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文乐顿住,深吸一口气,强调证明自己的清白:“我真的没有要吃的那个意思。我就是随便问问。因为你们现在种植的水稻产量肯定不够做食品。大众吃不到闻不到,就听你们说……”
产品总归要试了才知道好不好,光口说没有凭证,顾客怎么对着预售买单?
另外三人注视童文乐,眼神里充满不信任。
哦,是么?
童文乐沉默两秒:“我要说什么,你们才会相信我?我其实真没有很能吃。”
然而另外三人的眼神依旧是:哦,是么?
第29章 分头拍摄行动
人与人的信任; 在短短几分钟内完全消失。
童文乐有被气到,不是被其他三个人气到,而是他仔细一琢磨,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可恶啊; 他到底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三人组互相看了眼; 最后还是贺君开口:“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能让新品种的水稻更好推广出去; 我们先看看有什么工作; 可以现在就开始做; 最快做好。”
几个人都是年轻人; 做事就说干就干,当场整理起资料。
高毅然把一叠关于水稻的资料给贺君看了。当然这经过了小组组长的同意,也去掉了这款水稻真正的核心内容。这些核心内容有些只有到最终论文才会公开,有些甚至全程都不会公开,直接当机密储存在研究所内。
其实就算他们给贺君看,贺君不一定看得懂。
不; 应该说肯定看不懂。
贺君和童文乐学习这块知识; 到现在为止所学的内容还是拥有局限性。课本上的东西不会是最新的,最新的学习内容必然是在期刊杂志以及研究学者的脑子里。
几个人先要把关于大米的测评标准给记住; 随后要对大米有个自我认知。知道这款米属于什么水平。再其后,他们将大米的优缺点全部都摆上来。优点着重讲; 缺点放后讲。
还有种植时的各种注意点,也是要关注的。
贺君看的时候就发现:“这块水稻很需要水,所以不能断水太早。那也就是说北方其实不是很适宜,是吗?”
高毅然和潘慧点头。
高毅然说着:“是这样的。说的时候委婉一点; 大家其实都听得懂。只要说更适宜那些地方就行,亩产预计能达到多少。它的抗性又是如何的,品质又是什么等级。大家一下子能对比出来; 就会知道这款水稻大概价格该在什么位置,最终能获利多少。”
贺君应声。
枯燥的文字工作随着时间流逝很快结束。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贺君和童文乐刚起床,从宿舍一出门就被节目组强行分开。
节目组就凭着文字工作这天的对话,让潘慧带着贺君前往研究所的“厨房”。
潘慧一脸很想笑,但又觉得不能这么过分的表情,抽着嘴角:“今天,贺老师就来体验一下,大米如何做出各种大米制品。这间厨房是您的实验室。”
贺君脑袋上冒出一个问号:“为什么我要来做大米制品?不是童文乐想做么?”
潘慧又想笑了。她强行抿唇,唇角都扭曲起来,缓了缓才开口继续说:“童文乐老师今天有别的安排。食物总是有共性的,我相信他会在另一个地方过得很快乐。”
这话听着哪里都是问题。
贺君友善问了一声:“你的意思是说,他现在在另一个地方,也是做吃的。”
潘慧点头。
贺君:“做培养基?”
潘慧又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止。我们水稻研究所除了要给病菌做培养基,还要给很多昆虫之类的做粮食。最近产量消耗有点大,需要童老师过去搭把手。”
这种食物,昆虫能吃,人不能吃。
贺君顿时对童文乐充满同情,希望他能在另一个做食物的房间内,好好体会做食物的快乐。有些事情只有亲身体会,才能知道……
真的很不快乐。
对于一个常年在外生活的人,贺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有的。但要说让他用大米做点什么,他脑子里一下子蹦出来的就是寿司和三角饭团。
最最多也就大米磨粉,随后用面粉做点别的什么吃食。
Vacation男团里,最会下厨的人绝对是老幺邱丰。贺君的下厨本领无功无过,毒不死自己,味道也算不上格外好。
真要他想出花来折腾食物,这还是有点困难的。
贺君拿出手机:“我可以查一下菜谱吧?”
