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昔日的佳人,或是今时的白骨,关于你的所有一切,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在前头山一直待过元宵节,往年是不会这么久的,但今年有些不同,郭永坤需要顾及旁人的感受。
赵小坤今年已经满七岁,乡下没有幼儿园就不提,可这个年纪放在哪里都该上学了。
按照当年的约定,他该跟郭永坤去省城。
生性开朗、甚至有些没心没肺的赵小坤,今天突然像换了个人一样,从早上起来就一言不发,一个人坐在屋檐底下闷闷不乐。
“怎么了这是?”
赵大龙刚从外面回来,肩膀上扛着一只锄头,见儿子如此模样,打趣着说,“以前跟你说要去省城念书,你不是开心得很嘛,别以为我不知道,现在全村的小家伙都知道。你这牛都吹了,再临时反悔,人家不得笑话呀。”
“让他们笑,我又不掉块肉。”赵小坤撇撇嘴道。
意识到儿子真的打起退堂鼓,赵大龙收敛起笑容,放下锄头,来到他旁边坐下,显得语重心长地劝导。
“小坤哪,你知道吗,这种机会别人盼都盼不来。二丫她叔的事情你总听说过吧,那家伙有股子闯劲,去年一个人跑到省城,他那人要力气有力气,脑袋瓜也不笨的。可最后有什么用,还不是灰溜溜地回来了?
“咱们农村户口的人,想到大城市生活,是相当不容易的,首先最简单的一点,粮票你都搞不到。那地方可不像咱们这里,地里就能刨出粮来,全靠买,而没有城镇户口,政府是不给发粮票的,光有钱都没用。你能怎么办?
“这也就是你干爸有本事,不仅能带着你在省城生活,还能安排学上。多好的事情。等你到了省城就知道,那边才是真的好玩,汽车排成绺,十几层高的楼房到处都是,能开眼界,将来懂得也多。
“不像爸,没文化,看份文件都吃力。你妈就更别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去省城还能迷路。你还小,有些事情估计捋不明白,但你要记住一点,爸妈,包括你干爸,永远都不会害你。
“你也甭搞得以后就见不到人一样,省城不算远,你去了就知道,到时候每个月,爸妈都过去看你一次,你要想爷跟奶,到时候把他们也带上,这不就好了?”
赵小坤侧头问,“当真?”
“这孩子,爸啥时候骗过你?”
好像确实没有。
赵大龙见他似乎终于想通,笑了笑,伸手抚着他的小脑瓜。
“不过有一点,爸还得嘱咐你一下,等到了省城,凡事都得听你干爸的话,万千别犯拗脾气。你是山里的孩子,会做的事情可比城里孩子多得多,到时住在你干爸家,有什么能做的家务活,也得帮衬点,懂吗?要做个乖孩子。”
赵小坤用力点头,“我知道了爸。”
赵大龙会心一笑,顺势在他的脑壳上揉了两把。
哪个父母又舍得幼子离开身边?
只是为人父母,在关乎孩子前途的问题上,必须极尽忍耐。
比起赵大龙的表面豁达,他媳妇儿小珍就截然相反,破天荒地睡到早上八点还没起床。她当然没有睡着,事实上她整晚都未入眠,床上的被单早已浸湿一片。
送别时,她特地在头上扣了一顶草帽。
村里过来送行的人也有不少,来得最早的反而是一群萝卜头。
“喏。”赵小坤拎着一只蛇皮袋,里面装的都是自己的玩具,大部分是干爸隔三差五从省城捎回来的,放在乡下特别稀罕。
他亦舍不得这些小伙伴,方才头脑一热,就将所有玩具全找了出来,见人发一个,也算留个念想。
一群孩子们人手一只玩具,捧在怀里,有人兴奋不已,也有人泫然欲泣。
“小坤,走啦!”郭永坤发现赵奶奶和小珍又抹起眼泪,打开车门,招手示意。
“哦……”
汽车疾驰而去,没给赵小坤太多隔窗张望的时间,很快后面的人影就消失不见。
“小坤,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赵小坤兴致缺缺地哦了一声。
“从前,有一位公主,生活在森林的城堡里……”
白雪公主的故事还是蛮长的,讲着讲着,赵小坤的眼神越来越亮,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似乎已忘记离家的不舍。
孩子嘛,总是如此。
对于赵小坤的到来,老郭家人还是非常欢迎的,也算爱屋及乌吧。关于这孩子的来历,以及他名字的由来,老郭家人早就从郭永坤那里有所了解。
再加上这孩子也确实讨人喜,只要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抢着干。
“奶奶,让我来吧。”
李秀梅正在打扫院子,墙边有盆花已经枯萎,连树枝都死了,打算清理掉,刚准备伸手去搬,从旁边突然冲过来一个小不点。
“坤坤,这就算了,好重的。”
也只能叫坤坤,毕竟家里已经有个小坤。
“没事,我搬得动。”
李秀梅一阵狐疑,这只花盆挺大的,而且很厚实,她搬估计都挺吃力。这时,郭永坤从屋里走出,见此一幕,不仅埋怨道:“妈,以后这种活你别干行不行,闪到腰了怎么办?”
