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呦,大房子的啊,那可是个好地方,你们那儿的黄烟好抽。”对方眼前一亮。
  大房子水土气候好,比较适合黄烟生长,产出的黄烟品质特别好,远近闻名。
  “对,对,眼下还不到时候,等着秋天割了黄烟晒好,我给大哥送两把来。”两世为人,这点儿眼力见儿没有,那可就是白活了。
  “不知道大哥贵姓?您看我这出门也没带啥。
  大哥,这五块钱是我一点儿心意,您买包烟抽。”许世彦咬咬牙,又拿出五块钱来,塞给了那人。


第九章 挣钱了
  那胖子对许世彦这么识相懂事,很是满意,连连点头。
  “我姓郭,你刚才也听见了,就是管着后勤采买这一块儿。对了,你那边江里鱼多么?”他伸手接过钱,貌似随意的问道。
  许世彦心领神会,马上答道,“还行,我会下挂网,每次总能抓几条,但不一定都是细鳞。”
  那人点头,“这样,你每隔一礼拜,往我这送一回鱼,最好是细鳞,鲤鱼没啥意思。”
  不是鲤鱼不好吃,关键是便宜,没啥赚头。
  “哎,哎,好,谢谢郭哥,你放心,我肯定挑最好的送来。”许世彦高兴的很。没想到今天撞大运,遇见大客户了。
  一个礼拜送一回,都按今天这样算,一趟就能挣四十块,一个月呢?不比去大安煤矿挣得多?
  而且,搭上这条线,以后说不定还有别的好处,这五块钱给的不亏。
  “成,我这还有事情忙,就不留你了,改天你再来,哥请你喝酒。”这就纯属客套话了,谁也不用当真。
  许世彦自然不会往心里去,只谢过了对方,背着背筐离开局机关大院。
  从这边刚出来,就瞧见方才那块空地上已然空无一人,那头还有个穿着蓝制服带着红袖箍的人在喊。
  许世彦暗自庆幸,多亏来了这个姓郭的,不然他弄那么多鱼,保不齐就让这些人抓住了。
  即便能脱身,买卖做不成,那么多鱼怎么处理?
  兜里揣着五十七块钱,背着空背筐,许世彦脚步轻快的进了商店。
  明天要陪着媳妇回门,还能空着手?咋地也得买点儿东西啊。
  槽子糕来二斤,酒两瓶,再来俩罐头,这回门礼就算够丰厚了。
  另外再买点儿过日子要用的东西,油盐酱醋啥的,不要票的就买些,要票的没辙。
  一转头看见那边柜台还有卖化妆品的,又想起自家小媳妇来。虽说媳妇才二十二,皮肤挺好特别白,该保养也得保养。
  友谊牌雪花膏、谢馥春头油、万紫千红香脂,都来一份儿。
  刚要出门,又瞧见那边好多人挤着不知道在抢什么。许世彦好奇凑过去,发现是在抢布料。
  碎花的确良,应该是印染厂试机器的残次品,不要票,一块钱五尺,比细白布还便宜,难怪那么多人都围着抢。
  “抢什么抢?都靠后,排队去。”这年月的售货员可不惯着,沉下脸来没好气的喊道。
  “每人限购五尺,不许挑颜色花样儿,都准备好一块钱,交钱领布走人,谁再挤,我就给他撵出去。”
  柜台前那些人一听,都乖乖排队,许世彦趁机也混进去,排在了中间。
  轮到许世彦的时候,正好是一块粉色带浅绿小碎花的布,颜色挺鲜灵,就是花纹印错位了。一块钱,买了不亏。
  花了近二十块钱,能买的都买了,于是心满意足背着背筐,一路往回走。
  回程一路下坡,东西也没那么沉,走的快些,过了江到家,差不多一点半。
  “媳妇,我回来了,家里还有饭么?我中午没吃饭。”许世彦进门就大声问道。
  许世彦喊这一声,西屋出来俩人,苏安瑛和婆婆周桂兰。
  “妈,你怎么过来了?”许世彦见到老妈,愣了一下。
