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九零年代-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青云说道:“玻璃利润小,市场很难打开,再搞下去是条死路,我已经有了新打算,明年准备搞一个电子加工厂起来。”

    “电子加工厂?”

    “对的,现在粤东那边很多这种工厂,我也是跟着他们学,看能不能把他们的那一套搬回我们南湘来。”

    “好啊,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志气,把粤东的工厂搬回南湘,以后我们南湘人就不用背井离乡跑去粤东打工了。”

    “少安大哥,其实你比我也没大多少嘛。”

    “哈哈哈,那得有小半轮了,我和你嫂子今年准备完婚,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来喝喜酒啊。”

    “呀,今年结婚?那得恭喜你俩了,到时候必须来啊,绝对少不了我。”

    孙丽萍笑道:“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我等着你,最好把你女朋友也一起带上。”

    陈青云应道:“没问题,放心好了。”

    “小陈,其实最近我老在想一个事情,刚好你今年来了,正好向你请教。”李少安的表情忽而严肃起来。

    陈青云忙道:“少安哥,请教可不敢,有什么你说。”

    李少安说道:“咱们刚才说到建厂了,其实我也想在县城搞一个厂子,但我现在有些拿不住,你眼光独到,不如帮我分析一下搞个什么厂子最好。”

 第807章 知己

    说起开厂的事,李少安和陈青云有得聊了。

    李少安现如今没有陈青云这么大的实力,他所想的不过是稳扎稳打,在县城搞一个小规模的厂子,最好是能对上现在的市场需求,以后再慢慢做大。

    “青云,你年纪虽然小,但是眼界却不是常人能比。”李少安态度非常客气,“要不你说说你的看法,我在县城搞个什么厂子比较合适。”

    “少安大哥,那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我个人之前是想要搞一个罐头厂的,一来我们县还是有不少农民在种橘子,这些橘子是很好的罐头原料,二来罐头的销量还是有保证的,我投一个几十人的厂子,生产出来的罐头不至于担心销路。”李少安说着自己的看法,那个时候水果罐头确实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食品,主要是那会儿零食的制作技术还不是那么发达,没有后来那些五花八门的零食,水果罐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零食了,平时大家爱吃,走亲访友的时候带上几罐也是常态。

    陈青云说道:“搞个罐头厂,投资也不用太大,运作模式也和你现有的那些米粉厂、煤厂差不多,我觉得也不错。”

    虽然想法得到了陈青云的认同,但李少安似乎真正想要的结果并不是这样,他摇了摇头,说道:“罐头厂确实是个操之可行的方案,但我总觉得并不是最佳的方案。”

    “少安大哥,看来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我也不知道,说起来是个不成熟的想法,正好你也在,不如替我分析一下。”

    “您只管说。”

    “我想搞在县城搞个大的茶厂。”

    听到茶厂,陈青云略感惊讶,因为当时桃田县的特产就是茶,这里地处中部内陆,县内到处都是丘陵山脉,土壤条件又是不适宜庄稼作物生长的红土,所以只能种茶树。

    不管多多少少,基本上桃田县下面的那些乡镇都有种自己的茶树,那些产茶的大镇一般也有自己的茶厂,通常这种厂子不大,小的几个人,大的十几个人,把茶农采摘上来的茶经过加工,制成一种在桃田县当地比较有名的绿茶产品。

    “少安大哥,现在咱们县的茶叶行业差不多都定型了吧,你要搞茶厂这事会不会遭遇的阻力很大。”陈青云检索着自己的记忆,但在他的前世记忆中,好像没有记得李少安做过茶叶行业,看来还真是这个世界的时间线遭到了改变,让原本是那样发展的人和事都有了一些改变。

    “这么说你是不看好了?”

