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九零年代-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些都是谈判中的较量,现金陈青云是有的,但他不可能给对方透露自己的底牌;担心后续的问题,那也是想要尽可能多的给自己增加筹码,在整个谈判中占据主动,以免搞得自己像是惦记着玻璃厂的事情主动贴上来的一样,这到底是谁来求谁,关系得理顺了。

    谢琳那边,自从和陈青云见过面之后,回去便对父母说了不用再担心玻璃厂的事,很快县里就会把这事妥善解决的。

    谢长坤和常秀云两口子觉得奇怪,女儿是哪里得到的消息,县里要是能解决不是早就解决了吗,又怎么会拖到现在迟迟未决,两口子只当是女儿担心,所以才这么说话来安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丝慰藉,然而该发愁还是发愁。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陈青云就像是那个在湖边钓鱼的人,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要钓的大鱼。

    这天县里面发生了一件事情,聚集在玻璃厂门口的工人们闹出了一点事情,一帮情绪激动的年轻工人冲进了厂里,打伤了门口的门卫,拆毁里面的机台。

    所幸的是公安局那边很快来人处理,把几个闹事的头子带走了,才让事态没有进一步恶化。

    但这件事无疑给县里的几个领导敲了一记警钟,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再拖下去了。再这么拖,到时候真闹出人命来,几个人脑袋上的帽子都得不保。

    其实这段时间县里面也并非没有对找陈青云来帮忙这事进行过讨论,只是县里的领导大致分为两派,其中一派觉得可以找陈青云试试,另外一派则认为陈青云虽然嘴上说得好,但不一定真有那个实力。

    到现在,这两派的意见汇总到刘光荣这里,最后还是得他来拍板。

    而刘光荣最终还是选择了把宝押在陈青云身上。

    政府大院,刘光荣的办公室里,坐着今天他专程派人请来的陈青云。

    刘光荣面带笑意,顺手给陈青云倒了一杯茶,“小陈呐,冒昧的把你请来,关于玻璃厂的事情,我想和你坐下来好好谈谈。”

 第797章 谈成

    上一次刘光荣是派县委秘书长去找陈青云谈的,而这一次换作了他亲自来谈,足以见得对这事的重视。

    在刘光荣面前,陈青云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姿态,说到底民是民,官是官,哪怕如今是刘光荣有求与陈青云,但只要是在这个县里,刘光荣还是说一不二的存在,现在的陈青云身为商人更是懂得这个道理。

    上来刘光荣就向陈青云抛出了橄榄枝,“小陈,你是个年轻有为的人,通常一般人在你这个年纪很难达到你这个高度,其实今天我找你来也只是有些事情想问问你,比如你有没有考虑过在自己的家乡投资建厂,带动家乡的人们就业致富呢。”

    这话说得委婉也明白,就是问你陈青云考不考虑在县城开厂,你要是开厂,那干脆就把玻璃厂的事一并给解决了。

    陈青云微微表露出难色,说道:“刘书记,能在县城开厂,带动家乡的经济,这是我一直都很想要做的事情,只是现实情况还是有些困难的,比如厂址的选择,厂房的搭建,工人的招聘,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

    “那你觉得要是把玻璃厂给你呢。”

    “这个……”

    “怎么,为难啊?”刘光荣呵呵笑道。

    陈青云说道:“实话实说吧,确实有点。”

    刘光荣摇头一笑,仿佛早就猜到了陈青云会这么说,“我知道现在玻璃厂这事很棘手,说来说去说到底也是钱的事,我们县政府目前确实没法拿出这笔钱,所以才希望能有你这样的人来接手,但你放心,只要你愿意接下玻璃厂,解决好工人们的问题,我们也会尽力的配合你,帮你的厂子在县城安家落户。”

    “刘书记,我的公司正在起步阶段,也正是现金流最紧张的时候,要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确实有难度。”

    “玻璃厂一共二十六亩地,三栋职工宿舍楼,两栋厂房,这些以后都是你们厂的。”刘光荣说道,“我可以和上面再商量,把玻璃厂旁边还有几亩空地也划到你们厂区。”

    “刘书记,我真的是很想帮这个忙。”陈青云勉强地笑着。

    刘光荣一拍手道:“小陈,年轻人就是要利落干脆。这样,只要你愿意接受玻璃厂,把厂子开到县城来,我给你免去头一年的税,你觉得行不行?”

