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医生,别怂!-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得思路很好,我们会研究一下的。”
  莫向强也发言支持:“对,我觉得,杨主任说的有道理,改变,就要大刀阔斧的气势,有釜底抽薪的决心,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下一个,让我们掌声有请来自省中医院的陶功书陶院长分享!”
  陶功书笑着站了起来,对着周围的掌声谦虚恭维一番:“谢谢大家。”
  “我今天分享的是,补中益气汤的运用!”
  陈南眯着眼睛,战斗力开始飙升了起来。
  他其实今天并不计划发言的,但是。。。。。。看着自己杨主任被人欺负,他决定,不装了,我摊牌了,我他娘的就是怼神!
  补中益气汤是吗?
  我倒要看看,有谁比我更懂补中益气汤!
  陶功书笑着说道:“补中益气汤加减,其实我们省中医院脾胃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些心得!”
  “众所周知,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
  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道,“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
  而今日,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者日少,初涉临床的医生使用补中益气汤每每会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感觉。
  为什么?
  今天呢,我也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重新申视李东垣笔下的补中益气汤,也许有益于临床。”
  “但是呢,此方不应该拘泥于此。”
  “其实,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是非常广的,既可治内伤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药加减(主要是加药)是极其灵活多变的,补药、泻药、寒药、热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
  但万变中有其不变的根本,也就是适应症只能是“内伤”,外感病也是在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脉主要出现在右关,病变的主要病位在脾胃。”
  “首先第一点,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
  “我在临床之中啊。。。。。。”
  陶功书讲的很认真,的确,他把好东西拿出来分享了!
  没办法,他要是不分享压箱底的东西,今天风头绝对要被杨鸿年抢走了!
  今天可是有不少专家的!
  他们都是【加分项】的关键因素。
  伴随着陶功书的演讲结束,顿时台下掌声如沸腾。
  众人都很热情!
  陶功书看着那些全国名中医都开始鼓掌,内心多了几分自得,毕竟。。。。。。他是有实力的,有真才实学的!
  很快,在他的安排下,几个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疑问和好奇。
  陶功书不急不慢,绘声绘色的讲解的十分清晰。
  甚至还引用了病例和引经据典。
  “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就能看出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其实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同样,我们正在研发一款制剂,就是在两方结合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这个东西呢,我也申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目前还在评测中。”
  就在众人恭维声中,忽然一个人站了起来说道:
  “我觉得,这种配伍方法,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忽然安静了下来!
  众人寻声望去,发现是陈南站了起来!
  陶功书的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不过他还是很有格局的笑了:“哦?陈医生有什么看法吗?”
  陈南微微一笑:“当然了!”
  补中益气汤治“元气脾胃之虚”,六味地黄丸治“肾水真阴之弱”,“二方兼而济之,乃王道平和之剂”,合用似极为高明。
  但是!
  你真的理解补中益气汤吗?”
  陈南就是秉承着怼人的出发点去的,说话根本毫不留情!
  此话一出,赵建勇本能的一哆嗦。
  他太他妈熟悉陈南的这个怼人的策略了。
  他亲身体会过的!
  不过,这一次,他和陈南是一个立场,因此,赵建勇很激动!
  陈南的话,真的是一点情面没给对方。
  陶功书认真笑着说道:“哦?难道你比我更懂补中益气汤?”
  陈南微微一笑:“当然!”
  “你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陶功书努力让自己不愤怒,但其实内心早就炸了,他用仅存的一丝素养强行笑了起来:“哦?愿闻其详!”
  陈南直接说道:
  “从李东垣“立方本指”去认识,则茯苓、半夏沉降有余,六味地黄丸降入下焦,皆不利于“升其阳”。
  可见,你根本不解东垣本意,随意加减极易“动手便错”。
  这一番话,语气很沉,如同重剑无锋一般,杀人于无形!
  而周围拥护陶功书的人已经开始指指点点,小声议论起来。陈南不为所动,继续说道:
  “误用极易坏事,于是后世医家提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禁忌症。
  如张景岳说:“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
  柯琴说:“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这些论述对后学者的临证是极其有用的。
  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看来,这只是低层次的、形式上的认识。”
  陈南说话从来不留情面的,是非就是是非,哪有什么迂回?
  “张元素立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作为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深受其影响,所有方剂皆为“从权而立”。
  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传授他人所谓效方、验方。
  补中益气汤方后有一系列加减法及较大篇幅的“四时用药加减法”,示人方不可执,灵活应用。”
  “所以,你从一开始就错了!”
  “当然了,补中益气汤和六味地黄丸,不是不能配伍。”
  “实际上,内伤脾胃病证中,肾虚完全是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只是用药时需斟酌升降浮沉。”
  “我请问,您考虑到了吗?”
  这句话一出口,就是老阴阳人了!
  但是!
  杨鸿年内心却激动的难以附加。
  这他妈。。。。。。
  自己以后绝对是保皇党!
  去他妈的!
  陈南,老子这条命,梭哈了!


第238章 严重级差评奖励丰富
  其实,杨鸿年又何曾不想跟着陈南在中医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呢?
  但是,天赋这个东西,有时候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
  出身不错,拜师名医陶训义,而且跟师好多年,却依然能力有限,杨鸿年内心对于自己情况十分清楚。
  他在被陶功书怼的哑口无言的时候,其实何曾没有萌生过也怼回去的心思呢?
  可是!
  相比自己而言,陶功书作为晋省中医药的业务牌面,全国名老中医,他的水平,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即便是他有心,也无力啊!
