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兄好!我学的是新闻学,在传播与设计学院。”
杨谦以前也不知道陈茂春是他的校友,但《山高水长》这首歌他是听过的,而且很喜欢。
不过,既然是校友了,那得称呼一声师兄啊!
“学新闻学?哦,我是八二年,毕业于南粤大学中文系,那时候你应该都还没出生。”
陈茂春知道杨谦跟他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个学院的,多少有些遗憾,但发现是校友之后,他已经足够高兴了。
这不,他还颇有些骄傲地说起了自己的学历。
论学历,陈茂春确实是这些人中间最高的,也确实值得骄傲。
杨谦更是肃然起敬。
八二年毕业,四年前入学,那时候才恢复高考第二年啊!
可以想象一下,那年头的大学生多么稀缺,多么珍贵啊!
不过,这会儿旁边许伟荣、陈祥富开始起哄了。
“小杨,你这一声师兄就不厚道了!你叫李光民老师,叫陈茂春师兄,这陈茂春就硬生生矮了一辈啊!”
可不是吗?这样陈茂春岂不是要叫李光民老师?
“没有、没有,都应该叫老师。”
杨谦反应过来,连忙笑着改口。
“叫什么都没关系,叫师兄也亲切,各论各的!”
陈茂春这会儿笑得也很欢畅。
李光民的这个徒弟,陈茂春可是看得很是眼热,要不是抢不过来,他都想要豁出这张老脸跟李光民抢上一回了。
但现在这样的情况也不错,同为校友,师兄和师弟,自己跟杨谦之间,也有数不清的关系让记者们去猜测遐想啊!
先不说陈茂春的这点小九九,寒暄了一阵后,大家还是落座,一边喝茶吃饭,一边聊音乐,聊粤省音乐,聊杨谦去参加《华语好嗓音》的事。
“刚才我们几个聊了一下小杨你写的歌,都很不错,尤其是《朋友》、《千千阙歌》、《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些歌曲,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唐德益开了个头。
“对,其实我们这些粤省乐坛的老前辈都比较惭愧,虽然说我们也是写了很多歌的人了,但能写粤语歌的寥寥无几,许伟荣算一个……”
陈祥富感慨地点头。
包括李光民在内,这四位粤省本土的词曲作家,只有许伟荣是有创作粤语歌曲能力的,但他的粤语歌曲创作也不算特别多,精品也就只有两三首。
相比之下,杨谦一个人,都还没出道就超过了他几十年的成就!
“所以我就建议,小杨你去《华语好嗓音》,多唱一唱粤语的歌,让他们看看我们粤语歌曲的魅力。”
许伟荣没有妒忌杨谦的创作能力,反而还很激动地给他出谋划策。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遗憾,或者意难平的地方。
杨谦是希望华语乐坛能重新振作起来,希望音乐不用成为其他行业的附属品,也能有自己的辉煌和自己的市场。
而对于李光民来说,他就很希望粤省乐坛能重现辉煌,在整个乐坛,粤省已经销声匿迹快二十年了!
许伟荣意难平的关注点则是在粤语歌曲上面,他是创作粤语歌曲的粤省本土音乐人,这样的音乐人在粤省的圈子里都很稀缺,大家都在写普通话的歌曲,方言创作反而成了另类,也很难混出头。
所以,他的粤语歌曲创作,跟港城已经成熟而且比较封闭的粤语歌曲圈子根本没办法比,回到粤省乐坛来,发现大家都是写普通话歌的,许伟荣独木难支,只好意兴阑珊地做起了其他的评委类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许伟荣还是《粤歌争霸》的总评委,就是跟《时代的歌声》总导演商旭丹不太对付的那位沈晓红编排的《粤歌争霸》!
沈晓红一开始没有把娄力辉推荐的杨谦放在心上,等她想要邀请杨谦的时候,杨谦已经是跟《时代的歌声》签了合同了,她只能遗憾作罢。
当然,许伟荣是不知道杨谦和《粤歌争霸》也存在联系的,他只是拿钱当了评委。
“小杨你上去,唱《朋友》,唱《千千阙歌》,然后总决赛再唱一个《万里长城永不倒》,让他们看一看,我们粤省本土的音乐人,也是能写得出好的粤语作品,唱得出好的粤语歌曲的!”
