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东西我可以放弃。”
“这么说你俩都准备去西班牙了?那我怎么办?”左梅突然发问。
朴京先是被李冰说要去西班牙弄了个懵圈,现在母亲提出这样的质疑,现在更是六神无主,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朴京苦笑着说:“妈,我估计李冰是和你闹着玩呢,他这话你别当真,现在国内这么好台,为什么非得去人生地不熟的西班牙,自讨苦吃呢,你看就连西班牙人都跑到北京来谋生了,你说那地方会好吗?”
“我的意思是,我都年过半百了,跑这么远,我害怕适应不了,我现在什么外语也不会说,之前开展国际业务的时候尚且还有翻译什么的,现在,恐怕难学了。”
听见母亲这么说,朴京打心底里高兴,母亲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和自己达成一致,甚至比李冰还要快,现在朴京更多的不是兴奋,而是紧张,lara公司的工作签证的条件事实上已经相当优越,允许带两名家属共同前往西班牙,并且能够和朴京一起申请永久居留,但是去西班牙不同于去中国的其他地方,其饮食起居和风土人情完全是两回事,西班牙的语言、生活习惯、文化环境甚至是时差都是需要去花费大力气去适应,虽然有大量的国人早已在西班牙立足,也还是保持华人的习惯,但是他们不可避免的要和当地人打交道,这样的障碍并不是像表面上的国际礼貌外交那样总是充满愉快,在美国的这些年,朴京觉得,人,并没有多大区别,既谈不上哪儿比哪儿文明,更谈不上哪儿的人比哪儿聪明,区别在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
第229章 商业文明和农耕文明
李冰最终选择了开发商的补偿款,为的是赔偿和她合作开发新材料的开发商的损失,李冰的那一院四合院,在李荣的争取下,补偿款达到了一千万元,不过赔偿完开发商的损失之后,李冰身上也就只剩下了十万元的余款,更大的打击在于,开发商胁迫她必须从中科院辞职,因为开发商担心她在中科院会进行技术扩散,影响即将兼并这样开发商的幕后大公司的专利安全。
中科院的所有领导都对李冰的辞职表示不解,作为科研所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她在这个时候辞职,上上下下的领导和同事都很为难,在几番劝阻无果之后,她的直属领导无奈的说:“虽然现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自由,但你在科研方面这么有才华,你在科学世界一样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辞职在这个凶险的无保障的世界里漂,那是危险的,我不知道你为何突然有这样匪夷所思的决定,但是,我相信你有你的理由,我们随时欢迎你回来。”
李冰充满感激的对他的直属领导说:“科研所和领导对我的栽培,我勿需多言,那是我永远铭记在心的,在如今这个国际环境下竞争无处不在,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更加努力,拿出当初我们先贤们造原子弹的那种毅力出来下定决心干,我之前还有些自满情绪,认为我们既然已经做到了国内最好,而且在国际上也算有些名声,应该值得庆祝,但是后来我发现,在国际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奋力追赶的东西,未来如果国家需要我,我会义不容辞的回来,但是现在显然不行,我需要一段自由的时间去思考人生。”
从科研所辞职引来了众人的羡慕,老实说,虽然是在中科院是人才济济的地方,但是大多数人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别人干,因为科研项目需要团结协作,而不是个人主义能够施展的地方,李冰说这样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个性,某些个性张扬,喜欢自由奔放的人,大都不适合来从事这样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她还说在现在科学理论已经基本定型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像他们这样的科研工作者能做的,只有单调的重复,寻找到某个不易被人察觉出来的细小差异,那就功成身就了。
