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间,陈青云去见过一次李晓燕,从她这里了解到,目前农贸市场这边已经每个月能做到超过二十万的营收。
刨去所有的经营成本,分到陈青云手上的利润超过了四万块。
当初投这个农贸市场的时候陈青云出资近三十多万,再加上来龟山农贸市场做生意的菜贩越来越多,照这个速度不出一年就能把投入的本钱全都收回来。
另外李晓燕还和陈青云谈了房子的事情,建议他赶紧把房子装修,最好是赶在今年之前能装修完成,这样以后在省城也有个落脚的地方,如果可以最好是从宿舍搬出来,以后就住在自己家里。
刚好这段时间陈青云比较清闲,于是便找了一家省城知名的装修公司,开始着手装修省城的这套房子。
有时候陈青云因为上课或者生意上的事情没空,就由许蓉过来盯着。
搞装修这事是最麻烦的,换谁来盯都不如自己盯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验收的时候没那么多问题。
陈青云和许蓉对装修都是经验甚少,好在有李晓燕偶尔也会过来看看,顺便传授两人一些经验。
时间一晃,到了国庆。
这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节日,总算有七天长假可以浪了。
去年这时候陈青云是和许蓉一起回的县城,不过今年因为要装修房子,两人干脆不回去了。
除了盯装修,两人有空就会去外面享受二人世界,有时候还会在李晓燕家蹭上一顿饭。
另外一边,谢琳一个人回到了县城。
走进门,和她预想的差不多,家里面完全变了样。
以前他们家摆放的是一堆有年头的朱漆家具,记忆中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偷偷打开玻璃柜子,偷里面铁罐子里的饼干来吃,然而这次回来,那些家具全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水崭新的灿黄色的家具。
家里的电视柜、高低柜、床头柜、组合柜、衣柜,还有桌子、椅子客厅的沙发全都换了。
不止如此,连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这些也都换了。
“这……”
谢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今的这个家除了外面的门牌还是她熟悉的,里面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客厅里,沙发上半卧着一个体态丰腴,穿戴时髦的女人,要不是谢琳认认真真多看了几眼,差点没认出这个烫着一头大波浪卷发的女人正是自己的母亲。
“妈……”
谢琳站在门口,有些错愕地喊了一声。
沙发上的常秀云好像是打盹睡着了,听到有人叫自己,立即醒了过来。
扭头看到女儿背着包从外面回来,常秀云开心得不行,笑嘻嘻地来到谢琳跟前,替她拿过了手里的包,“怎么回来了,放假了啊?”
“妈,国庆了。”
“哦,国庆了?哎呀,妈这过日子都过糊涂了。”
谢琳一双眼睛不停地在常秀云身上看着,“妈,你怎么弄成这样了?”
常秀云用手捧了捧自己的卷发,得意地向女儿展示,“怎样,好看吗,这是我前几天特地烫的,那个做头发的人还说这是目前最时髦的发型了。”
看着兴致匆匆的母亲,谢琳不想扫了她的兴,笑着说道:“好看。”
“真的吗?嘿嘿嘿,我就说好看吧,你那个老爸还非说不好看,那是他没眼光。”常秀云展示完头发,又向女儿展示起自己身上穿的这件有些像是旗袍的衣服,“怎么样,妈这衣服也好看吧。”
“嗯,妈你穿什么都好看。”
谢琳继续配合地夸奖着母亲,她也明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母亲追求更漂亮这事本无可厚非,这是她应有的权力,只是突然间看到以前朴素了几十年的母亲搞得这么富态,让她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就好像面前这个女人变得特别陌生了。
被谢琳夸奖,常秀云开心坏了,“还是我宝贝女儿嘴甜。”
“妈,咱家那些家具呢?”谢琳问道。
“诶,还说那些家具干什么,都用那么多年了,早就扔了。”常秀云摆摆手,一点也不在意。
谢琳睁大眼睛,“扔了?”
