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1977-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来。”
  “雷副市长。”
  “哦,是小郭啊。”雷群固正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桌后书写什么,抬头看清来人后,先笑了笑,继而叹了口气,“看来你已经知道了。”
  “没错。”郭永坤点头,“雷副市长,我今天就想来问问,到底什么情况?”
  “坐吧。”雷群固说着,从椅子上站起,取下老花镜,踱步来到沙发旁。“这件事很突然,是上面下来的通知,目前正在商讨之中。”
  “上面?”
  雷群固指了一个方向,郭永坤也就懂了。
  “上面是不是还来了人?”
  雷群固略微惊讶,继而点点头。
  如此一来,就彻底对上号了。
  “小郭,你应该清楚我们的态度,健力宝目前发展很好,无论是税收效益,还是社会影响力,对市里都十分重要,其实我们并不想改革。
  “但是上面有上面的考量,健力宝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作为一家挂靠单位来说,确实有些超纲,眼下又正值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被上面注意到也在情理之中。”
  “雷副市长,我并不排斥改革,我甚至一直认为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但我想知道,政府方面打算怎么改?”郭永坤很认真地问。
  “具体细节还未落实,我刚才不也说了嘛,还在商讨。”
  郭永坤心里很清楚,既然是上面的意思,那就基本没有改变的可能,健力宝这次必然会被改革。
  他的计划被打乱,想要一次性完成健力宝的私有化,估计是没戏了。
  那么他就必须尽快知道改革的计划,以便思考对策,争取最大权益。
  “雷副市长,上面不知情,但你们一清二楚,健力宝能有今时今日的成绩,是我一手打拼出来的,厂里也没有任何不清晰的经济或产权关系。”
  郭永坤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健力宝从实际上讲是属于我的,没有花过政府一毛钱。
  “小郭,我希望你明白,我们从没有怀疑过你的能力,以及你对健力宝的贡献和努力。”
  雷群固显得语重心长地说,“至少有一点我可以保证,不管方案确定之后,健力宝将如何改革,但一把手的位置,一定还是你的。这也是我们内部会议上,一致达成的结果,必须争取到的一点!”
  这句话虽然说跟没说,并没有太大区别,但郭永坤心里总归好想一些,起码市领导还是站在他这边的。
  相信他们也清楚,没有任何人能比自己更适合掌舵健力宝。而健力宝发展得越好,对市里肯定越有利。
  基于这一前提,只希望他们能尽力而为,别太磕碜自己。
  他现在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等待大概的方案出炉,到时总归要让他知道,以及适当沟通。
  “雷副市长,这个商讨要持续多久,我什么时候才可以知情?”
  “具体时间不太好说,我也不瞒你,上面的意见不光对你不利,对市里也不太友好,有些事情我们是不会妥协的,我们会尽力保障自身权益,以及你这边的利益,所以需要逐步商讨,急不来。”
  “好。雷副市长,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郭永坤点点头道。
  “嗯,你这边千万别受影响,企业该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健力宝只有越来越好,我们才有更多的主动权,省里也会给予支持。”
  “我明白。”


第239章 不孝子、老父亲
  正月初十,在家里过完年,喝了几场年酒后,郭永坤开着小奥拓,独自一人离开市区。
  其实这些年,他每年都要回一次前头山,也都是差不多这个时候,一来比较有空,二来顺便能拜个年。
  几乎已经形成惯例。
  从省城到前头山并不远,也就一百多公里,只因路不好,所以开了整整一上午。
  汽车还未抵达村口,远远便瞧见一大一小两个人。似乎为了能看得更远,小家伙骑着大马,坐在大人肩膀上。
  “小坤,是不是来车了?”
  “对,白色的,好像就是干爸那辆!”
