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1977-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转眼间,一个礼拜过去,郭永坤终于接到市委通知,让他过去一趟。
  所以结果如何,应该今天就能见分晓。
  还是上次开茶话会的那间会议室,不过这次没那么多人,省委和改委的领导都不见了,只剩下几位市委领导。
  郭永坤心头一喜,这里面透露着两重意思。
  第一,事情已尘埃落定,只剩公布。
  第二,最终还是市委这边掌握了主动权。
  那么应该来说,结局是相对美好的。市委领导还是比较“疼”他的。
  “坐吧,郭厂长。”陈书记笑着示意。
  位子很多,郭永坤挑了一张挨着领导们、而不是相对的位置坐下。
  “今天没有外人,我们就开门见山了。”陈书记道:“经过几次商讨,我们跟省里,以及改委方面达成共识,同意你认筹健力宝余下所有股份。”
  老陈哪,我真想啵你一个,你也太可爱了!郭永坤顿时大喜过望。
  “谢谢领导厚爱,永坤定不负你们的期望。”
  他正准备起身行个礼呢,哪知陈书记突然话锋一转,“不过……”
  “……”
  能不能一次性把话说完?
  能不能!
  害人白高兴一场,敢情还有附加条件,郭永坤瞬间又心里一凉。
  “郭厂长,你上次在茶话会上的一番发言,可谓震耳发聩,给了我很大启发。”陈书记似乎没看到他的表情变化,依旧笑呵呵道:“我市确实存在不少管理僵化、深陷泥沼的工厂,他们不仅创造不了任何经济价值,甚至还需要政府不断进行补贴,着实让人伤透脑筋。”
  所以?郭永坤在心里说。
  “所以啊,我们合计了一下。”
  陈书记拿起手边的一份资料道:“郭厂长你是个人才,特别是商业方面的才能,可谓世人皆知,我们当地更是无人能及。正所谓能者多劳嘛,我们打算,让你把这三家工厂接收一下。”
  “……”
  郭永坤微微一怔,心想这是哪门子的附加条件。跟我认筹股份,有半毛钱关系吗。还说得这么理直气壮?
  “这个,”他搔着头道:“领导,这么干不太合适吧,这肯定会分散我的精力啊,万一因为这个,健力宝没经营好呢?”
  “小郭啊。”这时,一直没说话的雷副市长,开了口,他直接使用昵称。“我们既然作出这个决定,多少也是了解过的,据说……你一年至少有一个季度不在工厂。”
  其他几位领导,这会儿也都笑眯眯地望着郭永坤,那模样似乎在说“小子诶,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就是个甩手掌柜。不过嘛,甩得有技巧,甩得有本事,一点都不耽误正事”。
  郭永坤一阵为难,这些人以为他只有一个健力宝,殊不知,他的公司现在还真不少,港城就有三家,琼省还有一家。
  再特么接收三家,以后只怕真没空闲啦!
  要知道,他这辈子的梦想,本是做条咸鱼来着。
  而且关键,这三家工厂,应该不大可能直接给他吧?
  “郭厂长,既然有这个精力,我希望你不要拒绝。”
  陈书记收敛笑容,叹着气说,“你们健力宝虽然发展不错,但你可能不知道,市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企业,现在都生存困难,我们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如果不想办法解决的话,到最后,大概只能让它们倒闭掉。”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深深看了眼郭永坤,问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市民将下岗待业,生活失去保障。”郭永坤点点头,沉声回话。
  陈书记欣慰一笑,“你明白就好。所以站在我们的角度讲,能保住一家是一家,能安置好一部分市民是一部分。
  “我们对你的能力相当信任。相信由你执掌这三家工厂,肯定会让它们重新焕发出活力,它们都最老资格的工厂,里面安置了不少烈士和英雄的家属。
  “对啦,这三家工厂不是让你代管,我们是想让你进行承包,只要你能保障职工的生活福利、支付正常的承包费用,以及税收,政府以后不会再插手。”
  郭永坤直接懵了,敢情还真是送啊?
