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总,昨晚睡的好吗?”
温晓光头也不回的走到会场的门口签字注册,这就是他早上的市,现在么随意散两步,等着书记到就行了。
“不好,到个陌生的地方,差点没睡着。”
“啊?”宋一秋抱着大外套跟他走在绿化带旁的柏油路面上,“怎么了?是我订的这个酒店不好吗?”
“下次订不要那么大的,大半夜一个人睡那么空旷的地方,很容易睡不着。”
“空……空旷?”宋一秋没想到会是这个词,“是无聊么?我每天都跟着你,你可以找我啊,或者我去找你。”
“别开玩笑,这儿人多眼杂的。”
虽然训了她,但小姑娘有些不以为意,小嘴抿在那儿憋着笑,倒是蛮可爱。
(倾情推荐一本新书供大家在家坐月子时打发时间瑞根新书,《数风流人物》,历史官场养成类,半架空红楼背景,喜欢这类的兄弟可以去收藏看看)
第572章 O2O(一)
到了2012年,随着ihone4s这样的即智能手机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强大,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已经被资本市场广泛接受并充满期待。
当全国人民都知道一件事赚钱的时候,普通人的你一定已经赚不到钱了。
事实上o2o模式真正的火爆是2015年,但2013年起苏宁这样具有大量线下门店的企业就开始进行尝试着‘线上线下同价’,而在2012年,基本都具有一定远见的企业家们已经在探讨它真正的内涵以及未来的商业模式了。
这个概念最早诞生于美国,uber是其中一个例子,在国内也已经有了实践,那便是美团。
温晓光身在武汉,他绕不开移动互联网,更绕不开基于移动互联网而逐步冲进商人脑袋里的o2o概念。
早上的时间在这散步,其实也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不过还是被人给捉到了。来人是前呼后拥,又有秘书又有保镖,比他这孤零零的两个人排场大多了。
冲着嘿嘿笑的王总挥挥手,两人正好一起顺着绿化带行走。
这老人家是搞传统行业的,这两年互联网的风声水起,尤其是电商领域的突然发力可叫他不可不关注。
传统的社交他应该兴趣不大,社交最后的盈利终点无非就是游戏,而搜索已经和广告搞在一起了,没什么可说的,只有电商。
真的只有电商。
马芸的确是搞死了一帮赚差价的中间商,同时也使得线下实体店的生意逐渐冷清。说起来,这一块的‘利益’其实是从王总这样的商业租赁的人手里抢走的,最后获利的则是消费者。
任何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经济体里的主体永远是中小企业,巨头就那么几家,而大量在线下开门店的中小企业受限于规模,在与万达这样的大集团博弈时缺乏议价能力。因而那帮人每到月底算账的时候,他们要支付的大头其实不是什么员工工资或是水电费,而是去支付租赁商铺的费用。
但凡做过点生意的都知道这点。
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巨头公司转圜的余地毕竟巨大,那群人又聪明又有力量,他们可以轻易的将伤害进行嫁接、转化,最后逼的开店的人越来越感觉到‘生意难做’。
到温晓光重生回来的2019年,这四个字割裂皮肤血肉的痛感比现在还要真切。
但这样的趋势对阿狸没什么伤害,都转到线上才好呢。但对万达则不同,他们依然来依赖支付他们租金的商户,太阳一起一落,就是一个亿的租金,这是非常巨大的现金流,然而如果你的客户都‘死掉了’,那也不是个办法。
这就跟古时候王朝征税一样,你不能不征,可一旦征得老百姓开始哇哇叫的时候,麻烦就来找你了。
不过一流的企业家在思考危机的时候,所想的永远不是那个‘危’,即使温晓光猜也能猜到,他们想的应该是那个‘机’吧。
o2o就是这个‘机’。
因为他忽然发现,集团旗下的很多商铺场景正好对应于它的内涵。
“……好多人和我讨论过这件事,我自己认为大多数都过于乐观。”温晓光不会藏拙,也不会故意误导,都是聪明人做这种事不仅无聊而且还损害自身,怎么想就怎么说,“就像现在资本市场对移动互联网的态度一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bat都太让人眼红了?”