“我还没老到那份上!”
“那也不行,让他搬。”
“……”李秀梅没好气瞪了他一眼,心说你这家伙怎么做人家干爸的。不过再转过头时,却吓了一跳。
只见赵小坤抱着一只足有他半人大的花盆,一溜小跑,显得轻松无比,眨眼间便跨过大门。两分钟后,单手拎着空花盆走回,大气也不见喘一个。
“这孩子……”李秀梅瞪大双眼,暗道每顿两大碗米饭,还真不是白吃的。
郭永坤哈哈大笑,很小的时候他就看出赵小坤天赋秉异,力大无比。如今七岁,估计负重个五十斤都不成问题。
春节已经过完,各大学校都开了学,关于赵小坤上学的事情,自然也不能落下。
不过郭永坤不打算送他上一般的学校,事实上他心里早有目标。
市里有一家武校,也是唯一的一家,赵小坤必须上那所学校,否则就是浪费天赋。
此事他交给王子强去办,不过遇到一点麻烦。
“坤哥,对方招生挺严的,必须是本地户口。”王子强在电话那头说。
“那就把小坤的户口弄一下不就行了?”
“咋、弄?”
郭永坤白眼一翻,“你丫的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正经?”
这种事情还需要他明说吗,这年头转户口真不算稀罕事,农转非,也就一个公章,随便往那条街道一挂,将来身份证上门牌号都可以不填。
也算时代特征。
“哦,我明白了。”
学校要寄宿,这一点郭永坤不能答应,赵小坤本就背井离乡,再连他们都时常见不到面,可能对性格造成影响,至少现在不行。
学校方面还挺执拗,郭永坤也不怕他们狠,打算以健力宝的名义向学校捐款五元块。就问你干不干?
结果显而易见。
还是那句话,健力宝账户上的钱,不用白不用。
而且这拨也有好处,上了报纸,名义是爱心捐赠,也算打了一回广告。
赵小坤入学的前一天,叶轻蝉从羊城回来,带回不少特产,一股脑儿地拎到郭家。
“这孩子谁呀?”见家里突然多了个孩子,叶轻蝉好奇打听。
“我儿子。”
“……”叶轻蝉的表情顿时变得不同,震惊之中带着茫然,看郭永坤的眼神就好像看负心汉一样。
“别误会哈,是我干儿子。”郭永坤赶紧解释,将赵小坤的情况如实讲了一遍。
“那你不说清楚!”叶轻蝉没好气地给他一巴掌。
刚才那一瞬间,她真有种坠入地狱的感觉。
“口误口误。”郭永坤尬笑。
“对了,”忽然想到什么,叶轻蝉嘟嘴道:“我妈又催了。”
丈母娘催着结婚,这完全在郭永坤意料之中,当初俩人刚确定关系时,她就有这个意思。
如果说当时时机未到吧,那现在郭永坤和叶轻蝉也处了两年,她岂能不催?