她还说,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爱因斯坦、杨振宁这样的巨匠。虽然这个时代倡导的是个人主义,但是在搞科研这事情上根本不可能搞个人主义的,而集体主义才是现在攀登科研高峰路上攻坚克难的所需要的精神。
至于李冰家藏的那些古董,都无偿的被捐给了博物馆,李冰获得了政府的一笔津贴,虽然不多,但是凑合个一日三餐算是可以的。
就这样,三个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工资收入的人,忙着开始准备去西班牙的一切东西了。
左梅看完一个有关西班牙的网页之后,说道:“孩子们,你们说这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资助哥伦布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为何中国的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没有那样的效应呢?”左梅整天都在网上看关于西班牙的一切,在看西班牙风土人情的时候,她总是会拿西班牙和中国的很对地方做对比,每次朴京和李冰这两个不太擅长于文科的高级知识分子都会被问住。
正在左梅身后包饺子的李冰嘴角露出笑容,她似乎知道答案,她说:“这哥伦布确切来说属于现在的意大利人,一西班牙女王资助一意大利人去航海,实在是让人有些费解,不过我们理解不了不代表不合理,当时欧洲就是这个模样,没有明确的国家概念,反正女王就是个生意人,你给我带来财富,我就投资你,事实上,这伊莎贝拉女王很有投资头脑,她的投资行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风险投资,这风险虽大,但收益可观,女王不但得到了可观的财富,也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辉煌历史,所以西班牙也就顺势称为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说起这伊莎贝拉女王,那可和世界著名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地都是世界著名的女王呢。”
左梅转过身看着正在包饺子的朴京和李冰,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咱中国还有武则天,可惜没赶上时代。”
朴京听说这么个话题,似乎很有兴趣,这包饺子这样的活儿他不在行,所以他干脆放下了手中的活,说道:“妈,欧洲和咱们中国一样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的阶段,虽然在古希腊有过一段短暂而辉煌的民主时代,但最终还是因为不符合时代而往封建社会的方向发展,但欧洲和咱们国家有个很大的不同,在于这欧洲和中国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文明,欧洲最终走向了商业文明,而中国,最终走向了农耕文明,商业文明讲究什么,讲究的是冒险精神,讲究的是契约,我敢打赌,这伊莎贝拉女王绝对和哥伦布签署过什么契约,而女王和哥伦布最终都信守契约,这才有后来的美谈呢。不是贬低农耕文明,只是欧洲那样的商业文明,正好赶上了时代,也不是对商业文明说什么酸话,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适合的文明罢了,发展的快慢一点,我觉得是正常的。”朴京说着,用沾满面粉的手挠了挠头,然后笑着说:“我这是高中课本加自己胡思乱想编造出来的,大家别当真哦。”
李冰嘲讽地笑了笑,说道:“你最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这些全是高中历史知识,不过说起来还真是有些道理,咱们两种文明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说实话,现在商业文明看起来虽然优越一些,但是咱农耕文明孕育出来的许多思想也是世界经典,比如儒家思想,说不上谁更好,只能说不同时代有不同好的文明而已。”
话题发起者左梅被李冰和朴京弄得晕圈了,说道:“这是咱在国内过的最后一个年了,尽是谈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马上春晚就要开始了,据说今天赵本山的小品会再次火爆。”
“妈,西班牙那边华人很多,不愁没过年气氛。”
第230章 周围的一切是真实的吗?