    听到这个条件,陈青云当场就乐坏了,开了公司之后他可是切身体会到了税这东西的滋味,关键是这东西不交还不行,可如果刘光荣答应给工厂免一年的税,那这可就算得上是一个相当大的优惠了。

    在陈青云心里暗暗合计,处理玻璃厂最少得花去上百万,而如果免去一年的税的话,就目前陈青云工厂的产值,绝对是不止一百万的,可以说怎么想都是赚的。

    既然刘光荣把条件都开到这个地步了,陈青云再也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这时候再拒绝刘光荣,那就是错过了这么一个绝佳的在县城发展壮大的机会。

    “刘书记,有您这句话,玻璃厂这事我接了。”

    “好啊,就等着你这句话。”

    “不过有一件事得照我的意思办。”

    “什么事?”

    陈青云道:“玻璃厂我接手之后要对之前的所有工人进行买断。”

    刘光荣惊讶不已,他只以为陈青云接手之后顶多就是偿还债务,发放工资,然后将这些玻璃厂的工人原路安排,可没想到陈青云说的却是要将所有工人进行买断,买断就等于是提前把后面的工资给发了,让这些工人早早退休,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再结合玻璃厂工人的工龄,买断起码得多花一百多万。

    而陈青云在这些天里早就做好了自己的打算,接手玻璃厂有一个硬性条件就是安置厂里的那些工人,很多人以前就是跟着吃大锅饭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厂子在一天就混一天日子,陈青云的厂里注定不会留下这些人,与其把他们全都留下来,给他们照常发工资,还不如直接给他们按工龄买断,以后这些工人和新的厂子就没关系了,这也一刀切的斩断了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麻烦。

    “刘书记你放心,买断的钱也会一步到位。”

    “放心,这事交给你我放心。”

    “那合同呢,咱们什么时候签。”

    “目前审计局还在做破产清算,结果大概也快出来了,应该就这两天吧。”刘光荣的心里总算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要玻璃厂的事情解决,其他的一切都好说了,“到时候我叫人把合同送到你面前。”

    从刘光荣的办公室里走出来,陈青云只觉得神清气爽。

    答应了着手解决玻璃厂的事情,在外人看来不过是捡了一个烫手山芋在手里,弄得不好自己还得赔进去,落得和之前的谢长坤一个下场。

    但问题是量变引起质变,谢长坤是什么体量,十几万的资金顶天了,再看陈青云是多大的体量,几百万也不算太难的事情,完全可以把玻璃厂的事情顺利解决。

    关键是那时候的人们谁能有那个远见和气魄,料想得到玻璃厂这一片将近三十亩的地,以后会成为县里炙手可热的地块。

    抛开以后不说,单说现在陈青云也需要赶紧弄出来一家自己的厂子,小状元的名声已经打响,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各地的代理商纷至沓来,可以料想得到明年开工之后有多少订单要出,显然现在那个小小的车间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眼下必须有一间正儿八经的工厂,而这个玻璃厂就是最好的壳子,现成的厂房和宿舍直接可以拿来使用。

    等厂子到手,接下来就是开始招工,县城刚好有一家职业中专,到时候可以从那里招人。

    进厂之后给这些人先进行统一培训,合格之后再上岗工作。

    只要厂子运转起来,能够顺利出货,陈青云就有了自己的底气,小状元这个品牌也就能进一步向全国扩张。

    坐到自己的车里,陈青云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他发动车子驶出了政府大院,这个消息他要先去通知谢琳,告诉她不用再担心了。

 第798章 交接

    南湘的冬天多是阴雨天气,偶尔难得一天能够放晴。

    这天早上的时候县城还被浓雾笼罩,等到日出之后,雾气逐渐散去,这座内陆的小县城赢来了万里晴空的一天,如果不是吹来的风还带着北方的冷冽,告诉人们此刻还是冬季,这番场景倒有几分入春的味道。

