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沪深两市四连阴,两市均表现为放量下跌,今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超过200多支,跌幅榜上,依旧是白酒板块居前。
盘中有不少个股出现闪崩行情,而闪崩股背后,都有着信托持股的影子,在新的监管环境之下,信托公司股票配资业务收紧。
目前,部分中小市值公司股东当中的信托计划,面临着到期无法接续的问题,与此同时,大股东高质押率的股票,和流通股东中有大量资管的产口,都需要特别的警惕。
而就在今天,大A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支股票低于一元的股票,也就是俗称的仙股。
1月30日晚间,*ST海润公告称,公司2017年度预计亏损23。7亿元至28。4亿元,公司预计将在2017年度报告年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公告日两个交易日之后,海润正式跌破1元,今日收盘股价报0。97元,成为沪深两市第一支破1元价位的股票。
按照A股交易规则,当一支股票在连续20个交易日之内,股价都低于1元,将被实施强制退市。
作为光伏行情的代表企业,ST海润也曾有过无限风光的时候,2010年之前,国家大力扶持光伏行业,海润也在曾一度成为行业头排企业。
但随着一个阶段红利时代的结束,以及国外纷纷出台的相关政策,导致近几年以来,光伏企业都陷入了一定的困境,这其中就包括海润。
自2015年陷入亏损以来的海润,在近几年以来诉讼不断,公司前董事长,大股东更是被证监会处于5年禁入市场等严厉监管措施。
ST海润,注定是要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支因为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退市的股票的。
其退市除了行业突变以及自身问题之外,跟当下市场的风格的转变,也有着不小的关系。
2016年下半年以及2017年度,是各大机构开始抱团蓝筹的开始,市场风格从偏好中小板向蓝筹转变。
2017年全年,A股各行业的龙头股票成交额,占据全市场接近于10%的份额,而在这种情况之下。
资金本就偏向于大蓝筹的环境下,海润却在股价极其之低的情况下,执行了两次高送转方案,试图通过高送转概念的炒作,让股价起死回生。
然而,他又碰上了641~~
直至今天,ST海润股价跌破1元,如果没有一系列的骚操作,披星戴帽个几年,度过行业的寒冬。
海润说不定还真有起死回生的可能,毕竟其曾是国内光伏行业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企业之一。
而目前,沪深两市股价低于3元的个股,一共有35家,在未来一年的时候里,这些股票能否让不至于成为下一支跌破一元而退市的股票呢?
第四百三十二章 第一次收割美刀
低价股越来越多,盘中某只个股突然性的闪崩,直奔跌停而去,是2018年股市的一大特色。
不是韭菜不努力,也不是韭菜警觉性不高,可能某支持有的股票标的,前几天走得好好的,当日上午的交易也是正常状态,但可能就在下午开盘的那一刹那,股价跌停了……
此时,想要再卖出止损,也已经来不及了。
熊市极端的行情就是如此,除了极少数板块以及个股之外,想要稳定的盈利变得尤其的困难。
某只股票,你当日还在盈利状态,明天或者过几个交易日,就可能处于深套状态,行情没有任何的持续性可言。
这类行情,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减少交易是最好的方式。
沪深两市连续四个交易日的阴跌,迎来了2月2号,星期五,也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
早盘,上证指数小幅向下跳空,指数报开3419。22点位,深成指与创业板指数同步低开。
虽然只是小幅度的向下跳空,但指数也留下了一个跳空的缺口。
在已经连续跌破5日线,10日线以及20日的情况下,上证指数的跳空低开引起了盘面上的一阵恐慌。
9点30分,交易开始之后,上证指数快速下杀,最低跌至3388。86点位,破3400点位。
回调以来的第五个交易日早间,上证指数下杀200个点位,回调的幅度还是比较惨烈的。
头部的蓝筹股所代表的上证50以及沪深300指数,早盘依旧是在震荡调整当中,四个交易日的大幅杀跌之后,今日跌幅有所停顿。
今天顾君浩没有继续去交易室看盘,许渐青所负责自营盘以及LP九峰信托所减仓的资金通过两个月以来的流转,终于是顺利回到君实资本的账户之上。
首先是自有资金方面,自2016年成立自营盘以来,两年以来君实自营盘在英伟达,天齐锂业以及龙基股份上的收获颇丰。
龙基股份,在经历2015年股灾以及2016年整年的横盘震荡之后,股价终在2017年迎来来爆发。
全年龙基股份股价最高涨至42。95元,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天,龙基股份报收36。44元,较之自营盘当中持股的成本10。6元,上涨了3。43倍之多!
