咋整,回头跟媳妇商议了再说呗。
  要说好小伙儿,东岗二大队还真有。
  他家这俩小姨子长得都行,干活也挑不出毛病来,他要是想撮合,真不难。
  “二姐夫,你们那个二大队还要人不?要不然我跟安芬我们搬过去吧。
  双龙那头不行,就指着种地,工分太低了,一年到头忙活着,也不挣多少钱。”
  苏安芬的男人纪同忠,好不容易找着机会问道。
  许世彦听见这话,不由得叹口气。
  这个四妹夫啊,要是按照老辈儿人的话来说,那就是个秧子货,绣花枕头,看上去挺好,实际上啥啥不行。
  纪同忠长得挺好,浓眉大眼的挺俊,可就是干活差劲,怕出力不肯吃苦。
  前世八七年苏维忠不在了,韩氏带着俩闺女搬去浑江。
  结果纪同忠两口子也撇下自家的房子和地,跟着去了浑江。
  他俩户口在农村,招工招不上,在城里就是各处混,日子过得不咋样,可就是不肯回村里好好种地过日子。
  俩人在浑江过了十几年,后来实在是混不下去,没办法又回双龙种地。
  种地也不肯安生,净想些花招儿,种啥山芝麻,没人回收,又赔了。
  好歹岁数大了知道干活,春秋在家种地,夏天出来在建筑工地干活。
  总算是攒点儿钱,在县城东山根儿买了个平房,给儿子娶了媳妇。
  “小纪,种棒槌挣钱是挣钱,可也累。
  哈腰撅腚的干三年,才能起出来做货,不容易。
  再说这马上就分地,大队那边其实都把地块儿划好了。
  你这时候搬,双龙那头肯定没你的地,东岗那头也不会分给你。
  两头落不着,你这何苦来啊?”
  想搬早点儿啊,都这时候了才想起来,啥好处都捞不着,搬家有啥意思?
  纪同忠一听,垮下脸来,“唉,这不是才听说,东岗那头好么?
  二姐夫,那就没啥办法了?我听说你不是有个啥养殖场么?要不然,我去给二姐夫干活?”
  这小子,又异想天开起来。
  许世彦摇摇头,这个四妹夫啊,就是这么不着调。
  谁听说过自家有地不好好种,跑去给别人干活的?
  “小纪,你让我咋说呢?我那养殖场活特别多,一天到晚不得闲,忙的要命。
  那头我都找的是盲流子干活,工钱低,管口吃的就行。
  再说,那养殖场是好几个人合伙,还有大队里一份儿,不全是我说了算,我那儿没地方安排你。”
  这话,那就纯粹是借口。
  养殖场那一大片地,是大队和公社出面照顾,给批下来的,所以每年的利润里头,有一成要给大队,算作是土地使用的费用。
  而黄胜利等人虽然占股,但是占比小,决定权还是在许世彦手里。
  许世彦是真的没办法安排这个妹夫,他那养殖场也没多大,养不起闲人,所以只能用这个借口。
  纪同忠一听,养殖场那头干活累、工钱低,当时就蔫儿了。
  他就想找个不累,挣钱还多的活,咋就这么难呢?
