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那家店的老板突然走过来说:“你们介不介意用折旧的桌子啊?如果你们不介意用折旧的餐桌,我给你们一个地址和联系方式,你们可以去找一下。”
这对婆媳俩而言,可真的是“瞌睡给了个枕头”,这也正是来的路上,婆媳俩商量的一种选择。
苏若曦立刻说:“真是谢谢老板了,我们不介意折旧的,您可以现在就告诉我们地址,还有那边的联系方式吗?”
老板倒也没有藏着掖着,拿出一张名片来递给苏若曦:“这是那边名片,上面有地址和电话,就是不知道最近他那边有没有货,你们可以先打电话问一下。”
苏若曦接过了名片,再次向老板表示感谢:“谢谢您了。”
卢翠玲也微笑道谢。
老板摆摆手说:“别客气,我这也是给朋友介绍生意嘛,那你们去问问吧。”
婆媳俩告别好心老板,拿着名片就先离开了市场。
第193章 亲密婆媳
在离开市场后,苏若曦就迫不及待拨通名片上的电话。
一旁的婆婆卢翠玲见状,脸上也是不禁挂上笑容。婆婆还是能够明白,儿媳妇想要尽快找到桌子,对餐馆进行重新布置的急迫。
不难看出,昨天晚上听了庄道忠老爷子的话,又和丈夫商量后,让苏若曦对重新布置餐馆已经下定决心。
拨通了电话后,苏若曦抓紧时间把要求跟对方说了一下。
但是电话那边并没有给出好消息。
“哦,要长方的那种餐桌啊?是餐馆里用的那种?嗯,我知道了,不过我这边现在没有,你们大概要多少张,回头我这边有了通知你们吧。”
苏若曦听了对方的话,自然是比较失落,因为对方说现在没有,也就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
不过,苏若曦也还是把大概需要多少张,数量和规格都告诉了对方。
电话那边明显认真记录下来,然后说:“行,我记下来了,大概要16到18张,嗯,放心我这边有了合适的,我肯定会联系你们,把电话留一下。”
留完了电话,苏若曦还不忘嘱咐一句:“请您一定要留心,我们是有些急用,谢谢了。”
电话那边答应着:“好,我这边一有合适的,肯定优先通知你们过来选,好吧,先这样。”
挂断了电话,卢翠玲看着儿媳妇脸色不好,大概已经猜到了事情可能不那么顺利,但也还是忍不住问了句:“怎么样?那边有吗?”
苏若曦看向婆婆,有些无奈叹了口气:“妈,那边现在没有合适,说是要等。”
卢翠玲微笑安抚儿媳:“没关系,让人家帮忙找,肯定比我们要轻松。”
转而,苏若曦也就打起精神来:“嗯,妈我们先回去,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我们就干脆找老街上的木匠,帮忙给打制一批。”
听儿媳这话,让卢翠玲瞬间一愣。
要说木匠老街上还真有。
可是直接找木匠按比例给打制木桌,怕是要花费不少钱,而且也不可能短时间就赶工出来。
想到这些,卢翠玲不禁觉得,儿媳妇这怕不是有些太着急,人有点癔症吧?
好在,苏若曦紧接着又自己笑了起来:“哈哈,妈,我真是犯傻了,找木匠打制要花不少钱,而且木匠打制速度好像更慢。”
听儿媳这样说,卢翠玲暗暗松了一口气,幸好儿媳妇还比较清醒啊。
然后婆媳俩也没有耽搁,直接便打车回老街。
在车子快要行驶到某个路口,看着车窗外的景象,苏若曦突然又想到了一个地方。赶紧对司机说:“师傅,我们调头去旧货市场一下。”
司机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应了一声便在路口处调头,然后驶向了另一个方向。
出租车载着婆媳俩,很快来到了一片略显破旧的街口前。
婆媳俩付了钱一起下车。
卢翠玲向市场里看了一眼,果然是一片旧货市场的景象,市场里几乎随处可见各种旧货在路上摆放着。
苏若曦笑着对婆婆说:“妈,我突然想到这里,或许能在这里找到合适桌子。”
卢翠玲笑了起来:“你啊,到底还是个急性子。”
苏若曦认真说:“要抓紧时间,尽快完成重新的布置,不然等老街真的封闭改建,我们再弄好,什么都已经晚了。”
卢翠玲想了一下问:“若曦,你有没有想过,等老街封闭改建后,你们要怎么办?”
