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楼,总经理办公室。
“永坤,稀客呀,你怎么会突然跑过来?”林红道依旧笑意盈盈,与上次见面并没有什么不同,还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他的办公室很豪华,都是看起来崭新的红木家具,地上铺着厚厚的红色地毯,符合他一贯的审美和品味。
但是,郭永坤没有笑。
“周静走了。”
林红道刚在他身旁的黑色皮沙发上坐下,忽闻这话,微微一怔,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
“是吗?”他嘴角的笑容逐渐淡下来。
“你追了十几年的姑娘,现在总算追到,为什么又突然退婚?”郭永坤明知故问,他想听对方亲口说出来。
“这不能怪我。”林红道耸了下肩头道:“她现在模样你也看到了,咱们平心而论,跟过去哪有半点相像?我喜欢的……是过去的她。”
“所以你一直宣称自己有多么多么喜欢她,其实喜欢的只是她的外表?”
“永坤,”林红道突然嗤笑一声道:“咱们都是男人,就敞开了说,你处对象不是先看外表?首先看都看不对眼,怎么喜欢?
“你想想读书那会儿,她多漂亮,皮肤白白净净的,胖嘟嘟的,很可爱。现在呢,又瘦又黑,一点都不知道保养,我带回家我妈还以为给她找了个姐妹。”
郭永坤呵呵了两声,反问道:“既然这样,那我就搞不懂了,她也不是一天就变成这个样子,你为什么又要带她回来,连喜帖都印好了?”
“我不是寻思给她捯饬捯饬,或许能变回来嘛,谁知道……”
“红道,你变了。”
林红道一句话还没说完,郭永坤就将他打断。因为后面的话,他不想再听。
“或许吧。”他竟然没有否认。端起玻璃茶杯抿了一口后,看似很随意地问,“我说永坤,你干嘛这么关心这件事,你又不喜欢她。”
“她是我们的同学和朋友!”郭永坤沉声道。
“好吧。”林红道撇撇嘴说,“我承认在这件事情上,我做得有些不对。”
言尽如此,多的话郭永坤也不想说,他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林红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不配做自己的兄弟!
至于他会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郭永坤从未担心过,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对他的实力真正了解。
包括他的家人。
像林红道的这种小房地产公司,整体规模不过千万,他一根指头就可以戳死。
最好,别来招惹他。
望着他的背影,林红道摸了摸下巴上的胡渣,微微眯眼。
……
“喂,子昂吗?”
“我去,永坤,你总算舍得给我打电话。”陈大少在电话那头抱怨了好一阵。
他绝对有抱怨的理由,他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开元置地上面,经过一系列的骚操作之后,已经成功将开元置地打造成一家一流房地产企业。
不仅是在资本市场上,实业这边,最近也连续拿了几块好地皮。
为了开元置地,他都忘记多久没泡妞,酒也少喝了,俨然变成父亲希望他成为的人。可你猜怎么着?
他只是个打工的。
他虽然是开元置地第二大股东,可这家公司的控股权在别人手中。
而这个老板呢,几个月都不冒个泡。也不怕他把公司给败掉。
“你陈大少的能力,我还是相当信服的,就是……”
本来听到前半句,陈大少还挺得意,可听到这个“就是”,又没好气地轻哼一声。
“就是什么,你说!”
想好了再说!
不然哥们儿就算打不死你,但哥们儿一个不高兴,可以辞职不干!
“就是有时候不太着调,你要认真起来,能力毋庸置疑。”
算是句人话。
“对了,啥时候过来呀?”陈大少问。
“暂时不行,内地很多事情没处理完。”
“那你打电话我干鸟啊……”
得,刚还怪我对你疏于关心。
郭永坤淡笑道:“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重要……”陈大少瞬间来了精神,就觉得现在的生活太平淡,不够刺激,没有挑战性。“你说!”
“把开元置地发展到内地。”
郭永坤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计划,一来是防患于未然。
他不会先动林红道,那样他岂不是变成了跟对方一样的人?