许伟荣现在就是希望杨谦能为粤省本土的粤语创作正名。
不过,就好像前面说的,只有许伟荣自己是写粤语歌的,其他人都写国语歌,他的这个提议,还是在包厢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我还是觉得唱粤语歌不妥,《华语好嗓音》的舞台,是全国性质的,你想要晋级,想要拿奖,那就得迎合大众,唱普通话的歌,唱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歌!”
陈茂春郑重地说道。
他是客家人,粤语不算是母语,对粤语歌曲没有像许伟荣这样非常强烈的情节,所以,唱不唱粤语歌陈茂春觉得无所谓。
“粤语歌曲怎么不流行了?怎么就成小众了?”
许伟荣不乐意地跟他争吵起来。
“关键是你要拿奖啊!关键是,他会代表咱们粤省的本土歌手拿总冠军!刚才老唐不是说了吗?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华语好嗓音》收视率低了,学员也没那么厉害了,这是天时,国家重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这是地利,柴江是因为小杨再度出山,他肯定会支持小杨夺冠,这是人和。这么多因素,只要小杨自己表现得好,就不用担心拿不到冠军!”
“你现在又让小杨唱粤语歌,这不是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吗?”
陈茂春反问。
“怎么就成不确定性因素了?小杨的那几首粤语歌,拿哪首出来唱不能惊艳全场?哪首不能赢得过其他学员?我就不信!”
许伟荣主要还是相信杨谦这些作品的质量。
陈祥富其实也是支持许伟荣的这个提议的,他也认为杨谦应该唱粤语歌。
“虽然我也不会写粤语歌,但老许的这个建议我认为可以考虑一下。就好像你说小杨是代表咱们粤省音乐圈的,你不唱粤语歌,谁认可你这个身份?谁会说这个年轻人是代表粤省夺冠的,是粤省乐坛新生代很优秀的一个年轻歌手?”
陈祥富这个逻辑比较清晰。
虽然有很多漏洞,但事实就是这样,大多数人心目中,粤省就跟粤语挂钩的。
不是唱粤语歌的,不说歌迷们认不认可,就连歌手自己都不太愿意把自己归类在粤省乐坛里面。
苏睿就不这么认为!
他自己不说,别人也不会想到他曾经还是粤省走出去的,后面也没有对粤省音乐做过什么贡献。
“唱粤语歌曲不是不可以,但唱一两首就行了吧?也没必要在总决赛上面唱。毕竟柴江也不会粤语,你叫他指导粤语歌曲,他也指导不来啊!”
李光民终于开口了,他说了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
但并非无懈可击!
“不见得一定是导师会的才能指导吧?小杨是要唱自己写的歌的,这里头柴江能指导的,应该也就是唱功、舞台表现方面。”
唐德益没有像许伟荣那样争得面红耳赤,他笑呵呵地说道,但语气里,明显还是希望杨谦唱粤语歌曲的。
“而且说到总决赛夺冠,我觉得小杨唱粤语歌曲反而更容易夺冠!现在国家很重视粤港澳大湾区,领导人三番两次提到大湾区,也来大湾区视察,去年的中秋晚会都是在咱们大湾区搞的!”
唐德益再次提及他之前说的“地利”。
但这一次,他跟陈茂春的意见不一致。
唐德益毕竟是冼海音乐学院的院长,在流行音乐上的造诣,他比不上这几位音乐人,但在对国家政策的把握上,唐德益的目光要远超于李光民等人。
“总决赛上唱粤语歌曲能夺冠?”
陈茂春还是担心这个问题。
“呵呵,茂春《华语好嗓音》还是看得少了,之前《华语好嗓音》有两届的总冠军是藏族歌手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八年那一届,那个藏族歌手就唱了三首藏语的歌,拿了冠军!”
