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明星疑是精神病-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警方没错?警方维护法律,所以没错?大错特错。警方第一要务是国家暴力机关,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第二要务是为人民服务。
  第三才轮得到维护法律。
  当三者冲突时,当选重而弃轻。国家代表着全体人民,当然是最重要的。然后部分人民,很大一部分人民都遇到问题,那就比维护法律更重要了。
  要知道,法律的原则是要给每个人希望,所以才有紧急避险的说法,买走私药何尝不是紧急避险。
  事实上,原型故事就很明白的说清楚了这个问题。
  在《我不是药神》中,程勇是坐牢,然后出来。
  在原型现实中,法庭放弃了起诉程勇,所以只是在取证期间已经完成了两年刑期,但本人是没有犯罪记录的。
  还有就是走私没错。
  走私没错那简直是大错特错!
  一个国家的运转全靠税收,关税是大头。
  走私意味着不纳税,不纳税意味着没钱,没钱意味着大量国计民生办不成,这能没错?
  所以,《我不是药神》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谁都没错。
  《我不是药神》根本就是人人都有错,人人都犯错。
  而《我不是药神》说,错的是穷病。
  然而,穷病本身是没错的,只是在社会现实下,很多人感受到的是‘穷病就是错’。
  这一点也被后续证明了‘穷病是没错的’,因为国家出手,特效药入医保,价格砍到了脚踝。
  如果穷病是错,那么国家为什么会大力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人经常有一个问题,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就变成了大善人。
  而国家天天改善国计民生,稍微有一点不如意,或者有一点政策慢了,就有一堆人出来骂街。
  这个就叫做‘升米恩斗米仇’‘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大家根本不明白,在国家层面,很多所谓的大事,根本微小到关注不到,微小到舆论提及之前,大家不知道有这个事儿。
  一旦关注到,就着手解决,放眼整个宇宙,那都是最好的官方了。
  君不见米国毐品泛滥的解决办法就是毐品合法化。
  这种炸裂的例子在,谁好意思拿华国出去和他们比,他们不配!
  理清楚这些问题后,就不难发现《我不是药神》为什么能上映,为什么会得到人社部门支持了。
  可惜的是,有关部门甚至国家在各种事情上,只做事不宣传。
  吃了不会吹牛逼的亏。
  所以很多人看不懂电影,也看不懂现实。
  不过,韩舟没准备去改《我不是药神》的剧情,没准备把事情讲的很清楚。
  因为,引发讨论,本身就是《我不是药神》最大的成功,最大的魅力。
  说道网络讨论,全国最大的水军团队老大卢晓生,正在韩舟办公室对门的办公室研究怎么搞京圈的某个艺人呢。
  韩舟不担心有人出来带节奏。
  哪怕格列卫现在没成功,日后想要找人带节奏都不可能。
  因为韩舟看过一次了,知道他们怎么出招了,所以韩舟的招数更快,更猛。
  目前来说,这部电影不只是要追求票房,也没有得奖方面的需求。
  这部电影,韩舟要做的就是,让该挨骂的人挨骂,让该得到关注的人得到关注,让该受到赞扬的人受到赞扬。
  这部电影不是拍给影迷看的。
  而是拍给新世界所有人看的。
  让这家兴起不久,已经隐隐有成为全国电影行业领军公司的所有员工清楚明白,自己的立场,公司的立场,明白自己在为什么而奋斗,在为了什么而在娱乐业打拼。
  新世界扩张太快了。
  快到这家公司还没有一个口号,没有一个愿景,没有一个目标。
  现在,这个口号要来了。
  “为华国,为华国而娱乐,为华国娱乐走向世界”。


第二百四十六章 金陵,原型,左右,2003
  飞机从燕京到金陵。
  韩舟和安岚一起出来。
  机场这边告诉两人,目前出口给粉丝堵了,两人选择了走VIP通道。
  韩舟是来干事情的,不是来堵机场的。
  在车上,安岚嘟嘴:“你好久都没有写我们能一起演的剧本了。”
  韩舟:“你现在哪还有空演电影?”