2012年上市的龙基股份,其上市之初市值仅有60亿元,而到了2017年年末,龙基股份的市值已经高达700亿元了。
同样是光伏产业链上的企业,龙基股份在这一年里各种资本布局,股价自7月份开始节节攀升。
而反观另一支光伏产业链上曾经的明星股ST海润,却因为股价跌破1元,而面临退市,被资本市场抛弃的后果就是如此之惨。
跟白酒行业一样,在经历在行业寒冬之后,光伏产业在今年迎来了大洗牌,一部分产业链公司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而一部分公司,则自此成为行业明星,这其中最为代表的是龙基股份以及洋光电源还有通伟股份这三家公司。
在光伏火热的那个年代,这三家公司也被称之为光伏三剑客,龙基全年大涨的同时,这三家公司股价表现也较为出色。
全年洋光电源上涨近80%,通伟股份上涨超过90%,杀出重围的三家公司,2017年可谓是过上了一个肥年。
同样的,顾君浩也是如此,全年股价大涨的龙基股份,被顾君浩从持仓33万手减仓到了3万手,回笼资金高达10。5亿元。
君实自营盘,从当初顾君浩个人账户上接手龙基股份,花费了3。5亿元,而除去这一次的减仓之后,自营盘依旧持有龙基股份市值高达1。1亿元。
从最终顾君浩用个人账户买入,到2017年末的大减仓,君实资本在龙基股份身上豪赚了8亿多!
顾君浩投资龙基股份两年多,豪赚8亿多的奇迹,在A股投资圈被人津津乐道,然而这还不是自营盘当中收益最高的一笔。
收益最高的,当属英伟达,先后投入1。8亿美刀资金在英伟达身上的君实资本,在2017年末以及2018年初,也迎来了第一次收割。
股价已经高达250美刀附近的英伟达,被顾君浩第一次大减仓了700万股,手里仅手有15万股了。
这700万股的大减仓,为君实资本带了16亿美刀,合人民币104亿元的收益,目前持有的英伟达市值大概在2。4亿元人民币左右。
算上汇率等因素,君实资本在英伟达这一支股票上获得了超过10倍的收益。
其实英伟达的走势并没有坏,此时减仓,即使是考虑2018年全球股市大动荡的因素,顾君浩也占不了多少差价上的便宜。
毕竟,对岸那位大统领,可是很看重米股的,像英伟达这种明星股,是不可能会持续性大跌的。
减仓,主要是考虑的因素,这家伙发起疯了,可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虽然君实资本这笔资金,在米股算不上什么。
但这也是顾君浩以及许渐青等交易团队,辛辛苦苦熬夜,克服时差因素在米股割过来的啊。
万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对于君实资本,可是重大的损失。
所以,这一次减仓之后,顾君浩会用更加隐蔽的方式,来分化公司持有的美刀,以争取让自有资金以及九峰信托的资金更加的安全。
同样的九峰信托所委托的资金,君实资本也已经全部减仓完毕,回到应有的账户之上。
受港股全年大涨的环境,瞬宇光学以及麻花控股,都毫不意外的实现了翻倍,而米股科技股还是涨势喜人。
九峰信托所委托的6亿美刀,在年底的这一波大清仓当中,共计回笼了13。71亿美刀,一年半以来的收益率高达128。5%。
这一年以来,谢俊嘴都笑咧开了,每次见着在顾君浩之时,都是喜笑颜开,小小顾出生之时,谢俊甚至私人包了个大红包。
这其实已经是比较罕见了,说到底还是顾君浩所创造的收益,让他开心啊。
说起来,还是米股的钱好挣,哪怕是港股,都要优于我大A,全时间段徘徊在3000点位附近大A,说是全球最难赚钱的市场应该不为过吧?