常秀云说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扔怎么买新的。”
“可……”
谢琳还想说那些家具承载了那么多年的记忆。
这时候家里响起了电话铃声。
常秀云笑嘻嘻地赶紧过去接电话。
这下谢琳更吃惊了,那时候要装一部电话得两三千块,这还不算平时的电话费,一般人家哪里装得起电话。看着母亲在接电话说说笑笑的样子,谢琳不禁摇起头来,此时她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变了,看来是真的变了,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果然钱这东西的魔力实在太恐怖,世间没有几个人能禁得住它的侵蚀,没有钱的时候还好,一旦突然拥有了一笔横财之后,大部分人都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始膨胀,正如不断膨胀的气球一样,最终的结果就是破裂开来。
谢琳的心里已经开始害怕,她不曾想一笔十八万的巨款就让父母完全变了样子。
常秀云挂了电话,笑着朝谢琳走来,说道:“琳琳,刚刚是你爸爸打来的电话,我告诉他你回来了,他说晚上有个生意要谈,今天晚上就不回来吃饭了,叫我带你去外面下馆子。”
“爸他要谈生意?”谢琳更是惊讶,父亲不是县纺织厂的车间主任吗,怎么还谈起生意来了,“是爸在厂里职位调动了吗?”
常秀云一挥手,无比自豪地说道:“不是,你爸他呀现在辞职下海了,以后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第716章 推杯换盏
和平饭店。
二楼的包间。
几个穿着西装,梳着油头,打着领带的家伙正在推杯换盏。
包间里面一团和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这其中就有谢琳的父亲谢长坤。
自从那次和陈青云合作收国库券让他大赚了一笔之后,现在的他早已经从原来的单位辞职,开始下海单干。
谢长坤的辞职不止让厂里的那些工人们不懂,更让厂里的领导也看不明白,那个年代能进国企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大部分人都想削尖脑袋挤进来,而谢长坤居然主动要出去,关键是找他在厂里的资历,再干下去升副厂长也是迟早的事,在所有人眼里谢长坤有着大好的未来,却谁都没有想到他竟然主动辞职下海了。
一口白酒下肚,那火辣辣的酒精划过食道落进胃里。
谢长坤的眉头微微皱紧,片刻之后舒展开来,很明显他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以前在厂里当车间主任的时候,在别人的眼里他看起来确实风光,然而到底怎么回事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一个车间主任的名头说着是挺唬人的,可说到工资也就比普通工人高那么一点,别人一个月拿一百多,他顶多也就拿到两百。
每天管着那么大一个车间,员工的什么大事小事都要操心,那感觉就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如果从来没有体会过赚钱原来那么容易,或许他也不会有别的想法,可自从跟着陈青云赚了一回之后,他对钱的认识就彻底发生了改变。
累死累活干一年存不了一两千块钱,只要脑袋稍微转一转,几个月轻轻松松赚上好几万。
试问有这么两条路摆在面前,相信有九成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谢长坤也不例外,在尝到了甜头之后,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一头扎进了商海里。
“谢哥,来来来,今天咱们相见恨晚,小弟我再敬你一杯。”
“来,喝了。”
酒桌上,那些生意人逢场作戏的吹捧搞得谢长坤飘飘然。
他这辈子几十年都在厂里上班,相对来说接触的环境比较单纯,哪比得上外面的复杂,别看这一桌子的人都笑容挂在脸上,其实这一个个的都是笑面虎,嘴上对你笑着,心里想的是怎么算计你口袋你的钱。
“谢哥,真是没有想到,原来咱们俩的女儿居然还是同学。”这个说话的人正是夏明远,在县城经营一家家具厂,他儿子夏宇杰高中时期和谢琳也是一个班的。
“是啊,这个我也没有想到。”谢长坤笑着说道。
夏明远叹道:“唉,只可惜我那个不长进的儿子不肯读书,高中读完之后我就叫他来自己厂里干活了,比不上你女儿,能考上咱们南湘最好的大学。”
被人当众夸赞女儿,谢长坤脸上很有面子,得意道:“其实也就是她自己肯钻研,我和她妈从来没辅导过什么。”
“这就叫有其父必有其女。”
“哪里哪里,过奖了。”
坐在谢长坤对面,一个带着圆框眼镜的男人笑嘻嘻道:“谢哥、夏哥,我看呐,你们都别谦虚了,比起你们的儿女来,我家里那个才叫真正的丢脸。”
“蒯厂长,这话怎么说啊,我记得你们家蒯鹏很有作为,年纪轻轻就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夏明远说道。
“嗨,别提了,那小子哪有那个能力,开公司纯属瞎胡闹。”
这个蒯厂长名叫蒯杰,说起他的身份是县城一家国营玻璃厂的厂长,虽然比不上县纺织厂那种数千人的大厂,他这个玻璃厂上上下下也有上百人,在县城里算是除了纺织厂之外还可以的厂子。
夏明远问:“蒯鹏的公司怎么样了,赚到钱没?”