  这种承包制的工厂后面最好实现私有化,只要政策放宽,缴纳一笔钱,买断土地就可以。上辈子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因为政府根本管不过来,巴不得有人背书,负责好相应的职工生活。
  想想就知道,这年头全国的工厂都是国有的,要是都赚钱还好,可随着多种经济的崛起,计划经济逐渐被淘汰,这些工厂受到巨大冲击,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放在手上反而是负担。
  这要是再拒绝,郭永坤就是脑壳有问题!
  当然了,其实当陈书记说到这三家工厂的特殊性,说里面安置了大量烈士英雄的家属后,他其实心里已经下定决心。
  我们能有今天、包括以后的幸福生活,那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一个有良知的人,就不可能看着他们的遗孀或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好,我答应。”
  现场几位领导长出口气,脸上全都挂起笑容。
  其实吧……这个条件还真是他们附加的。
  对方要坚决不同意,他们也没辙。
  郭永坤接过陈书记递过来的资料,认真翻阅起来。
  “高山牛奶厂?”
  他略微有些诧异,没想到这家工厂都濒临倒闭,脑子里不禁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画面:
  “秀梅啊,你猜猜今年过年厂里发了什么?”
  位于幸福小区的那间老屋里,一个瘦削俊朗的男人斜跨着绿色解放包,头戴一顶同色解放帽,兴高采烈地从门口走进。
  “什么?”青春靓丽、脸上没有一丝褶皱的李秀梅,笑着从厨房走出。
  本在房间里嬉闹的三个小毛头,也赶紧屁颠屁颠儿跑出来,望着父亲身上的解放包,一脸炽热。
  “喏。”男人取下解放包,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摸出盛有乳白色液体的两只大玻璃瓶。
  “牛奶!”不等李秀梅说话,三个小毛头齐声惊呼,哈喇子掉了一地。
  “我要喝我要喝!”
  巨大的渴望驱使着他们直接上手去抢,不过,却被母亲严厉地逐一拍开,还忍不住嗔骂道:“小心点啊你们,打碎了谁都没得喝。”
  说完,走进厨房找出几只搪瓷缸,给三个小家伙一人倒了半杯。
  然后又走进卧室,抱出了还在酣睡的小女儿。“小娟啊,醒醒,看爸爸给你带什么了,牛奶哦,你也可以喝的哦。”
  这时,丈夫递过来一只搪瓷杯,李秀梅小心翼翼喂着小女儿,生怕浪费一丝。
  “你也喝点吧。”她望向丈夫说。
  “我喝个啥呀,给孩子们补补,我这身体好着嘞!”男人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你待会儿要喝点,这个能补奶水。”
  这个新年一家人过得特别开心,因为他们拥有足足两大瓶牛奶。
  那是……六十年代。
  郭永坤到现在都记得那个牛奶的品牌——高山。


第297章 幕后黑手
  郭永坤手捧资料,继续望下看。
  第二家工厂他同样非常熟悉,看来正如陈书记说的一样,都是老牌工厂了。
  “金山酒厂。”
  这家工厂所生产的“金山高粱酒”,在省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物美价优,深受老百姓喜爱。
  不过,这种受众程度在进入80年代之后,有所改变。
  这里面存在诸多方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逃不过一个市场竞争。
  过去公社时代、甚至更早以前,我国粮食产量很低,精粮不仅是标准的计划内物资,更是战略储备物资,全国没几家工厂有资格用精粮制酒。
  于是高粱成为了很多地区普遍的酒糟原材料。
  老百姓在市面上大概率也只能买到高粱酒。
  以至于其中的佼佼者,金山酒厂,在这段时期的省内,可谓如日中天。
  可这一切在1978年、随着袁老培育并推广成功第一代杂家水稻后,发生了改变,老百姓大抵都能吃饱饭,也就有了多余的粮食造酒,上面的政策也宽松了。
  各种打着“纯谷酒”、“精粮酒”的白酒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省内也是如此。
  平心而论,这种酒确实要比高粱酒滋味更好,相对平和、醇厚。
  然而,金山酒厂并没有抓住改革的大潮,他们有着辉煌的过去,对自己的产品充满自信,自信那些喝了一辈子金山高粱酒的人,已经改不了口。
  但是,他们太高估了自己的客户粘性,也太低估了老板姓们喜新厌旧的能力。