顾君浩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如果我从现在开始持有纳指ETF,不知道阁下该如何应对?”
这一次,君实资本大减仓的行为,顾君浩也是提前知会了谢俊,虽然离第一次赎回还有半年多时间,但如此大的动作,顾君浩还是要知会这种大型投资人一声的。
两人经过一番密谈之后,谢俊接受了顾君浩清仓的分析,并且在顾君浩表示,在将来自己会将资金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投资米股之时,谢俊也表示愿意配合。
作为一个体制内掌管当地信托机构的重要人物,谢俊还有一定ZZ敏感性的,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顾君浩的警觉性这么的高。
虽然对于顾君浩表达的观点,谢俊有些不太认同,在他看来,顾君浩有些过于的悲观了,不过这种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其实自11月份,顾君浩在限额了君实价投之时,谢俊就能够猜到,顾君浩在仓位上会有比较大的动作,但还是没猜到,顾君浩会以清仓的方式来迎接2018年。
今天钱算是全部到账了,顾君浩盯着各大账户里的数字,29。71亿美刀,10。5亿人民币,不由得内心一阵恍惚。
由于九峰信托还没到第一次赎回期限,所以暂时这些美刀还是会躺在投资账户上的。
两笔款项加起来,按现如今的在汇率计算,换算在人民币大概在204亿元左右,而在其实中属于君实资本的就有114。5亿元!
算上君实二号以及君实价投持有的现金,目前顾君浩所掌握的两家投资公司,除去公司正常运营之外,所掌握的现金,就高达635亿元!
另外二级市场,两家公司合计持有市值也有将近100亿元,总资产有接近750亿元!
635亿的现金流当中,有超过177亿元是完完全全属于君实资本的。
不算不知道,一算真是吓一跳,平时买买卖卖,顾君浩对于属于自己的财富,以及能够动用的资金,还真没有太大的概念。
这一次的清仓,也算是做一个很好的盘点,能够很好的理清自己实际有多少的资产以及可控制多少资金量。
“难怪重生小说越来越多,有一定基础知识重生回到过去,赚钱真的是容易得不行啊。”
盯着账户,顾君浩发了好一会儿呆,这钱也太多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啊。
从个人账户最初开户算起来,到现在5年多的时间,个人财富其实已经超过200亿元了。
今年11月份,富布斯国内名人榜,将自己排到了238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此顾君浩还专门出来解释过,股市涨涨跌跌,身家算不上什么。
实际上,顾君浩倒也没有说错,2017以来股市行情比较好,富豪们所控制的上市公司企业,市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而等到2018年大熊市的到来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这部分人身家又会有不同程度的缩水,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除了增添生活谈资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现在看来,当初的排名远远低了,按真实的身家来说,自己还是有机会进入到前100名的。
相比起去年,由于股市全年反弹,前400名的身家也增加了不少,北仓区首富,就受益于港股全年的大牛市,身家爆涨了100多亿元。
而国内的首富也换了皮带,皮带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当中最重要的一家,全年股价暴涨了458%,个人身家高达2813。5亿元。
已经连续有几年了,首富的位置都是属于地产行业,小马以及老马所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分别位列第二以及第三。
这几年,算是地产富豪们难得的高光时刻了,等到2018年结束之后,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手握几百亿现金,也是一件幸福的烦恼,投资人的钱肯定是不能动用的,但君实资本自身实际可动用的资金,也有180亿元左右。
“看来得集思广益,找个花钱的地方啊,这么多现金躺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是个事儿呀。”
这一次收割了米股10几亿美刀,怎么着也得拿出来点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