  苏维忠听见这连襟俩的对话,也是忍不住摇头,四闺女这亲事,结的不好。
  当时就听媒人说,小伙子长得俊,家里头只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兄弟少,省心。
  见面的时候,苏维忠就觉得哪里不太对,不想同意。
  可架不住苏安芬自己看好了,咋地也要嫁。
  如今看来,四姑爷真的不行,别说跟二姑爷比,连三姑爷也比不上。


第二百六十五章 俩小姨子
  苏维忠看了看这四个姑爷,要说工作好,那肯定是大姑爷。
  人家在浑江百货上班,如今来说,也是最好的工作。
  但是要说过得好,那还是二姑爷,别看是农民,可家里那日子一般人比不上。
  五间大瓦房,还开个养殖场,二大队种棒槌也挣钱,那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三姑爷就在大营本地,从小瞅着长大的。
  老实本分,体格好,能干活。
  庄稼院,还得是这样的好,只要肯干,日子肯定差不了。
  唯独这个四姑爷,唉,不知道的人瞧着,浓眉大眼挺好看,第一眼谁见了谁稀罕。
  可长得再好有啥用?干活不行,挣不来钱,还成天净想着天上掉馅饼,这可真就够呛。
  可四姑娘都嫁过去了,孩子也有了,还能怎么办?对付着过吧。
  如今苏维忠没啥想法,就是老五老六找对象,一定得知根知底,了解清楚了才行。
  要不然,他怎么能想起来让许世彦帮忙介绍呢。
  不光是图东岗地方好,挣钱多,也是想着以许世彦在东岗的人缘,肯定了解的多,能找着合适的。
  “世彦啊,记得爹说的话,一定用点儿心,帮老五老六踅摸个对象。”
  苏维忠不想四姑爷再说没用的,于是岔开话题。
  许世彦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丈人吩咐的,那他只能乖乖听话。
  闺女领着女婿和孩子回来,家里肯定也得准备点儿好菜好饭。
  韩氏提前就预备好了,看着时间差不多,就让老五老六赶紧做饭。
  这一屋子的闺女,自然不用韩氏动手,没多会儿,饭菜都做好了端上来,一家子老老少少团聚,也十分热闹。
  连襟们凑在一起,少不得要喝酒,许世彦酒量还算可以,到最后也喝的迷糊了。
  不过许世彦酒品还行,喝多了也不至于胡说八道,或者又哭又闹,顶多就是坐在那儿发呆,再不然有个地方倒头就睡。
  许世彦夫妻,在大营住了四天。
  中间找时间,去许世彦的大舅、二舅、大姨家里都坐了坐,还去了隔壁苏安瑛的大爷苏维诚家里吃了顿饭。
  反正苏家人对许世彦都挺好,特别热情,非得留许世彦一家子多住几天不可。
  许世彦惦记着家里的君子兰,心里就跟长草一样,好歹住了四天,再也忍不住了。
  正月初七上午,夫妻俩带着四个娃,坐车返回松江河。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苏安芳和苏安花两个。
  苏维忠一心想着把俩闺女都嫁到东岗去,就跟苏安瑛商议,想让老五老六送苏安瑛一家子回去,顺道在那边住一阵子。
  或是跟许世琴学点儿手艺,或是帮着苏安瑛干活看孩子。
  老爷子打的好算盘,他是觉得让俩闺女去许家住着,左邻右舍的瞧见了,总有那热心肠的人给保媒拉纤,指不定这姻缘就遇上了呢。
  苏安瑛犟不过亲爹,只能跟丈夫商议。
  俩妹妹在大营也没啥可干的,指望她俩种地干活根本不行,不如过来给她俩找点儿事情做。
  别的不说,暂时先跟着苏安瑛一起照看君子兰花苗也行啊。
  家里君子兰花苗越来越多,许世彦这么多事情呢,顾不上。
  许世琴年后也得回去上班了,没时间照看。
  苏安瑛要照顾四个孩子,忙起来怕是连饭都吃不上,哪有时间照看君子兰花苗?总不能把活全都扔给周桂兰吧?
  让老五老六过去帮忙照看着,一个月给点工钱,好歹比找外人强。
  许世彦一听也在理,家里现在摊子越铺越大,真是需要几个好帮手。
  苏安芳苏安花都没结婚,没啥拖累,轻手利脚的干啥都方便。
  就这样,许世彦答应了让俩小姨子跟着一起走,不过他没说是回去照看君子兰。
  在苏家这些天,许世彦连提都没提过君子兰的茬儿。
  这事儿,让谁帮忙淘登花苗和种子,都得给人家好处,不然的话,以后别人知道他养君子兰挣了钱,肯定都不乐意。
  都是亲戚,让人帮忙,给多少?许世彦现在还没挣钱呢,也不知道将来能挣多少。
  给多了,他舍不得也拿不出来,给少了,以后全都是麻烦。
  索性,就不提这个茬儿,以后别人知道了,就说是跟朋友合伙的生意,他自己做不了主,这样更省心。
  反正如今也淘登不少了,以后能遇上就弄点儿,遇不上也就拉倒,好好培育手里这些就不错。
  今年过年晚,正月初七就已经二月十九号了,中午外头化冻,温度也高一些。
  众人下车,直接找个驴吉普坐着,没觉得怎么冷,一路就回到了东岗。
  回家第一件事,肯定是去爹妈那边看看。
  周桂兰一听说苏安瑛的两个妹妹都过来住一段时间,立刻就说,那不如让苏安芳和苏安花住在这边,正好跟许世琴作伴儿。
  白天俩人到许世彦家,帮着侍弄君子兰,晚上回来住。
  要是她们乐意,还能跟许世琴学学做衣服啥的。
  周桂兰这么安排,其实挺合许世彦心意。
  要知道他这是单门立户过日子,没跟老人在一起。
  这家伙,忽然住过来俩小姨子,都是没结婚的大姑娘,传出去别人会不会说闲话?
