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现在的她肯定没有以前那么漂亮了,骨瘦如柴的身体让很多粉丝都担心她的健康。
但至少站上舞台的师茉是光彩夺目的,大屏幕上的她似乎还比几年前在记者镜头下老态龙钟的她还要年轻,似乎是音乐让她焕发出了新春!
“不知道在那天边可会有尽头,
只知道逝去光阴不会再回头。。。。。。”
师茉的第一首歌唱的不是新歌,而是那首让很多歌迷们听了之后泪流满面、感慨万千的《顺流逆流》。
经过了一年的练习,她唱得是越来越好了,虽然还是不能跟孔蔷这些顶尖歌手比,但师茉唱得自信、优雅,舞台的表现力并不弱!
当然,现场吸引大家注意力的还有杨谦弹奏的古筝。
7017k
………………………………
第650章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2/2,求推荐票求月票)
杨谦弹古筝,从带假指甲的动作开始,已经有不少学过古筝的年轻观众预感到他应该不是玩票的,可能真的会弹。
当《顺流逆流》前奏在他的指下犹如幽谷里的清泉一般,甘洌清澈地迸溅而出,然后又加上摇指技巧,幽婉细腻直叹人心的时候; 台下的观众们无不张大嘴巴,一脸惊讶地看着大屏幕上认真地弹着古筝的杨谦。
诚然,杨谦弹古筝的姿态没有女性的柔美,不讲究视觉观感、不加修饰的动作也显得简单粗暴。
但这并不影响他弹奏的质量,即便是再不懂古筝的人,听着《顺流逆流》熟悉的旋律,都能感觉得到杨谦的功力不俗!
一个玩票的; 怎么可能弹得这样流畅悦耳?
而且杨谦动作粗犷; 可音乐的情感确实格外的细腻,自己唱过《顺流逆流》的歌迷们听着前奏都想跟着哼唱起来了!
“他什么时候学的古筝?弹得很好啊!”
后台,孔蔷也很惊讶地问起了戴羽妮。
她压根不知道这回事,昨天彩排的时候,杨谦因为时间比较短,就只是拿伴奏带来陪她们走了一下过场。
但孔蔷欣赏古筝的能力还是有的,毕竟她是专业的歌手,这么多年也接触过不少古筝弹奏者,甚至还去听过很多东方古典音乐会。
孔蔷看不到现场的画面,也不知道杨谦的技巧如何,但光从现场演奏的声音来听,她就觉得很不简单了。
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爱好者能弹得出来的啊,感觉跟职业古筝演奏家也没差多少!
“学了有半年多吧,不过上次孔蔷姐您去我们魔都的家做客的时候没看到,是因为我们把古筝放在京城了,之前主要是在京城活动嘛!”
戴羽妮跟她笑道。
“半年就弹得这么好了?杨谦真的是天才!”
孔蔷惊为天人。
“他在乐器方面确实是有天赋,学啥都很快。”
戴羽妮有些自豪地点了点头。
杨谦学古筝她很清楚,也一直陪在身边; 见证了杨谦是怎么从一个连假指甲都不知道怎么玩的菜鸟,一点点变成娴熟的古筝演奏者的全部过程。
但戴羽妮一点也不惊讶,因为早在杨谦学会钢琴的那时候开始,她就已经见惯不怪了。
。。。。。。
《顺流逆流》这首歌,师茉的表现虽然比起去年又进步了一些,但音乐天赋本来就不高,年纪也摆在了这里,所以努力、认真带来的进步有限,还不如杨谦的古筝演奏更能吸引观众的眼光,更能引起大家的好奇和热议。
但这没有什么关系,观众们的热情还是会献给曾经的银幕女神的,《顺流逆流》唱完之后,全场便是掌声雷动,还有不少老观众忘我地喊起了师茉的名字。
跟孔蔷一样,师茉没有急于下台,她也有新歌要唱给观众听。
杨谦没有唠叨,在师茉感谢完观众后,他就马不停蹄地拨动古筝琴弦,弹奏起来。
“咦,又是新歌!”