“嗨。”老人家摆摆手,轻松道出本质,“没什么为什么,都想赚钱嘛。当然也和现在的环境有关系,没多少机会还留着了,忽然间蹦出一个你,那不投你投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确是机会不多了。世界范围内都有这个现象,即越是传统的领域普通人越是难以有所成就。
你说汽车、石油、房地产这一类,你怎么白手起家?
即便是卖个饮料矿泉水,也搞不过先起来的人。
只有新兴行业才会产生新富,才能大量造福,前十年是互联网,眼下是移动互联网。
温晓光不可置否,“但是这种过度乐观给了我们比较大的压力,过分的期待在与现实碰撞时会很疼的。包括王总你讲的o2o,微拓现在也非常谨慎,只有在用户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的领域,我们才会下注。”
这个非常高的频率就是衣食住行。
不过王总还是问他:“那么我们公司里的百货、影视、酒店这些呢?都是可以从线上直通到线下的。”
温晓光也不知道咋说,说重了打击人家积极性了,转而问道:“王总是想试试电子商务吗?是真的觉得这儿有万达的机会,还是说是因为这两年电子商务搞的过火?”
团购、直销、特卖……这两年越来越火的电商网站的确是驯化了消费者,如今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流行为模式。
这对需要人流量的万达广场是个巨大的危害。
温晓光问的问题也直戳内心。
足够优秀的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都知道,企业被迫采取的行为往往不会有特别好的效果,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因为大船掉头太难了。
然而还是会不断有人重蹈覆辙,理由也很简单。
“我总得想办法应对吧。”王总道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觉得我们的线下场景非常丰富,可以尝试。”
“尝试是可以的,我想王总的意思大概是将商场搬到手机上,放置在a里,这样用户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是不是?”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这样想,反正思考了一下点头,“这个想法很不错。”
温晓光内心掠过一阵省略号,“王总,我们现在理解的o2o本质是连接需求,但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讨好用户很难,价格不补贴他就跑到对手平台,这样一来必是一番烧钱大战。”
“烧钱大战?有点像那么个意思。”老人家略有所悟,但并不畏难,只是说道:“听你这老板讲起来的确是很精辟的,不像我们自己讨论最后还是一团浆糊,我再看看吧。不过微拓呢,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对o2o兴趣不大。”
这是个巨他妈烧钱的事,留给王星吧。
“真就这么放过去?”
“当我投资美团的时候,就已经不准备涉足这个领域了。o2o的盈利是个巨大的问题,不开玩笑的和你说,我不能把两个同样的问题放在自己肩上。”
o2o概念并不那么高深,无非是线上到线下,但平台与平台之间很难做出差异化,你说饿了么和美团到底谁好点?ofo和摩拜呢?这个好与不好就在于你给用户的红包大不大,今天你给的大,你就好,明天他给的他就好。
所以与其甩开膀子下场和那些人血战,不如当一个每家o2o企业都梦寐以求想要争取的流量。
依靠投资增值,并在红潮褪去时抽出,那会儿谁舒服谁知道。
“如果晚上有机会,我会好好的细述一下的。然而对于您所感受到的危机,我也很难说。”
跟这位老人家其实本来说不清楚,他要问自己咋办,温晓光其实也不知道咋办,一个都不是搞互联网的人因为局势演变而想要掺和进来,他真想说您歇着吧,可又不能这么讲。
:。:
第573章 O2O(二)
在2012年o2o不是一个令圈内人陌生的概念,实际上从去年秋冬到眼下的春末,全国成立的o2o企业不下五千家,当然最后基本上全都凉了。
可这会儿人们不相信。
人们只看到3g是个过渡,4g已经来临,你去问之后的人他们都不记得3g具体是哪些时段。是的,从技术角度来说,3g就是个过渡,从基站建设的情况来看,3g建设还未结束,4g技术已经进入商用。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建设5g基站的时候,几个运营商抱怨投入实在太多了,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其中有一个便是技术迭代过快,前两年的投入还没赚到多少,下一个(n1)g又出来了。