  去年苏安花在的时候,主要是周桂兰母女大多数时间也在那边住,左邻右舍的都知道,没人说闲话。
  如今许成厚不上山看参了,周桂兰也不可能住到儿子那边去,要是苏安芳姐妹都留在那边,就不太好。
  再有一个好处,周桂兰这头时常会有些岁数大的老太太过来串门。
  这年纪大的人吧,都爱给人保媒拉纤,这不正好么?也省的许世彦费心费力去踅摸了。
  他只要嘱咐老妈一声儿,说一说苏家那头的要求,这事儿就能成一半儿。
  到时候有人来提媒,许世彦费点儿心思打听清楚,行,就相看,不行,就拉倒,多简单。
  “嗯,我看这样行,正好五妹妹六妹妹跟世琴年纪相仿,她们在一起也有话说。
  闲着没事儿,还能跟世琴学点儿手艺啥的,最起码学学踩缝纫机。
  以后这玩意儿,家家必备。”许世彦连连点头,表示同意母亲的提议。
  那头,苏安瑛也觉得婆婆的提议挺好。
  她倒是没那么多心思,主要就是觉得,有许世琴在跟前儿,说不定俩妹妹真能跟着学出点儿啥来。
  就算不指着手艺吃饭,这女人也该学点儿针线啊,要不然以后结婚有了孩子咋办?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股
  许世琴一听说,苏安芳姐妹要留下来,更是高兴的不得了。
  从小家里就她一个女孩,没人作伴儿,有时候确实孤单的慌。
  尤其是看着别人家都有姐妹,属实挺羡慕。
  之前上班还不觉得什么,如今在家养着也不干啥,时间长了真是没意思。
  去年苏安花在这边的时候,就跟许世琴相处特别好。
  许世琴一下班,俩人就凑一起,说话聊天干点儿啥活,挺好。
  如今又多了苏安芳,许世琴更高兴了,赶紧去收拾了西屋,又抱了两床被褥出来烘着,晚间好用。
  “往后你俩就跟我一起住,正好,我也有伴了。”
  许世琴倒腾完被褥,又把柜子收拾了,腾出两个格来,留给苏安芳姐妹放衣服啥的。
  西屋,三个姑娘有说有笑收拾东西,东屋,许成厚夫妻则是跟许世彦聊天。
  “你们出门这几天,家里倒是挺热闹的,不少人都来找你。
  立民领着个小伙子,挺年轻、戴个眼镜,过来找你好几回了,说是啥参场的书记找你有事儿。
  你得空赶紧去参场一趟,问问立民,到底咋回事儿。”
  “还有,松江河林业局那个姓郭的主任,昨天也来找你。
  说什么你让他帮着打听的事儿,有消息了,让你抽空过去一趟。”
  许成厚也不明白儿子找人家又啥事儿,反正他就是给传个话。
  “再就是咱队里,这几天要开会分地了。
  于书记让人来问我,这个参地还承包不了。
  眼见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咱要是不去看参,队里得赶紧找人。
  我跟他说了,咱今年不承包看参了,谁愿意去看谁去。”
  这是爷俩早就商议好的,许成厚答应了儿子,自然不能变卦。
  “行,我知道了,爹。
  明天我先去郭哥那头,我拜托郭哥帮忙,再给淘登点儿君子兰花苗。
  我估计是有信儿了,正好趁着正月里没啥大事儿,我跟建设、胜利他们再四处淘登一些花苗、种子啥的,也就差不离了。”
  自家亲爹,没啥可瞒着的,许世彦实话实说。
  “你们几个现在是不是淘登着不少了?弄那么多,将来能卖出去么?”
  许成厚有点儿担心,这些玩意儿再便宜,也是花钱来的,这要是卖不出去可咋办?
  “爹,没啥事儿的,眼下这点儿不算多。
  多一点儿才好办,太少了不好整。”
  不管啥产业,都得有个规模才好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