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如果合作达成,白川电器希望在年底之前投产,这一目标能达成吗?”
  日元的持续升高也给了白川电器很大的压力,所以转移产能的事宜早不宜迟。
  听到白川枫的要求,梁相一拍胸部。“别说年底,半年!十月份!工厂一定建设到位!”
  比技术此时鹏城可能落后一截,但是比速度他梁相绝对不虚任何人。
  人多力量大,华夏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鹏城速度的口号,也不是白喊的。
  “好!梁先生如此说,那鄙人对这次合作就更有信心了。”
  啧,这种办事的劲头,白川枫也深受感染。
  “3000万美元的总投资额不变,不过因为工程进度原因,这笔投资会在未来三年内逐步落实。
  另外考虑到一些设备需要从海外运输,先期白川电器会出资1000万美元用于特殊设备的采购。
  贵方的出资部分,可以用厂房建设的人工、材料等费用来抵扣。”
  白川枫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美元,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
  他知道自己的老家这时候缺外汇,所以对外采购这部分由白川电器负责。
  而华夏这里的出资方则只需要负责厂房建设,以及国内可替代设备的采购即可。
  虽然钱没少出,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帮了大忙。
  而且彼此双方合资后,华夏这里也可以学习白川电器的先进技术。
  包括管理经验、质量体系的建立,以及合格工人的培训等等,这对于华夏而言都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至于工厂建立后,原材料及部分零部件的采购,就近使用本土产品替代那当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对于拉动整个鹏城的经济,甚至部分产业链的完善,都会是莫大的拉动力。
  此时的华夏对于一切的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那都是如饥似渴。
  谢姓领导紧紧握住白川枫的手使劲摇了摇,“白川电器是华夏人们的好朋友!”
  上面传来的消息果然没错,这位霓虹友人确实对华夏有着特殊的好感。
  彼此双方又是好一番客套,这次白川枫应邀来华夏的考察算是完成了第一站的工作。
  在未来几天他还将一路向北,途径沪市、苏城、津沽,然后最终抵达燕京。
  而这一次和鹏城这里的合作,白川电器主要是想把收音机、随身听等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放在这里。
  培育本地市场是一部分原因,同时也可以借此为跳板向东南亚市场开拓。
  另外白川电器在华夏的投资绝不止鹏城这一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工厂在这里建成。
  CD厂、光驱厂、液晶电视机厂,甚至白川电器正在开发的笔记本工厂等都有可能。
  它们会被拆分成不同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
  充分利用华夏这里的资源是一部分原因,分担风险也是另外一层因素。
  毕竟不比霓虹国内,在这里白川电器还很稚嫩,人脉、资源、关系网等等皆不可同日而语。
  分步而建,分地而建,那是必要措施。
  不过在时间上可能还要再等一等,等到政府机构支持外商独资企业的建立之时,白川枫才会考虑大规模进入华夏市场。
  哪怕是自己的第一故乡,这个时期他依旧有着自己的顾虑。
  现在于鹏城落户的合资厂,最多算是第一次的试探。
  他期待有一天,白川(华夏)的总部也能在这一片大地上建立。
  而在来华夏之前,其实白川枫已经去过一次夷洲了。
  相对而言那里的风气要更开放一点,所以白川电器在那里也成立自己的分部。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座代工厂,专门用来生产随声听、CD机、游戏机等热销海外的产品。
  当然它的规模不会太大,只能算是一个过度。
  等这几年霓虹的泡沫过去,华夏这里变得更加开放,那时候才是白川电器产能集体外迁的最佳时机。
  所以白川枫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海外遍地考察,为以后白川电器的国际化路线先行做初步规划。
  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他大抵都要在华夏度过了。
  并且和度假的悠闲状态不同,不停的在路上奔波那或许才是常态。
  啧,不过是不是可以把学姐叫过来陪陪自己。
  说来一个人似乎有些寂寞了呢。


第四百四十章 出乎意料
  “小枫!快看~快看!太阳!”
