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就在刚才的那一瞬间,徐佳佳恍惚间似乎从苏云的眼中看到了,一种沉淀了多年岁月的沧桑与深沉。
但很快,苏云的视线便恢复了清澈。
徐佳佳有些担心的看着苏云:
“苏云,你没事吧,怎么一进到屋子里之后你就愣住了?”
苏云看向了徐佳佳摇了摇头:
“我没事,就是这段时间一直马不停蹄的奔波,有点累了。”
可话音落下之际,苏云紧接着便意识到,自己此刻浑身轻松,之前那种疲惫的感觉,竟然消失不见了。
而且在现在的超凡状态里,苏云感觉自己焕然一新。
尤其是刚才那刹那间,自己再度触碰到了超凡之上的天地,这让苏云的心脏狂跳不已。
他很快便意识到,自己似乎吸收了方才残留在此地的超凡气息。
只是和自己所走的路不同,医生张仲景靠超凡状态在医术上有了极大的进步,这才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一旷世之作。
从刚才脑海中的那些片段中也不难看出,在这之后的余生里,张仲景似乎不断尝试再度进入超凡状态的方法。
不过可惜,超凡状态在张仲景的身上仅仅是昙花一现,这也才让这些残留的信息里充斥着张仲景的遗憾。
现在再用超凡状态的意识领域放眼看去,屋子里已经不再有那种金色的光点了。
也就是在他刚才触碰光点的那一瞬间,残留在这里属于张仲景的所有超凡气息,全部进入到了自己的超凡状态之中,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自己似乎距离超凡状态之上的境界更近了几分。
这是苏云从未想到过的事情。
他在多年前,初次进入超凡状态之后,便第一时间去了熔大图书馆,查阅了很多古籍,最后推断得出一个结论:
很多古代名人大概也进入过超凡状态,但都是几秒钟,最多几十秒便结束,无法长时间驻足,也穷极一生的追寻却再也没有进入过,但却也只是因为这生平一次的进入超凡状态,便开创出了很多思想巨著!
所以在当年刚开始锻炼绝技之时,苏云就已经知道,古代是有人进入过超凡状态的,只是没法像自己这般频繁与长时间停留,更不可能像自己现在这样收放自如。
但唯独让苏云没有想到的是!
古人在超凡之后,竟然会残留下一些超凡气息,哪怕经历千年都不会消散,而是一直弥漫在附近!
他更没想到的是!
这些古人的超凡残留气息,自己竟然还可以吸收?!
甚至在这些残留的气息进入自己的超凡状态里之后,会对自己超凡状态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帮助。
这让苏云顿时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原来突破超凡之上还可以如此另辟蹊径?
自己钻研领悟,或许有朝一日可以成功,但根本不知何年何月。
可现在眼前,却已经有了一条快速达到超凡之上的捷径……
本来只是想要陪着徐佳佳来这里转一转,却没成想让苏云发现了一条捷径。
如果医生张仲景是如此,那会不会意味着或许很多赫赫有名的古代名人,在进入超凡之后都留有残留气息?
如果是这样的话,将那些残留的超凡气息尽数吸收之后,是否能够助自己一举突破当前的瓶颈,置身于超凡之上的境界之中?
这个想法出现在苏云心头的那一刻,都匀只感觉自己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若此法可行,倒真的能够给自己节省不少的时间。
但他也明白,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基于自己将超凡状态给掌握的炉火纯青,可以随时随地的让其降临加身,否则也根本不可能有这个发现,且也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吸收这些超凡残留气息。
正所谓一饮一啄,便是如此。
如果两年前苏云来此,也绝不会有什么发现,因为当时的境界不足。
而且就在刚才,虽然超凡状态之上的境界,仅仅出现了刹那间,可却让苏云的心里出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感觉。
刚才那一瞬间,他似乎能够感知到徐佳佳体内的异样,那所谓的人体基因,在超凡之上的视角之中,洞若观火,甚至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清明感。
也就是说,超凡之上可以堪破很多虚妄,起码所谓的基因问题可以略窥一二,这是不是代表着有机会解决掉徐佳佳的病症?
