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1977-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有这样一行字——经协商,本院现将Z108034号电解质碳酸饮料的生产配方和使用权,转让给河东市德一村健力宝汽水厂。
  所以是的,这款饮料名义上并非归郭永坤所有,而是德一村。
  事实上他的工厂,所有权一样归德一村。
  这就是集体挂靠的最大弊端。
  可也是完全没办法的事情,哪怕等到明年,私人工厂这种事物,仍然无法在国内存在,我国真正放开这方面的限制,得等到1992年。
  而倘若真等到那时,只怕黄花菜都凉了,彼时可口可乐大势已成,卧榻之下其容他人酣睡?
  所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风险虽然有,但郭永坤必须现在就出手。
  “小郭同志,这就是完整的技术参数和饮料配方。”欧阳啸隔着椭圆形的办公桌,将一本装订成册的厚厚资料递过来。
  郭永坤注意到他的手在颤抖,就好像将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的感觉。
  笑道:“欧阳主任大可放心,这款饮料肯定会在我手上发扬光大的。”
  “希望如此。”
  郭永坤将资料接过,摩挲少许,郑重其事地装进公文包。这几十页纸,可谓价值连城。
  “晚上欧阳主任可有空,我待会儿将资料过一遍,可能会有些不懂的地方想要请教?”
  欧阳啸表情复杂,点头道:“有。”
  当晚,郭永坤带着王子强和麻子二人,拎着十万现金,再次来到欧阳家。
  至此,这笔交易终于尘埃落定。
  ……
  回到河东后,郭永坤就有得忙活了。
  工厂要招工,并且设定组织框架;原材料供应商也得挨个寻找并洽谈;厂区建设方面同样要他操心,因为很多东西是他的思路,这个年代并没有……
  总之,咸鱼生活一去不返。下了水,短时间内就别想再爬上来。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另一件事情要办。
  今年高考的成绩已经出来,意料之中,郭小妹落榜了。
  这丫头平时挺滑头,甚至堪称死皮赖脸,但遇到这种事情就脆弱不堪,一天要撒好几回猫尿。
  与她相比,郝桐桐就显得云淡风轻得多,叹了口气,继续回到厂里学习,真正做好了参加工作的打算。
  郭永坤势必要送她进大学的,只是此事目前办理起来不太容易,要是再过几年就好了,在他的印象之中,有段时期一些普通院校是可以买分的。
  虽然不是什么正规行径,但几乎也是公开的秘密。
  反正吧,他也无所谓郭小妹到底上什么大学,只要是个大学就行,不求学到什么高深学问,能开开眼界、适当提高思维认识,也就可以了。
  “教育系统的人,问这个干嘛?”
  鬼哥满脸倦容,右肘撑在书桌上,手掌托腮,无精打采的样子。
  这几个月他同样累到不轻,还特意回了趟北方,可谓砸锅卖铁,还干了几票大买卖,才堪堪凑齐进口设备的钱。
  这还不算完,设备的钱是有了,但厂房也不是平地就能起的,同样需要钱。
  他实在没辙了,只能向郭永坤借了十万块,还打了欠条,眼下正忙活着建厂房,他现在可没有郭永坤那种做甩手掌柜的气魄,一分一厘都得抠着。
  于是,郭永坤便将郭小妹的事情讲了一遍。
  “姑娘家家的,要考上就不说,没考上还硬要弄进大学,读这么多书干嘛?”鬼哥对此十分不解。
  他崇尚的是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
  “你不懂。反正我就想这么干,有人脉吗?”
  “本地?”
  “对。”
  河东也是有大学的,好几所,既然无所谓上什么大学,自然留在本地最好。
  “这个得打听打听……看个啥呀,我又不是万能的。”
  郭永坤撇撇嘴,站起身来,“好吧,尽快,有消息马上通知我。”
  “知道了知道了。”
  离开鬼哥家后,郭永坤步行来到工厂。
  生产线已经组装和调式完成,梁超杰与日方的四名技术人员,也于昨天上午离开。
  走进布置生产线的1号厂房,老王正带着一帮人在机器旁摸索着,日方技术人员虽然教导了一阵,也留下了中文版的产品使用手册,但想真正摸透这条高科技的生产线,他们依然有漫长的路要走。
  “小坤哥!”