    “不是不看好,而是觉得你要在县城把这个做起来有些难度。”

    李少安不急着和陈青云争论,而是请陈青云先喝茶,喝了桌上的茶再慢慢聊。

    “青云,我问你个问题,你知道我们县有多少个乡镇,其中又有多少个乡镇产茶吗?”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我调查过,咱们县一共一百一十三个乡镇,其中一百个以上都产茶,有自己镇企茶厂的乡镇一共十六个,这些小茶厂生产水平低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所卖出的价格也非常低廉,所以别看我们县的茶叶种植遍地开花的样子,但其实茶农的利润是很低的。”

    听李少安说起茶叶行业的事,陈青云有些陌生,但还是听得很认真,毕竟自己虽然不了解也不打算进军茶叶行业,权当做增长自己的见闻也不要紧。

    “少安大哥,原来你的茶叶行业还这么有研究。”

    “取笑了,研究说不上,不过是近来多做了一些调查。”李少安说起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也许你不知道,别看我现如今在镇上有了不少自己的产业,其实我是靠着在老家种蘑菇起家的,除了种蘑菇,我还搞了大棚蔬菜,水培蔬菜,在镇上也买下了上百亩的茶园,可能和我所读的大学有关,我学的就是农业,毕业回到家乡就是想要靠着自己的所学来改变家乡落后的近况,经过我这么多年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我觉得在未来茶叶行业还是大有作为的。”

    陈青云点着头,对李少安的判断表示认同,现在的人们喝茶就是为了喝个茶味,尤其是农村的人们,家里的大水壶里撒上一把茶叶,只要倒出来的水有个茶味就行,对于更高的品茶要求没有强烈的需求,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腰包也会跟着鼓起来,到时候人们对茶叶的味道就有了新的要求。

    “少安大哥,我觉得未来茶叶行业确实大有可为。”

    “对吧,你也这么认为。”李少安很是高兴,那是一种找到了知己的感觉,“我觉得喝茶这事在以后会越来越普及,而且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喝更好的茶,更精细的茶。”

    “嗯,确实。”

    李少安说道:“其实今年我也去过一趟粤东,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到了那边之后我发现那些老板喜欢泡茶,但他们泡的并不是我们县的这种野茶,而是很有名的铁观音、大红袍这些,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家都产茶,结果是人家的茶全国驰名,而我们的茶默默无名。”

    “你刚才说的那些铁观音、大红袍、金骏眉确实都是咱们国内的名茶。”

    “其实咱们南湘也有名茶,碧螺春、君山银针,也都是全国知名的茶,咱们省内还有黑茶、白茶也都是很出名的,说明我们这不是种不出好茶来,关键就是咱们茶没有名气。”

    陈青云说道:“看来少安大哥你是已经想好了,要把咱们县的茶名气给打出来。”

    李少安越说越是兴起,拍着腿道:“没错,我想要搞个茶厂的原因就在于此,咱们县的茶为什么走不出县里,说到底就是品质还不行,那些小茶厂一个厂一个规格,加工出来的茶品质良莠不齐,做不到真正的统一标准,只有我在县里搞一个大厂,把茶的牌子打出来,然后一步步地往外销,咱们县的茶才能打出名气。”

 第808章 展望

    依照李少安说的,他要在县里成立一家全县最大的茶厂,先把厂子做起来,然后再一步步把那些小厂收购吞并,做成整个茶叶行业的龙头老大,然后才能定制出统一的行业标准,生产出品质整齐划一产品。

    先把县里茶叶的名气打出来,之后才能把产品推出去。

    到时候不光是李少安自己的茶厂赚钱,还能带动全县的茶农一起赚钱。

    当李少安说起他的计划时,陈青云一直都在安静的听着,他在心里暗想,如果自己没有搞那个科技公司,让他把所有精力都用来搞农产品公司的话,他或许也会和李少安有一样的想法,但问题是他是重生回来的人,而李少安作为一个原本就在这个世界的人,他能够有这样一套打出自己品牌,然后做大做强的想法,属实难得。

    “少安大哥,我觉得按你说的一切都没有问题,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目前还在筹备,等开春吧。”

    “但凡名茶都得有个自己的名字,少安大哥你给自己的产品想好名字了吗。”

    “云茶,你觉得怎么样?”

