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顶级漂哥-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桌上,有一杯李冰做的手磨咖啡。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李冰迷上了学做西餐和咖啡,或许来到法兰克福之后长期只能吃西式素食快餐而没法做程序复杂的中餐而让她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李冰在闲聊的时候告诉朴京,做一杯手磨咖啡看起来极其简单,很容易上手,但她发现自己自信满满的手艺活最终和那些普通咖啡馆的比起来还是有差距,更别提那些高级咖啡馆的水平了,那是一种让人惊讶的差距。
  “说话呀,不说话,也尝尝我做的咖啡呀,员工们都说不错,不过作为一个带团队的人,我有些不相信他们的话。”李冰说着,把那杯像是可乐颜色,冒着热气的咖啡推到了朴京手边。
  朴京端起咖啡现世闻茶香一样闻了闻一点享受的说:“闻着好想啊,之前我就尝过你做的咖啡,这次好像要更香一点呢。”
  “有这么好吗?怎么我感觉你的表现比我那些想拍马屁的手下还要浮夸,我怎么感觉自己做出来的咖啡总是赶不上那些咖啡馆的水平呢?我去过那些高级咖啡馆喝过所谓的高级咖啡,那确实是比我自己做的好呢。”
  “不要这么不自信嘛,你花了这么多功夫来学习做什么咖啡,现在水平确实很高呀,我不见得那些大众咖啡馆里所谓的老牌咖啡师有多么稀奇,他们早就习惯了重复机械的做咖啡,早就像台机器一样了,也许还没你这种半路出道学习做的技术好呢,不过要说那些高级咖啡馆里面的多多年经验的咖啡师傅或许还是差一点。”
  李冰自嘲的笑了笑说:“你就别恭维我了,那些普通咖啡馆的咖啡师,一年学习就能在咖啡馆里面谋个不错的职位,我这觉得自己平日学也差不多快一年的时间了,当然要比他们厉害一些,可真要和那些老牌咖啡馆里的高级咖啡师一比,那还真是差得远呢,之前真不知道这玩意儿居然有这么深的门道在里面。”
  品了一口李冰制作的咖啡朴京觉得,要是真较真的话,那进步可谓是微乎其微,他心底理想,别说和那些老牌咖啡馆里面的咖啡大师比,就算和那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咖啡师比较,或许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他不想打击李冰的积极性,也是他微笑着转移话题说:“我又得无趣的提到我们现在搞的研究项目,话说这底层程序的设计的确是很多自己的想法根本无法施展,你得求助于LX公司呀,况且这些代码都是美国人设计更新好的,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发挥空间,只能按照人家的套路和施维来之前听这些发明城系的大神们说,他就是他发明的程序世界里的上帝,我现在算是体会到了。”
  “有的东西的确是他们构建的天花板,我们只能费力去触摸这个天花板,但总结总感觉力不从心,也许能够勉强摸到,不过我们还是按照他们的套路来,没有自己的东西在他们的天花板之下,我们只能按照他们的规则来行事,就像是冲咖啡一样,我们老祖宗就不新喝这玩意呀,要说弄茶这个事情,或许只有我们和日本人会玩儿,而这些欧洲人玩不了的。”
  李冰拍了拍额头说:“对呀,我们非得按照他们的游戏规则来弄,那我们永远不是不也是人家的徒弟,是人家的孙子吗?在人家面前我们就只能装孙子,不能做大爷。”
  “可人家什么都走在前面,什么都已经习惯了,我们就只能按照他们的游戏规则来弄了,我们现在又不能开宗立派,自己搞出什么程序设计语言来,首先人家是全英文的玩意儿,我们要真的开宗立派,那不得用汉字来编程嘛。”朴京说着,又喝了一口咖啡。


第492章 日本拉面和JDM改装车
  东京的气温稍低的时候,去一家拉面馆,一般都不会失望,东京的拉面店竞争极其激烈,如果没有两下子,那很难生存下来,朱沪觉得,或许能够在东京长期生存的拉面店,都是值得拓疆学习的,虽然拉面店是餐饮公司,而拓疆是科技公司,可最终都是靠产品来生存,产品、服务、价格这三要素都共同存在,而且都同样重要。