  现在安岚有很多活动,活动范围涵盖整个东亚。
  而且,经常有官方活动,会通知安岚去参加。
  天后,有自己的代表爱国歌曲,年轻,深受年轻人欢迎。
  无论是什么活动,不知道邀请谁,请安岚去,准没错。
  这一次,安岚是忙疯了之后,溜出来找韩舟玩儿来了。
  韩舟到金陵,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和剧组汇合,而是去见这个世界的‘程勇’。
  前世的程勇,或者说陆勇,是一个苏省人,本身是企业老板,在得病之后感觉有点难顶,多方打听,知道了仿制药的事情。
  而后,他就通过病友群等联络方式,告知了很多病友。
  因为大部分病友接触不到出国这样比较艰难的事情,而且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成为了‘代理’,最后原本三万多一瓶的药的仿制品,最终都低到了两百一瓶。
  而他,也不是因为卖药被抓的,准确的说他没在这个过程中赚过一分钱,是不可能被抓的。
  他是因为为了跟阿三国那边的药商结算药款,所以去办了三张信用卡。
  这三张信用卡,是非法渠道获取的,其中两张没法用,他就给丢了。
  结果这丢掉的信用卡被查到了,并且制作信用卡的团伙也被抓获了,他才被抓的。
  而他本人,并不是很喜欢‘我不是药神’,因为他和程勇完全是两回事。
  他没靠这个赚过钱,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被定罪。
  认为这部电影损害了他个人的名誉。
  不过要说的是,如果按照真实经历拍摄,那电影就不会那么吸引人了。
  而在这个世界,韩佳欣在写剧本时,查过很多资料,发现了一个相似的影子。
  并且找这人聊过,然后才写了自己的剧本。
  而韩舟,现在也要去找这位原型。
  原因很简单,拍电影可不是按照剧本一比一拍摄的。
  在拍摄过程中调整剧本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韩舟希望和这位原型聊一下,免得拍出来后,电影和宣称的原型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尴尬了。
  前世的原型是一位苏省锡市人,而这一世的原型,名叫做陈成,是一位苏省金陵市的商人。
  一样,也是纺织公司。
  这倒是非常巧合。
  要知道,锡市纺织业异常发达,但是金陵可不是。
  所以这纯属巧合了。
  毕竟虽然只有有文化有见识有财力,才有可能接触到仿制药,但财力来源都是纺织工厂,的确就是巧合了。
  甚至韩佳欣找到陈成的时候,一眼就认定陈成肯定是韩舟的原型,韩舟的剧本大纲,就是看过陈成的新闻后,才写的。
  不过,仿制品经常要用纤维材料,而诱发慢粒白血病的苯及衍生物就是纤维材料的原料。
  所以,这病得的,也并不算巧合。
  这种悲剧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新衣服到手后,洗一次再穿!
  当然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衣服中很少有这种东西了,但是装修材料胶水油漆等里面依旧有这一类的物质。
  在路上,韩舟看了杨虹准备的资料,大概对于陈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首先,他和陆勇非常相似,在得病初期,被高昂的药费搞的有点难受。
  但是,在代购仿制药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工厂实现了大发展,所以压根不缺钱。
  这毕竟是时代因素,这个时间段,就是华国经济腾飞的时候,地处苏省,手握一家实业工厂,在这种大发展中,只要不瞎作妖,起飞是一定的事情。
  陈成毕竟得了病,要买药,而工厂就是自己的救命钱来源,当然不敢放松管理,所以企业做大也很正常。
  而在企业做大后,陈成也选择了免费带药,而不是卖药。
  原因也很简单,无外乎与同理心。
  没有得病的人,嘴上同情病人,实际上很难产生同理心。
  而得病的陈成,不需要谁去说,只是每次看病,看到的场景,就足够让他考虑行善积德做好事了。
  而陈成并不是因为信用卡问题被抓的。
  陈成的故事比较意外。
  他用了自己的备用库房,作为药品存放基地。