“这机场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我真是服了我自己了,这把年纪了还跟着去疯。”
左梅刚才在来机场的路上晕车了,一下车便吐了,所以现在开始抱怨赶路对于中老年人的折磨。
“没事,妈,等会儿上了飞机就不会这样了,这晕车,因为北京的高架桥和弯儿太多,所以对于人的晕动效应有加强作用,先暂时克服一下,等下上飞机之后就好很多了。”李冰拍了拍左梅的后背,安慰道。
“嗨,我就说点气话,这从城里到机场这段距离应该坐的地铁就好了,可是地铁没修通,这算是一大遗憾吧,从城里到首都机场的地铁修好了,我恐怕也不会这样晕车了。”
“妈,从北京飞马德里得用十七八个小时呢,这才走出万里长征第一步,您得挺住呀。”
左梅语气突然变得坚定起来,说道:“我这人就是不怕熬,你要说当初跑业务的时候,我居然坐着站票去到了上海,你相信吗?从北京坐站票到上海,为的就是在春运之前把咱们的煎饼推销出去,那时候脚都肿了,也不就熬过来了吗,虽然我现在岁数大了,但是精气神在这十多个小时坐着还有餐食够可以了,放心吧,我熬得住。”
这是朴京第二次踏上出国的征程,出国这件事对于他来说不再那么兴奋,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就遭遇了一件极其不愉快的被认为协作海顿教授运毒事件,那件事至今对他的影响有犹在。他每次看见海关的工作人员的时候,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惧,这种恐惧即便是在看见中国海关工作人员的时候依然存在,更别提看见那些外国海关工作人员了,他尤其记得当时在美国纽约的时候美国海关工作人员用那种呵斥的语气和胁迫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他只能本能地屈服,投降式的让他们搜查而束手无策。
这次去西班牙对于他来说,就像重新重新获得新生一样,经历了之前的事情之后,他本能地认为漂泊就是自己的命运,从美国回到北京,再从北京又踏上去西班牙乃至欧洲的旅途,那种新鲜感已经完全消失,他认为自己现在只需要服从命运的安排就好命运,让自己干什么就干什么,命运让自己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一切都不要反抗就行,现在的他认为和自己的命运抗争那是一种徒劳,是一种会连带家人一起受罪的无用功。
当真正坐在飞往马德里的飞机上的时候,朴京竟然开始兴奋起来,他的兴奋心情可以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站在泰坦尼克号船头上声称自己看见了纽约自由女神像时候的那种心情来形容,虽然没有杰克想吼一句“我是世界之王”的想法,但是透过飞机的舷窗,他似乎看见了马德里的迷人而整齐的房子和街道。
“嘿,发什么呆呢?”李冰用手在朴京看着窗外的眼睛前面晃了晃。
“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切就像在做梦一样。”
“做什么梦呢,也许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你在美国的时候介绍给我看的《黑客帝国》,我之前看完之后感触颇深,《黑客帝国》给我一个启示,周围世界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这上升到了一个哲学问题,我想到究竟如何才能证明周围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呢?我想过,痛觉、听觉、触觉囊括人的所有感觉,这都是身体向大脑发出的信号,这些感觉都可以通过某种手段而实现,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如果如果有一种高超的技术能够模拟出这些信号,那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看见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总之这电影让我细思极恐,按照黑客帝国里的逻辑,人体是一个机器人电池,人所有通过感官感受到的和脑子里想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超级计算机来模拟出来,呈现在大脑中,我有的时候就像中了这电影的毒一样,一度认为自己周围的都是假的。”李冰若有其事的说。
朴京摸着下巴仔细听李冰说着,看着窗外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是玄学,你这是在思考一个哲学问题,我有的时候也在想,这人或者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现在还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坐在两人中间的左梅像是赶苍蝇一样挥了挥手后说:“嗨,想这么多干嘛,能活着就不错了,活着就好好活着,想这么多干嘛?和你们两个小鬼头生活在一起一天尽是听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玄乎得很,到头来不还是经历生老病死?能阻止得了这些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吗?不能,那就好好享受当下吧,别整天讨论这个,我这都五六十岁的人了,感觉心态都比你们年轻,别看我刚刚晕车,我现在还精神着呢!”
左梅的话让两人服了,成天纸上谈兵的两人,总是谈哲学问题,但老人家单凭几句生活经历就让朴京折服,那些空虚的理论,在现实问题面前,即便那理论正确,也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执行力和人性的问题而无法施展,所以朴京特别认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思想,凡事都是相对,而没有绝对一说。
左梅一边翻西班牙报纸,一边说:“西班牙这么多华人,过去的人在那边呆惯了,会不会变成西班牙人,我真担心自己的生活习惯会因此改变,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