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青云也伸出手去,和他握了握,客气道:“你好,我叫陈青云。”
李福田笑呵呵地说:“我们这里最近再搞存钱送米的活动,这活动优惠力度很大的,你看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陈青云说道:“李主任,实在是抱歉,我这笔钱还得周转,不过以后要是存钱,我肯定首先考虑你们这。”
“好说好说,一切好说,只要你来我们这,一定给你最好的服务。”李福田激动不已。
“那这次有米吗?”陈青云问。
“有!有有有有!小丽,你给陈老板安排下,就按一千块一袋,陈老板存多少,我们送多少。”李福田吩咐周文丽赶紧去办,好像生怕让陈青云跑了一样。
陈青云心里头一阵暗爽,果然有钱的人总是会变得越来越有钱,连来存个钱都能白嫖到大米,而且数量还不少。
按照他们信用社的揽储标准,两万三就是二十三袋米,十斤一袋总共就是二百三十斤。
看着门口堆成小山的大米,陈青云犯起愁来,这么多米该弄到哪去啊。
第89章 米的商机
看到这么多米,陈青云一时束手无策。
周文丽好心说道:“要不我给你叫辆车吧。”
陈青云调侃一句,“你们这儿服务这么好的吗?”
周文丽回头看了一眼里面的李福田,小声道:“我们领导的要求,说是让我一定要把你服务到位。”
想到刚才这个李福田叫自己陈老板的样子,陈青云便觉得滑稽。
他一个十八岁的学生,而这个李福田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结果是李福田握着他的手毕恭毕敬地喊老板,这场面放平时还真想象不出来。
“也是,我这都成陈老板了。”
“你要是愿意来我们单位存这钱,那你就是老板了。”
陈青云问:“为了拉人存钱,你们舍得花钱啊,送我这么多米不便宜吧。”
周文丽说:“米值几个钱,这些米都是单位统一采购的,钱都已经花出去了,放在那里和送出去其实都一样,关键现在是为了抢客户。”
“抢客户用得着这么激烈?”
“你不知道,现在几大国有行都在咱们县开设支行,我们信用合作社受到的冲击很大,所以单位领导才决定用这个办法来抢人。”
“哦……”
周文丽好奇地问:“你是怎么有那么多钱的,如果觉得不方便那就不说吧。”
陈青云微微一笑,说:“确实不太方便,但这钱都是没问题的。”
“以后你要是存钱,可以来找我。”
周文丽期待地看着陈青云,虽然她不了解陈青云到底怎么赚的这么多钱,但她的工作就是揽储,只要陈青云能够来她这里存钱,她的指标就能完成。
难得遇到一个自己还认识的大客户,她自然是想要把关系再进一步巩固。
还没等陈青云回答,她又说:“你只管放心,你来我这里,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说话间,来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陈青云冲着那蹬车的招了招手,把三轮车招到身边。
十斤的米对他来说完全感觉不到什么重量,他一个人就刷刷刷地把米全都搬上了车。
临走,回头对周文丽挥手笑道:“走了,以后存钱就找你。”
周文丽也站在路边和陈青云挥手别过。
那蹬车的师傅问了一声,说是去哪?
陈青云想了想,让师傅去了学校。
就在刚才,他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这些米拉去学校食堂。
这些米对他来说现在完全没用,他一不要做饭,二来这么多也吃不完,想来想去拉到学校食堂算了。
那个时候读书,每个学生都要只带大米去学校。
学生把米交给食堂,然后每天食堂煮饭的时候就用这些交上来的米。
当然,你要不带米去也行,不过那就得交钱。
反正不管交钱交米都是一回事。
到了学校之后,陈青云顺利地把米全都拉到了食堂。
找到食堂的工作人员,在那边进行了登记,把这些米全都记在了自己班级头上,这样一来一直到高考结束,班上的同学再也不用交米或是交钱了。
当食堂的师傅询问陈青云姓名的时候,他就已经走得没了影。
忙完这些,时间也差不多了。
陈青云来到汽车站,买了票上了去省城的车。
躺在卧铺上的时候,陈青云就一直在想,他的思绪回到了92年的这天。
在他那有些模糊的记忆中,就是这一年物价突然开始飞涨,工人的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
以前大部分的工薪阶级一个月几十块,好点的过百,从这一年开始,工资蹭蹭蹭地往上涨,到93年基本上都翻到了三四百。
物价那就更夸张了,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在整个社会上了掀起了一波涨价大潮。
让陈青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米,这东西之前的价格一直都在两毛多到三毛一斤,但从92年开始就在不停地升高,如果记得没错,到93年初,大米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一块。
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啊。
陈青云心里暗念,上辈子谁会料到大米会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坐着火箭往上涨。
谁也没有料到,谁也没有准备,普通老百姓有几个能赚到这种钱的。
但现在不同,他知道这一切都会发生,而且现在的时间离这一切发生已经不远了。
想要趁着这波涨价大潮大赚一笔,现在就得开始做打算。
要屯米,首先得有钱,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按吨为单位来屯,才能赚到钱。
有钱有米还得有地方,那么多的米要有地方存放。
这是个难题,要找这种地方不容易。
只不过现在这个问题有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摆在眼前。
就是少年宫旁边那块地,还有那栋破房子,正好能够拿来当做存放大米的地方。
从各个方面来看,那块地陈青云是非拿到不可。
经过一夜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省城。
陈青云下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赶去图书城。
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也认得他,给他做了个简单的登记,然后带着他去了楼上李晓燕的办公室。
陈青云看到办公室的门是半开着的,透过门缝看进去,刚好能看到李晓燕正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似乎在休息。
咚咚——
陈青云轻轻地敲了两下门。
李晓燕闻声睁开眼睛,一看门口是陈青云,当即露出笑容,“小弟,今天怎么有空来姐这儿了。”
陈青云笑着说道:“姐,上次从你这儿拿走的一万本书全都卖掉了,我是来给你送货款的。”
“这才多久,全都卖掉了?”
