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曹……你们都会啊?
就我不懂?
老痰我懂,45年的老痰我也有。
关键是……这为什么会导致这些怪病呢?
现在,摆在杨鸿年面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不懂装懂,反正……不懂得肯定不是我一个,大家一起做南郭先生!
第二:问吧,丢人有什么坏处?不耻下问可是自己的优点啊!
想了想,杨鸿年举手问道:“我有个问题,老痰是如何导致这些疾病的呢?”
“病机是什么?”
顿时!
伴随着一个异类的出现。
这一窝人不吭声了。
而陶训义看见杨鸿年提的问题,顿时笑了起来,他很欣慰。
很开心!
杨鸿年能走出自己的内心尊严圈很不容易。
陶训义开心的解释道:
“这是因为,老痰容易蛰伏与迥薄之处,这就在三焦之中,心包络之围!”
“心包和三焦经是互为表里的,但是,全都是……俱有名无形!所以,这个位置,我们后来讨论,就是迥薄之处!”
“《灵兰秘典》称心为君主,《二十五难》称包络为心主。
盖心主有形之君,包络是无形之主。
柱下史云:“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
说的就是心包的奇妙之处。
但是,心和心包经,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包络之经,起膻中,因包络动则喜笑不止神明乱,与十二官内膻中喜乐出焉相吻合遂以包络即膻中!”
“所以,老痰,多生怪病!”
杨鸿年闻声,点了点头。
台下众人不少都是恍然大悟。
表示学到了不少东西!
“原来如此!”
“对啊,迥薄之处原来是这个道理!”
“原来我对三焦和心包经有所误解啊!”
……
杨鸿年撇了撇嘴,就知道……
南郭先生一大堆!
刚才点头,点个毛线啊……
一群滥竽充数的家伙。
这能当大家?
切!
而此时!
王珩显然是听不明白了!
什么心包,什么三焦,什么神明……
中医可真的能扯淡啊……
完全听不懂怎么办?
不过,王珩最关心的是……小袁这个疾病,能不能治疗!
王珩连忙问道:“陶老,小袁的病……能治好吗?”
陶训义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病啊……”
“难点,不在治疗上。”
“真正的难,就难在诊断上。”
“哎!”
“多亏了小陈啊。”
“若不是他,今天我们这一群人,可能都要败兴而归了。”
陈南听着陶训义刚才的那一番分析,内心震撼不已。
这才是高手啊!
中医理论信手捏来,中医经典出口便是。
这都是多少年积累换来的。
自己的路……还很长啊。
虽然自己能通过脉诊给出来是老痰。
但是!
自己能圆满的阐述患者的病理病机吗?
显然是不能的!
陶训义笑着说道:“小陈,如果让你来治疗,你会怎么治疗患者?”
陈南闻声,若有所思!
“礞石滚痰汤!”
陶训义呵呵一笑:“不错,不错!”
“就用这个治疗。”
王珩闻声,点头决定试试。
但是,患者发病,并非一直发作,所以疗效只能后续观察了。
此时一番会诊,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多。
众人纷纷离去!
而陈南看来,奖励显然不可能一下子就送到了。
一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
杨鸿年笑着走到了陶训义身边:“老师,您真厉害!”
陶训义冷哼一声:“我不是你老师!”
“我才不要你这么丢人的学生!”
“不耻下问!”
“你瞧见没,全场就你不会。”
“丢不丢人!”
虽然在骂,但是陶训义却是笑着说出来的。
杨鸿年讪讪一笑,连忙赔笑。
这个时候,陈南从厕所出来了,陶训义脸色一变,直接踢走杨鸿年。
假装不认识!
杨鸿年被突然踢了一脚,正要生气,一看是陈南出来了,连忙委屈的躲闪开。
你个该死的陈南……有你在……我老师都不认我了!
只是……
陈南却收到了一个差评。
【叮!恭喜您,收到杨
鸿年的初级差评,获得奖励:犀牛角:20g!】
第143章 怀孕
杨鸿年委屈的走到了陈南身边,一言不发。
陈南虽然有些不解,但是还是欣慰的笑了起来。
要不说呢,还得是我杨主任啊!
