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从小钱挣起-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都是新世纪之后的事情。
  可在这个九九年的当前~当微软宣布他们即将进军即时通市场的那一刻,很多人对于目前还很弱小的藤讯,其实就已经下了一个“死亡通知书”。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微软现在连即时通软件都没搞出来,凭什么大家这么认为啊?
  嘿~微软在世纪交叉的这些年的时候,还真就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这年头的微软,大概是全球知名度最大的企业,甚至没有之一!
  就连很多不懂计算机互联网的人们,都知道微软和比尔盖茨,更不用说计算机互联网行业圈子里的人了。
  很多人一听微软要搞即时通软件,第一反应就是对其他即时通软件持以否定的态度。
  没办法~微软的全球用户实在是太多了。
  那么庞大的用户基数摆在那里,其他即时通软件怎么去跟庞大的微软竞争?
  除非。。。你不用微软的系统,可那现实吗?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根本不看好藤讯的即时通软件。
  当然~这也只是原因之一。
  有句老话说的好~只有拥有足够的利益,那么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说~如果藤讯的OICQ能够赚钱,那么藤讯其实也并不缺少买家。
  但问题来了~目前藤讯的OICQ。。。。。。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盈利的点。
  实际上,别说OICQ了,哪怕是国外的ICQ,现在也还没有实现盈利呢。
  有没有可以盈利的点,又即将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局面让很多人对于藤讯的未来。。。都不看好。
  但是。。。但是~这些人其中,并不包括马小云!
  其实这年头国内很多商界大佬,对于计算机互联网都持以一个怀疑的态度。
  前世后来互联网上很多人骂为什么那些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大多都有外资背景。
  这。。。其实很扯淡,因为早期这些互联网企业~都不被国内的人看好。
  只有那些见证过计算机互联网会产生巨大利益的那些外资,才会放心大胆的对那些互联网企业进行投资。
  这说来很让人郁闷,可现实就是现实。
  就像前世的马小云,这个在国内还被很多人当成是骗子的家伙,可软银的那位就敢把两千多万美金拿给他。
  两千多万美金而已,当时国内的那些商业大佬们拿不出来吗?
  当然拿得出来,只是他们不相信马小云能成功而已。
  同样的道理也在藤讯的马晓腾身上也有体现,明明早期的藤讯接受的投资是港岛的那位小超人和IDG华夏两家。
  可这两家~在发现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面对可以顺利退场的诱惑之下,很轻易的就选择拿钱跑路。
  最后还是同样的外资MIH入场~直接来了一个大包圆。
  为什么呢?
  因为MIH认为藤讯和马晓腾最后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而港岛的那位小超人以及IDG资本不那么认为。
  MIH是傻子吗?当时可能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可最后~事实证明提前离场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傻子。
  前世后来互联网上还传闻说MIH背后的控股企业是国内的某银行,这个消息在当时的互联网上传播的非常之广。
  当时这个消息传播的速度之快,快到这件事的真相直接被沉入了沙底。
  据说MIH的母公司的最大股东,其实是国内某银行控股的企业。
  这其中的信息九真一假~这也是为什么能忽悠到那么多人的原因所在。
  当时网络上有人拿出了一系列的证据链,这条证据链里绝大多数其实都是真实有效的。
  但是有一点~国内那家银行控股的企业~其实早就把MIH集团的股份卖给了其他企业。
  所以从始至终~国内那家银行和藤讯根本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条证据链的出现,据说是为了证明藤讯其实是国资控股。。。这其实根本没什么意义。
  虽然说~陈理其实也挺希望藤讯是国资企业,但事实就是事实,牵强附会什么的根本没有任何必要。
  当然~前世的陈理,和这些事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时候的他顶多也就是看个热闹。
  可是现在。。。明明在有机会让藤讯成为国资企业的前提下,陈理却突然慌了。
  因为此刻。。。马晓腾已经开始和马小云在谈价格了。
  “等一下~!”
  “你们两个等一下!”
  “腾哥~你稍等会啊!”
