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
韩朝阳再傻也明白所长的意思,连忙道:“刘所,我不知道局领导是怎么考虑的,反正我们警务室用不着两辆警车。我们有电动巡逻车,而且好几辆,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用车,可以管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借,还可以管理大保卫处借。”
“行,就这么说定了,拿到车之后所里先借用一段时间。”
“是。”
局里不可能无缘无故给中山路综合接警平台配车,刘建业只想要车不想要人。
之所以不想要人不是所里警力不紧张,而是这可能涉及到未来的辖区划分。作为派出所长,谁也不想被“割地”,他摸摸嘴角,沉吟道:“考虑到你师傅很快就要退休,警务室警力会变得非常紧张,我和教导员研究了一下,打算让小吴过去跟你一起常驻警务室,你负责警务室全面工作和社区工作,他主要负责办案,你觉得怎么样?”
“工作狂”谁不喜欢,再说领导已经决定了,韩朝阳急忙道:“吴伟那么能干,他过去真是太好了,谢谢刘所。”
“你这段时间干得也不错,有你俩在,中山路那一片儿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刘建业再次看看手表,接着道:“还有,记得明天下午2点准时去高铁站工程指挥部开会,也就是以前的朝阳村委会。前段时间不是发生过一起扎车胎的案子吗,上级很重视,要求我们安排专人全程参与项目建设,为城东交通枢纽工程保驾护航。”
韩朝阳小心翼翼地问:“刘所,您是说让我全程参与?”
“所里就这几个人,除了你还能安排谁,毕竟你离工地最近,对那一片的情况又最熟悉。”刘建业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并且只是挂个名,你还是理大的驻校民警呢,难道真天天呆在理大。”
“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知道就行,今天就到这儿,我丫头今天过生日,再不回去她就要追过来了,”刘建业站起身,一边往办公室外走,一边笑道:“你也别在所里呆着了,去街道陪陪女朋友。人家加班都有男朋友或爱人接,平时太忙没办法,今晚不是很忙也去接一下。”
……
没想到总是板着脸的所长也很有人情味!
韩朝阳再次道了一声谢,跟着他一起走出派出所,直到目送他消失在视线里才小跑着赶到街道办事处,跟今晚执勤的保安小吕打了个招呼,才轻车熟路跑上二楼敲开财政所办公室门。
本以为女友正忙着做账,没想到她竟坐在椅子上打电话。
“东风路有个旧货市场,挺大的,卖什么的都有,我星期天陪你去。不过光我们去也不行,你问问小康有没有时间,问问他能不能调休,如果能就请他骑个三轮车去,如果有什么合适的就直接买了让他帮着拉回来……”
韩朝阳轻轻反锁上门,坐到她面前等了好一会儿,直到她挂断手机才好奇地问:“老婆,谁啊?”
“张贝贝。”
“张贝贝,她怎么想起给你打电话,她买旧货干什么?”
“她要创业,”一想到张小富婆打算把死人呆的地方改造成活人住的青旅,黄莹就忍不住笑道:“她跟苏姐谈好了,要把朝阳村纪念堂租下来开旅馆。名字都取好了,听上去很霸气,叫什么朝阳国际青年旅社!”
这个脑洞也太大了,韩朝阳惊诧地问:“那就是一鬼屋,能开旅社吗?”
“别这么封建迷信,要说地底下埋人,什么地方没埋过人?”
黄莹反问一句,眉飞色舞地说:“苏姐昨晚跟古主任他们开了个会,专门研究张贝贝开青旅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开起来不一定会赔。首先客源没问题,离长途汽车东站不远,外地旅客谁知道那以前是纪念堂,只要价格合适、环境又不错,肯定会入住。而且周围那么多项目工地,工人舍不得花钱住旅馆,工程管理人员舍得花钱。等城东交通枢纽建成投入使用,人流量更大,更不用为客源发愁。”
“本地人肯定不会住!”
“人家根本没想过做本地人的生意。”黄莹噗嗤笑道:“社区跟街道不一样,社区可以搞实体盈利,苏姐觉得这是个机会,今天一早就去找区里的投资开发公司谈判,好像已经谈下来了。打算跟张贝贝来个‘公私合营’,社区出场地,张贝贝出钱,各占一半股份,赚到钱平分。”
在朝阳村的坟地上开旅馆,亏她们想得出来!
韩朝阳佩服得五体投地,傻傻的问:“然后呢?”