  白色,那应该没错了。赵大龙心想,哪怕现在前头山已经发展得很好,可轿车进村依然不常见。
  不大会儿,汽车便卷着尘土驶近。
  “小坤!”郭永坤摇下车窗挥手。
  现在已经习惯了,早几年这么喊总感觉很奇怪。
  “干爸。”
  赵小坤脸上满是喜悦,他每年最盼望的日子中,就有今天。
  干爸对他极好,每次过来都会给他带好多好吃的,还有连县里都买不到的稀罕玩具。他能做村里的孩子王,这些零嘴和玩具功不可没。
  他也始终记得干爸的话,并不吝啬于与小伙伴们分享。
  “来,赶紧上车。”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前头山大队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叫作前头山村,老支书赵福民退了下来,如今赵大龙就是村支书。
  汽车沿着入村的水泥路缓缓前行,望着道路两旁的景象,郭永坤感触颇大。
  当年他还在这里插队时,村里没有一间红砖房,入眼的全是清一色的土砖屋,各种破烂垃圾随处可见,显得贫乏而脏乱。
  而数年之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红砖楼,有些还是两层的,到处都打扫得很干净,不少人家门口,都停着擦得锃亮的二八大杠。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位于大山角落的村庄。
  它的村容村貌,包括居民的生活条件,早已超过普通的乡镇居民。
  这就是改革的伟力。
  倘若要找一个乡村典型,来反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前头山村无疑最合适不过。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里现在每年都要接待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队伍,包括大小领导。
  “那是永坤的车吧?”
  “没错,去年就是这辆。”
  “媳妇儿,赶紧地,拿饼炮仗出来!”
  汽车一路驶过,火红的炮仗响个没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走出,朝着车辆挥手示意。
  如同赵小坤这样的前头山下一代,或许还不了解,家乡的幸福日子从何而来,但老一辈人心里门清。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欢迎恩人回家过年。
  郭永坤虽未停车,却将车速将至最低,同样从车窗中伸出手臂,向大家招手回礼。
  心头暖暖的。这也是他始终放不下前头山的原因之一,这里就像是他的另一个家。
  赵大龙家的红砖平房外面,今儿个无疑十分热闹,过来嘘寒问暖的乡亲实在太多,搬空了家里的椅子都不够坐。
  所幸大家都没忘记自己是庄稼人,也没个讲究,椅子让给年长的人坐,稍微年轻点的在附近草垛子上薅两把秸秆,往地上一垫,也就坐下去了。
  郭永坤从车里摸出一条阿诗玛,外加两包大白兔奶糖,给大家分了分。赵大龙也抓出不少瓜子、蚕豆。
  大家有吃有喝,忆苦思甜,回忆着往日的有趣事,相聊甚欢。爽朗的笑声响彻在蔚蓝的晴空之中。
  临到吃饭时,众人又很识趣地结伴离开,几位年长的老人,赵大龙拉扯半天也没拉下来。
  很难得的是,这里的民风依然淳朴。
  “大龙哥,怎么没见老支书?”饭桌上,郭永坤好奇询问。
  往年他每次过来,赵福民总是率先赶来的几个。
  赵大龙叹着气道:“他现在腿脚不太方便,距离远点走不动。”
  “什么走不动呀!”郭永坤还未接话,一旁的小珍忍不住说,“那是没力气走,饭都不给吃,哪有走路的劲儿?”
  赵大龙看了她一眼,没有回话。
  郭永坤放下筷子,蹙眉问,“怎么回事?”
  前头山有现在这样的光景,老支书赵福民可谓居功至伟,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一直把着权利不放,在前头山最辉煌的时候,卸下职务,将接力棒交到了赵大龙手中。
  否则以他在前头山的威望,以及对前头山的贡献,只要还能干动,上面根本没理由使他下台。
  赵大龙咬着牙道:“还不是他那个不孝儿子赵爱国。以前老支书在位的时候,手上握有实权,他也没少沾光,现在老支书退下来了,就完全不给好脸色看。他那个婆娘也是一样,前段时间因为一点小事跟老支书闹了不愉快,现在做饭只做他们一家三口的,真不是个东西!”