  陈理打断了马晓腾和马小云的聊天,先是跟马晓腾道了个歉,然后才看向马小云。
  “马哥~你是不是飘了?”
  “呃?怎么了。。。。。。!”
  马小云很明显被陈理这句话给问懵圈了,于是小心翼翼的看着陈理问道。
  “收购企业这么大的事情。。。你不事先问问其他股东的意见吗?”
  “你要知道~红色小马科技有限公司。。。不是你一个人的企业。”
  “以前。。。你自己做企业,你自己说了算。”
  “但是现在。。。这些事情,你必须得先跟我和周红衣事先通个气。”
  “公司。。。不是你一个人的。”
  陈理这其实是在找借口,因为他担心马小云和马晓腾在酒精的作用下,一来二去的直接把事情给谈成了。
  别人觉得马晓腾的开价很高,藤讯根本不值这个价格。可马小云绝对不会这么认为。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被陈理的熏陶下,马小云早就对互联网有了新的认识。
  此刻的马小云很清楚。。。互联网的流量和用户基数。。。到底有多重要。
  而最重要的是。。。此刻的红色小马缺的就是流量和用户基数,而更重要的一点是。。。
  马小云和红色小马科技有限公司。。。根本不差钱!


第372章 要不要收购藤讯呢?
  “马哥~之前对不住。。。”
  陈理租住的小区内,陈理送马小云蔡憧新以及周红衣离开之时,他打算给马小云道个歉。
  因为之前在酒桌上的时候,陈理为了阻止马小云和马晓腾达成某种交易,把话说的有些重。
  虽然他说的那些话~其实也挺有道理的,但是以他跟马小云的关系,哪怕是在说明这其中的要害关系时,一般来说也不至于把话说的那么重。
  当时陈理为了阻止二马,几乎就是在指责马小云了。
  所以在避开马晓腾和曾李菁之后,陈理决定把话说开,毕竟现在他跟马小云怎么说也算是朋友,他之前那种近乎于指责的方式,多少显得有些不给马小云面子。
  如果这马小云要是一个心眼不大的人,估计会因此和陈理生了嫌隙!
  “没事没事~!”
  “其实刚才陈总你说的也挺对!”
  “虽然我当时其实是。。。陈总你说的那个词叫什么来着?”
  “对~口嗨!其实当时我是在口嗨,但现在想想确实有些不合适。”
  “而且就跟陈总你说的那样,我在没有告知你跟老周的情况下,直接跟人谈这个。。。确实是我做错了。”
  “陈总~老周~以后我会吸取教训的,尽量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老蔡~以后你也盯着点我。”
  马小云的态度很诚恳,他其实很清楚自己的毛病。
  但是毛病这个东西既然是毛病,就代表不是很轻易就能克制得了的。
  就拿刚才的情形来说,他其实跟马晓腾聊的那些话题,严格来说的确并不是很严谨。
  但他是真的控制不住,再加上刚才又喝了点酒,下意识的就跟对方口嗨了起来。
  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马小云这次来,是被陈理邀请过来的。
  他下意识的认为陈理既然邀请他来,就代表陈理可能对马晓腾的藤讯。。。动了心思。
  他还以为陈理叫他过来,是想利用他的交际能力。。。。。。和对方砍砍价呢。
  这种马小云以为的默契~导致他对今天晚上的酒宴出现了错误的判断。
  后来马小云才想明白了过来,如果陈理真对藤讯有意的话。。。之前肯定会在电话里跟他把这事说清楚。
  说白了~这算是马小云和陈理之前的默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不过总体而言,这并不影响陈理和马小云之间的“友谊”。
  原因很简单,陈理和马小云之间的“友谊”绝大部分其实是因为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不是说陈理和马小云之间的友谊不是真的友谊,而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利益纠葛,占比要更多一些。
  或许有人会觉得利益产生的“友谊”会不牢靠,可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时候,用利益联结的关系脉络要比感情来的更为可靠。
  当然~前提是这个利益。。。足够维系这份关系。
  就像现在的陈理和马小云,真要说两人是好朋友,那多少有些假。
  目前两人的关系~顶多算是朋友,更多的其实还是合作伙伴。
  陈理需要马小云这样一个人,来帮他处理很多事情!