  不愉快加上天气冷,然后去吃一碗拉面,或许能够缓解心中的烦躁。东京都拉面馆通常都有很多日本人去吃,就像中国的重庆小面,四川担担面,苏州虾子面,广东的竹升面,兰州的牛肉面,陕西的油泼面……等等一众当地特色面条一样不但很受当地人欢迎,而且在别的地方,也用一众忠实的粉丝。
  朱沪当时在随着父亲移民德国之后,准备开一家中国特色的面馆,那只能回国学手艺,一开始他去北京学老北京炸酱面,然后又去甘陕学各种拉面,又跑遍了川渝、江浙、两广,最后他发现,这些面条的手艺他算是马马虎虎学会了,可是他发现,他需要身兼厨师、收银、经理、运营、采购等等数职,他和父亲是不可能两个人就能开一家面馆的,他的思维模式不甘心于做一家小面馆,他无法说服自己不按照之前在德国大学里学的工商管理模式来做生意。
  最终他得出一个结论,他在国内走南闯北学到的这些做面条的手艺,只能在自家厨房施展,当他忐忑而失落的告诉父亲他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在国内学习做面食的结果就是只能在自家厨房施展的时候,父亲朱卫国不但没有怪他,还鼓励他,甚至称赞他在国内游历的这段时间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当日本拉面馆的侍应生端来他点的微辣地狱拉面,说了一声:“请慢用。”的时候,朱沪才从回忆走回了现实,他觉得忍俊不禁,他发现当年他想在德国开一家中国面馆的经历是如此奇葩,最终他经过两次失败之后终于让一家经过改良的中国餐馆在法兰克福生存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可过了两年,他发现,这种经过改良的中国餐馆营业额在不断减少,不但国内到法兰克福的游客不喜欢吃,就连法兰克福本地顾客也渐渐消失,一个去过中国的法兰克福人对朱沪说:“我去中国吃过真正的中餐,不是你这个味。”
  从那时起,朱沪决定,还是做西餐好了,一种能够随机应变的西餐,也就是现在他从那时起一直维持到现在的咖啡、牛排、披萨混杂着很多土耳其菜的奇怪参观券,对游客,他甚至能拿出英国菜、汉堡快餐来,对于本地人,他能拿出德国大肘子、香肠出来,虽然味道谈不上多独特去,但绝对能蒙混过关,让游客认为这就是德国乃至欧洲风味,让本地人认为这是一家马马虎虎的德国菜、土耳其菜餐馆。
  这种经营策略让他能在旅游旺季让很多旅行团到此光顾,也能让本地人不时的过来吃个便饭,也算是在本地小有名气。
  他一直对他经营餐馆引以为豪,直到他遇到了朴京,这个多年未见的,几乎快要从记忆中消失的朴京,朴京总是提出一些看起来极其困难的目标,这些困难的目标却有具体实施步奏,实施这些步奏后却慢慢开始接近那个一开始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
  朱沪觉得神奇,难道是因为朴京的偏执和不可理喻吗?他不知道朴京为何有这样神奇的能力去确立那个目标,然后让一切步入正轨。
  难道,朴京疯狂追求的公司架构,也是这个范畴里的?朱沪不知道,朴京的神奇能力还能不能再发挥。
  一碗平平无奇,却让人觉得酣畅淋漓的地狱拉面下肚,朱沪觉得心里有一种辣乎乎的暖,这么多天他混迹于东京的各种料理店,吃过特别贵的,也吃过便利店里的关东煮零食,唯一的的感受在于,人多的地方,东西的味道不一定有理想中那么好,人少的地方,东西的味道可能很惊艳。
  当喝了一口汤,吃了一口竹笋之后,朱沪内心深处突然发出一个声音:或许朴京的偏执,是对的。
  当他走出拉面店,准备寻觅酒店的时候,他依旧觉得心里有不服气,为什么朴京能用这种偏执来说服自己,为什么自己这么倔强甚至有些自傲的人居然会一天不到就开始有改变主意的苗头。
  他决定漫步到晚些时候,再去那电视节目无聊的酒店,他看见一些暴走族穿着奇装异服,骑着看起来就像是地狱里来的改装摩托车招摇过市,他才感觉到,这是所谓的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紧接着是准备和这些暴走族“争奇斗艳”的JDM(Japanese domestic market)即日本风格改装车,这些改装车大都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马自达RX…7,转子发动机跑车,丰田Supra,日产Skyline R33 GT…R,斯巴鲁sti,三菱evo,还有朱沪最喜欢的日本车本田思域type…r,这些JDM车排量虽然不大,可性能卓越,似乎一点也不输那些大排量跑车,而且这些车都是手动挡,和现在自动挡开始占上风有些不搭,有人说自动挡才能体验驾驶乐趣,可在朱沪理解看来,现在能有多少人把驾车当成乐趣呢?多数人只是把车当成工具使用,何来的乐趣?而且手动挡在拥堵的城市里,别说乐趣,有可能在一系列手慢脚乱换挡中增加不少烦恼。