潘慧点头:“可以哦。”
贺君没想到节目组这么宽容,犹疑看了两眼潘慧:“这个环节只是为了让我做点食物?没有什么惩罚,也没有什么奖励,更没有什么合作伙伴?”
潘慧想了下节目组的目的,猜测了一下:“可能只是为了让童老师对比产生悲惨感。”
贺君:“……”这确实是节目组干得出来的事。
他没有再去考虑节目组有多离谱。反正都要下厨,那就尝试做一点大米制品。
首先,观察现场。贺君扫了一眼整个房间,发现节目组给他准备了不少工具,恐怕是将研究所所有做食物的厨具都借了一个过来。
贺君是不太理解,为什么连烤肉架都存在于这个房间。
他困惑指向烤肉架,问旁边打开随身笔记本准备旁边工作的潘慧:“烤肉架是……餐厅那儿拿来的?大米用烤肉架干什么?烤大米吃?”
潘慧看着这个眼熟的烤架:“不是哦,这个是我一个师兄的。生产田那边有养鸡养鸭,他们有时候会去弄一两只过来烤,很香的。”
研究所的生活可真是有滋有味。
贺君又指向另一个早餐机:“那又是怎么回事?”这早餐机一看就是烤土司、煎鸡蛋用的。总不会还有人幻想他用大米做出吐司来吧?怎么想都不可能完成的。
“啊,不知道是谁送来的。可能是考验贺老师您的厨艺。”潘慧其实不太相信贺君的厨艺。她只是想着:大米这种东西,很难做难吃吧。
电饭煲煮饭多简单的事。
实在不行用锅子煮粥,也很方便。
烤架和早餐机这两样东西确实和米饭离了十万八千里,很难搭到一块儿。
贺君决定当这两样东西不存在。
他打开软件,打算求助于菜谱攻略。一步一步走,绝对不会出大差错。大米的品质口感不同,做出来的食品口感肯定也不一样。
贺君是分不清什么大米适合做什么食物的。他完全就看兴趣挑选,再按照做物品所需要的时间,将这些菜谱按序排一下。
先将一部分大米放到电饭煲里去煮。快速煮就行。再将一部分大米放水里浸泡。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用上。
上次去北方吃了黄米切糕,理论上来说都是米,那做白米切糕应该也是可以的。这款米不知道粘性好不好,等下可以考虑搅碎,直接用米糊糊来做大米糕。
做大米糕要甜一点才好吃,考虑到有的人不爱太甜的,而大米本身具有甜味,所以贺君决定一部分放糖,一部分不放糖。
菜谱不查不知道,查了才发现大米能做的东西太多了。
电饭煲在运作,还有部分米在浸泡。贺君对着手机喃喃自语:“竟然还能做肠粉。用豆浆机打磨……”
他转头看向不远处:“竟然还真给我弄了一台豆浆机。”
好的,肠粉也成为他即将要做的菜之一。
贺君继续翻看,又看到一个锅巴。锅巴的话就是要用吃剩下的饭来做。到时候他看看有没有多余的米饭,可以多做一点,空闲的时候……
不,不对。这些都是碳水,空闲的时候不能多吃。
贺君看着那么多菜谱,深刻体验到童文乐面对美食的痛苦。正常人很难容忍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放在自己面前,但自己却做不到每一个都吃过来。
他幽幽叹口气:“罢了,多做一点给大家吃。有福共享,希望他们不要总觉得我会坑害他们。”
潘慧本来已经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猝不及防听到这句话,抬起头看向Vacation的队长。她的眼神就和前一天看童文乐一样:哦,是吗?
如果她没有记错,到现在为止之前那些大学生,这段时间在联系他们的时候,还会认真过来问:“学姐,那个无人机考起来有点贵,拖拉机证倒是好考一点。是不是只要一个证就够了?”
潘慧:“不,不是。入学这两个都不需要!”
需要的只是你的大脑和知识啊!
说实话,她在接到节目组任务的时候,都在想这个安排是不是贺老师提议的。总觉得这么残忍的事情,很像是贺老师能干出来的。
和潘慧拥有一样想法的就是正蹲在培养室里做食物,并准备喂养“可爱小动物”们的童文乐。
童文乐颤颤巍巍还要强作镇定:“我明明这段时间有好好减肥,为什么队长还要坑害我?是哪里又做错了什么?”