但是,他已然清楚林红道的扭曲心理,所以想布置一个后手,针对对方本身的行业,这样一旦爆发什么危机,可以做到更精准的回应。
客观讲,林红道这种不择手段的人,在这个烈火烹油的年代,很容易成事。
所以有些安全保障,不是坏事。
再一个,既然有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进军内地是迟早的事情,港城弹丸之地,开发空间很小,内陆才是今后的主战场。
只不过这件事情的发生,使他将计划提前了几年而已。
“好啊!”
陈大少声音里都透着惊喜,“你不说我都有这个打算,李超人和大刘那些人,已经冲过去了。内地地大物博、人多需求大,而且经济一直稳步增长,很有发展前景,早点入市,早点抢位子。”
抢什么位子,神位吗?郭永坤呵呵一笑,这家伙还算有点远见。
“对啦永坤,内地这么大,你觉得咱们先瞅准哪一块?”
“北上广,你自己看着办。”
陈大少似乎思索了一会儿后,才说,“要我选的话,那我选申海,北边据说有好多限制,比如有些地方太高的楼房不准建之类的。南边的话,太近了,没意思,而且港城这边小房地产公司都摸过去了,乌烟瘴气。
“感觉还是申海好,中心腹地,过去就远东第一大城市,迟早要重新辉煌起来。”
“可以。”郭永坤笑着回话。
如果他没记错,浦东大开发是1990年,也就一年半载的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未来这个地方将以全国八千分之一的面积,创造出八十分之一的恐怖GDP,十五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那就这么定了?”陈大少嘿嘿笑道。
港城他都有些玩厌了,早就想出去逛逛。
“等你好消息。”
“妥妥的。”
第322章 曙光
傍晚。
老郭家众人刚吃完晚饭,正围在客厅里看电视。李秀梅端着一只水果盘从门口走进,一看到有水果吃,几只馋猫眼神顿时亮了。
“妈,我来。”郭小妹火速上前拿下水果盘。
“平时不见你这么勤快。”李秀梅白了小女儿一眼,对她懒惰的性格一直颇为微词。
主要急啊,马上都快嫁人了。
果盘里盛放着一块一块的、金灿灿的水果,其上还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糖水。对于爱吃甜品的人来说,简直诱惑死人不偿命。
不仅郭小妹瞬间沦陷,赵小坤和小秋秋也一样,一人用铁叉子“刺”中一块,吃得一脸腻歪。
“小坤,你们那个丰厚罐头厂新出来的这个黄桃罐头,那是真抢手啊,每天进多少卖多少。”郭永年笑呵呵地说。
他们吃完饭一般会在这边坐一会儿,再回自家睡觉。
蔡玉霞在一旁附和道:“是的,而且大家的反映都挺不错。”
郭永坤丝毫不感意外,他们这边根本中不了黄桃,没怎么吃过的稀罕玩意,不抢手才怪。
而且平心而论,黄桃这种水果,确实极为适合做成罐头。感觉滋味比新鲜的还要好。
丰收罐头厂那边单靠这一个品种,这个月就能止住亏损,下个月应该就能实现盈利。
一家人正谈笑风生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声音,有人在喊门,叫的是“坤哥”。
“小光?”
郭永坤已经听出声音,只是感觉有些意外,这大晚上的摸过来干嘛。而且他不是去外地了吗?
起身去开院门,正是李有光无疑,对方手里还抱着一个纸箱子,连道:“坤哥,赶紧地,找个脚盆养起来,再不给点水,估计全部死翘翘。”
郭永坤半天没反应过来,什么玩意啊。
直到李有光走进院里,把箱子放下来,才发现是一箱已经奄奄一息的大闸蟹。
“你不是吧,从哪儿回,特地抱回来的?”郭永坤惊讶,这大夏天的,出远门抱一箱大闸蟹回来,就不怕路上臭了?
“申海。”
“真有你的。”
“还行吧,特快车,卧铺包厢,有空调。”李有光呵呵笑道。
郭永坤已经有几年没坐过火车,似乎改变还挺大的。
这时,郭永年已经一手拎着一只木脚盆,一手提着一桶水走过来。
其他人也全围聚到这边,小秋秋看到这么多螃蟹,兴奋得手舞足蹈,蹲在地上翘着屁股,就想伸手去抓,却被眼明手快的赵小坤一把拉住。
这要换旁人,小秋秋八成就生气了,这么好的玩具,竟然敢不给他玩?