  “过来看看你们俩。”许老太太叹口气,从兜里掏出十块钱来。
  “你爹那个老犟种,能让他气死。这点儿钱你先用着,明天陪瑛子回门,好歹买两样儿东西,别给你丈人丢脸。”
  老太太这是不放心儿子儿媳,特地过来看看,送点钱,免得儿子为难。
  “妈,不用给我钱,我有。明天回门的东西也都买好了,你看。”许世彦卸下背筐,递到母亲面前。
  背筐里林林总总不少东西,周桂兰打眼一看,最少得二十块钱。
  “你从哪儿弄来这么些东西?这,这是正经来路么?三儿,咱不管日子穷富,可千万不能干那偷鸡摸狗的缺德事儿啊。”
  周桂兰吓了一跳,生怕儿子一时糊涂,没干好事儿。
  “妈,进屋来说。”许世彦一手拎着背筐,一手扶着母亲,后头跟着苏安瑛,三人进了西屋关上门说话。
  “妈,这是我上午去松江河卖鱼的钱。”许世彦没瞒着,就把他去卖鱼的事儿都跟母亲讲了。
  “妈,你就放心吧,钱的来路肯定正,你儿子凭本事换来的。你自己养的孩子啥样还不知道么?”说完,还不忘了安慰母亲。
  一听钱不是偷来抢来的,周桂兰多少松了口气,可是转念一想,那也不对啊,这是投机倒把,让人抓着也不得了。
  “都怨你爹那个死老鬼,没事儿抽什么风?”气的周桂兰埋怨着。
  “瞅瞅都把孩子给逼到啥地步了?但凡能过下去,哪至于冒这个风险?这要是让人抓着还得了?”周桂兰心疼儿子,说着便落了泪。
  “哎呦,妈,你哭啥?我这就是卖点儿农副产品,又不是倒腾啥紧缺物资,没事儿的。”许世彦一看,又赶忙劝。
  “往后我就直接往机关食堂送,不在外头卖鱼了,放心吧。”许世彦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老妈。
  周桂兰止住了眼泪,这才想起来儿子刚才说还没吃饭呢。
  “瑛子,家里还有饭么?老三刚才说他还没吃饭呢。这忙活大半天的,赶紧弄点儿啥给他吃。”
  “有,中午煮的大碴粥,这会儿估计还温乎着呢,我这就收拾。”苏安瑛麻溜从西屋出来,给许世彦收拾饭菜。
  大碴粥是现成的,盛出厚乎乎的一碗,再切两片咸菜,去地里薅棵大葱,对付着吃一顿吧。
  也不用放桌子了,许世彦拿个小板凳往锅台跟前儿一坐,端起碗就吃。
  大碴粥煮的火候不错,口感软糯,粥里还有大白豆,这年月的粮食没有化肥,吃起来特别有粮食味儿,很香。
  大碴粥不冷不热吃着舒爽,再就一口咸菜大葱,农家饭菜虽然简陋,吃着却格外熨帖。
  周桂兰一看,儿子这边也没啥让她操心的,于是嘱咐了苏安瑛几句离开。
  她得回去找许成厚算账,成天看不上老三,如今再看看,老三离开家,不也过得挺好么?


第十章 养家糊口
  许老太太回去,就跟丈夫吵了一架。
  然后许家人也都知道了,许世彦生财有道,抓鱼去买也能挣不少钱。
  许成厚有些后悔,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儿,绝对干不出拉屎再坐回去的事儿。
  “能耐的他,就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
  我就不信,他卖鱼能挣多少钱?那玩意儿也不能天天卖,不挣工分饿死他。”
  许成厚不肯承认自己错了,依旧嘴硬。
  “对,你就可劲折腾吧,老三好好的孩子,你成天骂他,这回好,跟你离心了。
  往后孩子出息了,你看他管不管你?”
