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档九八-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帆看着认真的林瑶,再次把手机塞进了她的手里,说道,“就是给你买的,是涿城的手机,我拿到宁城用起来很不方便!你要不想要,随便送谁吧。反正我是不接回来了。”
  杨帆说的到宁城不方便,自然是几年前的概念。
  不过九八年手机还属于高端商品,一般人还真分不出GSM网络跟模拟信号网络的区别。
  林瑶也不知道现在手机已经可以直接换手机卡了,见杨帆说的信誓旦旦,也只能半信半疑,又见他说的坚决,最后也只能无奈的接了过去。
  晚上是郑浩他们给杨帆送行。
  昨天杨帆通知郑浩时,正好他们期末考试结束,郑浩非要坚持帮杨帆送行。顺便通知了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高小毛,朱海波,刘琳娜,张菲……
  学校附近饭店不少,大家最后挑了一家档次还算不错的,郑浩还特骚包的要了一个最大的包厢,十三人的大桌子,光是沙发他们几个都坐不完。
  大包厢里还有这年代相当拉风的三十四寸大彩电,就是那种黑黑壮壮的,不是两个壮汉都抬不起来的那种,以及万利达的三碟VCD,就是那种机存三千首歌的VCD,无他,这种机器省碟。
  这两年超流行用VCD机唱卡拉OK,反正一到晚上,八点之后,十点之前有很多家里都会传出一首首歌,分贝还爆高,大概就是死了都要唱的样子!偶尔夹杂着音响的尖鸣声,反正这个时间要想睡觉,基本痴人说梦,大家这个时候基本没有扰民的概念。
  同样,这两年饭店也相当流行带卡拉OK的包厢。
  没错,边吃边唱,才是如今最流行的娱乐模式,至于量贩式KTV大概要在过个几年,零一,零二年才在这座城市才逐渐流行起来。
  电力系统在九十年代前是大跃进,零八年前还算能凑合过,之后就可以称为电小二,一年不如一年了。杨帆零三年参加工作,也赶上了最后一段好时光,也算多年酒精考验。菜单一上手,根本不用考虑,很利索的点完了菜,之后挥挥手示意服务员道,“就这些吧,再来一箱啤酒……”
  杨帆不敢多叫酒,现在都是学生,喝酒没数。
  很快,酒菜就都上来了。虽然酒不多,但是一堆年轻人凑一起,热闹还是少不了的,吃着吃着,就开始了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边吃边唱……
  张菲就提议大家每人最少要唱一首歌。说着,她自己就拿起歌单选了一首最近挺流行的《独角戏》。
  “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
  不得不说,张菲的歌喉还是不错的,独角戏唱的有鼻子有眼的,当然,在十七八岁这个年龄段,要唱出独角戏那点滋味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一曲毕,大家拼命鼓掌,反正大家都是业余的,好不好先不说,场先捧上。
  接着就是郑浩,哪怕杨帆和高小毛死命的阻拦,还是没挡住郑浩的一首北方的狼,那是真的唱成了北方的狼啊……啊呜……
  杨帆哭笑不得,这首郑浩的保留曲目,足足虐了自己十几年……真不知道十几年间,每逢KTV都唱,怎么水平还会是那么撇!