本来已经要踏入旧货市场的苏若曦,听到婆婆的话又停下了脚步。
这个问题,在丈夫回来之前,苏若曦已经想过很多次,并且之前也已经做出了决定。
那时候丈夫没有回来,苏若曦的决定是,等老街真的开始封闭改建,她就索性把老铺子折价卖掉,带着父亲和女儿离开这里。
做出这样决定时,苏若曦是比较悲观的状态。
她觉得丈夫抛弃她和女儿,父亲也中风,餐馆已经没有人来支撑下去。
与其继续守着,不如索性就不干了,换个环境安静生活。
可丈夫回来,并且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丈夫一个人重新撑起了苏记。凭借他的那份手艺,不但是赶走觊觎老匾的姑姑,也吸引来了一些新食客。
所以到了此时,苏若曦的想法变了。她更希望可以和丈夫一起努力,一起将苏记支撑下去。
但老街改建这事,又是不得不去面对的。
苏若曦认真想了一下,然后对婆婆说:“妈,老街封闭改建了,那我们全家人都去乡下找您和爸,一家人好好休息一阵。”
儿媳的这话,让卢翠玲有些惊讶。
苏若曦脸上浮现出笑容继续说:“一帆他回来一直都在忙,我爸这些年也一直都忙,所以没有好好休息过,我爸也说要在老街改建开始,就关店休息一阵子的。
我想呢,我们一家人去乡下,刚好那时候若若幼儿园也放暑假嘛。
在乡下好好休息一个暑假,然后再回来,如果老街改建完成了,我们就回去开店,没有的话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卢翠玲还是在愣神中。
苏若曦见婆婆不说话,奇怪地问:“怎么了妈?是不是我们去乡下的话,您和爸会不方便?”
卢翠玲回过神,赶紧笑起来:“有什么不方便的,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到时候啊,让你们好好看看我们乡下风景,每天都能吃到最新鲜的蔬菜。”
一说起乡下,卢翠玲也是两眼放光,对和老伴带着乡亲一起干的蔬菜农场,老太太自然是很自信。
苏若曦听婆婆述说,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片乡村的景象,不自觉也是充满向往。
婆媳俩在路口站了一会,苏若曦回过神,挽着婆婆说:“妈,我们进去吧,希望能找到合适餐桌,抓紧完成新的布置,好在老街封闭改建前,狠狠赚上一笔。”
听到儿媳的话,卢翠玲想了想,低声说:“咦,这话我怎么感觉,像是若若说的呢?”
下一刻,婆媳俩面面相觑,随后一起乐了起来。
这么婆媳俩边笑边走,也是吸引了旧货市场里不少人侧目。大多数人的眼中,会觉得这么亲密的两个人,肯定会是母女俩吧。
又有谁能想得到是婆媳呢?
婆媳两个旧货市场里寻觅时,在苏记小餐馆里,冯一帆正在进行着伊府面制作,从和面开始。
第194章 制作伊府面
伊府面,如果只是站在一边看制作过程,会觉得非常的简单。
和大多数手工制面条一样,首先是和面,要把面给揉揣的足够匀称,并且还要给揣得有劲。然后给擀成面皮,或者是刀切,或者是用机器给压成面条。
之后的工序也很直观,先将面在锅里给煮到八九成熟,再沥干水放进油锅里烹炸。
可以说这一整套的工序,包括用鸡蛋和面这些,细说起来真的和方便面加工区别不大。
林瑞峰此前在厨房里,也见过每一次师父煮早已经制作好的伊府面,都会觉得真的没看出和方便面有什么区别的。
今天,真正亲眼看着师父从和面开始,林瑞峰很认真仔细观看了一遍。
从和面开始,林瑞峰很快就看出了一些不同来。
师父和面不光是加入鸡蛋。
因为面粉如果光用鸡蛋去和面,粘性不够,面是没有办法黏在一起,延展性也是完全不够。
所以和面过程中,除了鸡蛋之外,还需要在其中加入一部分的水。
通常是面粉给团成一堆,在中间给窝出一个火山口般的坑,然后在其中打入几颗鸡蛋,接下来还需要加入一定量水,之后慢慢将周围面粉向中间拢,同时用手进行揉揣。
而伊府面在这一步的时候,并不是加入清水,而是用鸡汤代替清水进行和面。
这其中鸡汤加入比例,还有鸡蛋和面粉的比例,都是有着一定讲究。并且需要和面过程中,根据手感来进行相应的些许调整。
看着师父用力的揉揣面团,时不时还会加入一点鸡汤,一旁的林瑞峰也是感到惊奇不已。
冯一帆在和了一会面后,抬头看向了徒弟笑着说:“怎么?是不是看着觉得很简单?”
