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代有才人出综艺篇-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常会在纸上写写画画。
  这种白噪音和先前的不一样,依旧有人很是喜欢的,所以观看率相当高。
  关正阳对音乐的热忱每时每刻都能影响到人。他玩的乐器多。在他眼里乐器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各自的特色不同。而学音乐的人更是不分年龄不分家境。
  观看的人还纷纷催着:“Vacation什么时候出新歌新专辑!出了再开一次演唱会啊!”
  “想看偶像Vacation了!唱跳舞台!”
  可惜好不容易休假的五个人,这会儿认认真真在摸鱼准备前往冰雪度假村。
  也就是一天时间,第八期节目上线。第七期没有留勾子,第八期开场并没有像第七期那样引人期待。
  第八期中,云荣、唐梓、罗佳飞三个嘉宾照样出场。
  这一回他们的造型又产生了变化。
  罗佳飞坐在一个巨大的机械化机器里,穿着一身制服,正悠哉开着机器往前形式。前方是白花花的棉花,车身后是采集结束后的田地,车侧面的地还种植着棉花,看上去整整齐齐。
  机器中语音播报着今天的天气,接下去要以多少角度转弯,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
  另一片棉花田内,唐梓穿着简单便利的衣服,拿布包裹着头发。身上带着袋子,手麻利踩摘着棉花。云荣穿着制服,拿着麦克风问唐梓:“现在采摘还有多少人工?”
  唐梓:“北边全机械化了。南边一半吧。”
  云荣:“采摘棉花多少钱啊?”
  唐梓:“比你有钱。”
  云荣:“累不累啊?”
  唐梓:“你肯定比我累。”
  云荣:“每年采集多久?”
  唐梓:“就收成的时候采呗。谁棉花没熟的时候过来采啊。”
  这一问一答,到最后唐梓烦了:“别烦我挣钱。”
  众人弹幕看到这里,狂笑出声。更有人说:“这还挺像两个人真实的性子。”
  “笑死。云荣:老婆在?唐梓:别烦我挣钱!”
  “男人哪里有搞钱重要!”
  而这些棉花从唐梓的袋子里、从罗佳飞的车里,被一一装到运输车内通过铁路被运输出去。一节一节装满棉花的列车行驶向远方,看的人心生感悟。
  片头小人推出片头名字。正片再次开始。
  贺君和关正阳不在辛苦搞基建,而是来到了棉花种植区。
  棉花的机械化和水稻的机械化有些不一样。棉花采集的方法和水稻收割的方法不一样。车是大同小异,都是烧油为动力,并在田内维持高动力运作的机器。双方差异最主要是车头车尾那部分的区分。
  早有安排好的工作人员接待上贺君和关正阳,朝着棉花基地里去。
  “现在基本上全部都机械化了。我们这边棉花每年采集量很大,但还没有能够完全满足国内使用的量。所以国内每年也需要进口一点棉花。当然,我们这里也会出口一部分棉花。现在经常在考虑怎么扩大产量。”
  工作人员用一口塑料普通话这么说着:“早年人工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赶过来帮忙采几个月棉花。手快的人万把块没问题。现在人工需求量没那么高了,这工作岗位再过些说不定就没了。”
  贺君会开拖拉机,关正阳又是一路的,工作人员直接就将人邀请到拖拉机上了。
  贺君和镜头讲解:“我们前些天把带来的大米,分享了一部分给程耀。现在也送了一部分给现在教我们棉花机械化种植的工作人员。”
  屏幕角落出现一个拿到大米的程耀以及一群开始吃饭的棉花基地工作人员。
  他正说着,拖拉机发动了起来。
  贺君忙要手握方向盘,就听旁边工作人员说:“哎,不用动的了。我们现在都无人驾驶。这车会自己开的,你们歇着当兜风吧。”
  这拖拉机不是全封闭的,颇有点敞篷味道。关正阳站在拖拉机侧面,很感动,拉着工作人员手不放:“兄弟,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工作人员:“??”有被震惊到。
  关正阳悲痛:“这是我做节目到现在,第一次有人主动跟我说,你们歇着吧。”太感动了。


第54章 捡棉花养活队友
  工作人员让贺君和关正阳歇着不是开玩笑的。
  本地地是真的广。因为地广; 所以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机械化。工作人员憨笑着:“这边一千亩地吧,就十几个人负责。工作很简单,钱还多。最近棉花又涨价了。”
  工作人员带他们到采棉机哪儿:“以前很多地方其实还有专门的采棉列车。一车人坐过来全是采棉花的。毕竟一个月上万的工资,包吃包住不是哪儿都有的。现在是少了很多; 因为我们这边基本上都机械化了。”
  以前请人工都能单人给上万; 现在只需要请十几个人; 棉花还涨价了; 一听仿佛能听到工作人员所说的钱币碰撞声。
  别说普通人了; 贺君和关正阳听着都心动。
  一行人转头坐到采棉机上; 又有被本地的高效率震到。
  采摘棉花的大型机器叫摘棉机。从外表上看,旁人很难看出来摘棉机是怎么运作的。好在贺君在过来的火车上看过一些相关资料,已经清楚当地的情况,也能说上两句:“这是摘锭的摘棉机吧?”