一脸不解地望着他坤坤哥。
“这东西夹人。”赵小坤指着那些大闸蟹的钳子说,“看到没,大钳子,你这小手一夹,咔擦,就断了。”
小秋秋显然被吓到,翘着屁股、身体前倾的姿势不变,但小手已经背到身后。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小光,你也真是的,这么大老远的,还带这个干吗。”李秀梅笑着埋怨。
“他们大申海那边的人都喜欢吃这个,上锅一蒸,蘸着醋吃,有点滋味,特别是喝酒的时候。我就寻思带点回来给大家尝尝。”李有光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说。
主要真不知道该带什么,老郭家富得流油,啥玩意不缺,估计也就这些外地特产还算新奇。
坤哥这么好的发财大道指给他,自己又去了这么大的城市,再不表示表示,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嗯……礼物重点不在贵重,而是心意。
“你吃饭没啊?”郭永坤上下打量着他,不由问道。
李有光搔了搔头,“没嘞。”
他带了一名跟班,是他干废品收购站时,后面生意越来越好请的帮手,也算跟了他几年,知根知底。刚才下火车,怕螃蟹死了,行李交给那人,自己就抱着箱子打车到了郭家。
“我去弄点饭。”不用郭永坤说话,李秀梅抢先道。
“妈,我看你也别折腾了,就把这螃蟹蒸两盘,有些活不了,你看……我跟小光喝两盅。”
李有光也帮腔说这样最好。
不过话虽这样讲,但李秀梅让大儿媳帮忙蒸了螃蟹,自己还是弄了两个硬菜。一盘小炒黄牛肉,一盘青椒炒鸡蛋。
那些快要翘辫子的螃蟹整整有两大盘,因为听郭永坤说螃蟹不能过夜吃,必须对付掉,郭小妹很理直气壮地取走一盘,带着两个小毛头去了客厅。
郭永坤、郭永年,还有李有光,三人就坐在堂屋的大桌子旁,开了一瓶茅台。
“这么说,你已经开始干了?”
三人啃着螃蟹边喝酒,边闲聊。
“嗯,干了第一手。”
郭永年在旁边听得一脸迷糊,忍不住问道:“小光,你干啥呀,我上次听小坤讲,你把废品站卖了?”
“对。”李有光点点头,笑着说,“现在干大买卖。”
“哦?”郭永年愈发好奇,连声追问,“啥大买卖啊?”
李有光却不直接回话,反问道:“就六天时间,一个礼拜不到,我从赣省拿货,然后到申海去出手。年哥,你知道我赚了多少吗?”
“多少?”郭永年连酒杯都放下来了。
“这个数。”李有光竖起三根指头。
郭永年惊讶,要换旁人做这个动作,他肯定会以为是三百,但李有光也是见过大钱的人,所以他一下就get到意思。
“三千?”
“没错。”
“靠!小光,你干啥了,六天时间赚三千,抢银行啊?”
郭永年双目睁圆,他现在店里生意这么好,除去各种开支,再和铁头二一添作五后,六天都赚不到三千块。
“这个你得问坤哥。”李有光嘿嘿笑道。
见大哥诧异的目光探来,郭永坤便将倒卖国库券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补充道:“哥,这买卖你就别想了,天天在外面跑,就算你想做,妈和嫂子也不能同意。”
“那倒是……”老实讲,郭永年确实有些心动。
永年商行有他媳妇儿和铁头两个守着,问题不大,他完全可以干点别的。可惜弟弟说的没错,老妈和媳妇儿肯定不能同意。
“对啦小坤,我听说马上又要出新政策,说允许私营企业经营,那我们搞超市的点子,是不是……”
郭永坤楞了一下,问,“你从哪里听说的?”
“我有个老客户,是省报的。”
郭永坤心头一喜,终于要出台了吗?
他知道这条政策是1988年出台的,但具体什么时候,就实在记不清。
这条政策就是:由于多种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年上升,国家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写入《宪法》……
重点是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