    乍听云茶两个字,陈青云便觉得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好啊,这名字简单大气有格调,要我看云茶肯定能火。”

    李少安大笑道:“我也没底,现在就这么个想法,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去试一试的。”

    “那是,不管成败,起码试了才不会后悔。”

    “没错,就是这样。”

    两人聊得很是投机,孙丽萍一直都是面带微笑,全程也没插话,就在一旁安静地听两人说着。

    关于茶厂的事,两人从上午聊到了中午,随后陈青云又在李少安家里吃了一顿午饭,最后这才拜别。

    正巧这时候许蓉和陈芳在镇上也逛得差不多了,和离开李少安家的陈青云会和到了一起。

    陈青云看两人皆是一脸笑容,问道:“怎么样,逛满足了没有。”

    许蓉说道:“要真放开了逛的话,逛一天都没问题。”

    “哥,我肚子饿了。”陈芳揉着肚子。

    “你们还没吃饭呢?”

    陈芳说道:“都是我,本来蓉姐姐要带我去吃饭的,结果我看到有个卖糖人的,觉得好玩就拉着蓉姐姐多逛了一阵。”

    陈青云笑问道:“那你们转到什么了没有?”

    陈芳嘴巴一撇,说道:“我转到了一个香蕉,蓉姐姐转到了一个蝴蝶,好多人都在那转,就是没见有人转到那条龙的。”

    “下次吧,下次哥让你转个够,你想要什么就让那糖人师傅给你做什么,现在我带你俩吃饭去。”

    “你让他做的就没意思了,糖人就是要转的,转的才有意思。”

    “行,那下次你自己来转,转到你满意为止。”

    安慰好了妹妹,陈青云带着两个女生去吃东西,陈芳和许蓉拥在他的左右,路上那些人看到他这副样子,不知道有多羡慕。

    简单了吃了点东西,三人上了车,随后往县城去了。

    在路上,陈青云一边开车就一边在想李少安要开茶厂的事情。

    其实他也很看好这件事的,在县里搞一个全县最大的茶厂,把整个县城的茶叶行业逐步统一起来,确实要这么做才能做出自己的品牌来,如果能够成功,不管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大好事,而且在陈青云看来这件事的成功概率是要远大于失败概率的。

    不过这么好的机会,陈青云却并没有掺合进去,没有想着要和李少安合伙,也没有想着要入股,刚才两人在聊得兴起的时候,都没有提起这事。

    在陈青云看来,李少安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朋友,他走的是一条农业的道路,从创业之初到现在,他所有的产业里大部分都和农业有关,而陈青云现如今则是偏向科技行业,两人的行业并不一样,以后也不会有太多的交集,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两人各发展各的事业,没有必要非得聚在一起。

    相信李少安那边也是一样的想法,所以刚才压根也没有提过邀陈青云入股的想法。

    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三人来到了县城。

    来到县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许蓉家,陈青云直接把车开进了医院大院,停在了许蓉家楼下。

    “你爸妈应该在家吧。”

    “在的吧,要走亲戚前几天就走了,再说今天初八,我爸妈他们的单位早就上班了。”

    “那行,要不你先带芳儿上去,我去后备箱拿东西。”

    “还是不了,我们一起上去吧。”

    陈青云来到后备箱,从里面拿出了两个蛇皮袋,这里面一个装的是陈青云家里熏的腊肉,另外一个装的是陈巩从山上挖来的冬笋。

    这次陈青云来县城,陈家老两口特地嘱托儿子一定要去许蓉家里拜访一下,他们知道许蓉是城里人,家庭条件好,也不晓得有什么能送的礼物,于是就准备了这些腊肉和冬笋叫儿子一并送给许蓉父母。

    陈青云一手拎着一个袋子,跟着许蓉往楼上走去。

    到了许蓉家门口,第一次过来的陈芳显得有些紧张,埋着头躲在许蓉的身后。

    等到房门打开,是沈玉萍出现在门口。

    见到女儿回来,沈玉萍开心极了,过年这些天女儿不在家里,她这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女儿回来,她的心也终于不再空落落了。

    “哟,这小姑娘是谁啊?”沈玉萍注意到了躲在许蓉身后的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