  “诶,怎么了?”
  正坐在凉亭里啃着冰镇西瓜的白川枫,不明所以的抬起头。
  “太阳!”田中裕子手指着西边的落日,激动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叹。
  “嗯?”白川枫转过目光。
  苍茫的大地上,夕阳的余晖渐渐西斜。
  那圆盘大又红彤彤的落日,有一小部分已经慢慢隐入地平线之下。
  “夕阳很美?”白川枫确定似的看向她。
  还别说虽然是夏季,但此时的太阳难得露出温柔的一面。
  在不那么刺眼的情况下,红色的落日与大地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
  “夕阳确实很美,不过太阳竟然是从地平线落下去的呢~”
  田中裕子看着远处的夕阳喃喃自语,那痴迷的神情说不出的赞叹与感怀。
  晚风拂过,额前的长发微微颤动。
  虽然是老夫老妻了,但晚霞中别具风情的她,依旧看的白川枫一呆。
  等回过神听清她的感叹,白川枫下意识就想反驳道:太阳不从地平线落下,难道自己消失吗?
  不过等他再次看向那渐渐西沉的斜阳时,白川枫突然明白了田中裕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叹。
  以往在霓虹每逢傍晚,太阳不是落进了山里,就是消失在了大海里。
  但是像现在这样,慢慢消失在地平线上的情况,几乎从未有过。
  国土狭长,“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意境在霓虹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华夏真的很大啊~”田中裕子收回目光,内心深处依旧留存着一丝小小的震撼。
  她这次来华夏还是受到了白川枫的召唤,正好自己在霓虹也没什么事。
  自从有了小晴空他们之后,他们两人就没好好的度过假。
  这次正好,于是在收拾了一番之后,她就只身飞来了华夏。
  出乎意料的,第一次来华夏的她,却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欢迎。
  人们不知道她的名字,但纷纷称呼她为阿信。
  在听了身边的人解释后,田中裕子才明白自己受到如此欢迎的原因。
  原来在去年,《阿信》已经被引进华夏,并且掀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狂潮。
  在霓虹NHK电视台,《阿信》的最高收视率为62。9%,已经够高了吧。
  但是在华夏,其收视最高峰是80%,每到饭点几乎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那时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台不大的黑白电视,为一个异国女子的曲折命运而唏嘘不已……
  所以大概也能想象,当人们发现电视剧中的人走进现实。并且还是来自异国他乡时,内心是多么的激动与惊讶了。
  因为名气太高,田中裕子来华夏后也出席了一些文化类的活动。
  而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他们夫妇一同出席时,田中裕子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白川枫。
  甚至在面见那位老人时,对方都笑着开了一句玩笑:霓虹的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嘛。
  是的,这一次来燕京,白川枫也见到了那位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的老人。
  作为迄今为止在华夏投资最大的霓虹企业,白川枫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
  松下、东芝他们虽然和华夏合作的比较早,但他们的投资规模绝对没有现在的白川电器大。
  因为在从南方一路抵达燕京的这一路上,白川枫在苏城、金陵、青岛、津门几个地方也投资了一些项目。
  依旧是双方合资,而合作的项目从普通的家用电器,到日常生活中用的干电池,应有尽有。
  有些诸如CTR电视机、微波驴、电水壶、电饭煲等产品,白川电器自己在霓虹都不做。
  因为竞争对手太多、利润太薄,所以这一领域基本没有涉足。
  但是白川枫来华夏逛了一圈之后才发现,自家引以为傲的随身听、音响、CD机、VCD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它们在华夏完全无用武之地。