  而马小云也需要陈理这样一个人,来给他提供需要的“帮助”!
  而在两人之间的关系脉络之中,只要这份互相存在的利益关系没有被打破,两人之间就不会因为陈理的那一点点的指责而出现什么问题。
  除非有一天~陈理不再需要马小云帮他处理那些事情,而马小云也不再需要陈理给他提供帮助,那么两人之间的关系。。。则会回到最原始的“友谊”。
  只不过那时候的“友谊”,到底有多牢靠。。。反正陈理并不是很看好。
  毕竟马小云不是李源,谈什么友谊。。。多少有些扯淡。
  不过~也正因为这份利益纠葛,现在的马小云对于陈理,自然还是持一个“肯定”的态度。
  而在这个前提下,只要陈理不指着马小云的鼻子骂,或者说是不触及到马小云的“底线”,那两人之间的关系在短时间内绝对是没毛病的。
  更不用说此刻陈理还主动开始道歉,那马小云自然也会把陈理递过来的这个“面子”给兜起来。
  但是。。。抛开陈理之前的指责和现在的道歉不谈,这件事情的本身还是让马小云有些疑惑。
  “不过话说回来。。。陈总啊~您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不瞒您说~我一开始还以为你今儿晚上叫我过来,是打算收购藤讯呢!”
  “刚才我看马晓腾那小子,其实也是在狮子大开口。”
  “什么五百万~纯属扯淡。”
  “我刚才摸了一下底,我估计。。。花了两百万,那小子应该就能卖了。”
  “我寻思。。。但凡这个OICQ有马晓腾那小子说的一半成功,这两百万应该就不亏。”
  “反正才两百万而已。。。。。。我觉得还是可以搞一搞!”
  别看马小云现在一口一个两百万说的好像很轻松,可在陈理看来这其实有些讽刺!
  如果把这个时空的时间线和陈理的前世对照一下,其实在这个九九年的五月末,两百万对于那时候的马小云而言,绝对也算得上是一笔大钱了。
  很多人都知道马小云在前世第一笔融资,就拿到了五百万美金,后来甚至凭借其个人魅力,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打动了软银的孙正义,拿到了两千多万美金的投资。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在马小云的阿狸巴巴获得第一笔融资之前,他到底失败了多少次?
  阿狸巴巴的创业资金只有五十万,这笔钱在互联网行业里连个水花都冒不出来。
  所以。。。在阿狸巴巴创办不久,马小云就开始了阿狸巴巴的融资之路。
  前世陈理看过一篇报道,说是当时马小云先后在融资这件事情上碰壁了数十次。
  当时的马小云和人谈事业,他们认为是骗子,和他们谈利润~结果被人当成是传销。
  每一次被拒绝,马小云在回去之后,都会告诉自己团队的人,是他。。。拒绝了那家VC。
  那时候的马小云~经历了数十次的失败,可每一次。。。他都打起精神努力的去“温暖”自己的团队。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他不能温暖自己的团队,那这个团队绝对会被“冻”坏的。
  直到后来~蔡憧新的加入,因为其早期的工作履历,蔡憧新帮着拉来了五百万美金的第一比融资。
  很多人都说~如果没有蔡憧新的加入,可能阿狸巴巴后来做不到那么大。
  这句话确实没什么毛病!
  可是。。。如果没有马小云,阿狸巴巴的那个罗汉团队。。。估计早就散了。
  最起码~如果把陈理和马小云对调一下,陈理觉得自己应该不可能在经历了数十次的失败之后,还有勇气去寻求融资。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陈理应该都坚持不到数十次这个数字。
  陈理估计,自己顶多能坚持到十次或者是再多一些,但是绝对不可能超过二十次。
  这已经是陈理无限提升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后,给自己划出来的一个标准。
  这也代表着,如果把陈理放到前世马小云的那个位置上。。。他也成功不了。
  哪怕当时电子商务绝对属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