  结果显而易见,他们失去了广袤的市场,每况愈下,再想改变,恐怕已是有心无力。
  第三家工厂——丰收罐头厂。
  同样是一家老字号,这家工厂生产的桔子罐头,郭永坤小时候也不知道馋哭过多少回,第一次吃到时他惊为天人,压根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甜蜜的美食。
  就不提那颗颗饱满、入口即化的桔瓣,就是玻璃罐里那略显粘稠的汁液,嘬上一口后,整个人心情都能甜蜜一整天。
  这家工厂为什么会濒临倒闭,郭永坤也大抵有些猜想,还是一样——竞争。
  一是市面上的罐头厂越来越多,销售份额遭到哄抢。
  第二的话……他也有些责任。
  早几年前,亲朋好友间走门串户、包括谁有个病痛,大家去医院探望的时候,总少不了拎两瓶罐头。
  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里,水果罐头、麦乳精、鱼肝油……那绝对是拿出去有面子,收起来开心的高端礼品。
  可现在不同了,真要说送水果罐头的话,有些人更愿意拎几瓶易拉罐装的健力宝。名气更大,还不容易打碎。
  健力宝也是橘子口味的,运动健儿们喝了都说好。
  它有了替代品。特别是在省内。
  看完这三家工厂后,郭永坤也注意到,它们都与健力宝有些关联,全是饮品企业。
  也算领导有心。
  真要弄个什么轮胎厂、机械厂……隔行如隔山,他还真的不太好办。
  “陈书记,那我什么时候接手?”郭永坤问,现在倒有些不忧反喜,白白获得三家老牌工厂,替他的饮料帝国添砖加瓦。
  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随时。”
  得到领导的答复后,郭永坤心里也就有了思量,时值十一月份,一年快要过完,余下的时间,他得重新合计一下健力宝这边的事情,毕竟大势已变,他现在已经是健力宝的真正所有者……至少,大部分的股权都是属于他个人的。
  那么,很多事情也就没了顾忌。
  得感谢国家对私营经济的开放。
  这三家工厂,就放到年后。
  等开年,郭永坤就开始正式“操刀”,让它们起死回生。
  ……
  健力宝厂,行政楼一号会议室。
  这间工厂最大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无缺席,不仅厂里各部门的负责人全部到齐,就连首都办事处的陆平安,以及羊城办事处的李景旭,也被郭永坤召回来。
  会议还没开始前,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很显然这场会议非常重要,肯定有什么大事要宣布。
  郭永坤踩着点走进会议室。
  大家赶紧收声,端正身形,向居于首位的年轻人投去敬畏的目光。
  他们健力宝已经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公司,现在的全名叫作“健力宝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共有三个股东。
  第一个是职工公会的集体持股。
  第二是市国资局。
  而最大的股东,就是眼前这位年轻人。
  如果说之前健力宝的各项发展,还要逐步请示上级的话,那么现在,就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谁都无法左右他的决定。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全国范围内,目前都没有几个人有这种能耐。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公司当前业务增长不错,大家功不可没,薪资待遇方面也应该动一动,我已经和红姨商量过,论功行赏,下个月发工资时,应该会给到你们一个惊喜。”
  郭永坤十指交叉,杵在桌面上,第一句话就引起底下一片躁动。
  “厂长英明!”
  “什么厂长啊,现在得叫总经理!”
  “对,对,郭总英明!”
  “威武霸气!”
  众人全都笑意盈盈,涨工资这事儿,没人不爱。
  这就是股权改革的好处,作为控股人的郭永坤,有权决定职工的薪资水平,不再受体制约束。
  “不过……工资涨上去了,接下来公司的发展计划,大家可就得多吃点苦了。”郭永坤呵呵一笑,活像只老狐狸。
  ‘我竟然、没意识到。’不少人瞬间叫苦不迭,心想又被老大给坑了,就说赚他的钱,怎么可能这么轻松。
  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没人玩得比他更顺溜了。
  将底下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