可关键,有一个问题郭永坤始终无法解决。
那就是叶轻蝉和家人的关系。
并非处不来,而且根本无法一起生活。迄今为止,叶轻蝉从未在他家里住过。
像他妈那种,老一辈苦过来的人,不会有太多讲究,就拿打扫卫生来说,看不见明显垃圾,也就差不多了,而像这样的环境,叶轻蝉是绝对无法适应的。
她在河东买的那间房子,白手帕放在地板上磨,都不可能变黑。
当然,这只是一点,还有很多类似方面。
所以按照叶轻蝉的想法,俩人结婚之后,就要搬出去住。但郭永坤打心眼里不想这样做。
他哥的房子已经买了,目前正在装修,显然有意搬出去。如果他再搬出去,老母亲怎么办?
而且他根本不想搬。
“再等等行吗?我还是那个意思,将来肯定要跟妈一起生活,你这边尽量克服一下,我这边也跟妈商量一下……”
“还要等,等到什么时候?”叶轻蝉将他打断,“我都多大了!”
一句话说完,已经红了眼,捂着嘴跑出门外。
郭永坤本想追上去,这时身后突然传来声音,“怎么了?”
“哦,没什么。”郭永坤冲着李秀梅笑着摆手。
李秀梅信他才怪。幽幽地叹了口气。
她又何尝不想催小儿子结婚,马上都快奔三的人,可关键他现在这个对象,总是不入内。
第242章 毕业、分工
1987年有一届全运会,它虽然不像奥运会和亚运会那样举世瞩目,但也是我国最顶级的运动赛事。
而且就在国内举行。
从某种层面上讲,对于内销来说,广告宣传的效果或许更大。
所以郭永坤自然不会错过。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事实上全运会还早,不过他三月中旬就联系首都那边的陆平安,让他开始活动。
你猜这么着?
结果不到一个月,陆平安那边就传来消息:定了。
竞争对手自然也是有的,最凶猛的是可口可乐,将赞助费叫到一百五十万,不过当健力宝出价两百万后,对方直接选择了弃权。
十分干脆。
这使郭永坤情不自禁想起,那个叫克里斯汀的女人。老实讲,他猜不透对方的想法,但有种感觉,这个女人很不简单。
还有一个细节,郭永坤从陆平安那里特地打听了一下。徐海平的亚洲饮料厂,没有参与此次竞争,但这个家伙却时常在首都出现。
体委一改往常地快速反应,以及徐海平的阴魂不散,让郭永坤多少嗅到一些别样的气味。
最近他又往市政府跑了几趟,不过据雷副市长所说,健力宝的改革方案仍在磋商之中,还未下来。
他没有骗自己的理由。
索性郭永坤也懒得多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攘呗。纵观这个年代的业内大佬,他的企业性质,以及当量,与鲁冠求最为相似。
既然老鲁能够完成对万向的私有化,没理由他不行。
暑期,郭小妹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即将步入社会。
学校是包分配的,不过正是在就业分配的问题上,出了些岔子。
这家伙没有同家人商量,私自写了一份申请书,申请调到市外工作。
她的背景学校里人尽皆知,校领导更是一清二楚,当年正因为她上学的问题,郭永坤还给矿大捐了一座图书馆。
这种要求,校方岂能不满足她?
再说,根本不费劲啊。人家巴不得往省城钻,她倒好,一门心思往外跑。
郭永坤真想打断她的腿!
让你跑。
傍晚,老郭家的一楼客厅里,一家人都在。
赵小坤领着刚学会走路的小秋秋,去外面玩了。客厅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李秀梅看了眼小女儿,长叹口气,“小娟,你自己说说吧,到底怎么想的?”
“也、没什么想法。”郭小妹耷拉着脑袋,弱弱道:“就是从小到大没离开过家,现在参加工作了,想到外面独立生活一段时间。也是一种锻炼。三哥你说对吧?”
她心知肚明,母亲心软,大哥从未对她发过火,大嫂就不提。眼前这些人中,最难搞的就是三哥。
“对个屁!”郭永坤气不打一块儿出。
他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保护着妹妹,所以始终将她留在身边,结果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非但不领情,还第一时间想远离自己、离开家。
这是什么行为?
家庭就这么让你避之不及吗?
“小娟,你也别怪你三哥发火,他这些年为你付出多少,你心里应该有数。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就不提前跟家里商量一下?”郭永年柔声问。
“我这、不是怕你们不同意吗。”郭小妹说完,还在心里加了一句,你们肯定不会同意。
她自然不是不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