  但是!
  看着陶功书享受众人称赞和恭维,杨鸿年更加气急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南挺身而出,他站起来,用他最擅长的方式,一语击溃陶功书的理念。
  这种感觉让杨鸿年内心激动不已,陈南这小子真的不错,有事儿他真的上!
  而杨鸿年内心…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太他妈的甜蜜了!被人保护的感觉,真的是太幸福了。
  但是,相比杨鸿年的激动,现场的气氛却瞬间凝重起来。
  要知道,这一次会议可是陶功书的主场,也是省中医院的主场,但是陈南却在这样的场合下,直接一言不合就怼的对方无话可说。
  此时的陶功书脸色青红泛紫,双目骇然,额纹更是紧紧地皱在一起,整个人浑身所有的素养都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愤怒的面孔!
  你这陈南一点不做人了是吗?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他娘的乖乖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我一开口,你就有意见了?
  而且,你这相当于直接推翻了我关于补中益气汤的学术理念!
  你要点脸行吗?!
  淦!
  陶功书内心是真的很生气,但是他做不到像陈南这样掀桌子摆挑子那样的劲儿,说白了人家有偶像包袱!
  相比之下,陈南反倒是一个混不腻的一样的人,百无禁忌,反正人家就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小大夫,你能拿我怎么滴?
  【叮!恭喜您,收到来自陶功书的差评,差评等级:高级】陈南听见系统提示音之后,面不改色。
  呵呵。。。。。。高级的差评?
  看来还不够劲儿啊!
  这一次不搞个严重级,陈南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一次出场费!
  不过,不着急。。。。。。
  打击人,不能一下子击溃,要给他反击的余地,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节奏感!
  现场一众晋省中医领域的主任们一个个看着陶功书,等待着他说话。
  而陶功书这个时候…却没有冲动!
  他一直在内心做自己的思想工作,这辈子积攒的所有理智都用了出来,这才强压住内心的怒火。
  毕竟是五十大几岁的人了,他的情绪管理,相比年轻人,还是要沉稳太多了。
  陶功书开始思考陈南刚才说的话!
  而此时,现场更多的人,此时都在思考陈南刚才的那一番发言。
  关于张元素和李东垣的学术思想,这些都是大家十分在意的问题。
  张元素被誉为现在的脏腑辨证的大佬之一,他的追随者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和现在的学院派的中医大夫而言契合性很高!
  大多数人在思考“补中益气汤”的正确用法。
  但是。。。。。。
  此时台上的六位国医大师,却在思考一种理念!
  那就是陈南刚才那一番话中,对于关于张元素和李东垣之间的传承变化。
  陈南刚才那一句话,直接如同一剂强心剂一般,直接打动了耿鹏兴老爷子的那一颗心:
  “所立此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
  这句话说得太有意思了!
  耿鹏兴似乎找到了新一代关于中医人培养的新思路。
  现代中医,缺乏创新性,多以经方使用,高明点的使用经方化裁加减,或者是组方,这是一种十分容易上手,也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
  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耿鹏兴这辈子在学校待得时间远超于其他国医大师,所以,他更加看重的是中医人才培养方面。
  而陈南刚才说出的那些话,让耿老爷子内心触动不已!
  自从民国后期诞生的那一批国手还在开辟新思路之外,现在的学院派中坚力量,反倒是成为了保守派!
  他们对于新方的开发,逐渐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信心。
  耿鹏兴没想到陈南这个年仅25岁的中医人口中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所立方剂皆为“从权而立“!
  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传授他人所谓效方、验方。
  补中益气汤方后有一系列加减法及较大篇幅的“四时用药加减法”,示人方不可执,灵活应用。”
  就从这几句话里面,耿鹏兴似乎就能看到陈南的造诣和水平。
  孟义超此时也是面色凝重!
  因为他惊讶的发现一个问题似乎陈南的段位要超过了陶功书整整一大截!
  这是两个层次的水准啊。。。。。。
  陶功书看似把补中益气汤吃的灵活了,但是陈南一个升降沉浮理论,就直接否定了陶功书。
  当然了!
  孟义超早就看出来了陈南在取巧。
  没错!
  陈南绝对是一个狡猾的小子。
  因为陶功书说的补中益气汤的甲减运用中,的确是有不少正确的思路,无可厚非,陶功书是有水平的人。
  但是。。。。。。陈南呢?
  陈南直接从立方原则,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根本上,却否定了陶功书的思路。
  也就是说…陈南这小子,就是来报仇的!
  可关键是,你偏偏找不到人家话里面任何一个问题。
  只能说是技不如人啊!
  想通这些之后的孟义超内心惊讶无比,因为……他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古籍经典阅读量,也太可怕了。
  无论是李东垣还是张元素,这两人的学术思想,陈南吃的透透的!
  以至于,陶功书和陈南根本没法比!
  如果比脾胃领域的造诣,陈南绝对比不上陶功书。
  但是!
  要比对于补中益气汤,比对于李东垣和张元素的了解,陶功书对陈南是拍马难及啊!
  这小子……怪物啊!
  难怪那么多国医大师要收他为徒呢,这是妖孽啊。
  想到这里,孟义超忍不住摇了摇头,陶功书这一次要吃亏了,不过…谁让他对杨鸿年那样呢?
  说白了,该!
  陶功书这几年在晋省的中医圈子里的确有点跳,国医大师一般都不会和年轻人掺和一些事情,但是他却很喜欢闹腾,这几年,陶功书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