  现在的华夏几乎没有以上产品生存的空间,至少再过四五年之后,才是这些产品发挥作用的时刻。
  相反一些生活必备的家用电器,反而是华夏的稀缺资源。
  所以考察了一番之后,白川枫索性决定和当地的机构合资,研发家用电器并在华夏推广。
  虽然白川电器自己不做这些产品,但是不用怀疑,它的技术积累依旧超出此时的华夏太多。
  而且这些家用电器本身就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白川电器想搞,也是分分钟的事。
  至于和华夏这里成立的合资公司,技术由白川电器出。厂房、厂址、人工什么的,由当地机构出。
  当然一些必要的设备,而华夏又没有能力的,也统一由白川电器安排。
  合资后的工厂经营,由双方共负盈亏,利润按照股份分配。
  这些投资说实话,对于白川电器来说,有点前景但并不是特别突出。
  此时华夏市场的空白,值得白川电器在家电领域试试。
  未来成为华夏家电市场的一方巨擘,亦或者进军东南亚也犹未可知。
  毕竟这些业务,和当前的白川电器不产生冲突。也构不成竞争,算是顺手而为。
  但另外一部分原因,也是白川枫对名为第一故乡的地方,有着一些私心。
  如果这些工厂未来可期,那算是意外收获。
  再不济也能为这里培养一些技术人才的火种,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质量体系、经营渠道体系、售后服务体系等等。
  它们都能为华夏的成长提供积极的帮助,至于能学到多少那就看各地方的造化了。
  而他这兜兜转转的一路下来,也差不多散下去了2亿美元的投资。
  去年也就是85年,整个华夏的外商投资份额是15亿美元左右。
  今年大致也是维持在这一水平,但白川电器一家就占了上百家外资企业总投资的13%,这个比例可不是一般的大。
  同样毫无疑问,白川电器是目前在华夏投资最大的一家外商。
  在燕京待了两天,白川枫并未急着离开。
  正好田中裕子也在,他们两人索性就把这次出门当作是一次度假了。
  说到燕京度假的地方,香山公园这里当然要拜访一番。
  不过可惜,白川枫他们还没怎么偷闲两天,就有另外的客人找上了门。
  “白川先生您好哇,我是计算机二所的张劲。”
  眼前皮肤黝黑的汉子,抓住白川枫的手一个劲的摇晃着。
  人如其名,一双大手有力的很。
  “张先生,请问您是?”白川枫被眼前人的热情,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白川先生听说你们和鹏城南山合资的收音机厂,正在寻找可用的本地化零件?
  您看我们计算机二所生产的音频芯片,和DAC解码芯片能不能用?”
  说着汉子不待白川枫反应,伸手就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团被包在一起的手帕。
  随着手帕的展开,里面几片黑黑的、小小的芯片正静静的躺在那里。
  这……白川枫直接愣住了。
  华夏这里还能自己生产芯片?这才80年代啊,确定没搞错?
  事实是确实没搞错,80年代华夏不仅能自己产芯片,甚至在工艺制程上能达到3微米左右。
  现在世界上主流的芯片制程是1~1。5微米,华夏落后了大概一代半,但仍没有掉队。
  80年,青花大学研制出的第四代分布式投影光刻机,它的精度就是3微米。
  这在当时已经仅次于米国,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可惜近几年随着经费的紧张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其光刻机的研发历程越发艰难。
  而除了光刻机,华夏这里也有相应的集成电路研究机构。
  其中计算机二所和天府之地的永川半导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们的技术比不上国际主流水平,但是该有的都有。
  从寄存器到SRAM、DRAM、放大集成电路、稳压集成电路、数模电转换芯片等应有尽有。
  但是作为一家研究机构,不光要有产品,还得有市场。
  很显然此时华夏的市场有限,除了政府机构,民用公司几乎用不到这些产品。
  而仅靠政府的那点点数量,是无论如何也养不起吞金大户芯片研究所的。
  所以这才是张劲,千里迢迢找上白川枫的原因。
  而面对他渴望的眼神,白川枫却是皱起了眉头。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会忘记
  计算机二所在内部还有一个名字叫156计算机,毫无疑问这个名字身上有浓重的政府色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