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韩舟等不了红姐慢慢悠悠的品鉴了,转头跟卢晓生聊了几句,讲了一下运作《达拉崩吧》的大概后,就急匆匆再度出发去机场了。
年前韩舟是没有时间回公司了。
这一次回来,就是在公司露个面,就得再次出发去燕京。
……
机场,王希雅亲自接到了韩舟。
在商务车后面,王希雅拉上了帘子,然后递给韩舟一份资料。
韩舟看到资料,觉得很奇怪:“干嘛给我春晚导演的资料?”
王希雅:“这个导演肯定会找你见一面,你留点心。”
韩舟有点疑惑:“春晚总导演,找我见一面??逗!”
韩舟现在是什么?新出道的选秀歌手。
你说有才华吧,圈里圈外有多少人关注这个?
韩舟的热度也就是个二线明星热度,真实的咖位,也就是个三线歌手。
如果不是安岚出力,韩舟都混不进演播厅。
听说春晚总导演可能会找自己,韩舟是不信的。
王希雅提醒:“这个总导演叫做刘成,蜀省人,他肯定会专门找你碰面。”
韩舟反应了过来。
现在的韩舟好歹已经混了几个月娱乐圈了,也听说了娱乐圈一些最基本的事情。
比如……圈子。
目前娱乐圈有京圈,沪圈,西北圈,港台圈等。
但并没有一个蜀圈。
然而,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娱乐圈走官方面的,但凡到顶的,各个都可以叫做‘蜀圈人’。
原因也简单,第二次大战的时候,全国退守后方,大量的学校在云贵川开办。
而当初有关影视方面的学校就只有一个,这个学校就在蜀省。
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第二代导演,全部都在蜀省住过,而且是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
而整个第三代导演群体,全都是在蜀省读书成长起来的。
在他们提拔人的时候,或多或少有偏向性。
但也正因为这个,就没法形成所谓蜀圈。所谓有竞争才有江湖,总不能整个江湖只有一个门派吧?那还争个屁啊?娱乐圈每一个圈层或者群体,都必有蜀省人。
但反过来看,这也大大降低了蜀省人或者在蜀省成长的从业者在这一行的发展难度。
物理上的传帮带,在现实中是必然客观存在的。
所以王希雅笃定,今年春晚的导演刘成,一定会专门见一次韩舟。
因为韩舟不只是歌手,也不只是演员,还是个导演,目前已经有了两部作品了,一部《hello树先生》一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而且,也不是刘成要见韩舟,准确的说是,韩舟在导演这条路上能不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官方支持,就得看这次会面。
如果刘成见了韩舟,觉得韩舟不错,那么韩舟就会顺理成章的得到去见韩四升的机会。
新一代导演中,蜀地导演太少了,韩舟一定会得到一次机会。
韩·华影集团董事长·华国电影厂厂长·金玉兰奖实际创始人·贺岁档开创者·院线电影审核团负责人·引进电影资格审核专员团队组长·四升。
最近十年,华国所有电影计划,全部由他发起。
最近十年所有的得奖的没得奖的被夸的被骂的所有公众看得到的知名院线电影,他几乎都是制作人。
米国不是说三权分立么?如果说电影圈也三权分立,那么总统是韩四升,大法官是韩四升,国会议长也是韩四升,三权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见韩四升的机会,就是去拜年的机会。
但就这么个机会,有些大娱乐公司的高层,至今还没得到过。
如果说韩舟身上有什么金手指的话,那就是出生在了蜀省,天然捡了个大便宜。
……
韩舟仔细的看起了春晚导演刘成的履历,就发现,这世界那有什么容易的事情。
刘成,早年在央台综艺部门工作。
曾经参加过十五年前活动于各种大型晚会,包括民族舞会晚会等等。
10年成为了春晚副导演。
此时,他距离春晚导演,一步之遥。
12年参与春晚导演竞标,失败。
根据王希雅的资料,都说不清楚他遇到了什么事儿。
反正他是撞到某个铁板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晚会和实际节目的制作。
就这样,他一直得不到复起的机会。
一直到了两年前2020年,韩四升给一个新锐导演组团队,让刘成去做执行导演,做了一款名叫做《了不起的挑战》的综艺。
这部综艺本来要已经拍了两季了,评分并不高。
在刘成成为执行导演后,评分暴涨到了八点五分。
也就是这一次,刘成抓住了复起的机会。
去年,刘成成为了央台综艺部门的副手。
今年,刘成成为了春晚总导演。
多年磨砺,他也已经五十岁了。
韩舟看完资料:“明白了,他当年得罪的人死了,韩四叔把他重新提起来了。”
王希雅一把捂住了韩舟的嘴:“祸从口出……”
“瞎说什么呢。”
这种话,实话就等于瞎说。
韩舟笑了:“我又不傻。”
这句话却让王希雅心中莫名。
韩舟这句话,等于是说:我就是在你面前才这么说话,你当我傻吗在外人面前会这么说?
