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瑶霏帮忙解释:“溪溪,那个鱼和这个不一样,冯爸爸的那个叫松鼠鳜鱼,这个是红烧鲤鱼。”
杨小溪奇怪问:“松鼠鳜鱼和红烧鲤鱼不一样吗?”
冯若若说:“不一样呀,溪溪你看一个是鳜鱼,一个是鲤鱼的,一个是红烧,一个是松鼠呀。”
前边大家听得没有什么,可是说到做法的时候,听冯若若说“一个是松鼠”,大家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大人们绷不住大笑起来。
卢翠玲笑着把小孙女抱住,边笑边说:“哎呦,哈哈哈,我的小宝贝,你这是要笑死奶奶啊?你一个红烧,一个松鼠,松鼠是什么啊?哈哈哈……”
冯若若看到奶奶笑,伸出小手捂住奶奶的嘴巴:“奶奶不要笑。”
小姑娘一边捂住奶奶嘴巴一边说:“奶奶,松鼠鳜鱼,松鼠鳜鱼,鳜鱼对应的是鲤鱼,那松鼠肯定是对应红烧呀。”
杨志毅捧腹大笑说:“哈哈哈,说的没错,没错,逻辑完美。”
石家慧强忍着笑对杨志毅说:“你别乱说,你要是把孩子教坏了,你看到时候若若爸爸怎么收拾你。”
冯建东笑着摇摇头,然后认真给三个小女孩解释。
“这个松鼠鳜鱼,松鼠不是鳜鱼的做法,松鼠是那个菜做出来,红彤彤的造型像是一只小松鼠,所以被叫做松鼠鳜鱼。
红烧鲤鱼的红烧呢,是鲤鱼的做法,像是你们家慧大姨这样的烹饪方法叫做‘红烧’,所以叫做红烧鲤鱼,这个红烧是不能跟那个松鼠对应,知不知道?”
三个小女孩顿时点点头齐声说:“知道啦。”
刘婉华对石家慧说:“好啦,家慧大姨也不要为难我们若若,就不要问有没有若若爸爸做的好看,还是赶快让我们吃吧。”
石家慧也点头答应:“好好,不问了,那你们好好吃吧。”
石家慧说完转身要走。
冯若若赶紧从奶奶身上下来,然后去拉住家慧大姨的手。
“家慧大姨,你要走了吗?”
石家慧停下来,看着小女孩说:“对啊,大姨要回去跟你爸爸一起做菜啊,不能让你爸爸一个人忙。”
杨小溪也凑过来说:“谢谢家慧大姨给我们做菜。”
陈瑶霏跟着说:“谢谢大姨。”
石家慧看向另外两个小女孩,伸手摸了摸三个小女孩小脑袋:“好啦,不用客气,你们乖乖吃饭,红烧鲤鱼要多吃,小孩子多吃鱼会变得特别特别聪明哦。”
说了这个话后,石家慧又提醒:“不过吃的时候要小心鱼刺,让爷爷奶奶和爸爸给你们弄鱼肉吃。”
三个小女孩自然是齐声答应:“好。”
石家慧随之便跟孩子们挥挥手:“好啦,大姨去做菜喽。”
冯若若带领下,杨小溪、陈瑶霏跟她一起握紧小拳头,高高举起来齐声喊着:“大姨加油呀。”
石家慧见状顿时笑起来,同样学孩子们握紧拳头高举起来:“好,加油。”
石家慧回到隔壁去忙碌。
卢翠玲和李秀春、刘婉华又一起把孩子们叫回来。
“好啦,家慧大姨去做菜啦,你们快点回来吃饭。”
“对对,霏霏、溪溪、若若你们回来坐好吧。”
三个小女孩也是一起转身回去坐下来。
坐下后,冯若若说:“刘姥姥、爷爷奶奶,大姨说鱼有刺的,让你们吃小心一点呀。”
杨小溪对爸爸说:“爸爸,大姨让你给我弄鱼肉吃的。”
陈瑶霏对自己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你们吃的时候也要小心刺。”
杨小溪跟着补充一句:“对对,我们大家吃都要小心刺。”
有三个小女孩煞有其事提醒,家长们也都是面带笑容。
“好,我们吃的时候一定小心。”
接下来,自然是爷爷奶奶们给小孙女们剥鱼肉吃的时间。
因为有卢翠玲和李秀春、刘婉华两位奶奶和一个姥姥在,甚至都完全不需要杨志毅这个爸爸动手,奶奶和姥姥会把最好的鱼肉挑出来,把鱼刺也是给挑干净,然后均分给三个小女孩。
把鱼肉放在碗里,再用勺子舀起一勺汤汁,浇在鱼肉和米饭上面。
再用小勺子给拌一拌,让米粒裹上汤汁,鱼肉也均匀分布在米饭当中。
这样一来,一碗猫咪饭便算是拌好了。
虽然红烧鲤鱼不是松鼠鳜鱼那样酸甜口的。