  郭永坤眉头紧锁,赵爱国这个牲口,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记得自己以前还教训过他。
  “那你们就不管管,你现在可是村支书。”
  赵大龙苦笑,“永坤,别人不了解,老支书的脾气你还不清楚吗?我已经不止一次提出来,让他搬到队部去住,那边宿舍、食堂都有,可他就是不去。前几天过去拜年,拎过去的东西,给的红包,全都没收,硬放都不行,当着面就扔了。
  “他现在也憋着气呢,说了,就是要死在那个不孝子面前,让他一辈子不得安宁。就别说我们了,连他几个女儿都劝不住。”
  赵福民的性格,郭永坤确实清楚。他通过赵大龙一番话,便大致分析出赵福民现在的心态。
  他终归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特别是在前头山这一块,大家都那么敬仰他,甚至可以说,时至今日,这种敬仰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可谁曾想,偏偏家里出了个不孝子,屡教不改不说,还变本加厉,连饭都不给他吃,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他完全无法忍受,感觉老来无望,已然不想活了。
  “我待会儿过去看看。”郭永坤说。
  这种事情既然遇到了,他就不能不管,再怎么说对方也是他的长辈。而且平心而论,如同前头山的其他村民一样,他对赵福民始终心存敬意。
  一个能将自己所有一切,献给家乡,献给父老乡亲的人,当得起这份敬意。
  “我陪你一起。”赵大龙点头。
  村子最东头,有一栋唯一的两层红砖楼,这里就是赵福民家。
  他那个懒汉儿子赵爱国,肯定没本事建起这样的楼房,据赵大龙说,前头山这些年发展不错,也赚了不少钱,过去赵福民在位时,每年的工资和奖励也都不算低,那些积蓄全耗费在这栋房子上。
  他是一门心思想给儿子、孙子,一个更好的家,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栋他用棺材本建起来的房子,如今却连住的资格都没有。
  楼房右侧沿着墙壁起了一间瓦屋,牛栏那么大,就是赵福民的住处。
  这间房倒是他儿子赵爱国自掏腰包建的。
  “大龙哥,赵爱国家只有三口人吧?”
  “没错。”
  “可这栋楼房,三大联,两层,至少有六间卧室,他们一家三口每人睡一间,还能余下三间,有什么理由把老父亲赶到旁边的牛栏?”
  赵大龙紧了紧拳头道:“碍眼呗。这人跟人一旦不对付了,别说住在一起,看着都碍眼。”
  郭永坤积压有一阵的怒火,在胸腔中狂躁,欲要喷薄而出。
  禽兽!
  楼房的门半掩着,门外空地上,正有一个穿着新衣裳的小男孩在玩陀螺,鞭子抡得啪啪响。
  “孙子?”郭永坤问。
  “对。已经八岁,懂事了,可你要明白,有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跟老支书并没有多少感情。”
  郭永坤没有搭话,踱步走过去,唤道:“小子。”
  “干嘛?”赵达收起小鞭子,好奇打量着来人。赵大龙他自然认识,但说话的这个,就感觉有些面熟,却没印象。
  “吃饭了吗?”
  “吃了。”
  “你爷爷吃了吗?”
  “我妈说他不用吃,好多干部给他送东西呢,都吃歪嘴了,小气鬼,也不给我吃。”
  “你没去看看?你怎么知道你妈说的就是真的?”
  “我才不去呢,我爸说他那屋里有蛇。”
  “你们老师没告诉你,冬天蛇要冬眠吗?”
  “是哈!”赵达眼神一亮,他最怕蛇,所以爷爷那个小屋他几乎没进去过,眼下冬天,肯定不会有蛇。
  “走吧,一起去看看。”郭永坤说着,拍了拍他的脑袋瓜。
  两大一小来到小屋前面,门关得很严实,郭永坤看了眼赵达,指了指门。
  “啪、啪!”赵达会意,拍手敲门,“爷,爷,开门。”
  “小达?”屋里传来声音,有气无力的样子。
  “是我。”
  “你、怎么过来了?”
  “我来看你呀,现在蛇冬眠了,我不怕。”
  木板门被推开的速度,比郭永坤想象中要快得多。一张蜡黄的老脸凑出来,脸上有种难以抑制的欣喜。
  不过当他注意到还有俩人时,表情又很快收敛,与此同时,佝偻的背不自觉挺直,还下意识整了整披在身上的破棉袄。
  “永坤回来了。”亦如当年的口吻。
  “是啊,老支书。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要不就外面聊吧,屋里有点乱。”赵福民说着,跨过门槛走出,屋内黑乎乎的,从外面很难看清具体景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