“嗯,都卖掉了。”
陈青云走进办公室,顺手把门掩上。
来到李晓燕的办公桌前,他把那张准备好的存折恭敬地递到了李晓燕面前。
李晓燕先是感到有些意外,旋即明白了陈青云这是什么意思,接过存折打开一看,看到上面的金额,立马会心一笑。
“小弟,你这事办得让姐刮目相看啊。”
“哪里,还不都是多亏了姐的照顾。”
李晓燕把那张存折放进了抽屉里,笑着说道:“这次可不许说没空,跟姐一起吃饭去。”
陈青云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第90章 校花找上门
到了午休的时间。
李晓燕带着陈青云从办公室出来。
这次她选的不是上次那家饭店,而是另外一家更加高档的宾馆。
她心里高兴,因为她没有看错陈青云,她给了陈青云资源和支持,而这个少年也给了她想要的回报。
李晓燕认为这里是省城数一数二的高档宾馆,在这个时刻用来招待陈青云最为合适。
陈青云全程都跟在李晓燕身后。
说实话,来到这家宾馆,他并没有表现得多么震惊。
如果他只是一个没有重生的普通人,当他看到这光洁的大理石地面,大厅里那雕纹的罗马柱,水族箱里养的热带观赏鱼,穿着整齐制服的服务人员,他肯定会被这样的场景所震撼。
按照现代的标准,这家宾馆最多也就三星的水平,陈青云又不是没有住过五星宾馆,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李晓燕回头看着陈青云,见他一直默默不说话,笑问:“小弟,这是你第一次来吧?”
陈青云点了点头,说:“嗯,第一次来。”为了捧李晓燕的场,还故意说:“这里装修得也太豪华了吧。”
李晓燕满意地说道:“这里是省城最好的宾馆,上次姐就说过要带你来这儿吃饭的,结果一直没来得成,今天咱们就在这儿吃午饭。”
陈青云说:“这里很贵吧?”
“贵不贵无所谓,关键是姐得把你招待好了。”
“姐,其实在哪吃都一样。”
“不说这些了,我订了包间,去楼上了。”
李晓燕踩着一双高跟鞋,踩着旋转楼梯蹭蹭蹭地上了楼。
其实陈青云现在也不会觉得这地方有多贵,刚才那么说也只是配合李晓燕的一番心意。
到了包间,李晓燕招呼陈青云坐下。
服务员进来给两人沏了一壶茶,然后退了出去。
陈青云拿着茶壶给李晓燕倒上,也不墨迹,开门见山地说道:“姐,其实我这次来呢,就是想再从你这儿买些书回去。”
李晓燕微笑地看着他,说:“那这次你准备要多少?”
“一万或者是两万吧。”
“我记得你分析过,县城的市场大约就是三万本,按照你的预计,这市场已经快饱和了。”
“之前我确实是这么说的,不过现在情况稍微又有了一些变化。”
“什么变化?”
“之前我没考虑到县城下面那些乡镇,一个县几十个乡镇,这里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后来我又重新估计了一遍,整个市场要达到饱和,可能得要五万本。”
李晓燕年龄比陈青云长,考虑得自然也比他多,“你确定还有这么多的需求量吗?”
陈青云说:“目前是这么预估的,至于接下来市场到底有什么样的反应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接下来的这两万本以县城的市场一定能够吃的下来。”
“姐相信你,就按你说的,两万本。”
李晓燕是个干大事的,她这性格和陈青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既然她选择了陈青云,就会全力地去支持他。
之前她的付出在陈青云身上已经得到了回报,这一次她也没有任何的迟疑。
陈青云端起面前的茶,歉然笑道:“姐,下午我还得赶回去,今天就不喝酒了,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李晓燕笑呵呵地说:“你呀,不会喝还逞能,上次醉成那样,可把姐给吓坏了。”
“那这批书什么时候能好?”
“我去联系印刷厂,催促他们加快进度,最少也得一个星期。”
“好,那我下个星期再来。”
这顿午饭吃得还够久的,两人边吃边聊,一直到下午两点。
李晓燕上班比较自在,她们单位她就是领导,什么时候去办公室还不都看她心意。
两人从宾馆出来,李晓燕先是给陈青云叫了一辆出租车,目送陈青云离开之后自己再叫了另外一辆出租车。
坐在车上,陈青云就在想,自己这一世能混得风生水起,还真是多亏了这位贵人。
这个周末陈青云所有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坐车上。
饶是他身体异于常人,这么连轴地奔波下来,也一样觉得头昏脑涨,有些吃不消。
星期一的清晨。
陈青云跟着长途车回到了县城。
身上的疲倦还没来得及掸去,就得忙着往学校赶。
紧赶慢赶,好歹是在上早自习之前赶上了。
一切如常,同学都在晨读,他坐在自己课桌上,像南郭先生一样跟着滥竽充数。
班主任赵跃华来到教室检查纪律,路过陈青云身边时,不禁对着他打了绷带的脑袋多看了两眼,关心地问了一句,“撞到了吗,脑袋怎么弄的?”
突然的关心让陈青云颇感意外,换以前赵跃华哪里会这么柔声柔气地和他说话,看到他这个样子肯定是不问青红皂白就责备起来了。
“没什么大碍,就是不小心磕到了。”
“要多注意了,以后可别这么不小心。”
“知道了,谢谢赵老师。”
“继续读书吧。”
赵跃华在教室里巡视了一圈,然后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