时不时的都能送来一些温暖人心的差评。
你这样,我怎么好意思离开你呢?
既然杨鸿年和陶训义不认识,陈南主动当起了牵线搭桥的人。
“陶老,这就是我们中医科的主任,杨主任!”
“杨主任,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晋省名老中医,号称陶一手的陶训义,陶老!”
看见陈南热情的介绍。
一旁的李光明嘴角一抽,忍不住扭开了脸,他怕自己忍不住……
而陶训义和杨鸿年的脸色,都略微多了些许尴尬。
“咳咳……”
两人此时此刻,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杨鸿年内心悲怆不已。
“这个……杨主任啊,你好!”
还是陶老脸皮厚,身份转换极快。
杨鸿年连忙双手迎了上去:“老……陶老,您好,久仰大名,今天开了眼了!”
开眼了?
陶训义顿时眯眼,他觉得,这个不孝之徒,是在内涵自己不认他这个徒弟!
陶训义当即呵呵一笑,我倒是让你开开眼!
“呵呵,不不不……”
“杨主任,我得多跟你学习学习,你说刚才那么多人,就你能问出那些问题来,我觉得杨主任你一定是一个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人啊!”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我得跟你多学学!”
杨鸿年顿时冷汗涔涔。
陈南看见两人相聊甚欢,顿时笑着说道:
“是啊!”
“陶老,我们杨主任的确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主任。”
杨鸿年:???
陶训义:!!!
李光明忍不住了,肩膀耸动,直接咳咳咳的起身离开。
而此时,王珩走了过来,这一次他手里已经拿着处方了。
“陶老,你看,这个方子和计量没问题吧?”
陶训义接过方子,认真点头:“嗯,没问题!”
“小陈选择的这个方子,十分精妙。”
王珩对于陶训义还是十分认可和尊重的。
得到陶训义的肯定之后,王珩这边连忙开始着手准备起来。
“好,那我就去准备。”
“有什么后续情况,我跟大家及时汇报一下!”
“毕竟,这小袁……也是我们医院一个疑难杂症呢。”
众人闻声,纷纷点头。
这一个疑难杂症的小患者,大家对于后续的治疗情况,还是十分期待的。
不过,陈南今天先是诊断出患者有老痰,然后更是想出针对的方子,不少人对于陈南已经多了几分认可。
但是人类终归是一种善妒的生物。
终究是会有些人对陈南的优秀有些不满的。
对此,陈南自然不会介意。
能收获更多的差评和敌意,他喜闻乐见。
杨鸿年好奇问道:“礞石滚痰汤,临床很少用啊!”
“这个……”
看着杨鸿年又准备问问题了,一旁的陶训义顿时身体一顿。
大哥!
你是我老师行吗?
不要问了!
你看李光明都笑成啥了?
陶训义不给杨鸿年卖萌的机会,直接说道:
“隐君礞石滚痰丸,这可是一个千古怪病的妙方啊!”
“对于治实热老痰,非此不化,功效若神。”
陶训义正在讲解的时候,陈南忽然听见了一阵系统提示音响了起来。
【叮!检测到名家授业解惑,是否使用感悟卡?剩余时间20分钟。】
陈南顿时一喜!
感悟卡?!
自己怎么忘了这个东西了。
这一张感悟卡还是陈南当初接诊朱民生老爷子的时候拿到的奖励,当时在感悟卡的帮助下,陈南的脉诊水平提升了很多。
没想到还剩下20分钟。
陈南连忙开启。
而此时,陶训义这也认真解释道:
“痰不自动,因气而动,气不自升,因火而升,积之既久,根据附肠胃,回簿曲折之处。
以为栖泊之窠臼,谓之老痰变现之症,莫可名状,非寻常药物可能疗也。
故用大黄为君,以开下行之路;
黄芩为臣,以抑上僭之火;
礞石剽悍之性,游行肠胃,踵其回薄曲折之处,荡而涤之,故以为佐;奔驰于上午下焦,开飞门、魄门之窍者。
沉香之力也,故以为使。
……”
陶训义是有真功夫的!