    县城的天气好转,县里面玻璃厂工人们的心情也得到好转。

    就在前不久,县里面出面通知他们,说是玻璃厂的问题解决了,马上就能给大家伙儿发放工资。

    这消息一出,那些玻璃厂的工人们全都沸腾了,等了这么久,闹也闹了,坐也坐了,就为了讨到自己的一份工资,眼看年关将近,一大家子人等着自己的工资过年呢,每个工人心里头都焦急,要拿不到这几个月的工资,这个年也过不安生。所幸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只要能拿到工钱,剩下的一切都好说。

    此时在这些工人之间也在流传着一些小道消息,之前县里迟迟不能解决的问题,一下子突然就解决了,大家都在传是一个省城的大老板接管了玻璃厂,是由那个大老板偿还了玻璃厂的债务,发放了工人们的工资。

    对于这个神秘的省城大老板,工人们谁也没有见过,正因如此才越发神秘,每个人都想要知道这个财大气粗的人到底是谁。

    厂门口,原玻璃厂的工人大排长队。

    不过今天这些人不是来闹事的,而是来排队领工资的。

    工资的事情陈青云那边已经落实,款项到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县里来负责了。

    由县领导安排的人在现场负责给这些工人发放工资,在发放工资的同时,还一并发放了买断费。

    起初拿到买断费的头几个工人皆是一头雾水,看着手里的一万多块钱,喃喃自语,自己的工资怎么会有这么多,是不是算错了。

    办事的人员当即告诉现场的工人,目前玻璃厂已经是破产清算了,政府把整个厂子卖给了私人接手的老板,也就是说这玻璃厂以后就不再是国企了,而是一家私企,甚至它都不一定继续从事玻璃行业,未来这厂子要做什么将由它的现任老板说了算,至于原来的这些国企员工等于也都就此下了岗,不过也不算亏待他们了,该给的买断费每个人都不会少。

    听说了以后这厂子不再是国企,这些在这里干了十几年的工人们皆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虽然买断的补偿金是拿到了,但未来自己又该去哪里再找一个铁饭碗呢。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踌躇,这也是当时社会上千姿百态的一个缩影,九零年代那会儿全国各地的中小型国企都在大批的倒闭,多少国企工人被迫下岗,还有更多人甚至连买断的钱都拿不到,这批玻璃厂的工人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尽管对玻璃厂还有一种放不下的心情,但工人们也都明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接下来拿着自己的钱,好好回去过个年,以后的事情就放到以后再来考虑吧。

    在玻璃厂外面的路边,停着一辆黑色的奔驰车。

    车上没有人,在厂子里面,原来的厂长办公室里,陈青云正在和谢长坤进行交接。

    陈青云已经买下了玻璃厂,现在他就是这家厂子的所有人,作为原来的厂长,谢长坤需要把公章交给这间厂子新的主人。

    办公室里除了谢长坤之外还有他的妻子常秀云,以及女儿谢琳。

    这段时间他的精神状态很不好,进而导致身体也跟着垮了,走路都有些走不稳,今天是妻子和女儿一路搀扶着他过来的。

    前两天他就得到了消息,县里的人和他说了,告诉他目前厂子有人来接手,让他配合一下后续的事宜。

    谢长坤是想都不敢想象,原以为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是真一而再再而三的动过寻短见的念头,可就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竟然传来了有人接手厂子的消息,那一刻他只感觉到了一种莫大的解脱,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个接手厂子的人把他从地狱里面捞了出来。

    眼看到了交接手续的这天,谢长坤激动地从乡下老家来到了县城。

    被之前的事情弄得心有余悸,到现在他都还不敢正大光明的来到玻璃厂,来之前他特地用帽子口罩围巾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原来那些工人认出来。

    直到看见工人们真的在排队有序地领着钱,他这才确信县里面和他说的都是真的。

    随后谢长坤躲开人群来到了厂长办公室,再次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他的心里有无限的感慨。

    当初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