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江森道,“只要流量到位,肯定能卖。”
  “什么是流量?”
  “就是关注度,能让各大平台全都向全国网民推送我们这里的产品,不过这样的引流成本也很高,除非我一年比一年红,免费给县里带货。”
  “哦……那你愿意吗?”
  “我明年要高考,网络世界一年一个样,等我后年出山,可能形势就不一样了。”
  “但是互联网这条路,你觉得,确实是能走通的?”
  “能,不过除了流量,还得修路。互联网只是个工具,货物和货物、资金和资金、项目和项目的交流,还得靠实实在在的物质条件来实现。现在是互联网,将来早晚是物联网,万物互联,咱们得让车进得来,货出得出,这样才叫互联。”
  “修路……没钱。”
  “你看,死循环了吧?”
  江森一摊手,莫怀仁也长长地叹了口气:“唉,头疼……”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莫怀仁忽然来了句:“我女儿跟你一样大,现在也是高二。”
  江森立马道:“莫书记,你不要胡思乱想!”
  莫怀仁狠狠白了江森一眼:“你做什么春秋白日梦呢?我家宝贝闺女能看上你?”
  江森直接又不服了:“可是我有很多优点……”
  “闭嘴。”莫怀仁无语道,“你最大的优点就两个,第一个,不服输,我很欣赏。第二个,不要脸,但我很不欣赏!小小年纪,老油条一样……我是想说,你这个年纪,跟我女儿一样大,能懂这些个道理,挺不容易的。将来啊,还是好好读书,我建议你呢,留下来。
  瓯顺县的将来,需要你这样头脑清醒又灵活的年轻人来建设。不然你们要是都走了,家乡永远都建设不起来,我这也不是想道德绑架你,我只想跟你说,国家是不会亏待真心为老百姓付出的人的,你只要真的努力去做了,早晚都会获得回报。”
  江森默然地低头想着这句话。
  莫怀仁正要起身,食堂外面,忽然匆匆忙忙跑了进来两个人。
  潘达海带着王清风,快步走到两个人跟前。
  “你们……”江森对潘达海已经算面熟了。
  潘达海见到江森喜出望外,又急忙向莫怀仁伸出了手:“莫书记,你好你好,我们是《东瓯日报》的记者,又有件事情想要采访江森同学。幸好江森同学在这边名气大啊,我们差点直接跑青民乡去了……”
  “哦?”莫怀仁放开潘达海,有了吃瓜的心情,又坐了回去。
  江森问道:“什么事?”
  潘达海道:“是关于青民乡孔双喆主任的,昨天我们在东瓯市论坛上看到一个事情,瓯附医门口有个捐献骨髓的患者闹事,说是他捐给孔主任的骨髓,被医院私卖了……”
  江森闻言,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亮光。
  “你这个消息,是自己找到的?”
  “不是,是区里宣传部转发给我们的消息,说让跟进了解一下,看看这里头还有没有什么正面的内容,值得再深挖深挖。”
  江森心里,顿时我草了一声。
  是胡部长!
  她居然对这个事情还有想法!


第244章 浑身发光
  “……请问你跟青山民族自治乡,原科教文卫事务管理办公室的孔双喆主任,具体是什么关系?是远方亲戚的关系吗?”
  “不是,没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
  “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我从我们十里沟村的村小学毕业后,就被划区到青民乡的乡中学读初中。初二的时候,我家里头想让我辍学,回家务农。当时我不太同意,我家里的反应就稍微有点过激。”
  “怎么个过激法?”
  “去学校的校长办公室里泼大粪。”
  “……”
  “所以孔主任当时就闻讯赶来了。可以说我是在孔主任的保护下,才艰难读完了整个初中。不过初中毕业后,因为我家里人还是希望我能回家种田,我的中考分数,又离县中差了五分,只能留在乡中学继续读高中。乡中学那边因为挺怕我家里人的,也不是很乐意录取我……”
  “但是你的中考分数,已经是全乡最高了?”
  “也不能这么说,其实乡里孩子分数比我高的还是挺多的,不过他们的学籍都在县里,我就占便宜了。”
  “那你中考是哪几门发挥得不好?”