  相对曾经跟他难兄难弟的自己水平可是涨了暴多,都快成麦霸了。
  “我靠,吓死我了……”在郑浩停止了噪音之后,高小毛心有余悸地说道,“林瑶,你来一首,换换心情,郑浩这熊孩子唱歌太吓人了。”
  “对,对,对,林瑶来一首。”郑浩丝毫不介意地说道。
  被大家赶鸭子上架的林瑶捧着厚厚的歌本翻了半天,才找了一首《女人花》
  “我有花一朵……”
  林瑶一开嗓,声音里透着亮,跟后世听到的完全不一样,杨帆突然就有些恍然。在这一刻,猛然间的回忆,往事似乎突然就重合了起来。
  杨帆还记得,日后愈少的见面时,偶尔去已经流行起来的KTV,林瑶这首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几乎成了她的必选曲目,而随着年月,越唱越低沉,越低沉越有滋味。
  “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
  花开花谢终是空……
  缘份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
  女人如花花似梦……”
  杨帆还记得大概一零年左右,自己结婚前夕,最后一次听着林瑶唱这首歌时,那时不像这时歌里还透着亮,最后一段几乎成了低吟……低沉,暗哑,泪花翻涌,总是透着一股孤寂感。
  回忆就像波涛……一打开就蜂拥而入。
  那时年轻,如果没有重回九八,听着这同一个女人截然不同的女人花,大概也不会想起,九八,零零,零四,零六,零九,一零,那些年间逐渐不一样的女人花。
  一遍遍的回忆,这首不断改变的风格的女人花,似乎就是一个饱满的故事……想起来,自己确实挺像一个王八蛋的。


第19章 大约在冬季
  没等杨帆感慨太多,每个人都唱了一首,然后就轮到他了……
  “快,快,杨帆,轮到你了,让大家开开眼界吧!”郑浩幸灾乐祸地说道,在他心里,杨帆唱歌跟他一直都属难兄难弟,他绝对想不到现在杨帆已经进化成麦霸了。
  刘琳娜刚唱完一首千千阙歌,闻言把歌本递给杨帆,看着郑浩一副兴奋的表情,也搞不懂到底是因为杨帆唱的好,还是唱的差,就问向林瑶,“杨帆唱歌怎么样?”
  林瑶笑着说道,“基本很少唱,其他的自己想!”
  刘琳娜恍然的点了点头,一副了然的模样。
  杨帆摇头笑了笑,大学前他唱歌确实不好听,倒不是他五音不全,而是对音乐不感兴趣,听歌不多,偶尔唱唱自然没调。不过后世在KTV练了那么久,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总有几首压箱曲目。
  在歌单上挑了一会,杨帆都没看到什么合适的,这时他会的歌很多都还没出现。最后偶然翻到齐秦的经典曲目《大约在冬季》,才算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这歌唱过不少次。
  杨帆拿起了麦克风,先是清了清嗓子,才跟着节奏唱了起来……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
  请将眼角的泪拭去。”
  这一开嗓,林瑶跟郑浩就是突然一愣,这不是杨帆的水平啊。刘琳娜,张菲也好奇的看向林瑶,这是你说的基本不唱?那要经常来两首练习练习,还让其他人唱吗?
  “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
  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
  唱歌时,之后十几年里的一幕一幕突然在眼前划过……不知不觉的,杨帆找到了切合心境的东西,感情不由自主的就注入到里面,拿着麦克风的手都隐隐约约的颤抖。
  “没有你的日子里。
  我会更加珍惜自己。
  没有我的岁月里。
  你要保重你自己。
  你问我何时归故里。
  我也轻声的问自己。
  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
  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想着曾经走过,现在却还没到来的岁月,杨帆用着微颤的声音把那股别离凄迷的味道唱的很足。直到最后,林瑶不知道何故,突然间就掉了眼泪。
  杨帆唱完后,满屋子的人面面相觑,要说学生的水平,不跑调就算唱的不错。大家基本没什么人生经历,注入感情什么的自然不懂,突然听起杨帆的,感觉很好听,好听到让人心酸。
  所有人看杨帆眼神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林瑶……大家一时沉浸在情绪中走不出来,房间里有点沉寂,略显低落。
  最后,还是恢复过来的林瑶,眼睛闪闪的盯着杨帆一眼后,接着一首姐姐妹妹站起来让气氛又回到了最初的热闹。
  “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
  还有一个人人爱,姐妹们跳出来。
  就算甜言蜜语把他骗过来。
  好好爱。
  不再让他离开……”
  听林瑶唱时,张菲笑着说道,“一个唱离开,一个唱不让他离开,你们这算是借歌抒情?”
  本来还真没想到这些,张菲一句话让林瑶脸上立即一红,眼睛就撇到了杨帆。
  杨帆,“……”
  等林瑶唱完,大家也恢复了正常,林瑶坐回到杨帆身边,然后夹了块鲈鱼腹塞杨帆碟子里,说道,“这鱼没刺,你多吃点!”
  那边郑浩见状立即羡慕嫉妒恨的把碟子伸了过来,杨帆从家常鸡块里面夹了块蒜瓣塞了过去,“别客气,拿去吃吧。”
  打发掉笑骂他重色轻友的郑浩,杨帆腆着脸凑到林瑶面前,问道,“在你心中你说我算刚歌里的哪一个……”
  林瑶问道,“那你先告诉我,你什么时候这么会唱歌了!”
