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睡到半夜,忽然听见有动静,杨春明二话没说,搂起枪朝着声音的方向就来了一下。
接着,似乎听见有杂乱的声音,然后就没了动静。
第四十九章 两千八
枪声惊醒了许世彦和赵建设几个,三人直接从地戗子里蹿了出来。
“咋回事儿?是人还是野兽?”
“不知道,听不出来,我就是听见有动静,直接搂了一枪。”杨春明摇头。
“也可能是我草木皆兵了,反正小心无大错儿。”
许世彦点点头,的确,小心点儿总不会错的。
这会儿东边隐隐有些泛白,众人被枪声搅的也睡不着了,索性坐在火堆前,烤火聊天。
等着天色再亮一些,赵建设就开始做饭,许世彦拿着鹿骨签子,继续干活。
杨春明几个扛着枪守在附近,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上午八点来钟,这棵参终于展现了全貌。
参的主体大概比成人拇指还粗一些,巴掌长,形体很漂亮。
脖颈处两棵大丁须都有烟卷粗细,主根下面分出来几条腿,也都匀细修长。
估计是生长环境与众不同的缘故,参须特别长,其上布满了珍珠疙瘩。
这棵参,估计能有三两多沉,不足四两,从须、芦、皮、纹、体五形来说,也都是上品。
主要还是它生长在腐烂的树桩上,营养可能不充足,所以别看是六匹叶,但分量没有想象的那么重。
不过大家已经很高兴了,就这一棵,咋地不得卖一两千啊?
他们原本是进山捡蘑菇的,结果捡了棵人参,还想啥呢?
许世彦依旧用苔藓和桦树皮打了参包,然后几个人收拾了东西,把东西寄放在老李头看参的房子。
五个人各自带了些干粮,轻装简行径直下山,连村子都没进,过江直奔松江河。
到了松江河一打听,正好十一点有一趟发往抚松的客车。
于是五个人买了票,就在车站啃了口干粮,到点坐车,直奔抚松。
这年月的路况不好,从松江河到抚松一路盘山道,客车晃晃悠悠走了俩小时,好歹到了县城。
到地方一打听,找到了收购站。
这时节都在忙着秋收,来卖山货的不多。
许世彦来到柜台前,直接把参包往柜台上一放。“同志,麻烦看看这个。”
但凡能在收购站上班的,都得有点儿真本事,最起码眼力有。
一看那桦树皮卷,对方就知道是山参了。
于是伸手接过来,小心翼翼的解开外面树皮,再一一展开桦树皮和苔藓。
当里面的人参展现在眼前时,柜台里几个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哇了一声。
其中一个人,立刻拿出来天平,将人参放在上面称重。
“这棵人参,重三两九钱,五形俱美,我们这的收购价,是两千八百块钱,怎么样?卖不卖?”
这人倒是挺干脆,也没用再去请什么人过来鉴定,称完之后,对照着墙上的表格,直接说了价钱。
之前许世彦去通化卖的那棵参,重三两半,卖了两千五。
这棵重三两九钱,按说山参超过三两之后,每多重一钱,价格都会涨很多。
要是去通化,这棵参咋地也能卖到三千四五百块钱。
可这不是许世彦一个人的,大家急匆匆跟来就是想快点儿把钱拿到手。
钱只有揣到自己口袋里,才会安心,不然万一出啥幺蛾子,大家这几天就白忙活了。
再者他们手里没有介绍信和证明,去通化不太现实,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这个价钱卖掉。
所以许世彦回头跟杨春明几个商议,大家都同意,两千八百块钱,直接卖掉。
于是,那边开票,收走人参,这边数出来两千八百块钱,交给了许世彦。
崭新的大团结,两捆零一大叠,还散发着油墨的香气。
两千八啊,杨春明几个眼睛都直了,他们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咱就借着人家的地儿,把钱分一下吧。”
收购站里人少,挺清净的,许世彦直接提议,把钱分了,免得出去了没地方,一个不小心被人盯上。
“一共两千八,咱五个人,每人五百六。”
