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我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我旁边这位。”刘勇来抬起一只手,眼神也自然而然地转向郭永坤,其中透露出真挚的感激之情,“他就是健力宝公司的总经理,郭永坤,郭总。也是我们高山牛奶厂今后的负责人。”
“是他?”
“哦对啊,我想起来了!”
“就说怎么这么面熟!”
“我说吧,厂里哪有钱发年货,原来是这位出手了!”
底下瞬间议论开。
关于工厂被人承包的事情,他们也听说过一些消息,起先还有些排斥,毕竟高山牛奶厂拥有近三十年厂龄,有着辉煌的历史,他们一直以国营老厂职工的身份为荣。
不过当得知承包人的身份,再联想到当前的艰难处境后,大家更多的还是期待。
健力宝和郭永坤这两个名号,在河东现在无疑如明星一般闪耀。
他们希冀着能在那个名叫郭永坤的能人的带领下,让生活重回正轨,过上幸福的日子。
千盼万盼,对方终于来了。
还没空手。
无需示意,礼堂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郭永坤居高临下,透过那一张张蜡黄的脸庞,读懂了两个字——希望!
他成为了整个高山牛奶厂的希望,这让他有种难以抑制的自豪感,那是一种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的感觉。
既然如此,他就不能辜负大家。
“郭总,讲两句吧。”刘勇来笑着说。
郭永坤微微颔首,面朝下方,朗声道:“高山牛奶厂的同志们,大家好,我是郭永坤。”
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
“在这里我首先要向大家道个歉。”郭永坤收敛笑容,正色道:“接手高山牛奶厂的事情,市委那边其实早就跟我协商过,我原本想的是,马上快过年了,先休息一阵,另外健力宝刚改革完成,事情也不少,打算开年之后再过来。
“但我没想到,高山牛奶厂这边的处境已经如此艰难,得多亏来叔昨天上门找到我。”
说罢,郭永坤对着下方来了一个90度鞠躬。
礼堂里鸦雀无声,不少职工都无声摆手,示意不必如此。他们都被这个举动感动了。
平心而论,对方实在犯不着向他们道歉,毕竟厂里现如今的局面,也不是他造成的。
而且从对方的话里能听出,接手高山牛奶厂并不是他的“图谋”,而是市里的意思。
“郭总,不用这样。”高台上,刘勇来眼睛都有些红。
他越发感觉,眼前的小伙子是个靠得住的人,市里让他来承包高山牛奶厂,实在是明智之举。
郭永坤摇摇头道:“既然承诺了这件事,那么从那天开始,我就应该对高山牛奶厂负责,这一点确实是我没做好。”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脸上忽然有了笑容,继续说道:“不过……今天,我来了!”
他居高临下,环视众人,提高了音量。
“我也不给大家许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承诺,但我保证,只要大家认真工作,有我郭永坤一口吃的,你们永远都不会饿肚子,不会再去菜场捡烂菜梗子……是的,我了解过一些事情。”
底下的职工们此刻既感动,又羞愧。
虽然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但一直心照不宣,不会去戳破,更不会在开大会的时候直接说出来。
“我会趁着年底这段时间,好好思考一下牛奶厂接下来的路,接下来的发展。至于大家,还是照常工作。当然,既然我郭永坤负责了这家工厂,你们将享受和健力宝职工一样的待遇。大家安安心心,过个好年。”
这番话一讲出来,底下职工们一个个眼神亮得吓人。
“跟健力宝员工一样的待遇?”
如今河东谁不知道,健力宝厂虽然没什么铁饭碗,用他们的话说不养闲人,但薪资待遇,可以说在全市……不,全省都数一数二。
“我有个表姐就在健力宝上班,打包车间的工人,一个月工资138块。”
“能有138块?哟,那都八级工的标准了!”
“是啊,我表姐说了,其实铁不铁饭碗无所谓,什么养老金公司照缴,就是工作得认真,要不认真干活的话,说开就开,但你要按质按量完成任务,那就一点事没有。”
“我要能拿到这样的工资,都不用人说,保证翘着屁股干!”