2012年已经不应该再谈移动互联网是不是未来了,因为那代表着你快要错过了,百度于2013年年初意识到那块小小的屏幕是未来,对不起,请你退场。
相反,阿狸09年、10年就开始all无限,微信这张头等舱船票于2010年诞生,在去年已经风靡全国,今年则是地位无法动摇。
中国人爱讲势,
现在是这个势太猛,让人兴奋,也让人害怕。
以至于晚上这场平行会议的名字干脆命名为中国企业的生死游戏。
它是一场游戏,但事关生死。
就在一年前,温晓光曾在自己公司组织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谈论过一些,但主要是关于微信,以及如何将微信建设成为服务于大多数群体的平台。
今天,这场并不受舆论关注、简简单单的平行会议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因为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最好的船票,这代表它是流量。
因为微拓大胆投资了多家新生公司,这代表它有意愿。
因为温晓光个人资产已经破百亿美元,这代表他有资金。
在这个年头,许多技术宅们都在梦想用一款‘a’改变世界,请不要嘲笑他们,因为他们当中有的人真的做到了。
于是,很多人,不仅仅是爱看热闹的青少年,大学生,还是想要借此寻找灵感的创业小伙儿,亦或者是正在创业过程中的梦想青年,人们都希望看到温晓光。
这不是央视采访,这是专业的企业论坛。
在现场的椅子则是一张难求,并且千万不要觉得他们坐在下面就没什么牌面。温晓光自己也曾在下午当过那场ceo对话的观众。
今晚,这场时长两个小时,对话‘生死游戏’的主持人都不简单,他本人便是cec俱乐部的创始人,同时任着常务副理事长,同时也是正和岛的首席架构师。
他叫刘冬华,他本人戴着黑色眼镜,小眼睛,细细眯眯的,有些脱发,没有发际线,当他穿上西装出现在这里,很有成功人士的模样。
的确是这样。或许因为正和岛离普通人太远,因而有些陌生,说起来这个名字也有些怪,但解释起来则很简单它是商界高端人士的微信。
所以这不是一个岛,它是专属于企业家群体的深度社交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接受外部申请,为保证每一个岛民都是正确的人,正和岛采取的邀请制。
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企业家,都是这片小岛的支持者与参与者。
当然,不管这些人多么牛逼,温晓光还是信心满满的坐在这里。
很简单,因为他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
而且,还是重要参与者。
温晓光在刘总吓人的开幕词中进入镜头。
这个人是这么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块屏幕的背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看似只是手机行业的变革,然而移动互联网将所有的消费者联合了起来,信息传播的速度超过人类以往任何时候,以微博为例,企业行为一旦被误解,又或者发生一些舆论事件,只用几个小时的时间
间,通过每一部手机所连接到的背后的人,舆论失控就有可能瞬间发生,要了企业的半条命,甚至招致灭顶之灾。”
“当然移动互联网也让企业变得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所以这把双刃剑,企业应该如何用好,如何去抓住未来的机遇,如何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
这个时代,爆红更加容易了。
臭大街也更加方便。
变化太快,对于大企业的领导者压力是很大的,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某个员工的态度恶劣问题,就会有骂你的文章传遍整个微信。
“温总,你先来如何?”
“我先来吗?”温晓光还客气了一番,“要不我先听一会儿吧?”
“你还听是什么,今天讨论的是移动互联网,大家都在等着听你。”
所有目光集中于此。
温晓光笑了笑,“那好吧。其实我经常被人批评年纪小、经验少。因此刘总给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