  “体育吧,还有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就是开卷考的那门……”
  “咳,有点说偏了吧?”莫怀仁插嘴进来。农历除夕的下午,他已经没什么太多的工作,只剩下待会儿三点钟,还有一个关于过年期间安全工作部署的会议。
  所以鉴于时间还有那么一些,他就干脆留下来一起听一听。听到这里,顿时不由得庆幸,幸好自己留下来了,不然江森这个小心眼的家伙,还真的是逮住机会就要“喊冤”。
  “那上面那句掐掉,不要写。”
  江森立马很是配合地淡淡一句,莫怀仁却听得有点挠头。江森中考那档子的事情,还真是个定时炸弹,必须得抓紧地处理掉才行。不然江森今后的成绩越突出,这个事情的性质就会越严重,岂不是就让他攥住县里的把柄了?这特么怎么行?!
  莫怀仁心里这么嘀咕着,面前的潘达海和王清风,却双双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潘达海是明显听出这句话后面藏着猫腻。
  但王清风这个菜鸡就是纯粹以为,江森这句“掐掉不要”只是个玩笑。
  心里还想,二二君原来这么幽默的……
  等回家后得把今天采访二二君的事发到论坛上好好说说。
  “哈哈,确实跑题了哈。”潘达海非常有经验地直接把这个弯给拐了回来。
  这回的采访任务很重要,现在确实不是瞎聊的好时候。
  今天专程跑来这边采访江森这件事,其实过程是很曲折的。
  事情往前回溯,从昨天中午瓯附医的事情发生后开始说起。医院那边的舆情出现后,区里的应急方案,自然是常规地先把事情摁下去,毕竟社会影响实在不太好。所以胡领导才指示说,深挖一下这个事情背后的正面消息,但按潘达海的理解,无非就是要他把负面新闻做成正面报道——不是说事情就不处理了,而是哪怕要处理,也得低调处理,没必要搞得满城风雨。最好能把坏事,掩盖在好人好事的声音底下,悄么声地处理了,这才最显本事。
  因此这件差事,自然当仁不让地,就落在了《东瓯日报》身上。而他潘达海作为《东瓯日报》社会版的一线跑腿队员,也理所当然,就成为执行这个年前加班任务的不二人选。
  身为社会新闻版块的老手,潘达海昨天第一时间就去采访了当事人。下午两点多,他在学院街道的派出所拘留室里,见到了午夜闹事青年肖俞宇。根据肖俞宇所说,他的这个骨髓,原本是自愿捐献给医院的,可是当医院那边找到需要骨髓的病人后,有家名叫蒲福东瓯市建国肿瘤专科医院的人,却又主动找到了他,提出让他将骨髓卖给他们。
  肖俞宇说考虑到自己家庭条件困难,就怀着挣扎的心情出卖了良知,最终以八万块的价格,把骨髓卖给了蒲福建国肿瘤医院。但是蒲福医院的人告诉他,他们也是拿这个骨髓来做慈善,绝不会多收病人一分钱。肖俞宇说这就让自己的良心,稍微好受了一点。
  至于这些鬼话到底谁会相信,反正就谁爱信谁信去。
  潘达海耐着性子听肖俞宇说完那些骗小孩的鬼话后,肖俞宇又接着说,他把骨髓卖掉之后,大年二十七的晚上,突然就有人打电话告诉他,他的骨髓被蒲福医院以200万的高价卖出,而且是瓯附医提供了患者信息,所以他才做出了后续的过激举动。
  但他并不是为了钱去揭发举报潘瑾钱的,他主要是为了正义和良知。
  潘达海当时一听,就觉得这个事情有点了不得,立马结束了对肖俞宇的采访,然后顺着这条线,摸到了瓯附医的血液科。在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外加王清风美人计的操作下,终于做通了医院里一个正义感满满的年轻实习生的思想工作,挖到了那个接受骨髓配型的患者的资料,名叫孔双喆,还拿到了孔双喆登记资料的复印件。
  王清风为此付出了一个答应和那个小哥吃顿饭的承诺,实在是非常委屈小姑娘。
  紧接着在拿到那份登记资料后,潘达海看到孔双喆居然是青民乡政府的一名中层主任,瞬间就联想到,这这样一个穷地方的中层主任,怎么可能掏得出200万买命呢?