“我堂哥也在健力宝,知道他们元旦的时候发了什么吗?”
“米面粮油?”
“这些东西经常发。元旦那天啊,他们发了猪肉,一人一斤。”
“我去,猪肉都发?”
“那可不,人家路子野着呢,据说饲养场直接拖来的。”
下面人七嘴八舌,眼里直冒光。
“大家看到台上这些副食品了吧,这些是年货。”
郭永坤一开口,底下人赶紧闭嘴,生怕漏掉一个字。
“另外的话,我还带了些钱过来,就当过年费,今天一并发给大家。”
他话音刚落下,高台后方就出来几个人,抬着一张长条桌和两张凳子,其中还有一人手里提着一只黑色帆布包。
紧接着,厂里的会计老汪也捧着一个算盘,和一只黑皮本子,走了出来。
桌子在高台的边缘摆好,老汪在后面坐下,帆布包被拉开,一摞一摞钞票从里面拿出来,全是崭新的老人头。
底下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钱?”
“这怕有三四十万吧?”
“肯定有啊,都码起来了!”
“这个郭总还真是……第一天来我们厂,一分钱没赚到,先拿出三四十万。”
“好人哪!我看跟着他做事,绝对没错!”
“嗯,大家以后都要好好干,别辜负了人家。”
“这下好了,还真能过个好年。”
高台上,老厂长刘勇来抬抬手道:“大家都安静一下。下面开始发年货和过年费,叫到名字的,一个一个地上台,领完之后直接出去,把还在车间里的人替过来。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声音那叫一个整齐划一,震耳欲聋。
底下上千名职工,每个人脸上都兴奋不已,有些人甚至热泪盈眶。
“张小山!”
人群中,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先楞了一下,继而脸上狂喜,直接蹦起来,举着手道:“诶诶!在、在,来了!”
大家纷纷挪动身体,让出过道,以便张小山通行。
他屁颠屁颠儿跑上高台,激动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喏。”办公处的梁主任递给他一箱健力宝,还有两大筒芝麻酥饼。
张小山赶紧抱好,然后在领导示意下,又来到领钱的桌子旁边。
“在这儿签个字。”汪会计递给他一只圆珠笔,指着左手边的一个本子说。
张小山放下东西,拿起笔,正准备在本子上签字的时候,一瞥上面的对应金额,吓了一跳,“我能领一百?”
他是饲料厂那边的卫生员……就是负责清理牛粪的,工龄也短,两个月工资都不破百。
“对。”汪会计点头道:“郭总说了,以后厂里发奖金,不看职位和工龄,只看成绩和表现。”
对此,其实他是不太满意的。可也不敢说。
张小山大喜过望,麻溜地在本子上签了字,然而下意识瞥向旁边那个“哥哥”,连连躬身,“谢谢郭总,谢谢郭总……”
郭永坤上前托了他一把,拍拍他的肩膀道:“以后好好干。”
“放心郭总,我一定会的!”
获得一百块过年费,外加一箱健力宝和两大筒芝麻酥饼的张小山,激动万分地走下高台。
“我去,张小山发了一百块?”