林瑞峰赶紧摇头说:“不,师父我能感觉到,你和面的同时,再用手去感受面团劲道,应该是会稍稍进行一些调整的。”
冯一帆听到这话有些惊讶,打量了徒弟一番说:“行啊,还是有进步的。”
林瑞峰看着一整缸的面团,忍不住又问:“师父,您这样自己手工做面条,是不是太辛苦了一点?难道不可以买一台面条机做吗?”
冯一帆揣着面,也是逐渐感到有些气喘。抬起头来歇上几口气,笑着跟徒弟进行解释。
“这伊府面,就是要用手,感受这面的劲道,才能够更好的调整,这个过程可不能省略,否则做出来的面条就不好了。”
又接着揣了一会面,冯一帆再次说:“其实啊,原本伊府面也没有这么复杂,但是后来苏记进行了改良,所以也让工艺稍微变得复杂点,不过好在和面一次,可以准备很多。”
这一点林瑞峰倒是知道,因为伊府面做出来后类似方便面饼的样子,所以储存起来同样是非常方便。
冯一帆基本上也是隔上一天,才会一次和面做上不少的面出来,可以集中存放很久。
当然,冯一帆隔一天做一次面条,不是因为面条两天会用完。实际上现在后厨还储藏着一些制作好的伊府面,而冯一帆依旧和面做面条,是为了保证面条总量足够。
毕竟伊府面制作工序相对繁琐,但是储藏起来又比较方便和长久。
如今餐馆中午生意不错,伊府面消耗也是不少,所以冯一帆隔一天做一次面条,能更好的保障足够消耗。
差不多把面团揉揣好了,冯一帆让徒弟帮忙,把面团从大面缸里弄出来。接着便是分开放入手动面条机,全部都给制作成粗细均匀,并且长短均等面条出来。
用另外一个盆接着面条,从面条机里出一层面条,冯一帆要铺上一层面粉防止粘连。
这个制作的办法,也是苏记传下来的手艺。
当初爷爷在世的时候,每次除了鸡汤配比是老爷子亲自操刀,之后和面、制作面条,全部都是由一群徒弟进行代劳。
那时候,因为餐馆生意好,每一次都是需要提前制作出很大批量面条出来。
后来冯一帆也跟着岳父做过,而且每次都是他和岳父一起做。这里也就体现出了,那时还是师父的岳父对冯一帆与众不同。
冯一帆出国这几年里,苏记伊府面是已经没怎么做,午餐提供的面条也是用买回来挂面代替。
如今,冯一帆要恢复苏记的规矩,这伊府面的制作自然也要完全复原。
面条制作完成后,冯一帆独自端起一大盆的面条,便直接进入厨房里去,接下来要煮面。
煮面到油炸过程,林瑞峰之前已经看过几次,所以他没有跟进后厨,而是在外面把面条机和面盆以及面粉给收拾一下。
接着,林瑞峰也就继续练切墩,也算是帮忙在前面守着苏锦荣。
厨房里,冯一帆从面盆里将面条按照固定的量,一缕一缕的取出来,团在一起下锅煮制。
煮的过程没有太多花样,基本就是把面条给煮到大约八九成熟,捞出来放在一边沥水、晾干。
一个人在后厨里忙碌,冯一帆为了节省一些时间,也是在煮面同时,将旁边的灶给打开,把油锅也给同时准备好。
等面条差不多沥干水分,放进油锅里进行烹炸。
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好油温,要瞬间锁住面条内水分,而不能让面条吃入太多油,面条表面炸到有些焦黄就可以捞出。
冯一帆在煮面的时候,便把固定量的一缕面条团起来,这样煮了之后再炸,会定型成类似方便面面饼的样子,可以更好的方便储藏。
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只是确实会消耗一些时间,同时守着沸水、热油,也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