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商旭丹慢慢地引入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年轻歌手,反而开始有人玩起了假唱。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违背了她们办这个节目的初衷。
但商旭丹总是在灌鸡汤、在麻痹自己和团队的成员们——一切的改变,出发点是好的,都只是为了把节目做得更好(更红)!
杨谦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歌手,居然不想要假唱,想要坚持真唱?
这让商旭丹稍微有些意外,但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她考虑的问题太多太杂了。
“第二个要求就是录制的现场要有观众,而且是要有一百人以上的观众。”
杨谦的第二个要求,戴羽妮其实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录节目还一定要有观众?
很多节目其实都已经不请观众到现场了,除非是那些演播大厅录制的,需要表现出观众反应的节目。
但杨谦提出了,戴羽妮便也跟商旭丹说出来。
幸好《时代的歌声》比较传统,尽管节目的效果里面不那么需要观众的反应,她们还是会请观众来演播大厅一同录制。
“有,这个要求对我们来说完全没问题,《时代的歌声》演播大厅里面,能容纳超过三百位观众,而且我们经常能坐满人!”
商旭丹不知道杨谦没有完整地看过她们的节目,但她还是很得意地介绍了一下她们节目组的情况。
《时代的歌声》在整个粤省电视台,拥有着最优秀的制作团队(她的团队),拥有着最好的赞助商资源(不缺钱),还使用着规模最大的、一千六百平方米的演播大厅。
这个演播大厅,另外一个常驻的节目是粤省卫视和晋省卫视联合打造的《国乐大典》,同样火到出圈,她的制作团队也参与其中,只是总导演是另一位非常优秀的男导演。
两档同样在粤省卫视播出的节目,时间上是岔开来的,题材也不一样,一个是流行音乐,一个是国乐,以中华传统乐器演奏为主,不会形成直接的竞争。
其实,商旭丹也没有怎么在意《粤歌争霸》这档定位就很受限的小节目,只是沈晓红是老对手了,两人关系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一直比较紧张。
不过,和戴羽妮聊下来,商旭丹就把沈晓红抛在了脑后。
杨谦很明显不喜欢沈晓红的节目,她也没必要忧心忡忡,担心沈晓红动用一些关系把杨谦挖走。
至于后面戴羽妮说的,杨谦想要继续留在简锦川他们纪录片编辑部,得帮老师把《把根留住》录好,不影响纪录片的制作,然后跟她们节目组只是签演出约……
这些商旭丹都已经不是很在意了!
目的已经达到了,她没必要还坚持把杨谦拉来自己的节目组。
他是歌手,又不是节目制作人。
不过,演出约的话,就要按照正常的歌手来谈,可能可以因为杨谦没什么名气压压价,但像红橙节那样的白嫖就别想了。
还好,商旭丹也没想过要克扣杨谦出场费,她手上掌控着的赞助资金非常多,而且她对自己人向来很慷慨,团队成员的待遇在台里绝对称得上是一流的水准。
等等!
商旭丹反应了过来,今晚聊天的话题和节奏,好像一直在被戴羽妮主导着。
自己是导演,杨谦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啊!
又不是自己要求着杨谦来上自己的节目。
怎么变成自己要接受对方的这些条件了?
当然,杨谦的这些条件也不是很过分,商旭丹听着不难接受,反而觉得很舒坦,仿佛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的小歌手和他斤斤计较的经纪人,而是一个特别敬业的乐坛老前辈一样。
商旭丹在杨谦身上,看到了之前她做第一季《时代的歌声》时候那些老歌手的影子。
他们没有那么在意名利,反而是很纯粹地热爱着音乐,很简单地享受着舞台。
跟他们打交道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既然这样……商旭丹也不想跟戴羽妮计较了。
有钱的年轻人嘛,强势一点也很正常。
……
戴羽妮在和商旭丹一边吃饭,一边谈生意的时候,杨谦却在宿舍里,一边给战友们唱歌,一边尝试着运用上新到手的唱功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杨谦部队里练歌的时间不会太长,每天就一两个小时的样子。
不过,钢枪连的战友们都很喜欢听他唱歌,每天晚上自由活动的时间,都会跑来他们二班的宿舍蹭听蹭唱,风雨无阻!