  郝桐桐率先注意到郭永坤,扬了扬手里的万象表打招呼。
  “感觉怎么样,桐桐?”
  “还是有很多不太懂的地方,得一个个地仔细摸索。”郝桐桐说完后,吐了吐舌头。
  旁边的王子强等人看得一呆,一脸的猪哥相。
  原本他们真是感觉这个工作相当枯燥,要不是迫于郭永坤的淫威,早就跑了。
  直到郝桐桐到来,他们才发现这冷冰冰的厂房里,总算有了些温度,也能待得下去了。
  “不急,慢慢来。”
  今年郭永坤并没有开工的打算,现在卖些饮料出去也没什么大用,他在等那个一鸣惊人的机会,所以老王他们将有充分的时间去熟悉这条生产线。
  感觉虽然有些匪夷所思,让一帮什么都不懂的家伙,来研究如此高科技的电子机械,但谁让这就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呢?
  郭永坤也考虑过跑去别的饮料厂挖墙脚的事情,放在这年头很困难不说,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用处,他这条生产线整个河东都没有,人来了一样要重新学习,仅仅也就起点稍高。
  既然李吉利能用榔头敲出奔驰,那他设备齐全,用几个小白造饮料,又有何不可?
  相比之下,他这个太简单了。
  “老王,你过来一下。”
  工厂的组织架构,虽然还未拟定,但郭永坤已经在脑子捋过,老王的职务就是副厂长,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既然如此,他就有义务分担些责任,毕竟自己接下来的事情太多了。
  “怎么了?”
  老王掏出一根大前门递过来,但郭永坤没接。
  “以后在厂房里就别抽烟了,我们毕竟是食品类工厂,卫生很重要,我可不想将来有消费者投诉,在易拉罐里发现烟头。”
  “好吧好吧。”老王将烟塞进烟盒,放回兜里。
  “你觉得郝桐桐怎么样?”
  “好啊!将来对这条生产线最熟悉的肯定就她了,不,现在也是。”
  “那你就解放出来吧,先忙活其他事情,有空再摸索摸索。”
  “什么事?”老王长出口气,求之不得,让他一个小学文化的人,去啃满是物理参数的产品手册,简直要了他的老命。
  “招工。”
  一家偌大的工厂,肯定不是此时在这里的寥寥十五人就能玩转的,各个部门都需要有人负责。
  郭永坤预计过,起步初期,在一条生产线的配置下,至少需要三到四百名员工才能使工厂正常运行。他们中要有生产人员、物业人员,后勤人员,以及保洁、搬运、司机等等。
  这些都是标配,不可或缺。
  而这年头是很难招到本身就有技能的人才的,此类人,早就捧着国营工厂的铁饭碗了,凭什么要给你打工?
  就譬如司机,80年代有见过没有工作的司机吗?
  所以哪怕现在工厂还没有运营,也必须在人力资源方面未雨绸缪。
  没有技能,那就培养。
  “招人倒是好说,现在闲的没工作的人多得很,你有什么要求吗?”
  “大前提肯定是良好市民,不能有违法乱纪的前科,至于细节方面,我晚点会做个清单给你,今天先跟你打个招呼。”
  “哦,那没事,简单。”老王颇为轻松地摆手道。
  “简单?”郭永坤呵呵一笑,“你要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也知道开工资招人不难,但招来的人,对应的岗位,你得给我培养起来。”
  “什……么意思?”老王挠着脑壳问。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初步规划需要五十名销售人员,那你招人的时候,就需要留意对方的谈吐和形象,总不至于结巴吧?基础条件符合后,你再培训他们销售技巧。”
  “我培训销售技巧?”老王瞪眼道:“我哪会啊?”