山财不可独享,见者有份,既然是五个人一起遇见的人参,当然就得五个人分。
“别,别,三哥,我们就是跟你沾光儿的,没有你,我们一分钱都拿不到。
你拿大头,我们分一半就行。”杨春明几个连忙摆手。
人参是许世彦看见的,也是他挖出来的,杨春明几个觉得他们没出多少力,平均分不太适合。
“那不行,咱兄弟的情分比这些钱重要,就按照规矩来,不然让人知道,得戳我脊梁骨。”
放山的规矩就这样,不管多少钱多少人,都得平分。
“你们要是还把我当哥,这钱就拿着,要不然以后兄弟没得做了。”
许世彦沉下脸来,吓唬那几个人。
得,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还咋办?听着呗。
于是,几个人乐呵呵的分了钱,半沓儿钱揣进怀里,一个个美的嘴都合不上了。
“兄弟们,钱揣好了,千万小心。
咱去打听一下,回去有没有车,几点的,别耽误了咱回家。”许世彦提醒众人。
如今这年月的人,多数都会在衣服里面缝个兜,留着揣钱。
有的人甚至是在衬裤或者裤衩上头缝兜,就是为了出门揣钱安全。
几个人出门,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把钱仔细藏好。
之后一行人到车站,打听回去的车。
下午,有一趟抚松发往东岗的客车,正好路过松江河。
另外还有一趟从抚松到温泉的客车,路过仙人桥。
大房子那地方特别偏僻蹩脚,从抚松回去,走哪条路都绕。
但相比之下,还是松江河更方便点儿。
“还是坐东岗的这趟吧,咱到松江河下车,然后走着回去。”许世彦直接掏钱,买了五张票。
客车下午三点发,离着发车也就剩一个钟头了。
大家一琢磨,兜里揣这么多钱呢,可别嘚瑟了,消停呆着吧。
于是,五个人就蹲在客运站,凑在一起说话聊天。
他们几个是直接从山里出来的,穿着破旧,还一身土,蹲在角落里,根本连看的人都没有。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那边喊着东岗的检票了。
五个人赶紧站起来,拿着票过去,检了票上车。
就这么晃悠俩小时,到了松江河,五个人在拐角楼下车,一路西行,返回大房子。
第五十章 香饽饽
许世彦一行人回到村里时,已经是六点多,天都黑了,外头也没多少人,也就少了许多麻烦。
等到大家发现许世彦几个回来,已然是第二天早晨了。
“哎呀,这不是世彦兄弟么?你们几个啥时候回来的?这咋悄么声的也没个动静?”
“可不咋地?听说你们在山上遇见了棒槌?多大啊?倒是让我们也瞧瞧,开开眼。”
“肯定能卖不少钱吧?哎呀可真是馋人啊,你说我咋就没这个运气呢?”
“可不是?咱就不说别的,许家三兄弟自打结了婚之后啊,这运气可真是挡不住了,到哪儿都有好事儿。”
普通的农业队,秋收之后就没那么忙了,顶多是归拢粮食,打豆子、扒苞米这些。
但是种植人参的生产队不一样,每年秋天,都是参地最忙的时候。
打耧土、倒土、起参栽子、栽参,一直要忙到落雪。
东江沿大队今年做货的人参都起回来了,货屋子那边也紧锣密鼓的在加工,可是山上的活还有很多。
早晨大家伙儿都聚在队部前面,等着队长和书记分派任务。
当许世彦几个出现的时候,呼啦一下子,就围过来好多人,七嘴八舌的问这问那。
一时间,队部门前都赶上菜市场了,乱哄哄一片。
“棒槌昨天就拿到抚松卖了,正好一家分了两百块钱。”杨春明一见这情形,赶忙开口。
这是昨天回来路上,五个人商议好的,回来就说每人分了两百,以免旁人知道眼红。
五人也都各自叮嘱了家人,不许出去乱说。
两百块钱,还不到让人眼红的地步,大家提起来也就是羡慕一下。
要是让旁人知道,他们每家分了五百多,还不知道能出来啥事儿呢。
这也是他们几个连村都不回,直接下山卖人参的原因。
就是不想让外人知道人参大小,无法估算他们能得多少钱,免得惹是非。
住家过日子,还是低调些好,太高调了惹人妒忌。
别人家都还苦哈哈过日子呢,你家一下子多五六百?