江燊睿和木恋青灵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他们都听过杨谦所有的歌曲,知道这个旋律明显不是来自杨谦已经发布过的任何一首歌。而且; 师茉近几年就唱过杨谦的《sailing》和《顺流逆流》,《sailing》也不长这样啊!
所以,反应过来的观众们纷纷欢呼了起来。
“下面这首,《似是故人来》,都系杨谦给我唱得非常好听的歌,希望大家喜欢。”(注1)
前奏很短,师茉简单地介绍一下,就不得不跟着旋律唱了起来。
当然,她那个口音严重的国语是说不清“似”还是“是”的,甚至舌头还会打结,所以,这里她用的是粤语,也代表着接下来观众们要听到的是一首粤语歌曲。
“同是过路同造个梦,本应是一对。。。。。。”
谷攡
开头的旋律还挺轻快,但师茉的老烟嗓很低沉,一下子就把调子拉低了许多。
不过原唱的梅姑其实也是这种调,她的声音也很低沉,只是相比起师茉可能更加柔润,更有音律上的美感。
当然,大家是没听过“原唱”的。
师茉一唱,还是让全场的观众们惊艳了一把。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到底会是谁,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歌词的文学性上暂且不谈,但这每句三顿,而且前两顿节奏一致的感觉,让这首歌听起来格外得舒服。
此时即便师茉的声音沙哑低沉,在这种本来就很有古风感的古筝旋律下,依然能给观众们带来难以言喻的美感。
仿佛是一位韶华已逝、风采犹存的老淑女在窗前低沉地吟着诗,感叹自己在情感上的孤单和悲伤一样。。。。。。
正好,师茉今天穿得是一件绿色滚边黄色印花的旗袍,之前有些年轻的观众可能还觉得这种旗袍的款式有点像自己母亲爱玩的丝巾,只是因为师茉的独特气质将衣服撑了起来,让人看得赞不绝口而已。
但此时,这件旗袍仿佛成了画龙点睛之笔,曼妙的师茉唱着复古悲伤的歌,旗袍的一抹亮色似乎是女人在自由的思想上最后一点倔强。
“师茉的低音绝了!在这首歌上绝了!”
梁建辉赞不绝口。
他没关注旗袍,因为师茉的歌声才是他喜欢欣赏的——梁建辉自己也是一个擅长低音音乐爱好者。
“好听是好听,但没有字幕,听不懂啊!梁老师,你能给翻译一下吗?”
江燊睿眼巴巴地听着,只觉得好听了,但歌词的大意他还真地一句都没听懂。
“这个啊,她唱的是两个人本来很登对,但最后没能在一起,然后吃饭碗筷都只有自己一双的意思。。。。。。”
其实,梁建辉听得很仓促,也没翻译得很准确。
原歌词的意思是在一起吃饭,公用一双筷子,睡觉也在一起。
但梁建辉这样理解也不算错,因为延展开来,就是分开之后才回想起之前在一起天长地久陪伴的美好,失去之后才开始怀念,才开始后悔莫及。
不过,梁建辉说着说着,自己就有些鼻子酸酸的。
失去后,做啥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饭也只有自己一双筷子。
这不就是他吗?
呜呜,这歌怎么忽然听起来这么悲痛?
好想哭。。。。。。
“登对又是什么意思?是指般配吗?”
江燊睿一脸无辜地问他。
周咚咚也探过头来,好奇地等着他解释。
确实是这意思,“登对”这词在粤语里比较常见。
但看着他们登对地凑在一起,梁建辉更是悲从心来。
别问了,再问就哭给你们看!
(注1:《似是故人来》应该不用多介绍了,梅艳芳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也是罗大佑作曲的作品,尽管曲风很复古,用了广东大戏的曲调,但歌曲的旋律十分工整,很有罗大佑的特点。填词的是林夕,人的问题不谈,但他的词也是跟曲极其搭配,句式对称,韵律美好,跟诗词一般值得细细品读。值得一提的是,罗大佑在梅姑生前有跟她合唱过这首歌,虽然以他的声音唱这个调有点难为他了,但在梅姑走后,罗大佑2004在自己的港城演唱会上再度弹起了这个曲,还说这个女仔总是爱迟到,然后梅姑的声音起来,顿时有一种泪奔的感觉——视频小寒放在彩蛋章了。)
7017k
………………………………
第651章 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1/2,求推荐票求月票)
“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
前事故人忘忧的你,可曾记得起,
欢喜伤悲老病生死,说不上传奇,
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 我不是我跟你。。。。。。”
其实,师茉虽然在唱功上略显单薄,但在这首歌的情感上,她却表现得很好!