底下好多人都有些傻眼。
“他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
“不过,讲真心话,这小子做事还是挺认真的。”
“那倒是。”
“没听刚才汪会计的话嘛,这位郭总……行事风格好像不太一样,咱们以后要再自持老资历,只怕要吃大亏。”
“没错。”
活动仍在继续,高山牛奶厂将近两千号人,今天一天都不见得能发完,郭永坤提前告辞,在大家的掌声欢送下,离开礼堂。与他同行的还有刘勇来和几名厂领导。
“郭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刘勇来红着眼道。
昨天他去找对方,只是想让对方过来安慰一下职工们,给他们吃颗定心丸,根本没有其他奢望。哪知对方今天不仅来了,还带货带钱,一下解决了燃眉之急。
“来叔,这么说就见外了,高山牛奶厂以后也是我的工厂,职工们也是我的下属,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对,对,是我不会说话。”刘勇来呵呵笑道。
几人随后来到厂长办公室坐了会儿,通过跟他们的沟通,郭永坤也算对高山牛奶厂所面临的困境,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这对于他接下来指定策略,大有裨益。
接下来的两天,郭永坤又分别去了金山酒厂和丰收罐头厂,同样没空手。
这两家工厂的处境,跟高山牛奶厂差不多。不得不说,市政府那边还真会挑,这三家工厂交到任何人手上,几乎都是必死的结局。
所幸他是郭永坤。
第302章 郭小妹失踪
岁末将近,过两天就是小年,到了一家人团聚的时日。
远在美国的二姐郭永慧就不提,郭永坤时常跟她保持联系,她就是典型的读书读过瘾了,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还想读博士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国。
但让郭永坤感觉不太对劲的是,郭小妹竟然也还没回来。
“她应该放假了吧,这都什么时日了?”李秀梅正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拾掇着一只光秃秃的老母鸡,给它做最后的拔毛处理。
完了之后就可以抹盐腌制,然后挂在太阳底下晾晒。
春节给予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对于小孩子们来说,能穿上一套崭新的衣服、拥有一件称心的玩具、能吃上可口的零食,就挺有年味。而对于很多大人而言,一年一年的春节过去,很多东西渐渐已经习惯或麻木,唯一能让他们体会到过年滋味的,或许就是某些深埋记忆里的独特味道。
譬如腊鸡腊肉。
郭永坤就是如此,你要说新年放个烟花炮仗,他完全没有感觉。所谓的年味,在他看来,就是一家围坐一桌,其乐融融地享受着特色美食。
他尤其钟爱腊制品打底的火锅,什么腊鸡火锅、腊肉火锅、腊猪脚火锅等。所以老郭家每年都要制作不少腊制品,现在条件好了,更是不得了,院子里的几只竹竿上,挂得满满当当。
“我今天去一趟临水县。”郭永坤皱着眉头说。
他当然可以打电话过去问问,但想想还是决定走一遭,因为总感觉哪里有点问题。
比如郭小妹钱花得飞快,又比如她越来越少跟家里联系。
“也好。”李秀梅点头,小儿子有车,也不麻烦。
她也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头,多少有些担心。
唉……人常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人,到她这里为什么就不太一样呢?
大女儿就不说了,志向远大,眼下在国外留学。这个小女儿原本明明可以待在身边,却硬要往外面跑,现在还基本不怎么回家。
这让她感觉自己做母亲有些失败。
没等吃中午饭,这年头去小地方的路不太好,所以郭永坤提早上路了,免得天黑前赶不回来。
进入临水县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他驱车直接来到国土资源局。
“关门了?”
国土资源局不仅临近街道的一个办事大厅关门了,就连进入内院的通道处,都合起了铁闸门。
郭永坤捋了捋,今天并非周末。
所以,应该已经放假。
那么问题来了,单位都放了假,郭小妹那厮不回家,跑哪里去了?
“嘟!嘟!”他将车停在通道口的铁闸门前,摁起喇叭,像这样的单位,通常来说应该有个看门的。
果不其然,嘟了十几声后,铁闸门里面传来动静,一个趿拉着棉布鞋的大叔,出现在视线里。
“同志,别按了,都放假了,没人。有什么事情要办,明年再来。”他隔着铁闸门招呼。
郭永坤走下汽车,笑着问,“大叔,啥时候放的假?”
“前天。”
都放假两天了,郭小妹还没回家?郭永坤心头一沉。
他从裤兜里摸出一包大中华,走上前,递给看门大叔一根。大叔望着烟盒楞了楞,将烟接过,轻轻放进口袋中。
“大叔,跟你打听个事儿。”
“啥呀?”
“郭永娟你认识吧?”
“哦,小娟啊,认识呀,怎么了?”
“你知道她在哪儿吗?”
大叔盯着他脸看了看,感觉跟小娟有几分相似,估计是她家亲戚。他听说小娟家里挺有背景,倒还真是,都开起小轿车了。
“她应该放假回家了呀。你是她?”
“哥。”
大叔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