这也让杨谦能在繁忙、辛苦的训练中,愣是把四千整数点之前那最后一百点练习次数给刷够了。
四千点训练次数,杨谦收获了两个新的奖励!
………………………………
第143章 真正的军旅歌曲,演唱任务安排上(2/3,求订阅)
四千点,杨谦刷出了两个新奖励。
千位数整数点刷出来的唱功奖励是“强混”技术。
这个奖励倒没有让杨谦感到太惊讶。
“强混”是相较于之前的“弱混”技术而言的,相当于是杨谦混声技术的一个补充。
不过,虽然杨谦之前觉得“弱混”更加契合自己,能让他把歌唱得更加温柔、深情,唱得更加诗意、空灵。
但实际上,“强混”是更加常见,也更加实用的。
主要是因为它“强”!
音量强,力量强,感染力更强!
很多高音的歌曲,要的就是强悍的气息、响亮的音色、雄厚的共鸣,这样情绪的表达也更加酣畅淋漓。
这样的情况下,“强混”技术就比“弱混”技术更加适合了。
不要觉得最好的演唱是不掺杂任何技术,唱功是每一位顶尖唱将都要拥有的,他们只不过是把演唱技术融入到了自己的声音里,用得随心所欲,用得不留痕迹,不像一些喜欢叠加技术、滥用激素的三流歌手。
《万里长城永不倒》这样需要唱出强烈气势的歌曲,有效音域比较宽广的顶尖歌手确实可以唱到举重若轻,但杨谦不行,他需要一点技术的辅助,让他把声音的强度提高起来。(注1)
当然,杨谦觉得,系统让“强混”技术的出现,主要目的不是想让自己唱好《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的。
新解锁的另一首歌,杨谦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真正的军旅歌曲,反而更适合“强混”技术的发挥!
……
“排长来了!”
正在阳台给媳妇打电话的彭继鸿瞅见了,赶紧回来宿舍,招呼一声。
刚才咋看书或者玩手机的,都纷纷把手上的东西放下来。
“我们领导来了,先不说了啊,明天冬至,你自己在家里加点菜……”
杨谦也匆匆忙忙地摁着语音说了两句,跟戴羽妮交代一下,然后把手机丢下来,和大家一起在床边昂首挺胸地站好。
“不用这么紧张,今天过来不是查寝的,该干嘛干嘛!”
邹春永进来后,看了一圈所有人的精气神,满意地点点头。
他是奔着杨谦来的,而且也没有把杨谦单独叫出去,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笑着跟杨谦聊了起来。
“今天怎么这么早就不唱歌了?你们之前晚上不是要唱到吹哨吗?”
邹春永来看过杨谦一次“演唱会”,完全没有排长的架子。
“明天是冬至,大家都想回去给家人打电话,所以唱了几首歌,我也建议明天吃完饺子了,再给大伙儿唱。”
杨谦老实地回答。
冬至大如年,虽然全国各地的习俗都不太一样,但部队里,冬至各连队的官兵们坐在一块,包饺子、吃饺子,也算是热热闹闹地过节了。
钢枪连上周只是放了半天的假,明天也正好把这半天补回来,从下午开始他们就不用了去训练,营地里会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了,晚上就包饺子、吃饺子。
这是班长吴树栋早就通知过的事,杨谦当然知晓。
“嗯,不过不用等吃完饺子后了!”
邹春永顿了一下,看见杨谦有些诧异,才接着用商量的语气说下去。
“你是咱们三排唱歌最好的,所以我想让你替咱们三排出一个节目,就是明天晚上,大家包饺子的时候,轮到咱们排表演节目,你就站起来唱歌。应该没有问题吧?”
毕竟杨谦不是真的军人,邹春永还是客气了一点。
不像二班的那些战士们那样,大家早已经把杨谦当成了自家兄弟,平时训练休息的时候,让他领头带大家唱歌,那都是一句话的事。
当然,杨谦不会拒绝兄弟们的要求,也不会拒绝邹春永的请求。
“好的,邹排长,保证完成任务。不过,要唱什么歌?这个有什么要求吗?”
