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在这些密密麻麻的许愿字条中,我忽然发现其中有一张上居然写着苏轼的悼亡词,鲜红的笔迹加上与圣诞节气氛格格不入的内容,更让人觉得分外刺眼。
好奇心驱使着我继续读了下去,在苏轼悼亡词的下面,还跟着好几行小字:
“你的笑容,依然还在眼前晃荡。
可是,为什么,你的声音却消失。
你的话语,还是那样清晰。
可是,为什么,已经听不清内容。
你的样子,还是会出现在我的梦里。
可是,为什么,你却走不到我的面前。
我们之间,只是玩了一次游戏,捉迷藏。
可你却藏去我了永远找不到的地方。
告诉我,是不是努力也没有用了。
回答我,是不是我流尽了眼泪你也不会回来了。
原谅我,无法忘记你。
是怎样的一道门,
竟可以将我们相隔两个世界。
相爱一生、白头到老、不离不弃,
这些,竟也是无力的语言。
只是,我还没有开始习惯没有你在的日子……”
这段文字不久前我才刚刚在网上看过,没想到今日竟会在这样的氛围下再次读到。
不知什么时候,乐乐也注意到了这张看得令人有些伤感的字条,一瞬间,乐乐也仿佛深深陷入了那份忧伤之中。
“小贝,如果有天……”乐乐忽然抬起头,欲言又止。见势不妙,我赶忙伸出手,死死捂住了乐乐的嘴:“新年不许说不吉利的话!”
乐乐使劲掰开了我的手,吐了吐舌头有些委屈地看着我:“小贝,我……我只是想知道,如果……如果真的有一天……你能记得我多久?”
我将乐乐狠狠地搂进怀中,贴着她的耳根,信誓旦旦地细语道:“会是永远……永远。”
………………………………
十 开往黄山的列车
新年过后没几日就到了寒假,放假前乐乐便一直跟我抱怨长这么大也没看过下雪,吵着闹着要我带她去北方看雪。为了满足乐乐的心愿,经过一番计划,我最终把寒假旅行的地点定在了黄山。浩子最近刚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人正处于热恋时期,听说我们要去黄山,他也屁颠屁颠地跟了过来,要求加入。
旅游自然是人越多越热闹,我也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于是一放假我们就去旅行社签了合同,然后窝在家中,养精蓄锐,掰手指计算着出发的日子。
对于我们第一次的“蜜月旅行”乐乐也是充满了期待,尽管还隔着好几天,但从乐乐说话的语气中,我已然能够感受到一种与平日里截然不同的情绪。
2003年1月24日,我们终于出发了,因为是中午2点半的火车,所以我早早就吃好了午饭,提上行李迫不及待地出了家门。
在约好的十字路口,我见到了等在那儿的乐乐。
乐乐穿着一件厚厚的粉红色羽绒大衣,乳白色的棉毛上缀着一对可爱的小毛球,而一条黑色的毛线围巾更是将脖颈围得是严严实实。
习惯了南方温暖气候的我却只穿着一件薄薄的套头运动衫,里面是四季不变的短袖T恤,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总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乐乐看到我的装束,顿时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你个猪头,黄山那儿温度可是零下10度!你不会就穿这样去吧!”
