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会成员。
除去以上的7名人员,剩下的4人则是独立董事,其中一名独董是由原第一大股东提名的。
从纸面上来看,原第一大股东手握4票,想要否决掉重组议案,完全不在话下。
然后此时的关键人物出场了,那就是万柯的董秘,在这场管理层的生死对决当中,董秘的临场发挥,起到了胜负手的作用。
在跟这位独董通话的过程当中,万柯董秘鬼使神差的让这位因为飞机晚点而未能到场独董态度发生了转变。
之前持弃权表态的独董,在电话会议过程当中通过董秘的现场发挥,转变成了回避表决。
别小看这一转变,如果是弃权的话,那么意味着这一票仍然算作有效票,也就是说参与投票的人数还是11人,依旧需要8票才通过才行。
而如果是回避表决的话,那么这一票就等于无效,这样的话参与投票的人数就从11人变成了10人,重组议案的赞成票比例由7:11变为7:10。
也就是说,只需要7票赞成,就可以通过这份重组议案。
原第一大股东提名的独董,通过董秘的临场发挥,表态由弃权变成了回避表决,成功“反水”,也让管理层的这份重组议案得到通过。
事后,经过媒体的发酵,万柯董秘的这一波操作,在被称之为教科书级别的,甚至被冠以“内地第一董秘”的称号。
当天晚上,重组议案获得董事会通过的万柯,立即便说累的披露了重组预案的交易细节。
万柯将增发28。72亿股,用于购买深铁旗下子公司100%股票,交易完成之后深铁将以20。65%的持股比例成为万柯第一大股东,而保能的持股比例也从24。26%稀释到19。27%。
原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从15。29%稀释到12。10%,另外万柯的复牌时间也从6月18日延期至半个月后的7月4日。
虽然通过董秘在董事会上的神来之笔替万柯管理层扳回一局;不过,这个结果也将将第一大股东彻底推向了管理层的对立面。
毕竟,没有谁希望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股权被严重稀释。
果不其然,就在顾君浩跟星源技术签署股权转让的两天之后,6月23日,保能与原第一大股东先后发声,对万柯的重组预案表示反对。
由于两家公司合计持有万柯股权达40%,重组议案虽然通过了董事会,但是在股东大会上仍然有可能会被否决。
因此,外界在两家发声之后,普遍认为两家公司会在股东大会上联手进行反击。
面对这种不利的形势,现任万柯董事长,无奈在朋友圈当中发表了事后看来的经典言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6月26日,万柯年度股东大会的前一天,保能向万柯董事会提出了要求,要求罢免现在万柯所有董事,并准备了一份拟任董监高的名单。
此外,保能还提议由原有第一大股东的总经理助理拟任万柯董事长,由保能老板担任万柯监事长,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保能以及原有第一大股东。
万柯现在的董事会成员,将被完全排除在外。
同时,声明当中,保能更是直接公开指责万柯董事会未能代表股东利益,独立董事丧失独立性,监事会对于董事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未能尽到监督以及纠正的职责。
公开指责万柯已经成为内部人控制的企业,违背了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
而现任万柯董事长自然也不甘示弱,又一次朋友圈发文,其大致意思就是,自己这个董事长可以不干,但肯定不能让保能来干。
至此,持续近一年的保万之争,双方已比图穷匕首,彻底进入到水火不容的阶段。
在这种局势之下,6月27日,万柯年度股东大会如期召开,股东大会自一开始就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
双方互相指责,同时也互不相让,同时这场股东大会也吸引了全国股民以及媒体的目光。
第三百九十八章 实业的基因
自6月17日以,市场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万柯股权争夺之上,大量媒体竞相报道。
历时一年,跌宕起伏的商业之争,吸引了无数吃瓜群众的眼球,无论是炒股亦或是不炒股的,都在关注着这场商业纷争。
6月28日,来自万柯管理层的反击来了。
万柯工会委员会向当地法院起诉保能损害股东利益。
随即,万柯独董公开发文指责原第一大股东与保能多次密切接触,是否已经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行为。
紧接着,目前万柯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向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七部委实名举报原第一大股东与保能之间存在着重大利益关联以及大量的内幕交易。
来自管理层对于保能以及原第一大股东的反击,从法律,舆论以及监管部门,三管齐下,可谓是毫不留情。
沉寂半年之后,双方的争夺已经几乎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
也就是在这一天,君实资本与旭申股份低调的签署了入资协议。
这半个月以来,市场硝烟四起,不过顾君浩以及君实资本可没什么时间吃瓜。
一级市场的两个项目同时进行,让相关员工的工作负荷度提升了不少,旭申股份在今日完成了今年以来的第五次增资。
这一次的增资,顾君浩以及君实资本很幸运的参与其中,君实资本以4000万元的价格获得旭申股份1。49%的股份。
增资后的旭申资金注册资本从1。94亿元变更为3。59亿元,君实资本的参股有一定的溢价,不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如果旭申依旧能够在明年如愿IPO成功的话,按照其解禁之后的市值,这4000万元的投资在一年的时间之内至少会获得五倍的收益。
相比起前面入股的那些投资者而言,顾君浩这一趟算是末班车了,徐东也坦言,这一次的股权重组之后,旭申股份股权不会再有任何的变化。
之后,将全力冲刺IPO,这位老大哥可以说是对顾君浩特别的照顾了,能够让君实资本搭上一级市场的末班车。
比起前面的两笔投资,旭申的入股可以说是奔着IPO去的,目的性非常的明确,入资之后,IPO的过程当中,顾君浩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才行。
利益共同体就是如此。
汽车零部件行业,由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在2016年,并没有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相比起传统行业,各大机构更愿意投资互联网等能够快速上市的行业。