杨谦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唱的歌,你自由发挥就行。不过,最好还是唱普通话的歌。你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虽然立意很好,但这个粤语,大家听起来都普遍反映比较难理解。”
邹春永还是有要求的。
“有,这不是大家想让我写一首关于咱们部队的歌吗?我今天算是终于写了出来。”
杨谦本来想唱《一封家书》的,毕竟这首歌每次唱都把大家唱得泪汪汪的。
但仔细一想,好像还是军旅歌曲更合适,尤其是他刚刚从系统那里获得的新歌。
这首歌杨谦本来是想要留在星期五告别的时候,再唱给大家听的,但仔细一想,好像那时候唱,还没有明天唱更有意义。
毕竟所有人都齐聚一堂,欢度节日。
“你写出来了?”
“杨谦,咱们(部队)的歌写出来了?”
“真的假的?昨天不是还说没写好吗?”
好家伙,牛令军几个人,都只是假装在看书,实则都在偷偷地听着。这会儿,齐刷刷地抬起头来,惊喜地看向了杨谦。
“是叫钢枪连三排二班的歌吗?”
牛令军在抖机灵。
“怎么能叫三排二班?应该说钢枪连三排之歌!”
蔡国田更是鸡贼,逮着邹春永拍马屁。
“别瞎扯,要叫就叫钢枪连之歌!”
邹春永瞪了瞪他们,表示他们格局太小了。
杨谦听了哭笑不得,无奈地纠正道:
“没有这样的歌,之前我倒也想这样写,左想右想也没写得出来。还是写得寻常一点,写我们军人生活的歌!”
这次他也算是测试了一下,系统会根据他的想法、需求来提供歌曲,但系统并非万能的。
系统能够提供的歌曲,得是地球上存在的。不存在的歌,系统也没办法给他变出来。
像直接要求写“钢枪连”的歌曲,系统就没辙了。
不过,系统提供的军旅歌曲,杨谦也很喜欢。
刚才小演唱会结束后,他就窝在了床上,在系统里琢磨起了新到手的歌,研究怎么唱好这首歌,直到戴羽妮找他聊天……
“这首歌,可能需要大家配合一下。邹排长,我是这样想的,到时候我起身唱歌,然后我们班,其他人也一起配合,有几句和声需要他们唱。”
杨谦弯腰,在床上拿出了自己刚才用笔和纸写出来的歌词。
但他这番话,让其他战士们大吃了一惊。
“啊?唱歌?”
“我们也要唱歌?”
“我不会唱歌怎么办?”
“还是让他们来吧,我这嗓子唱不了。”
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铁血汉子们,一个个羞哒哒得跟小姑娘一样。
不一定是完全不会唱,关键是这要正经地在连队弟兄们面前表演,和平时他们在训练时候扯着嗓子唱歌是两回事啊!
像佟华顺和牛令军,还只是假意推辞,实际上眼睛里已经闪烁起了兴奋的光芒。
但像彭继鸿、吴树栋这几个老兵,尤其是平时也不怎么唱歌的彭继鸿,下意识地就摆起了手,用尽了全身力气在抗拒着。
“不唱不行!老吴,你是班长,要做好带头的作用。唱歌,这是任务!你们要听杨谦的指挥。”
邹春永看着纸上面的歌词,满意得已经笑开了花。
(注1:强混的技术,可能有些小伙伴看不明白。小寒可以举一个例子,林俊杰在梦想的声音第三季唱《领悟》,第二遍唱“啊,多么痛的领悟”那里,超级强,跟前面他正常的轻飘飘的声线完全不一样。小寒会在彩蛋章里放出来大家看看。当然,杨谦的高音还是弱了一点,远远比不上JJ,只能说强混能让他在自己的有效音域,唱得更高、更强。)
………………………………
第144章 这是属于他们的记忆(3/3,求推荐票,求月票)
离大木头回家,还有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