可是这种感知消失的太快,并没有给苏云留下任何可追溯的线索。
但在苏云的心中,却总有一种直觉在不断的告诉着他。
进入到超凡之上的境界之后,或许徐佳佳目前所面对的难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苏云,你别吓我,你怎么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这时,徐佳佳担心的看着眼前的苏云,完全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此时回过神来的苏云,却是有些欣喜的看向徐佳佳说道:
“佳佳,就在刚才,我好像想到该怎么救你了。
我们的时间不多,所以容不得片刻耽搁。
从这里离开之后,我可能要暂时先打乱你先前制定的计划。
我会重新制定几个地方,我们先去那里,好吗?”
徐佳佳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
“只要是跟你在一起,我去哪儿都可以……”
闻听此言,苏云立刻拉住了徐佳佳的手,转身就朝着外面走去。
徐佳佳完全不知道苏云怎么突然间如此匆忙,但她只是跟在苏云的身边,并没有去追问。
而此刻的苏云还完全沉浸在刚才的惊天发现中,这份惊喜出现的恰到好处,让已经心生绝望的苏云再度看到了救治徐佳佳的希望。
为此他甚至不想在此有任何停留,他迫切的想要去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测。
如果心中所想属实,那么首先要去的地方,便是各地的道观古迹,名刹古寺!
第一百七十五章:祖师叩拜,恭迎道祖
沿着西廊重新回到了入口处,苏云并没有着急带着徐佳佳离开,而是转过身来凝重的看向了正当中的张仲景塑像。
此刻苏云在高耸的塑像下抬头仰望,就仿佛是古人与今人的一次奇妙的对话。
只是这场对话没有声音,前人的信息留在了超凡状态,残留的气息中,而今人则可以于这其中跨越时间长河。
很快,苏云便拿起了放在一旁的檀香,将其点燃之后,在张仲景塑像面前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
虽是无心插柳,但苏云的确在此受教,因此苏云在心里也默默的向这位先人致谢。
袅袅青烟直入云霄而去,直到苏云与徐佳佳沿着小路朝着远处走去之时,这青烟依旧,垂柳长青。
不知是巧合还是怎的,张仲景塑像上那栩栩如生的眼神,仿佛是在目送苏云离开似的。
离开了医圣词之后,徐佳佳和苏云先是返回了落脚下榻的酒店,随后苏云便坐在电脑前,开始查阅起距离这里最近的名刹古寺。
而徐佳佳心中虽然疑惑,但这一路上都没有多问,只是细心的将路上买来的水果洗好之后,放到了苏云面前,随后便坐在他的身边,静静的看着苏云忙碌。
徐佳佳看得出来,苏云似乎在做一份新的攻略。
她虽然不知道苏云为何从医圣辞,离开之后会突然如此,但心里也知晓,苏云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阳光透过窗户洒入屋中,完美体现出了苏云侧脸的坚毅轮廓。
所有在电脑前忙碌了有半个小时,苏云终于伸了个懒腰,随后长长的舒了口气。
一份新的地图已经被苏云规划出来了,而这份地图最后的目的地也正好和徐佳佳原本计划中的目的地一致。
大夏至西,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古西域!