  不过,喜欢车的朱沪还是决定跟着去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JDM文化。
  他看见为首的第一辆马自达RX…7在朱沪目力所及的地方停下来了,这才是朱沪决定过去看看的真正原因,或许是因为现在是日本警视厅查超速的敏感时期,所以这些改装车迷只是来一场外观和声浪展示。
  在行进中,朱沪心想,这些四缸发动机也有声浪?他自认为自己奥迪RS6的六缸发动机声浪也不过如此,和V8和W12还是有较大差距。
  不过,在一辆三菱evo通过废弃通道发出浑厚悦耳的声浪的时候,他对于他自己的鄙夷后悔了。


第493章 小聪明之殇
  看过了JDM改装车去小型展览之后,刷新了朱沪对于改装车的认知,如果高旗之前认为只有欧美的改装车文化为正统的时候,他发现所谓的日本改装车文化,似乎也很迷人,低姿态的车身,配合合金轮圈,有一种神奇的美感,都说亚洲人趋向于保守。
  可这JDM风格改装车,很张扬,很有个性,可一点也不内敛。不知道为什么,朱沪突然想到了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现在日本企业实际上比欧洲要优秀,就拿汽车来说,现在丰田、本田、日产三驾马车在欧美市场攻城略地,丰田、本田在美国设厂,日产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这些都是得靠实力来扩张的,其经营管理,一定是先进,才有这样的实力。
  刹那间,朱沪有些明白为何朴京会如此执拗的要学这些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了,就企业管理而言,现在国内虽然有优秀的,可和这些历史悠久的大企业比起来,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有时候想想,如果真的拍着胸膛说,我自己开宗立派,比那些人才济济,历史悠久的大企业要厉害,那未免是狂妄自大之举。
  学日本人,心底的不服,稍微平息了一些。
  所以今天早上,朱沪不再是漫无目的闲逛了,而是去有目的的去茫茫的日本企业中寻找目标。
  古纳精密电子株式会社的第一批感光元件已经打包从日本运往德国了,手续虽然复杂,不过朱沪在德国和日本都很吃得开,少走了不少弯路,朴京本以为的第一大障碍,就这样越过了,所以朴京在对于公司架构的事情,也稍微松了口,没有那么迫切了,现在感光元件一到,技术研发又要有得忙了。
  现在反倒朱沪自己感觉有紧迫感了,他这些天在日本关注日本企业的细节之后,突然觉得,原来自己的经营管理还有很多问题,在很多细节上,和小日本差距还是很大。
  朱沪一直觉得有个神奇的事情,日本企业虽然“首创”不算多,可却能把别人都能做好的东西拿来改进,进而独树一帜,就拿朱沪熟悉的咖啡来说,虽然日本咖啡文化没有欧美国家那样历史悠久,却也能把咖啡做的很好,TRUNK COFFEE这家日本咖啡竟然能开到欧洲和美国,着实让人叹服。
  朱沪深入一想,他发现,日本资源匮乏,缺少钢铁、橡胶、石油等一系列生产要素,却能把经手的日本汽车销往全世界,日本几乎不种植咖啡却能把咖啡店开到咖啡文化浓厚的欧美,这着实值得人深思。
  朱沪决定再去古纳精密电子株式会社看看。这是他第三次去那里了,第一次是谈合作,第二次是下单、付款,这第三次,恐怕又要回到第一次那样,谈合作了。
  接待朱沪的,还是古纳一郎,应该说,现在朱沪已经和他成为了朋友,他们的爱好极其相似,都喜欢车,喜欢咖啡,不过区别在于,古纳一郎喜欢的是古董车,而且还是欧洲的古董车,特别钟爱保时捷的老车,他对于现在的车的造型都嗤之以鼻,声称那只是毫无美感只会咆哮的怪物。
  当第二次签下订单之后,古纳一郎带朱沪去参观了他的车库。那说是车库,不如说是一个古董车博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