也等于是说:希雅,我当你是自己人。
很快,就到了央妈大楼。
“今天是最后一次彩排,但也会现场录制节目,所以一定不能在这儿闹事。”王希雅提醒着:“今天会录制备份播放的碟片。”
“如果直播出现问题,就会播放备用碟片,所以对于台里来说,今天和大年三十直接播出时规格没有任何区别。”
韩舟平静点头:“明白了。”
王希雅和韩舟带着牌子往里走,很快就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
比如陈锋,比如刘奕玲,他们都单独拥有一个休息室。
韩舟从门口探头去看陈锋:“哈喽?”
陈锋从镜子里看到韩舟,一边笑一边说着:“化妆老师,给我十秒钟,我去揍个人。”
韩舟急忙:“溜了溜了~”
很快,韩舟就看到了安岚的休息室。
门边,此时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这种新人,还有专门的休息室?我在圈里多少年了?我有吗?”
另一个:“你丫小声点,你爹叫刘建西吗?你妈叫安胜男吗?你姥姥叫黄怡?”
韩舟看向这两个人,微笑了一下,然后去敲门。
这两个人看到韩舟去敲安岚的门,大感不妙,直接溜了。
王希雅从另一边溜了一圈刚好过来,小声:“刘成走过来了,你自己注意。”
此时,门也打开了。
安岚看到韩舟在门口,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就看到王希雅也在,笑出了声,拉着王希雅的手:“雅雅姐,明天咱逛街去。”
王希雅算了下时间:“明天啊?可以啊。”
正要说话,王希雅看到刘成带着总导演的牌子走了过来,于是微笑打招呼:“刘导,新年好啊!”
刘成哈哈大笑:“王总你好你好,新年好,明年有活儿想着点我。”
王希雅乐了:“你都春晚总导演了,还需要找活儿?倒是我们天乐有麻烦刘导的时候,一定要赏脸啊。”
刘成哈哈乐了,然后看向安岚:“这造型不错,三十晚上,千家万户肯定都会记住你,不愧是小天后啊。”
安岚微笑:“全靠刘导。”
刘成低头看了一眼韩舟的牌子,笑着:“韩舟,头一回儿碰面儿哈,一表人才哟。”
熟悉的乡音。
韩舟也用蜀都话:“刘导新年好,新年发财,红包拿来。”
韩舟就这么一说,刘成从口袋里摸出红包:“来。”
韩舟都愣住了,真有?
刘成:“春晚红包可不大,都不够打车钱,彩排红包更小,六块钱。”
“对了,我问你个事儿。”
刘成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
王希雅看了看安岚,示意别进去。
刘成和韩舟单独进了屋里。
不到一分钟就出来了。
然后刘成笑着就走了。
韩舟笑着:“刘导慢走。”
王希雅和安岚拉着韩舟进屋,王希雅:“说什么了?”
韩舟挠头:“我什么也没说,他就说有三个事儿。”
安岚好奇:“什么事儿?”