  “你是不会,但我会给你资料,照本宣科就行。当然,你自己也要学啊。”郭永坤拍拍他的肩膀,道:“作为我的左膀右臂,未来的副厂长,你必须什么东西都会一点。”
  “哟,这就开始封官了?”老王稍稍一乐,但也感觉压力山大。
  “放心吧,只要有心学,也不难的。”
  80年代资源短缺,限制了很多事情只能野蛮行事,譬如培养销售人员,连个老师都找不到。但同时,时代的特殊性,也大大降低了对专业技能的需求。
  这年头的销售人员,但凡能学会电话推销和登门拜访,大抵也就够了。
  “永坤,我可不敢保证什么,我这搬运工出身的人……只能说尽力。”老王很认真地说。
  “那就够了。”
  这年头,敢,你就行。


第164章 捐一座图书馆
  河东矿业大学,职工宿舍小区。
  郭永坤手里拎着两瓶茅台,以及一条阿诗玛,特地等到傍晚时分,独自来到这里。
  “2栋304,就是这里了。”
  面前是一扇面了铁皮的入户门,他抬手轻叩了三声。
  “来了!”
  从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清晰可闻,房屋的隔音效果实在堪忧。
  “你是?”
  一个系着蓝格子围裙的中年妇女,保养得还算不错,仅从脸上难以判别具体年纪,但想来应该过了五十岁,毕竟她丈夫已快六十了。
  “阿姨您好,我是郭永坤,之前跟姜校长联系过的。”郭永坤笑着说,刻意省去了“副”字。
  “哦哦……”女人恍然,退后一步,将铁皮门彻底打开,扭头喊道:“老姜,来客人了。”
  进门是一个客厅,面积虽不大,但沙发、电视、冰箱等时髦家具,应有尽有。
  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头家里若有台冰箱,没人会将它放在餐厅,或是厨房,必定要安置在客厅就显眼的地方。一来是为了保护和清理,二来也是一种装饰,当然,某些人还会有些嘚瑟的心理。
  从铺有绣花软垫的木头沙发上站起一个男人,头发花白,戴泛着银白色的铁框眼镜,14吋黑白电视里正在播放《新闻联播》。
  “姜校长好,没打扰您看新闻吧?”
  “你就是小郭?”
  “是的。”
  “来,这边坐吧。”
  将手中礼品交到女人手中,她含笑接过,没有任何言语,这使得郭永坤对此行的成功率多了几分信心。
  “王干事跟我打过一声招呼,但没细说,具体什么事啊?”姜树峰显得不明所以地问。
  郭永坤信他才有鬼,但也不戳穿。
  “是这样的,我有个妹妹,今年参加高考,考得不太理想,又一心想上大学,最近天天以泪洗面,我这个做哥哥的实在看不下去,所以就托人找到您,看能不能……”
  “考了多少分?”
  郭永坤报出一个分数后,姜树峰顿时眉头蹙得老高,“呀,哪怕她是本地人,这个分数也跟我们学院的录取线差远了。”
  这一点郭永坤又如何不知,只能说郭小妹真的是笨!
  河东矿业大学是本市排名最靠后的一所大学了,录取分数线其实并不高,而且对本地学生还有优待。
  就这,她还跟去年对方的录取分数线,还差了20几分。至于今年的,目前还未公布。
  “确实差得有点多,不过我那妹妹虽然成绩平平,但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以前在学校表演小品还得过奖呢,也很乖巧听话。所以还请姜校长一定帮帮忙,给孩子一个机会。”
  “这不是帮不帮忙的问题,实际上高考就是一次机会,可惜她没把握好。如果都要网开一面的话,那设置分数线又有什么意义呢?”姜树峰露出一脸为难的表情。
  “姜校长说得对。”郭永坤点点头后,琢磨着说,“我偶闻一些院校在这方面倒也不是特别死,据说考生如果愿意为自己相差的分数买单,也是可以酌情考虑的。有这回事吗?”
  “那是相较于分数差得不多的考生而言。”
  那就是有喽?
  郭永坤心头一喜。
  “还请姜校长通融一下,您看这样行吗,我们愿意承担双倍的代价。”
  “哦?”姜树峰诧异,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这样一来,20几分的差距,至少需要大几千块。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学校也有学校的压力,特别是资金方面,上面的拨款捉襟见肘,根本不足以采购完善的教学设备,所以很多学校如今都在自己想办法找钱,试图提高教学质量,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
  特别是南方沿海一带,某些其实早已脱离课堂的人,后面又重回学校读书深造,用的就是类似的办法。
  作为校方这边,也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