“额,包包里还有衣服……没事,我耐寒。”被乐乐这么一提醒,我不禁后悔了起来,但在嘴上却依旧硬扛着。
“猪头!”乐乐无奈地耸了耸肩,做出一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表情。
时间已经不早了,就算想回去拿衣服恐怕也是来不及,我只好发扬阿Q精神在心中安慰自己道:“一个大活人难不成还会被活活冻死么?大不了等到了黄山再买衣服呗!”想到这里,我总算安下心来,扬手拦住了一辆出租车。
路上的车很多,我们才刚把行李放进后备箱,再抬头一看,的士后面已经被堵上了七八辆车,司机们正朝车窗外不耐烦地张望着。
我不敢再耽搁,匆忙拉着乐乐跳上了的士。千算万算,万没有算到大中午的居然也会塞车,一路上就这么走走停停,十五分钟的车程,我们竟足足走了快一个小时。
刚到火车站的站前广场,我就远远看到了浩子和他媳妇,两个人似乎已经等得有些焦急了。瞧见我们过来,浩子急忙高举手臂晃了晃手表,示意时间已经不多。我们四人于是匆匆汇合后,也顾不上打招呼便是一路的狂奔,终于在2点24分赶上了火车。
方才放下行李,列车就缓缓地启动了,真是好险那!这节车厢内基本都是前往黄山旅游的人们,各式各样旅行社的帽子将原本略显拥挤的车厢妆点得是五彩缤纷。
开车后,导游过来找我们核对了一下姓名,然后又交代了几句就又匆匆离去了。
我们买到的是一个下铺,两个中铺还有一个上铺。因为只有一个下铺的缘故,我们四个人只好凑合着挤在了一起,浩子老婆挨着浩子,浩子挤着我,我靠着乐乐。在我们对面是一对年轻的母子,儿子大概只有十来岁,十分调皮,一上车便和车厢里刚刚认识的小伙伴玩耍去了,留下母亲一个人静静地靠在床上,眯眼想着心事。
“老婆,这是我兄弟李小贝,那位就是小贝的媳妇乐乐美女。”浩子将手分别搭在了我和他媳妇的肩上,依次介绍道,“贝猪,我老婆小菲。”
“你好。”我们相互笑着点了点头,算是认识了。
由于还不是太熟的缘故,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话题。小菲于是从随身的背包中翻出一袋芦柑,分给了我们,顺手也递了个给对面的阿姨:“阿姨给。”小菲甜甜地说道。
“谢谢啦。”那位阿姨回过神来,赶忙坐起身,笑着接过了小菲手中的芦柑。小菲很自然地坐到对面,和阿姨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看起来聊得似乎还挺投机。
小菲一走,位置顿时宽敞了许多,在浩子的建议下,我们三人拿出扑克打起了斗地主。几个小时下来,感觉有些腰酸背痛了,我于是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拉着乐乐坐到了过道的折叠椅上。乐乐单手托着脸颊,另一只手在桌子底下紧紧勾住我的小指,侧身望着窗外不断跳跃的风景,渐渐陷入了迷离的状态。
浩子被我们晾在一边,只好十分郁闷的啃起了上车前买的鸡爪,偶尔还抬起头在小菲和那位阿姨的聊天中插上几句。
晚饭过后,天渐渐开始暗了下来,车窗外的风景很快就看不到了。浩子从列车员那里租来一部迷你VCD播放机,爬上中铺,看起了电影,看到入迷处还不忘记发出一阵傻傻的笑声。
“死耗子,小声点。”我一连提醒了好几次,可仍旧没有办法让他安静下来,无奈之下也只好由着他去了。小菲和那位阿姨从下午聊到现在,总算是有些累了,于是坐过来和我们凑在一起继续打起了斗地主。几圈牌过后,大家逐渐熟悉了起来,也相互开起了玩笑。没过多久,小菲便小声地跟我们讲起了浩子追她时的种种“丑事”,正在中铺看电影的浩子眼见自己老底被揭,瞬间静了下来,不时尴尬地伸出脑袋,不安地朝下面张望着。时间在消磨中总是一晃而过,不知不觉又是几个小时过去,抬头看看四周,邻座那个调皮的孩子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母亲的身旁静静地睡着了。
很快车厢的灯也熄灭了。
“去睡吧。”乐乐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声地说道。
“你先睡吧,我再坐一会儿。”我坐回折叠椅上,对着乐乐摇了摇头。
“好吧。”乐乐边答应边弯腰脱去鞋子,踩上了扶梯,“早点睡哦,明天还要早起的。”站在扶梯上,乐乐回头又嘱咐了我一句,这才爬到上铺,对着我的方向露出一个脑袋,安静地趴了下来。
浩子和小菲睡在中铺,面对面躺在床上,仍叽叽咕咕地小声说着情话。夜深人静,伴随着列车隆隆的行驶声,我就这么迷迷糊糊地趴在桌上,进入了梦乡。
………………………………
十一 皖南古镇
列车是在早上快7点时到的站,我被乐乐从睡梦中摇醒,有些迷糊地强睁开惺忪的睡眼,然后背起行李,跟在浩子他们身后,挤下了火车。
才刚踏上站台,寒冷的空气便把我冻得是直打哆嗦,连忙从随身的背包中取出一件外套披在身上,可还是感觉到很冷。为了御寒,我只好原地不停地跳动着,真后悔出门时没有多带几件衣服,现在看来也只能是等到黄山脚下再去找店铺租军大衣了。乐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玩笑般地奚落起我来。