  “……”
  这个问题让杨帆挠了挠头,总不能说是有感而发吧,想了想,一本正经的问道,“听真话,听假话!”
  林瑶反问道,“那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这丫头还学会反击了,杨帆无奈说道,“假话就是我天赋奇才,真话就是我偷偷练过!”
  “假话就是你算又呆又傻的那款,真话……我不告诉你!”说着,林瑶就格格笑了起来,然后躲到旁边刘琳娜身后,以防杨帆恼羞成怒。
  大家就是闹哄哄的连吃带唱,最后闹哄哄的结束。杨帆偷偷摸摸把帐接了,三百二十七,老板抹零收三百二。
  等杨帆把林瑶送回家在回到自己家后,行李也已经收拾好。
  杨帆昨天已经跟家里说清楚了,父母也没有说什么,不过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远行,看起来成熟,也很难让人放心。
  张芸在旁边检查着行李,还在不住的叮嘱着儿子,天气热了吃东西注意,一个人照顾好自己,天黑少出门,没事别乱跑,遇事要冷静,东西收拾好……
  絮絮叨叨说了一晚上,杨远志一直在旁边抽着烟,没吭声,最后离开时,使劲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就算是对他的嘱托,然后两人就离开了。
  一夜过后,李明光、赵峰、张鸿海三人为了抢时间,在七月一日就动了身,像是三道利剑扎向国内三座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去那里打开市场……
  与此同时,郑国光也接上杨帆,踏上了去宁城的列车。
  列车上相当无聊,杨帆本就健谈,一路上郑国光也逐渐被他带动了起来,两人一路上谈了不少的东西,最后就谈到了国内经济。
  郑国光是经济学教授,造诣自然深厚。而杨帆又多了十几年经验,很多时候对郑国光是分析预测,对杨帆来说仅仅是总结回顾,说问题自然一针见血。
  郑国光本来跟杨帆聊经济,是存着指点指点的心理的,毕竟之前杨帆说过他略有涉猎。
  最初郑国光也就是随意说说,可一旦聊起来,他发现杨帆确实只是略有涉猎,什么经济模型,经济逻辑之类专业知识完全不懂。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对国内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的分析却是极为锐利,一针见血,甚至一次一次刷新郑国光的印象。
  聊起经济,两人有分歧,也有争执,当时最后,多数时间都是郑国光被说服。这让郑国光相当想不通,最后也只能归结到个人天赋上!
  也许这人天生就适合搞经济!
  两人就这么不聊专业知识,只是天南海北的聊着现象,从国内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到国际经济形式,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的成长又会带来什么。之后聊到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发展,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越说越让郑国光心惊,也让他越来越认真,聊着聊着两人就聊到了住房改革上。
  杨帆记得就是九八年七月,新一轮住房改革,开始彻底取消实物分房制度,推行了货币化。自此,国内房价就算进入了上昂的操蛋模式。
  虽然现在相关政策还没出台,但是也差不了几天了,相关内容对郑国光这种经济研究者自然不会再是什么秘密,尤其他父亲还是郑昆骥,这种中央偶尔都需要问策的专家,更不会是秘密了。
  对此,杨帆就之后十年的住房问题做出的预测,从国情,国人习惯,心理,政府需求各方面着手……最后的结论着实有点吓到了郑国光,但是仔细想想很多都有道理。
  大概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房地产会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吧,郑国光也感觉未必没有这个可能,便决定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第20章 道德绑架
  下午,杨帆再次见到叶清婉,穿着很素,一袭白色长裙,长发就简简单单的披在肩上,没有任何装饰。人很清减,状态看起来确实很不好。
  见到杨帆,叶清婉也只是勉强笑了一下,就算是打了招呼,多数时间就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眼睛没有焦点的看着某个地方发呆,给人一种空洞洞,人不存在的感觉。
  杨帆感觉她这状态不是失恋的痛苦,而是一种否定一切的态度,表象比失恋的痛苦严重,却因为不牵扯持续的感情,仅仅是人生态度,如果想通却可以更快摆脱……大概是她是用自己单纯的思想去寻思赵磊做这些事的逻辑,钻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