蒯杰一撇嘴,满是瞧不上的表情,“赚什么钱,只有赔钱的分,给他创业的八万块钱赔得精光,还欠了别人七八万的债,到最后还是我这个老子给他还。”
夏明远讪讪地笑道:“年轻人嘛,总是要试试的,失败了也没什么。”
谢长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说原来这个蒯杰这么有钱,光是给儿子创业就能拿八万出来,失败之后还能垫上八万,以前只知道县城有个玻璃厂,不知道原来玻璃厂的厂长竟然富得流油。
好奇心驱使之下,谢长坤问道:“蒯厂长,你们这个玻璃厂这么赚钱呢?”
蒯杰笑道:“谢哥说笑了,我们这说到底就是个小打小闹的厂子,哪能和你们纺织厂比。”
“诶,我都已经从纺织厂出来了,不再是那里面的人了。”
“我们这厂长吧,和纺织厂比起来主要是人少,这样我们能保证分下去的利润就更多,所以工人们拿到的不会比纺织厂少。”
谢长坤心底一琢磨,好像也是这么回事,玻璃厂虽然小,也就意味着每个月要支付的工资成本也低,只要接到足够的订单,这利润完可比纺织厂高得多。
“蒯厂长,能冒昧地问一句,像你们厂子这样,一个月能有多少的营业额?”
“这个不太好说,不过也不是不能和谢哥你透露一些,一个月差不多能有这个数。”蒯杰用手比了个六。
谢长坤惊讶道:“六位数?”
蒯杰微微一笑,说道:“差不多,咱们这厂现在效益好,订单多,营业额也高,是咱们县里有名的纳税先进企业。”
夏明远问道:“对了,蒯厂长,我不是听说你们厂正在改制吗,要从国营企业完成私人化转变。”
“这你都知道了,消息够灵通的啊。”
“嘿嘿嘿,都是县里做生意的,这些事情肯定略知一二。”
蒯杰说道:“既然今天大家都坐在一个桌喝酒,那我也就不瞒各位了,上头下来了,我们厂在今年之内确实要完成改制,由原来的国企变成私企,目前厂子内部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
夏明远问道:“这股份制改革是个怎么改法?”
蒯杰说道:“简单来说,就是把厂子的股权分成若干份,然后对外进行出售,让社会外界有这个经济实力的人来当厂子新的老板。”
谢长坤的眼睛里光芒一闪,笑着问道:“蒯厂长,那这个股份要怎么出售啊?”
第717章 高升
刚才蒯杰酒桌上的一番话显然正中谢长坤的下怀,他此时兜里有钱,正愁着要怎么把这些钱投资出去,结果就听到了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
谢长坤暗暗琢磨,照蒯杰说的,他们那个厂一个月的营业额能有六位数,这一年下来那最少也是上百万的业绩。
正赶上他们厂进行改制,以后从国有变私有,从厂长变老板,一百多万的业绩,作为老板拿个一半的利润完全不是什么问题,这么一算这可是一个香饽饽。
再加上谢长坤以前就是在这种国企大厂当主任的,心说管个百来人的厂还不是轻轻松松。
由此,谢长坤对玻璃厂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即拉着蒯杰不停地询问起相关事宜。
蒯杰也顺着谢长坤的话一一给他解答,听得谢长坤是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