随人流走出车站,在站前广场上我们和旅行团以及当地的地陪汇合了。团里大概有20多号人,大半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年人,应该是某公司的同事,趁着周末假期相约结伴出来旅游。一伙人聚在一起开着玩笑,人堆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的嬉笑声。等了一会儿,导游看人都到齐了,便安排我们上了一辆巴士。在一家离火车站不远的酒店里吃过早餐后,稍作调整,我们就朝着本次黄山之旅的第一站西递古镇进发了。
“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该村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近960余年的历史。保留有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1999年经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坐在车上,听着导游滔滔不绝地介绍,大家都不禁对第一天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我扭头看了看坐在隔壁座的浩子,浩子戴着耳机正自顾自地听着音乐,还不时地跟随旋律摇晃着脑袋。而小菲则侧靠在浩子身上打着瞌睡,似乎还没从昨晚的美梦中清醒过来。
经过一路颠簸,车子终于停在了西递村村口的停车场上。往车窗外望去,一座高高的牌坊耸峙在冰冻河流边上。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西递古民居群的标志性建筑,兴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
牌楼上“荆藩首相”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给人一种大气雍容的感觉,大家一跳下车便争先恐后地跑到牌楼前拍照留念,在拍完照后,我忍不住抬头往上望去,一眼就看到了牌坊正中的那尊文曲星雕像,它似乎正在向我诉说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圣人训喻。
踏入村口,我瞬间感受到了古村落的宁静。
“如果能住在这里该有多好吖。”乐乐拉着我的手,开心地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
“呵呵,那不是成了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我不由自主地背起了陶渊明的那首《归田园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小贝,看不出你竟然背得蛮熟的嘛。”乐乐顿时就兴奋了起来,一脸崇拜地望着我。
“那是当然,这可是我天天特训的结果哦!”平时我偷懒不喜欢背书,所以语文小测默写总是不合格,被老师留下来的次数自然而然也就很多,没想到今天居然学以致用,派上了用场。
导游说,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像一间间船舱,组成了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则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宛如是大海的波涛;而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簇拥着村子的良田,更恰似这艘远航巨轮正停泊在这片宁静的港湾之中……
漫步在西递村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稍显残旧的房屋,随着里弄小巷弯弯曲曲地向远方伸延着,如历史般不见终点。 这里的商业氛围十分浓厚,沿路分布着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商铺,惹得游人们忍不住纷纷驻足留步。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给人以置身于过去的错觉。在这里,不论是明朝的桌或是清朝的椅,每一件家具或多或少都是上了年代的,在它们身上皆蕴涵着一段段不曾诉说的历史。伸手轻抚着它们,小心翼翼。
边走边拍照,刚下过雨的石板路,湿漉漉的。漫步在狭长而幽静的巷子里,仿佛我们来到的不是安徽,而是江南的烟雨小镇。
不过浩子对这些古建筑却似乎提不起什么兴趣来,他有些无聊地被小菲拉着,一脸郁闷的表情,只是在小菲偶尔回头和他说话的时候,方才勉强地露出一丝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