  周桂兰被丈夫气的不轻,却又学不来旁人那般破口大骂,只得用眼睛剜了丈夫两下,扭过头不惜的搭理他。
  “我用他管?笑话。我还能动,就算不能动那天,还有这四个呢。
  就他那德行,我要是指望他啊,还不如把自己吊树丫吧上得了。”
  许成厚对此嗤之以鼻,一脸不屑,在炕沿上磕了磕烟袋,穿鞋下地,背着手走了。
  周桂兰看着丈夫的背影,摇头叹气。
  薛秀林、魏明荣这妯娌两个,则是挤眉弄眼,各怀心思,羡慕嫉妒各种情绪,巴不得也立刻分家才好。
  这些,许世彦并不知情,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忙活大半天,又累又饿,一口气吃了三碗大碴粥,这才觉得舒坦了。
  吃过饭,两口子把今天买回来的东西归拢整理一遍。
  苏安瑛看着丈夫特地买给她的东西,竟是感动哭了起来。吓得许世彦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笨手笨脚的哄了好一会儿。
  “对了,这是花剩下的钱,还有三十几块,你收好了。”
  见媳妇不哭了,许世彦总算松口气,忙把剩下的钱都交给媳妇保管。
  “别,别,我可不要,还是你留着吧。”苏安瑛吓得直摆手。
  没出嫁前,苏安瑛虽然也下地干活挣工分,可家里的钱都是继母管着。
  嫁到许家,原本以为是婆婆管家,苏安瑛也从没想过有自己管钱的时候。
  几十块钱,在她眼里已然是巨款,她可不敢要。
  “咱们两个是夫妻,夫妻一体,钱自然得你管着啊。”许世彦笑了,又有些心疼。
  “这只是开始,以后每个礼拜我都往松江河送鱼,多少有些进项。”
  “队里有活就去挣工分,没活我就进山采药搞副业。等着过几天,红榔头市的时候,我就进山去放山挖棒槌,冬天我还能打猎。”
  如今回头细想,上辈子过得差,真不是他懒,实在是运气不太好。
  七九年大安煤矿出事,养伤耽误半年多,亦工亦农不是正式工人,矿上也不可能养着许世彦。
  象征性的给了点儿补偿后,许世彦就只能回家务农了。
  东江沿这穷乡僻壤的小地方,全村耕地才七百来亩,参地更少,能拿得出手的就剩黄烟了。
  那年月又没烟草公司订货,全指着冬天去市场零卖,无法形成产业,自然也不挣钱。
  八七年搬到了东岗又错过队里分参地,只能去山上给人刨土、看参、搞副业,总算慢慢发展起来。
  结果九一、九二年人参价格暴跌,刚有点儿气色的日子又落入谷底。
  九五年好歹人参价钱涨起来,稍微缓了口气儿。
  没想到九八年秋天,夫妻俩上山干活又出了车祸。苏安瑛伤势过重当场身亡,许世彦受重伤住院很久。
  这一次绝对是致命打击,许家的全部家底儿,连同地里的人参和参地全都折腾进去,外面还有一大堆饥荒。
  俩闺女当时一个高三一个高一,双双辍学,打工挣钱养家。
  可惜了他家那俩闺女,学习都特别好,要是家里没出事,俩孩子都能考上大学,那该多好?
  “媳妇,我不敢说能让你大富大贵,但这辈子我肯定对你好,绝不让你吃苦。”
  想起来上辈子夫妻俩吃过的苦受过的累,许世彦只觉得心酸,伸手将媳妇搂过来,郑重许诺。
  苏安瑛依偎在丈夫怀里,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只要你对我好,我不怕吃苦。
  我很能干的,下地挣工分,不比男人干活差,咱俩一起,日子会慢慢好起来。”
  许世彦轻笑,抬手帮媳妇整理鬓边碎发,“好好养着身体最要紧,挣钱的事儿交给我。”
  两人生活了一辈子,许世彦还能不了解枕边人?他家这媳妇都不能叫能干,那是太能干了。
  当初他在煤矿上班,苏安瑛留在许家,两个嫂子耍心眼儿,家里的活都推给苏安瑛。
  即便是这样,苏安瑛都没耽误了下地干活挣工分。
  生他们家大闺女那年,正赶上许世彦在矿上出事养伤,苏安瑛怀着孩子马上就生了,愣是挺着大肚子把上千斤地瓜运回家。
  后来搬去东岗,苏安瑛也跟着上山刨土、栽参,再苦再累,没听她抱怨过一句。
  要不是跟着他一起去山上干活,媳妇又怎么会出车祸去世?
  上辈子他没本事,让媳妇跟着吃了太多苦,受了许多委屈。
  这辈子,许世彦希望媳妇好好的,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能陪着他一起老。
  他们两个,能看见闺女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再嫁个好人,幸福美满。
  “嗯,那往后挣钱的事交给你,家里一切交给我,我就不信了,咱两口子齐心协力,日子咋地还过不好?”
  对丈夫,苏安瑛自然是全心全意的信赖。
  新婚的小两口,依偎在一起,絮絮叨叨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两个人畅想着未来,仿佛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
  东屋的老李太太听见了,也不好出声儿,只摇头失笑。
  小年轻儿啊,太天真,过日子那么容易?能混口饱饭,不挨饿不受冻,那就是好日子了,还想啥呢?
  “三儿,家里柴禾不多了,帮大娘劈点儿柴吧。等会儿又该做晚饭了。”
  老太太实在不想打扰西屋的小两口,可是出去一看,柴禾不够了。
  西屋的许世彦一听,立即松开媳妇,从屋里出来。
  “大娘,我来吧,等明天我回来,就去山上多捡点儿柴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