2016年,依旧是互联网行业的天下,抖,快,直播行业,甚至某些互联网小贷公司都能够上市,实体行业要更加的吃香。
一级市场里,资本对于这些能够快速上市变现的公司趋之若鹜,对于实体行业则显得兴致缺缺。
虽然此时,市场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保万之争之上,但作为一名在二级市场混得风声水起的基金经理,顾君浩这种反其道而行的行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一家投资公司规模到达一定地步之后,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参与一级市场的投资都是必然的。
但顾君浩在一级市场不选择那种投资时间短,资金回流快的行业,反而选择这种需要长期经营的实体行业,就显得有些另类了。
虽然当下互联网公司溢价很高,但这也仅仅是对于一级市场而言,一旦公司上市,那获利就可以完全抹平这些溢价,达到大赚的地步。
按现如今君实资本的体量,只需要稍加动用一些杠杆资金,参与这些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是完全有机会的,哪怕就是二级市场的定增,都要比投资实体行业见效快一些。
结果顾君浩却不为所动,短短半个月洒出去7000万元的现金,充分表示出他对于投资实体行业的决心。
同时,顾君浩也很罕见的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想要做的就是金融反哺实业,未来还将投资更多的实体行业。
并且,顾君浩一再强调,投资这些行业的最终目的并非为了上市套现,企业经营良好的情况下,会遵照实控人的经营方式,不干涉其具体运营。
对于顾君浩的表态,投资圈多少是有些不相信的,哪有不吃鱼的猫,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顾君浩的一级市场投资总是有些诡异的。
这种表态更多的可能是出于面子的考虑。
当然了,也有媒体采访顾君浩,单刀直入的询问顾君浩为何不选择当下前景更好的互联网的企业投资。
顾君浩给出的回答是:“跟做股票一样,我从不追逐热点,我只会等热点来追我。”
这种答案可谓是十分的霸气,一时之间整个投资圈无言以对。
毕竟,前后三支基金的业绩摆在那里,大家也想不出能够有力反驳的话语。
其实,顾君浩更想说的是自己打心眼里看不上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行业因为独特的属性,造就了必定是赢家通吃的局面。
这种属性很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而最终获得巨大利益的也只是一小挫的人,普通人在此过程中,甚至要为其财富买单。
而寡头的形成,也势必会冲击到其他一些小型企业以及创业者,亦或是对员工的进一步压榨。
相反,传统行业,如君实资本如今主投的汽车零部件板块,无论其公司再怎么烂,也能够解决一部分普通人的就业问题。
在北仓,有着无数这样的企业,一家公司多则数千,上万人,少则几个人,这些企业除了生产出具体的产品,为当地创造一定的税收之外。
还解决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就业问题,虽然待遇不见得那么的好,但总能够养活自己甚至一家人。
无数家看似很LOW的工厂,实际是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希望所在,虽然辛苦,但总归有些盼头。
这才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如互联网上那样的光鲜亮丽。
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
无论投资圈以及外人怎么看,顾君浩是更偏向于实体行业的,这或许也是甬城人的基因所在。
在这座工业城市里,普通民众,企业主,创业者虽然对于金融以及其他的产业都不抵触,抱着包容学习的态度。
但更多的人,创业方向还是偏实业的,起码现如今是如此。
半个月两家企业入股,甩出7000万的现金,并且严守10%的股权底线,不干涉企业的具体运营。
顾君浩对于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投资,也通过当地行业协会传达给旗下的一些企业主。
有了成功的榜样,跟进者自然不在少数。
一时之间,君实资本相较于以往要热闹许多,一些跟顾君浩不太熟悉的通过企划书的方式来寻求投资。
而一些熟悉,或者是有熟人介绍的,则纷纷登门拜访,看看是否有合作的机会。
而作为顾君浩的老东家,在看到旭申有意冲击IPO,并且顾君浩又以出资的方式入股之后,同样了再次萌生出他的野心。
只不过,当下的老张还有些烦恼;无他,那就是得业的股权问题还没有解决。
虽然老张是得业的实际控制人,但股权并非在他名下,而是在他的母亲名下,其母亲拥有得业100%的控制权。
而就在去年,母亲去世了,并且没有立下遗嘱,老张有兄妹四人,他是最小的那一个。
只有在解决掉这些纷争之后,才有希望如旭申那样冲击IPO,当下虽然眼馋,但也再无其他更好的方法。
“哎,没想到这年轻人发展得这么快。”
……
两个一级市场项目结束之后,顾君浩没有任何的空闲,又再次投入到基金的工作当中。
自上个月之后,已经快有两个月没怎么关注过基金的运营了,这个月更是全权交给刘婷婷来处理君实价投的日常运作。
这马上又要到月底了,再不来看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六月份的行情,大起大落,自5月31日,一根长线过2900点之后,六月份的开局并不是十分的美妙。
受日线60日线以及2950点位的压力,六月份第一周行情表现得十分的平淡,上证指数始终未能突破2950点位。
无法突破压力位的股指,在6月13日又再次开启了二次探底的过程;当日,上证指暴跌3。21%,再度跌破各大均线位置。
如上个月5月6日以及5月9日两根大阴线跌破均线位一样,此后又是长达数十个交易日的低位盘整。
不过,这一次指数的修复过程,相对于上个月要更快一些,反弹也要更暴力一些。
至6月28日,经过11个交易日里,几次大涨大跌的调整,上证指数再度站上2900点位,报2912。56点位。
兜兜转转一圈,两个月的时间,指数始终围绕在2800点位至2900点位区间震荡,市场情绪可谓是极其的乏味。
若不是自17日之后,有万柯的这出股权争夺大戏上演,被房地产火热行情掩盖之下的A股甚至一度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