他虽然被尊称为“陶一手”,显然不可能只擅长诊脉,对于方剂学、内科学……这些经验都很丰富!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行走的技能库。
礞石滚痰方用药不多,但是,通过陶老爷子这么细细的讲解,陈南惊喜的发现,每一种药物,就如同有了生命一般,在方子中,承担起来了独特的属性。
四气五味,特殊归经。
都让中药的配伍成功实现了其该有的价值!
这也让陈南意识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如果对于药物不够了解,方剂的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用药遣方,终究不是派兵打仗。
但是,可以理解为行军布阵。
每一个方阵如何发挥作用如果都不够了解的话,你谈何组合行军?
但是!
关键是陈南拥有专业级的本草专精。
所以,对于陶老的这些分析,陈南很容易理解。
良久……
陶训义说完之后,陈南忽然听见系统提示音响了起来。
【叮!温馨提示,您的方剂学正在提升……,当前距离专业级还差75%!】
陈南顿时一喜!
他终于看到了希望。
陶训义讲完之后,看着陈南若有所思的面容,欣慰一笑。
良师遇高徒,不免也是人生万年一大幸事啊。
陶训义现在很想对着陈南说一句:“以后多交流,有什么疑惑,可以咨询我。”
但是,话到嘴边,还没说出口。
却看见一旁的杨鸿年一脸茫然和忐忑的样子,顿时不自觉的抬起右手想要开大招。
这他娘的……
人比人气死人啊!
杨鸿年你这朽木,气死老夫也。
一行人离开了晋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之后,陶训义给杨鸿年使了个眼色,让他送陈南回家。
而这边,李光明则是笑着说道:“陶老,郑老,我送送二位吧。”
陶训义点头:“好!”
临行前,陶训义走到了杨鸿年身边,压低声音说了句:“周六过来,你师母给你剁了饺子馅。”
杨鸿年嘴角差点笑出声来。
不过在陶训义恶狠狠的眼神里,给憋了回去。
路上。
李光明笑着说道:“陶老,您对杨主任,可真的是太过严苛了啊!”
“杨主任知道了,心里也会难受的。”
陶训义叹了口气:“哎……咱们这一行业,徒弟就跟半个儿子一样。”
“你不用介意他的感受!”
“杨鸿年这小子,做了我六年学生,三年下级医师,在我家吃饭的次数跟我差不多了!”
“你师娘啊,太惯着他了!”
“这小子,没皮没脸,早就习惯了。”
“呵呵……”
虽然嘴上骂着杨鸿年不争气,但是陶训义心里却把杨鸿年当成了半个儿子。
他何曾不记得,当时他62岁心梗住院那次,杨鸿年哭的是最凶的。
甚至他娘的都说出来,陶老爷子死了以后,他要做抬棺材的孝子这种说法!
当时老爷子也是命悬一线,听见这话以后,心里颇受感动。
陶训义一辈子,也不是顺顺当当。
24岁结婚,36岁离异,妻子出轨了,带着孩子去了美国。
后来再婚已经是40多了,陶训义没有儿子,虽然有学生,但是……学生终究不能当孩子用。
然后五十二岁的时候,收了25岁的杨鸿年,做硕士生导师。
然后一带就是十多年!
这十多年期间,杨鸿年已经
把陶训义当成了父亲一样照顾。
那时候,老爷子身体已经不行了,家里一些杂活小事儿,甚至是水电煤气堵马桶了,都是杨鸿年在做。
这陶训义俨然是把杨鸿年当成了干儿子来看。
杨鸿年何曾不是把老爷子当成父亲来看?
所以,说归说,骂归骂,心里终究是疼的很。
陶训义忍不住笑了笑。
天赋这个东西,怎么说呢?
与生俱来的。
但是,还有一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