但是石家慧咸鲜的味道也是调配的很好,而且还有一点点微甜,让三个小女孩吃起来也是狼吞虎咽,甚至小嘴上都沾满了汤汁。
奶奶和姥姥也是动手,分别给三个小女孩把嘴角给擦一擦。
“哎呦,慢点吃,你们看看,都吃得满嘴都是。”
“对对对,慢点吃,没有人跟你们抢,要尽量细嚼慢咽的,不要这样一下子咽下去,一定要嚼碎嘴里的米粒和鱼肉。”
“小心一点,慢慢吃。”
奶奶和姥姥细心呵护下,三个小女孩真是吃得非常开心。
等到差不多采访结束的李菲儿带着人过来,三个小女孩已经快要吃好了。
同时苏若曦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看到两位妈妈来了,三个小女孩也是起身迎接。
苏若曦看到三个小女孩面前的空碗,对李菲儿说:“你看看,三个小宝贝吃的多干净。”
李菲儿说:“还真是,看起来今天晚上的菜也很好吃嘛。”
杨小溪马上跟妈妈说:“妈妈,今天晚上有家慧大姨做的红烧鲤鱼,我跟你说很好吃的。
妈妈你知道吗?红烧鲤鱼的‘红烧’是做法,然后松鼠鳜鱼的‘松鼠’,是说做出来像是小松鼠呢。”
李菲儿被女儿这么一说,给说的有点发蒙,一时之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还是刘婉华笑着给李菲儿和苏若曦解释了一下。
两位妈妈和李菲儿同事这才明白过来,也都是会心一笑。
尤其是李菲儿的同事们,觉得小孩子很多时候真的是很有趣,理解东西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突发奇想的脑洞。
之后,苏若曦让隔壁给加了几个菜,李菲儿和同事也是坐下来,和苏若曦一起吃了晚饭。
第909章 放低预期,带动旅游
当一批批的食客吃完了,满脸都堆着开心笑容陆续离开苏记,很多人在回去的路上依旧在不停讨论苏记的菜。
“还是苏记的松鼠鳜鱼好吃啊。”
“我倒是觉得,今天那个蟹粉豆腐很棒。”
“对对,今天点了那个真是太值了。”
“可不是,幸好我网上看了推荐的,蟹粉豆腐果然是物超所值的菜。”
“那也不对啊,苏记的菜好像都物超所值。”
“哈哈哈,没错没错,但我今天最喜欢还是那个蟹粉豆腐。”
“那是,那盘蟹粉豆腐是绝对的豪奢啊。”
“对对,感觉里面的蟹粉比豆腐都多。”
“确实,而且那个蟹粉豆腐的颜色是真漂亮。”
“哈哈哈,揭盖的瞬间,喔,金色传说。”
这桌食客所说的蟹粉豆腐,确实算是苏记最近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道菜了。
因为是应季食材,所以蟹粉类的菜算是最近苏记常见的菜。
而苏记的这盘蟹粉豆腐,那更是其中的一道精品之作。
冯一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良。
首先是烹饪的方式,借鉴了一些麻婆豆腐的方式。
蟹粉豆腐上桌之后,表面上是绝对不会冒热气的,看上去甚至像是一盘冷菜。
可是当你用调羹舀起来,想要吃的时候,一定要用嘴吹一吹。
否则直接吃一定会被蟹粉豆腐给烫到。
所以上菜的时候,无论是厨师还是服务生都会提醒。
“请一定要小心烫。”
其次,苏记的蟹粉豆腐,其中的蟹粉给量是绝对很足。
通常情况下,蟹粉豆腐所用的蟹粉,那是不用蟹脚上的肉,只用蟹身中的肉,并且加入一些蟹黄。
不过冯一帆进行了一些改变,他是将蟹腿肉给撕开后,也加入其中。
并且为了让汤汁显得更加的漂亮,也是为了让味型上更加丰富。
冯一帆会在其中加入一些南瓜泥。
如此一来,蟹粉豆腐出来的汤色呈现金色。
并且南瓜泥的加入,也是增添了一份微微的甜味。
跟蟹粉的味道相互融合,搭配上咸鲜的味道,会在吃了之后有一丝回甘,真的是非常美味。
这道菜,是国庆假期第二天来苏记的一桌食客发现。
品味了之后,食客马上就在微博上进行分享。
在被人推荐分享后,自然有更多的食客点这道菜品尝。
结果一吃之下,几乎是食客们都是赞不绝口。