一字一句,沙哑的歌声唱尽了“戏子”的愁绪。
一声一叹,平淡的情调却是道不完的不舍情怀。
唱得弹古筝伴奏的杨谦都暗暗在心里唏嘘起来。
这就真的跟唱功、实力没有什么关系了; 《似是故人来》杨谦也能唱,可能声音上他唱得还更好听,但情感上; 他模仿的,永远比不上师茉的真实表达!
因为,单看这个世界,这首歌写得,就好像是师茉亲身经历的一样啊!
“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
作为演员,不管是镜头前,还是舞台上的表演,师茉都做过太多太多。
从曾经的风华绝代,万人痴迷,到现在的人老珠黄,偶尔上一次舞台可能还有很多年轻观众不认识了。
“前事故人忘忧的你,可曾记得起。”
这可能也是“戏子”的宿命,在舞台上风风光光,离开舞台后,谁都忙忙碌碌,还会有谁纪念得起她的姓名?
简简单单的两段歌词,便唱尽了艺人生涯的残酷真相。
甚至; 都好像将台上的艺人、台下的观众的眉目直接摆在了你的眼前一样,师茉唱得凄凉,唱得无奈,同时也唱得感伤。
因为,演艺生涯,也不仅仅是演艺而已,演员和观众,也不仅仅只是这样简单的关系。
“欢喜伤悲老病生死,说不上传奇,
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
成为演员这么多年,有人说师茉是传奇,但她知道传奇还谈不上,而且,也已经看淡了这些功名利禄。
因为一路上,她见过了太多,自己和朋友年纪大了、身体差了,亦或是有同行的朋友生了孩子; 更或者是至交好友离开了人世。
似乎都早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不会过分欢喜或者悲痛,只是会偶尔想到,这些何时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但即便是这样,师茉也不会担心害怕。
人嘛,就算是演员,也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尘埃,渺小卑微,来无痕去无踪,如此而已。。。。。。
如果说有什么不甘心的,可能还是当年那些不了了之的感情。
师茉算是一个长情而且痴情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她曾经有过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甚至一段还走向了婚姻,但终究还是剩下自己孑然一身,自己走向孤单的终点。
“俗尘渺渺,天意茫茫,
将你共我分开,
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
似是故人来。。。。。。”
师茉终究不是塔塔(梅姑的英文名叫Anita,歌迷们都叫她塔塔),她很坚强很自律,但舞台上没办法控制好自己。
也可能是情绪完全和歌词形成了共鸣,师茉在唱到“将你共我分开”的时候声音就开始有些哽咽,而“似是故人来”的时候,她便低下头来,掩住了鼻子,泣不成声。
谷薶
谁也不知道她为何而哭,为谁而哭。
因为师茉的私人生活其实也是没有完全公开的,而且息影十几年,媒体对她的关注也是早不如以前港片兴盛的年代。
但为情而伤也罢,为过世的朋友感怀也罢,老去的女神这样梨花带雨,也是看哭了一大票泪腺浅的观众们。
梁建辉就不明觉悲,也跟着揉鼻子,擦眼泪。
“梁老师,你怎么也哭了?”
江燊睿看着心里戚戚然,但还没到哭的时候,他转头一看,发现梁建辉莫名其妙地也哭起来,便忍不住问了一句。
梁建辉没说什么,他只是摇着头。
“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
似是故人来。”
这样的歌词幽幽地在脑海里盘旋着,不哭的人,只是真没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离别吧。。。。。。
舞台上,杨谦也注意到了师茉的情绪变化。
这是之前练习和彩排都没出现过的状况,杨谦以为像师茉这样已经把世事看透的老艺人能够从容面对这首歌悱恻缠绵的情感呢!
之前她不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