  结果在给一个客户发货时,不小心把箱子发错了。
  直接发了一箱格列卫给客户。
  在货物运送到高速上时,高速上一次临时检查,就发现有一箱并不是衣服,而是药品,害怕是毐品,就找警方来查验。
  警方一看,一种没听过的药,就通知上面。
  结果暴露了带药的事情,然后就被查到了。
  而陈成,也没有被判刑。
  基于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保护平民,特别是弱势群体。
  所以这种行为是不可能被判刑的,哪怕影响了格列卫每年十几个亿的销售额,格列卫急得跳脚,也不可能判刑。
  不过和前世的陆勇一样,在调查取证和庭审过程中这一年多,是住在看守所和医院的。
  一般来说,一件案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定性,而从犯罪嫌疑人进入看守所第一天就已经进入刑期了。
  所以,某些案子两年才判下来,而只判了三年,宣判之后,去监狱只需要服刑一年就出来了。
  而陈成这种情况就是当庭释放。
  不过他这种也不是误判,而是检方要求法院撤回起诉。
  韩舟看完资料,觉得,陈成的故事,比起陆勇的故事,还更有戏剧性冲突一点。
  陈成在看守所这两年,并没有和故事中的‘程勇’一样,失去产业,出来后为难做什么。
  他在看守所这一年多,有贵人相助,他的厂连续接到了很多订单,还不乏价格极高的外贸订单。
  等他出来时,他的工厂,都已经鸟枪换炮,变成大企业了。
  目前,陈成想方设法,在平山搞了一个宅基地,在青山之间修建了一套小院,住在里面,修身养性。
  司机将车停到了院门前,韩舟下了车,才去敲门。
  让韩舟没想到的是,陈成并不是独居在这儿,而是老婆孩子都在。
  孩子看到韩舟和安岚,很激动,小家伙还是个追星族呢,上来就要签名。
  韩舟给孩子签名后,安岚陪着小女孩去玩儿去了。
  韩舟才笑着伸出手:“陈成老师你好。”
  陈成握着韩舟的手:“哎!当不起当不起,我也不教书育人,当不起老师两个字。”
  “当得起。”韩舟:“很快,您的故事就会教育很多人了,所以当得起。”
  陈成和韩佳欣聊过之后,就知道自己的故事要上大荧幕了,所以也知道这件事情,只是有点感叹:“没想到有一天我还能当主角,是你亲自演吗?”
  韩舟还没说话,陈成看了看韩舟,又摆了摆头:“你应该是要演一个没能得到救治,最后离世的病人吧……哎……”
  看韩舟瘦的这样,答案已经明了。
  韩舟:“在开始谈之前,有一件事情我要先说一下。”
  “我们不会完全以你的故事为蓝本拍电影,甚至和你的故事大体上并不太一样。”
  陈成愣了一下。
  韩舟:“我的初衷是,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病,让国家关注到这个病,以及病人们的困难。”
  “所以,会制造很多扣人心悬的戏剧冲突,让电影更好看,传播度更高。”
  “这能理解吗?”
  陈成笑着:“可以理解,只要你说的都达成,那故事和我一不一样,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这种事情,和人说一下,别人不可能不同意。
  毕竟陈成曾经帮助过很多病人,现在再帮一把,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前世的《我不是药神》什么都好,就是这件事情没处理好。
  主创团队没找原型聊过,直接就改了故事,导致很多原型的朋友合作伙伴等,以为人家是靠卖药赚钱起家的,对别人的名誉损害太大了。
  韩舟点头:“谢谢理解,我想听你亲口说一下你的故事。”
  陈成给韩舟倒了一杯茶,然后才开始慢慢讲述。
  其实陈成现在对于这些事情,讲述起来,不像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反而像是用旁观视角在讲。
  一边讲,还一边说自己哪儿做得不对,哪儿做得有趣做的精彩。
  和稽私的警方斗智斗勇,和医生的趣事儿,和其他病友有趣的事儿。
  韩舟把不少事情都记了下来,也许可以用来替换电影中的一些情节。
  比如一些反智的情节。
  在原版电影中,有一段是一个病人买了张长林一开始卖的假药,然后他的儿女以为是吃了主角的药出了问题。
  这都反智的不够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