  工作人员没想到贺君能说出这么专业的用词,点头:“哎,是的。”
  他点着机器前头好些黄色夹板一般的配件:“扶导器会把棉花弄到采摘室。大概把棉花挤压到这么个宽度。”
  他双手比划了一下; 约是10厘米不到:“然后摘锭伸出来; 把棉花勾住。就这么一拉,拉到自己身上。后头就是里面运转。棉花会到后面的箱子里; 滚成一个圆筒。直接被丢田里。回头再收。”
  如今已经是棉花采摘最后阶段。田里有采棉机在运作,也有专门从地里运棉花圆筒的。这些圆筒被运输到货车上; 一辆车也不过就只能装六个棉花圆筒。
  圆筒外面是明黄色,里面从侧面看就能看出全是雪白的棉花。
  关正阳好奇发问:“这些棉花在里面会洗干净吗?”
  工作人员应声:“会。在车子里面就会去泥土,清理掉一些垃圾。采摘后就已经很干净了。后续还会再处理。”
  贺君想了下,想着水稻的收割机:“水稻也有专门的联合收割机。可惜现在的联合收割机都很大。南方水域太多; 土地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不像北方。北方因为缺水,所以浇水都采用的是滴灌方式。大规模的种植,自然可以用这样方便的采摘机和收割机。而小规模种植以及地形较为麻烦的地区; 完全不适用大型收割机。
  工作人员听着也知道:“噢,是这样。有想法肯定有人早就在想了。水稻种植和棉花种植都是大事,人能给自己省点力气,能想出来的方法多了去。要是哪种没怎么采用,肯定是因为效果不怎么好。”
  这话太真实,让贺君和关正阳都笑起来。
  贺君和关正阳半路过来学东西,当然是比不上研究多年的人。就像工作人员说的,要是有什么点子没人用,未必是没人想到,而是很可能纯粹属于效果不好被淘汰了。
  棉花采摘也是如此。
  贺君有查资料。光采摘机的种类,他就看到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种类。棉花种植除了采摘,还有种植机:“我记得棉花种植的机器也和水稻插秧的机器很不一样。”
  他向工作人员比划:“是一边撒种子,一边后面有个膜。”
  工作人员立刻意会到贺君的意思。种棉花那是开春时的事情。现在节目拍摄肯定不会拍到明年开春。他也就只能口头上和贺君说一说:“对。撒种子是按照一定速度撒下去的。撒完种子会盖上一层地膜。机器都是无人驾驶了,它自个会开。我们的人就在后头,每两米铲点泥巴上去,盖住地膜。”
  完全用不到的小知识又多了一点点。
  因为种植水稻完全用不上地膜。
  贺君失笑:“一种植物真的是一种种植方式。先前我还觉得应该是大同小异。现在想想和北方种植水稻,是有点大同小异,但这个能复制过去的方法都复制过去了。”
  余下的全是特性的东西。
  比如说棉花是要采摘的,而水稻是要收割的。人工处理时就完全两码事,弄到机械化上必然也是两码事。
  “有些一样的。施肥是一样的。我们现在都开无人机施肥。很快的。我儿子就会开无人机。”这位工作人员这么说着。
  他想起自己儿子,脸上带着一点骄傲:“他学农业。考了个无人机证。放假的时候,我们这片都是他施肥的。以后工作看他自己吧,想回来干就回来干,想在外面闯闯,就在外面闯闯。外面机会多点。”
  话是说外面机会多,可意思里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子承父业。
  “说起来。”工作人员也不是只挑拣好的说,也说了一下缺憾,“采棉机不是全能采完的。还会剩下一些棉花。找个机器采那些掉地上的剩余的棉花,一亩80块钱吧。比人工是便宜。人工一天要五六百块钱。”
  关正阳头脑灵活,一算:“一天算500,一个月30天,那就是一万五!”