他怀疑人生:“我最近真的没惹到他吧?为什么他是去做米制品吃的,我是过来喂这些啊。”
高毅然看着现场,挠了挠脸:“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最近大家都太忙了,这里没人喂。米制品那个是回头可以做宣传用。你要是边做边吃……”
话没说完,意思表达很清楚。
童文乐气死:“我不管,肯定是队长干的。今晚他别想睡个安稳觉。我必今晚谋害他!”
第30章 劳逸要结合呀
事实上住在一个宿舍里; 当晚贺君根本没有受到谋害。
他带了一堆大米制成的食物回来,每一样让童文乐尝一下,轻而易举让童文乐背叛了原先的想法。
什么谋害不谋害,不存在的事情。
贺君做完吃的; 分门别类让潘慧去分了一下。他厨艺算不上特别好; 好在看了菜谱; 按步骤一个个下来; 捣鼓出来的东西都还挺美味。
这款大米综合了两个研究所两款水稻的优质特点; 在产量比原先更高情况下; 软糯香甜,口感相当不错。
只是贺君根本吃不出米和米之间的差别。对于他来说,大于10块钱一斤的米,尝起来都差不多味道。总归就是好吃。
贺君和童文乐说了一下这水稻的情况:“这个水稻品种在研发的过程中,有一个出现在了恢复能力,也就可以作为杂交稻的父本。”
可以作为父本的水稻; 哪怕种出来的有些水稻效果不好; 那也是非常重要的水稻种了。如今这款水稻又能高产高品质,又能做父本; 简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只要手握一个新的父本,那以后就可以用这个父本源源不断和别的研究所母本进行新型实验; 未来将会有更多更优质的品种。
童文乐看向贺君:“多少钱一斤?”
贺君:“不知道。不过听潘慧说,这款做米粉很好吃。听说米粉用粮其实一直是有欠缺的。我研究了一下米粉怎么做,做不来。”
童文乐压低声音:“那我们回头问能不能弄点回去,让邱丰做。”
贺君:“你说的有道理。一人一碗。”
两人成功达成协议; 友情顿时更进一步。
贺君想着惊叹童文乐去养虫子了,问了一下:“你今天做了什么?喂虫子要做点什么事?”
童文乐回想起白天现场,再次浑身起了一阵鸡皮疙瘩。他本身语言表达能力不错; 愣是给贺君描述起了现场:“大观园。就虫子大观园。”
“褐飞虱、螟虫……褐飞虱知道吗?会飞的。螟虫知道吗?细小一小条。然后密密麻麻的一粒粒小虫子全部在水稻下方,密密麻麻一条条的小虫子会在稻叶上。”
贺君丧失笑容:“等等别说了。”
童文乐回忆起白天的痛苦,默默把手里的米糕吃完。他本来还觉得那么小一块吃不过瘾,现在是直接饱腹,真吃不下了。
人不畏惧虫子,也会畏惧密密麻麻的虫子。
可怕的是高毅然这种早就习惯了的,他还能非常自然在旁边说出:“每次假期都会有专人留下来负责照看喂养的水稻以及做各种喂养饲料。”
童文乐吃完米糕转述高毅然的话:“虫子还分种类。有的虫子培养了十来年,有特殊抗性,是珍贵品种。冬天的时候因为不做实验,就得保护他们,叫保种过冬。这样第二年做实验才能有充分的虫子。以后才能研发出更加有效的农药。”
水稻在优选优育后会有很多抗性,虫子在自然界里发展也会产生很多抗性。面对这种抗性,农药就得随时进步,以求能够更好的为水稻种植提供服务。
道理贺君都懂,但他脸上还是扯不起笑容,非常实诚:“看来你对这些小生物有了一定感情,我明天就帮你申请再喂养一天。”
童文乐更实诚:“我不行,我放弃。我宁可去跑操场20圈来减肥。”
两人沉默,
贺君:“换个话题。”
人类对密集的物品真的是相当恐惧。哪怕这些种子养殖过程中不会过密养殖,可总体数量对于不常见虫子的人来说,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