“他的导师其实也不是藏族歌手吧?他指导的藏族歌手、藏语的歌都能拿冠军,为什么柴江指导的小杨,小杨唱的粤语的歌不能拿冠军?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
唐德益这一次说的理由,让陈茂春和李光民都哑口无言了。
是啊,藏语歌曲都能拿了冠军,为什么粤语不行?大家都是粤省人,心里的这团火焰也情不自禁地燃烧了起来。
唐德益说的例子,其实杨谦也有印象。
虽然一八年时候他是在学校自己看的《华语好嗓音》,没有跟妹妹一起看了。
但那一届《华语好嗓音》是杨谦很喜欢的,他听到了很多有趣的改编。
而总冠军其实也不只是唱了藏语歌,他唱的其实是藏语和普通话的混合歌曲!
不得不说,那个导师的改编能力着实很强!
对了,混合!
杨谦忽然来了灵感。
“各位老师,可不可以这样?我唱国语和粤语混合的歌,或者说国语来一版,粤语来一版?同样的曲子,我填两个版本的歌词!”
刚才一直在倾听的杨谦忍不住开了口。
………………………………
第251章 粤语歌的国语改编(3/3,求推荐票,求月票)
国语和粤语双版本的歌,在他们世界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挺多的!
像前不久的大湾区文艺汇演,柴江和吕淼合唱的《梦里的歌谣》,就是国语和粤语两个版本的混编作品!而这首歌的原作者,就是杨谦的老师李光民呢!
只是,杨谦以前都没有跟他们展示过这样多语言版本的创作能力,他们也才觉得讶异。
“小杨,你能将你国语的歌曲,改编成粤语的歌曲?或者你粤语的歌改成国语的歌?”
许伟荣惊喜地询问。
其实,这个问题一提出来,他们就已经想到了答案。
为什么不行?
虽然很多双版本的歌曲,是由不同的填词作者进行创作的,但之所以用不同的填词作者,不就是因为他们对另一种语言或者方言的不够熟悉吗?
像陈茂春就属于不太懂粤语的粤省音乐人,他是客家人,粤语仅限于会说,自然不懂得如何创作粤语歌词。
但港城还是有一些天分很高的词作者的,他们能够自己一个人写出两种版本的歌词。
而杨谦也应该归于此类,他能写很高质量的国语歌曲,也能写出很高质量的粤语歌曲,自然,双版本的创作也应该不在话下。
“也不是所有歌都适合双版本创作,有些歌可以,有些歌就不行。”
杨谦老实地回答。
“真的吗?哪些歌可以?你已经尝试过了?”
李光民有些惊喜地询问。
他当老师的,都不知道杨谦还做过这样的改编。
这小子,真的是不问不说啊!
太能藏了!
“《千千阙歌》可不可以?这首歌有没有国语版本的填词?”
陈祥富也忍不住问了起来。
这个首歌的曲子太美了,陈祥富这样的作词人见了,都忍不住技痒,想要尝试一下做国语版的填词。
但他苦思冥想了一天,最终还是将草稿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
不知道是不是江郎才尽,又或者是年纪大了,创作的能力早已经退化,陈祥富看了自己写的几句词,再看《千千阙歌》写的词,自惭形秽得连第二眼都不想看下去。
现在原作者就在这里,陈祥富就忍不住想要看看杨谦的国语填词是什么样的。
“《千千阙歌》有国语版本,不过就不叫千千阙歌了,因为千千阙歌的词,用在粤语里才能唱出那种感觉来。所以,国语版本的,就是另起炉灶,重新开始。”
“我给它起名叫《风中的承诺》……”
杨谦是一首歌练上十遍,就能解锁包括翻唱、改编在内的所有版本,这个解锁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其实还是很厉害的。
有些歌,看起来只是一首歌,但经过改编之后,它就能变成好多首歌!
甚至有些还是完全脱胎于原作,让你获得截然不同的体验!
就好像杨谦之前给戴羽妮表白唱的《Take me to your heart》,这首歌就是《吻别》的英文改编版,只不过杨谦先唱了英文版本而已。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歌曲都有改编,也不是说所有的改编都很好听,有些改编就很毁原作,杨谦都不像尝试,更不想拿出来。
《千千阙歌》这首歌也是这样,它虽然也是改编自一首日语歌,但通过它还是衍生出很多版本,像同为粤语歌曲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