  难怪大家要过来采棉花。这可太有钱了。要知道一线城市大厂应届生,能拿到一万五一个月工资的也没多少人。当然,两者福利待遇不一样,未来前途也不同。
  不过也难怪现在这儿的人都要用机械采集,便宜太多了。
  “剩下的棉花,一般来说也不是品质不好,就是里面杂的东西太多了。好的那些都拿去做衣服,做睡觉盖的被子之类。这些杂质多的,去杂质之后也就糙着点用。工业上用的多点。”
  工地上有些会大棚之类的需要盖棉被,就用这些低档次的棉花了。
  参观完棉花地,工作人员虽说知道节目组要拍摄这儿,但也不知道安排贺君和关正阳做什么事。现在都机械化处理了。
  真要说人工可以做……
  他寻思着:“你们要不要去路边捡棉花卖?”
  贺君和关正阳看向这人。
  “棉花这东西吧,风一吹就满天飞的。运棉花的车来来往往,路上风大,路边就有很多棉花。这些棉花质量很好,落地里头非常浪费。但你说我们去捡吧,也没这个闲工夫。但我们也收。四块钱一斤。”工作人员蛊惑他们,“来都来了,就算不卖,给自己捡条棉被也不错。”
  说实话,本地捡着棉花去卖的人也不少。捡一个蛇皮袋十斤,那就是有四十块钱。这要是卖个三袋,直接就上百了。
  本地的棉花质量非常好,虽说几斤重的棉被其实买买价格也不贵,但自己捡等同于白嫖!只需要花一个加工钱。
  现在是流行羽绒被鸭绒被,但也有不少人还是更喜欢棉被。像是老幺邱丰和他奶奶就都喜欢盖棉被。
  贺君和关正阳互相望了眼。
  贺君提议:“不如我们弄五条被子回去?”
  关正阳附议:“我觉得非常可以。”
  这么一合计,原本看正儿八经机械化采摘棉花的行程,瞬间就变成了路边人工捡棉花的行程。工作人员载着两人转头压马路去了。
  马路周边没什么人,地也荒。除了有这条路外,只有荒地上满地的棉花。有的白花花干干净净,甚至能让人看到里面的棉花籽。有的则是因为滚落在路边,又经历了不知道几天的车尾气,脏兮兮不适用。
  贺君和关正阳一人得了一个蛇皮袋,一个钳子,分散在两头开起行动。
  工作人员看两人那兴奋劲,再回忆了一下之前关正阳拉着他要当亲兄弟的事情,直发笑:“说是想要清闲点,现在又劳碌起来。”还是自发劳碌的。
  贺君和关正阳哪关注着工作人员感慨什么。
  贺君捡着自己看过来最干净的那些棉花,在算着账:“一条棉被再怎么便宜总归要上百。厚实一点的两三百吧?要是加个牌子,卖价更加贵。”
  “五条被子厚的能上千。”贺君对镜头笑起来,“省一大笔钱。”
  本地人很清楚哪里落下的棉花多。但棉花多的地方,捡的人就多。所以贺君和关正阳来的这块地方,是属于车辆较少,人也几乎看不见一道捡棉花的人。
  即便是这样,贺君随便一捡就是一坨棉花,不一会儿就把袋子塞得鼓鼓囊囊。他寻思着要多弄点,还往袋子里压了压。
  另一头关正阳手速相当快。他已经一袋捡完,还哼着没有歌词的小曲。哼到一半,他又开始折腾:“这一朵棉花是给队长的,这一朵棉花是给我的,这一朵棉花是给童文乐的……”
  把所有人名字报了一遍之后,他欣慰拍了拍自己鼓囊囊的成果袋:“小小年纪,我就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辛苦。捡垃圾养活队友。”
  这谁能想到呢?
  他摇头晃脑:“哎,可怜的小太阳。四块钱一斤,也不知道能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