不光是冯一帆给的蟹粉量足,更重要是冯一帆的调味,真的是可以让大多数人觉得确实很好吃。
没有影响到蟹粉鲜味,再加上那种看似不烫,但实际上却又比较烫的温度,真的是将鲜味彻底锁住。
白嫩的豆腐在其中,更加是爽滑无比,几乎是入口即化感觉。
最后是南瓜泥的加入,完全不同另外加糖调味,单纯用小南瓜甜味。
有一种吃不出甜味,但却又有那一份回甘的独特感觉。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像是《蟹粉豆腐》这种菜肴的推荐,在各种有关于苏记微博上真的是很多。
甚至每一位食客都会觉得,苏记的每一道菜都是非常美味。
所以有人甚至在微博上说:“苏记的菜无需推荐,进去随便点一道菜,保证都会很美味。”
当然,也有人比较理智一些。
“应该要说,苏记的菜品是不是符合个人口味,毕竟每个人的口味总会有偏差,而且苏记的菜口味上相对清淡,和如今流行的重辣不一样,或许一些喜欢吃辣的人会不习惯。”
理智的声音还是获得不少人点赞和赞同。
现在每天晚上,苏若曦都会翻看手机,看一看网上的评论。
等到冯一帆回家了之后,会把一些问题跟丈夫分享。
“你看看,蟹粉豆腐还是获得不少好评,还有啊,这些理智的声音也很中肯,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喜欢苏记的口味。”
每晚这个时候,冯一帆都是洗好了澡,靠在床上搂着妻子听妻子说。
听完妻子的话,冯一帆也点头:“确实,原本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和三位师兄还有大师姐一起研究一些辣口菜呢。
不过现在看到这些比较中肯的评价,感觉倒也不用去迎合市场。”
苏若曦说:“对嘛,我们不用去迎合市场,我们苏记就要坚持我们苏记的特色。”
苏记的特色便是清淡为主,以河鲜的烹饪为主。
另外,苏记的一些卤制,也都是白卤为主,可以说是跟流行的餐馆口味有着不小偏差。
但这种偏差又成为苏记的特色所在。
苏若曦靠在丈夫怀里说:“虽然现在偏辣口的人多,但总是吃辣也会腻,所以我们苏记的清淡口味,自然也是有很大市场。”
冯一帆微笑说:“市场自然是很大,没见到我们这些天营业额一直居高不下吗?”
苏若曦比较理智说:“这些天不能作为参考啊,这些天是国庆假期呢,好多外地的客人专门过来,要等国庆节之后,看一看本地,和临近一些城市食客的反馈。”
冯一帆也认同:“没错,还是老婆大人说得对,我们要理智一些,也要做好到时候营业额可能会被腰斩的准备。”
苏若曦有些惊讶:“啊?你都这么悲观了吗?”
冯一帆微笑:“这不是悲观,你也说了,这些天是国庆假期,好多外地过来旅游的游客,等国庆假期过后,或许周末会有外地人过来,但肯定也不会像这些天这么多。”
苏若曦顿时撅起嘴,摆出小女孩的样子。
“那不行啊,我们那么努力,如果生意不行的话,到时候你还怎么付给大师姐他们工钱呢?”
想了想,苏若曦又说:“另外啊,你每天那么辛苦,要是不能赚钱,岂不是白白忙活?”
冯一帆听妻子的话,顿时笑起来,然后亲吻了妻子一口。
“别担心,你忘记了?我们苏记还有杀手锏在,那就是我们的面条和炒饭啊?光是靠中午的面条,也是足以支撑苏记嘛。”
苏若曦想了想,然后又伸手把记录的账单拿过来看了看。
“对,面条和炒饭可以支撑的。”
冯一帆搂住妻子:“所以,不用担心,我们做好心理预期,到时候如果生意没有跌那么多,是不是还会觉得挺好?”
苏若曦在丈夫怀里笑起来:“你可真是乐观,你就不怕到时候生意真的一落千丈,我们苏记餐馆变成一家面馆了?”
冯一帆微笑回应:“变成面馆也没什么不好嘛。”
苏若曦轻轻拍了丈夫一下:“哎呀,你别开玩笑啊,要是变成了面馆,那大师姐他们怎么办?还有师伯介绍来的三位师兄呢?”
冯一帆说:“等国庆过后,三位师兄也要回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