  于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潘达海又去到蒲福医院调查,想问问他们是不是真的把骨髓卖了两百万,然而很可惜,他连医院负责人的面都没见到,就被保安赶了出去,连医院大门都没能进去。然后潘达海没办法,就很直接地,给孔双喆家里打了电话,接电话的人是田老师。
  再然后,后面的事情,自然就不用说了——
  我市知名青少年作家江森,居然不声不响地自掏腰包,拯救了乡里干部的生命!这特么要是不算正面报道,请问还有什么玩意儿,可以更加正面?
  确认了这番消息之后,潘达海第一时间就越过报社,直接向胡领导做了汇报。
  胡领导那头似乎也很振奋,立马下了第二道指示,让潘达海把这个新闻内容做好,务必要引起全社会的讨论,把江森这种拼搏奋进、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有力地树立和突出出来,要力争形成一种城市精神,要让江森成为代表东瓯市精神的一种符号。
  这个指示的要求非常高,潘达海听完后,觉得自己可能是时候要升主编了。
  所以昨晚上,他连夜就带着王清风赶到了县城。
  到地方后车站斜对面的那个县城小旅馆的服务员很不对劲,居然死活都无视他的一间房暗号,非要说房间还有很多,于是只能开两间房……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今天早上他起床后错过了去十里沟村的班车,原本打算等下午那班的时候,就听一群路过车站正要去下面乡镇的县里的工作人员,居然聊起江森!潘达海赶紧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江森现在就在县行政中心,便连忙一路赶了过来。
  所以这件事的过程,从前往后归纳起来就是——胡领导让他挖料,他就挖到了江森,胡领导觉得这个料很好,让他继续挖,他就挖到了这里。
  听起来很是曲折复杂,不过幸运的是,总算是,都赶上了……
  “那还是继续说回你跟孔主任的这次的这个事情。这次这个骨髓,你花了多少钱?”
  潘达海定了定神,继续说回到正事上。
  江森略微迟疑了一下,“嗯……我跟提供骨髓的医院方面有过约定,暂时不方便说。不过老孔的整个手术费用,还有前段时间的用药费用,我目前是垫付了四十万。”
  “这个事情,知道的人多吗?”
  “还是挺多的。”莫怀仁又插嘴道,“县里本来已经打算,要给孔双喆同志募捐一笔应急的钱,但后来他的爱人告诉我们,江森这个孩子已经帮忙了,暂时够用,我们也就中止了这个计划。”
  潘达海道,“哦……所以对江森同学的这个义举,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是,我们对孩子的善良和这种可以说是侠义精神,真的都非常的敬佩。再结合他所取得的这么多的成绩,我们这边的县青联,就在没有取得他个人同意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补选江森同学,成为我们县里的青联委员,江森同学也是我们瓯顺县历史上,最年轻的县青联委员。”
  莫怀仁一张嘴,就把县里的工作成绩讲得明明白白。
  我们怎么可能让英雄撒币又吃亏呢?
  县里是肯定是从头到尾都全程鼓励和帮忙的,该做的工作,我县从来一件都没少做!
  潘达海这就听得相当佩服。
  说话真的是滴水不漏,而且经过老莫的嘴巴这么一说,甚至隐约都有了一种,“除了过分低调,我们什么错误都没有”的无形装逼质感。
  “那这就是我们媒体的失误了,居然让这么大的一件事,生生从眼皮子底下遗漏掉,亏我还采访了江森同志这么多次,主要是我个人的工作失误啊……”潘达海赶紧自我检讨。
  江森连忙说不是不是,都是该做的事情,不值得让《东瓯日报》这么费心。
  潘达海听得直夸江森觉悟高,夸完又继续问道:“那么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我觉得不能说是看待,而是一种应有的态度和原则。”江森忽然正经起来,“孔主任是个好干部,这一点我们全乡、全县都知道。他从瓯城区来这边工作,扎根下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前前后后,不光是我,他帮过的孩子有多少,恐怕他自己都算不清了。他自己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不算有多好,但是这两年,他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