不说别的,登门来管你借百八十的,借不借?
“啥?才卖了一千块钱?不能吧?
听我们家老二回来说,不是六匹叶么?那应该不小啊,咋就卖这么几个钱?”
“对啊,我也听说那棵参挺粗啊,露出肩膀都比大拇指头粗呢,咋也不至于就卖一千块钱吧?”
有人似乎不肯相信,毕竟当时山上几十个人干活,都赶过去凑热闹来着。
一棵六匹叶,卖一千块钱,真的不多。
“不一样。这要是长在地上,六匹叶可能挺大,别忘了它长在树桩子上啊。
再说那棵参形体不好,太短了,看着肩膀头挺粗,实际上没多少分量,刚刚三两。”
不等许世彦说话,赵建设开口了。
这个解释倒也合情合理,反正别人也从没见过长在树桩子上的棒槌。
“一千块钱就不少了,咱拼死把命的从春到秋,一年能剩下几个啊?”
“这话在理,二百块钱也不少了。还想啥呢?
进山捡蘑菇遇见棒槌,这都跟做梦儿一样了,白捡的钱。”
哪怕说是两百,也有很多人都羡慕的不行。
“世彦老弟啊,再往后进山,不管干啥,你带着哥哥啊。”
有人拍了拍许世彦的肩膀,带着几分讨好的表情。
“哥算是看出来了,你这自打结了婚啊,运气好的不得了。
老弟,你这是娶了个好媳妇啊,旺夫呢。”
一听这话,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许世彦也跟着笑笑。
重生以来,运气确实好了太多,这一点许世彦也无法理解。
难道说,是上辈子太倒霉,触底反弹,把好运都带到这辈子来了?
众人正说笑间,赵大海和其他几个干部过来了,给大家分配今天的活。
地里还有一些事情要收尾,村里粮食还有一些没脱粒。
再就是今年的新参地那头,还有很多土打耧完。接下来还得掺黄土、倒土等,反正有好多活要干。
许世彦等年轻人都被分到山上打耧土。
种人参用的土地,跟大田不一样,要用林地。
上一年采伐的林地,在第二年夏季,清理了上面的灌木杂草后挂串儿。
然后用镐头刨土,带着上面的草皮子,刨出一尺多见方的土块,土层朝上,草皮扣在里面。
土块经过一夏天晾晒,土壤水分变少,一些细菌和虫卵也被杀死。
到秋天,再用四齿子敲打草皮,将土壤留下,草根树枝挑拣出来烧掉,这个过程就是打耧土。
参地的活都不轻松,相对而言工分给的也高,大家伙都抢,挑的都是年轻力壮干活好的小伙子。
这要是搁以前,上山打耧土的活,绝对轮不到许世彦头上,他也就是去地里收尾干点儿零活啥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许世彦如今是东江沿大队的红人。
赵大海还想着明年让许世彦当技术员呢,当然得给他安排个挣工分高的活。
于是,许世彦就在很多人羡慕的目光中,扛着四齿子,上山打耧土挣高工分去了。
不光如此,在山上,许世彦还感受到大家的热情。
主动递烟的、休息时端茶倒水的、放工时帮他扛工具的,这一个个恨不得把许世彦当祖宗一样的伺候。
“三哥,中午休息也没啥事儿,要不然,咱进林子里转悠转悠?”
“对啊,三哥,要不然带着我们进山呗。”
每天中午一放工,许世彦身边就围了好多人,一个个都哄着许世彦,想让许世彦带着他们进林子。
万一运气好,再遇见棵人参呢?
许世彦被这些人闹的头疼。“各位兄弟们,棒槌哪是这么容易就遇上的?”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一个个围着他转悠干嘛?许世彦低调惯了的人,真心适应不了现在这样。
这天吃过午饭,许世彦想着进林子给苏安瑛再摘一些山葡萄。
结果他刚一起身还没等走出参场呢,后头就跟上来一群人。
“三哥,你干啥去?带着我们呗?”
许世彦无语望天,好烦,这种日子太闹心,他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
“我就是想给我媳妇摘点儿山葡萄,没别的意思,一会儿我就回来,不耽误下午干活。”
“哎呀,原来是为了嫂子啊,三哥,你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