韩舟:“第一件事让我在相声节目时当托儿,举一副自己写的祝福新年的对联就行,我念了一首诗,他觉得很不错,就选定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告诉我韩四叔让我明天下午三点去他家。”
“第三件事情就是告诉我韩四叔喜欢吃挂面。”
王希雅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另一头秒接。
王希雅:“你让人从蜀省旺苍县买一把挂面,再搭配一点当地腊肉腊货,不要有包装的,简朴但干净的,明天早上之前一定要送到我手里,明白了吗?”
王希雅正说着,安岚拉住王希雅,摆了摆头:“别买旺苍县的,买中江的。”
“算了……还是别买了,我爸公司应该有现成的,我让人去取。”
王希雅愣了一下,瞬间明白了过来,买旺苍县的,太刻意了。
于是转身继续给电话另一头的人说着。
韩舟摊手:“没必要吧?我去超市买一把不就得了。”
安岚瞪了韩舟一眼:“你赚麻了知道吗?我家里存了一罐旺苍的高山茶,明天提过去。”
韩舟后知后觉反应了过来。
为什么韩四升这个时候让韩舟过去,而不是年后?
现在韩舟公司和天乐合资运作的《他是龙》正在到处运作排片的事儿,韩四升能不知道?
韩四升叫韩舟年前去见他,是一种信号。
无论这个信号代表着什么,结果都是,各大院线必须在心理预期基础之上,再凑百分之五的首日排片给《他是龙》。
虽然只是初一这一天,但这对于韩舟来说,太重要了。
至于之后的排片,那就要看实打实的票房成绩了,韩四升说话再管用,也不会因为非官方的事情让院线亏本给他面子。
至于明天要去找院线谈的事情,不用谈了。
因为这一行没有谁敢让韩舟先拜访自己,然后再去拜访韩四升。
这是韩四升用了一辈子混出来的地位,韩舟想知道,自己要多少年才能走到这一步。
第八十一章 公若不弃……韩四爷:滚~
韩四升的履历很吓人,以至于王希雅头一晚上就睡不着觉,准备这准备那,时不时给韩舟发消息通气。
安岚也是又准备挂面又准备腊肉又准备茶叶的,还和家里阿姨一起,整理着这些没包装的东西的卖相。
韩舟在安岚家,到了十二点整,倒头就睡着了。
不怪王希雅、安岚谨慎。
看看韩四升的履历,太吓人了。
二十三岁,普通人家庭出生的他在当了几年知青和三年兵后,加入峨眉山电影厂,彼时是一个电工。
没错,是一个电工。
四年后,他从电工成为了艺术主任。
然后被单位出资送去蜀大中文系学习,大三又被送去燕影进修了一年,一年后同时拿到了蜀大学历和燕影进修毕业证。
回来时,三十一岁,直接任命峨眉厂副厂长。
这一年他力排众议要一部电影增加七场动作戏,而这部电影创造了电影厂电影拷贝历史记录,因为其眼光毒辣,引起了燕京方面的注意。
三十二岁,他以地方电影厂副职的身份,获得机会组织第五届金玉兰奖。
他把这个小范围玩儿的奖,办成了官方第一大电影奖,随后金百合、金像奖开始学习金玉兰电影奖的组织流程和形式,最后形成了华国电影三金奖,可以说韩四升年轻时一手缔造了三金奖。
在这之后几年,他全情投入编、导了一部名叫《长江岸》的电影,获得了官方最高奖项‘五个一’,这部电影也拿遍了国内所有电影奖,甚至因为时代原因,当初华国和欧陆关系很好,这部电影还拿了四个欧洲电影节的奖项。
四十岁,他从峨眉厂副厂长的职务直接调任燕京电影厂厂长。
为了签下他,燕京官方用了十部摄影机,四十箱胶卷送给蜀省方面,作为‘转会费’。
四十二岁这年,他多方联系,集资了三百万拍摄了一部《甲乙丙丁》并在春节上映,创造了贺岁档这个概念。
这一年,剃头才收五毛钱,三百万拍电影这魄力,风头一时无两。
四十三岁,成为华影副总经理。
四十四岁,开始主导官方电影公司和电影厂市场化。
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连续给第五代导演当制片人客串角色,一手捧出甚至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出了第五代导演。
四十八岁,上任华影总经理,同年开启华国电影商业大片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