“佳佳,现在我暂时还无法跟你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我在地图上标明的这些地方,我们非去不可。
我需要更多的线索来验证我的猜测,如果真如我想那般,或许我能够救你。”
看着眼前认真的苏云,徐佳佳温柔的笑着点了点头:
“我之前就说过,只要是你决定的事情,无论怎样我都会支持。
但我也希望你不要因为我有太大的压力。
这段时间我已经很开心了,哪怕这真的是生命的最后一程,只要有你陪着我,我也没有遗憾了。”
徐佳佳的温柔懂事让苏云心疼不已,但此刻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稍作准备之后,便带着徐佳佳再度出发了。
苏元首先将目标定在了距离,二人目前位置并不算太远的怡安市,夷陵山古刹。
夷陵山古刹,被称之为大夏第一古刹,更是世界著名迦蓝。
这是佛教传入大夏后,兴建的第一座公办寺院,更是多个国家的释教发源地以及祖师之庭。
去这里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测,在苏云看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佛教在大夏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里,整个过程都与夷陵山古刹息息相关。
也正是在这里出现了大夏第一位汉地僧人,也是第一位被誉为古佛归宗名号的圣僧,古韵高僧。
此人的出现不仅仅让佛教文化在大夏盛行,更是完善了佛教思想。
严格意义上说,没有此人,当今佛教也不会有如此圣誉。
其实这一趟,苏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毕竟他也无法确定此地是否会留有超凡信息。
那位圣僧古韵高僧是否进入过超凡状态,也没有任何方式能够提前得知,只有亲自去上一趟才能知晓。
很快,苏云便带着徐佳佳乘车来到了怡安市。
毕竟这夷陵山乃是怡安市最著名的一座名山,因此交通非常发达,并且整个城市中都随处可见对夷陵山的宣传海报。
徐佳佳对此也感到非常好奇,毕竟这夷陵山,被称之为听佛之地。
当二人来到夷陵山山脚下时,很快便看到了密密麻麻慕名而来的香客,于山中长廊中,不断向上攀爬。
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甚至其中还不乏一些樱花国的信徒。
夷陵山古刹,对樱花国的宗教信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樱花国的佛教文化最开始正是来自于夷陵山古刹,而夷陵山古刹的钟声也在樱花国人看来是非常神圣的。
因此敲钟时间,也就改为了樱花国新年到来的时间。
苏云和徐佳佳穿行于香客之中,还随处能够见到三步一拜五步一叩的拜山之人。
这些人心中都有夙愿,其虔诚的态度也令人敬佩不已。
由于苏云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并没有走入其他的山路,而是径直顺着这一条小道,朝着山顶古刹的方向走去。
这夷陵山古刹坐北朝南,唯一长形院落总面积达到了四万平方米。
即使现在还没有登到山顶,便已经能够看到,仿佛与天地相连的大佛殿。
虽然现在的夷陵山古刹,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址,但寺止从未迁动过。
因此在这古刹之中,随处可见汉时的台井,廊桥。
当苏云带着徐佳佳来到山顶上,看到这古刹之时,第一感官就是这寺庙的布局规整,风格古朴。
此刻二人还没有真正进入古寺之中,正身处于近些年才新建的石牌坊放生池附近。
不过不远处的两匹石雕马却是来路不凡,这是从宋代保存至今的。
旁边的注解也介绍了这两匹石雕马的来历。
这两匹石雕马原在宋太祖赵匡胤之女,永庆公主驸马的墓前。
后来便是由当时都古刹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成为了各地游客,前来必要来此打卡之地。
走进山门之后,便能看到西侧有一座重修古刹的碑文,这是当年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时,由名家撰写而成的。
此石碑人称断文碑,仅仅是看着过去一眼便有浓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二人漫步于林荫小路之中,终于来到了古刹正门。
这种牌坊式的一门三栋石砌弧卷门,自古至今都是这古刹正门。
整个门体分为三个部分,象征着佛教文化中的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
一步踏入其中,就意味着步入解脱门,断绝世间红尘纷扰。
红色的门楣上嵌着夷陵山古上的青石题刻,乃是东汉遗物,更是整个古厦中最早的古迹之一。
正式进入了山门之后,便会看到东西两侧分别有一块墓碑。
这也是全大夏唯一一座寺庙中,入门见碑之地。
都面对这块墓碑上写着圣僧古韵高僧之墓,而西面则是一块无字碑。
苏云有些疑惑的来到了这块无字碑旁边的注解栏前,细细的查阅了一番,紧接着便眼前一亮。
原来这是当年古韵高僧的遗愿,希望能够生死之时将自己一分为二。
刻有名字的碑下,藏着古韵高僧的袈裟,而另一块无字碑下则是葬着古韵高僧的身体。
“为求空身镀袈裟,青灯常伴水月瑕,苦求真我难真我,口口称佛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