“合股做生意,张贝贝投资又不大,苏姐更是空手套白狼,很简单的事,有什么然后。”
黄莹一边收拾着东西准备下班,一边笑道:“其实苏姐更想要真金白银,但这个租金没那么好拿,如果管张贝贝要三五十万,不光投资开发公司可能会反悔,甚至连街道都会雁过拔毛。干脆以场地投入与张贝贝合伙搞个实体,只要经营得好不光有固定收益,还能解决几个贫困户的就业,这也算精准扶贫。”
“开旅馆属于特种行业。”
“放心吧,苏姐没想过找你帮忙,都说了这是扶贫项目,街道乃至区里都会支持,不就是个特种行业许可证嘛,保安公司都开起来了,一个旅馆开不起来?对她来说这不是事,她正忙着研究大学生创业和扶贫方面的政策,说不定真能争取到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
……
第三百七十章 亡羊补牢
回到工作生活的地方,一切回到原来的样子,看着擦肩而过的莘莘学子和匆匆忙忙去六院就诊的病人,韩朝阳甚至觉得特踏实。
整整警服,沿斑马线穿过中山路,跟一大早过来开门准备营业的商户们打招呼。
光顾着跟打字复印店老板娘闲聊,没注意门口多了一辆警车,直到拉开门走进警务室,才发现俞镇川正坐在办公区里就着白开水吃包子。
“镇川,你怎么来了,今天所里不忙?”韩朝阳很意外,站在接警台前问。
“所里哪天不忙,没事我能过来?”俞镇川放下杯子站起身,苦着脸说:“新民小区夜里又丢了一辆电动车,老唐和海珠已经过去了,我本来也要过去的,在路上接到师傅电话,师傅让我先来警务室,说先调看下监控。”
师兄现在不再是社区民警,从警务室回去之后就被调进了办案队,是新园街派出所的骨干,在新园街派出所的地位比吴伟在花园街派出所高,毕竟吴伟再能干也只是一个新人。
辖区发生这种案值不大的刑事案件,一般由办案队先查。
如果他们这些办案民警搞不定,才轮到更专业的刑警出马。
新民小区频频发生电动车失窃,累计案值不小,刑警二中队早立案侦查了,但一样没能搞定。
想到师傅他老人家让师兄来“调监控”,韩朝阳意识到连刑警都搞不定的案子中山路综合接警平台可能搞定了,不禁笑道:“又丢了一辆电动车,这不是一件坏事。不怕那混蛋出手,就怕那混蛋不出手!”
俞镇川正头疼,抽出张纸巾擦着手说:“别开玩笑了,新民小区哪有监控?”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不然师傅能让你过来调看监控视频。”
“什么时候装的,我怎么不知道!”
“前几天装的,你不知道很正常,可能老唐和海珠都不知道。”
“谁装的,装在哪儿,装了几个?”新民小区连物业都没有,怎么可能有监控,俞镇川将信将疑。
“我让李晓斌装的,具体装了几个,到底装在什么地方我也不清楚,”韩朝阳不无得意地笑了笑,回头问:“陈洁,你家晓斌呢?”
“夜里在村里巡逻的,一直巡到四点多,顾警长让我喊他了,刚起床,正在后面洗漱。”
“不好意思,让他休息不好。”
“回头请客就行了,案子破了肯定要请客。”陈洁诡秘一笑,起身拉开后门跑去催李晓斌快点。
俞镇川终于相信新民小区有监控了,不解地问:“朝阳,监控器材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小区业主不愿意出钱,你是从哪儿搞的?”
“管经侦二中队借的,”韩朝阳掀开盖板走进办案区,打开电脑登陆内网一边浏览平台上的信息,一边微笑着解释道:“何队他们缴获了一批针孔摄像头,案子没办结没来得及上交,我就把那些针孔摄像头借来了。既不是枪机也不是球机,更不是高清的,但只要能拍摄就行,有总比没有好。”
“老唐和海珠不知道?”
“我和师傅怀疑这一系统电动车失窃是内鬼所为,海珠呢又天天在小区里转,如果让她知道哪儿装了摄像头肯定忍不住去看,如果嫌疑人留意她的动向就有可能暴露摄像头的位置,所以干脆瞒着她。只有师傅、我和晓斌知道。”
“这保密工作做得可以啊!”
“机会只有一次,必须小心谨慎。”
“太好了,监控视频不需要太清晰,只要能看清嫌疑人的大概体貌特征就行!”
“别高兴太早,万一那些针孔摄像头不管用没拍到呢。”
正说着,顾爷爷骑着电动车到了,拉开门问:“镇川,朝阳,晓斌呢,你们怎么还不去调看监控?”
“晓斌夜里值班的,这会儿刚起床。”
韩朝阳话音刚落,李晓斌和陈洁从后门走了进来,一脸歉意地说:“顾警长,不好意思,睡得太死,陈洁第一次去喊我没醒,又稀里糊涂睡着了。”
“没事,偷车的小子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早一会儿晚一会儿没关系,先吃饭吧,吃完早饭再去。”
“不用了,巡逻回来时吃过,吃了再睡的。”
“那行,你们赶紧去。镇川,确认嫌疑人身份之后知道该怎么办吧?”
“知道。”
“知道就行,出发吧!”
谁也不知道是单人作案还是团伙作案,韩朝阳从抽屉里取出两副手铐,想想又叫上小康和今天轮休的小柳,开着警车跟着俞镇川匆匆赶到新民小区。
这次发生失窃的是6号楼的一个业主,她家没小车棚,电动车就停在二单元门洞外的花坛边,早上下楼去给孩子买早点,发现车没了,于是打110报警。
分局刑警大队的技术民警已经到了,一个蹲在花坛边拍照,一个趴在警车引擎盖上绘图。
老唐阴沉着脸维持秩序,劝看热闹的业主站远点,不要破坏现场。
苗海珠正捧着文件夹给失主做笔录,一星期内连续发生两起电动车失窃,她脸色也很难看。
上级要求只要是刑事案件都要勘查现场,技术民警也很头疼,跟老唐那个社区民警没什么好说的,跟省厅下来挂职锻炼的苗海珠更不好说什么,一看见俞镇川就拉着他胳膊问:“小俞,怎么回事?光我们就来过四次,这是第十五起还是第十六起?”
俞镇川被问得很尴尬,背对着看热闹的群众说:“不好意思,我们工作没做好,让你们左一趟右一趟跑。”
“这么下去不是事,想想办法,尽快把这一系列失窃案破了。”
“行,我们会想办法的。”
韩朝阳跟分局的技术民警不是很熟,只是微微点头打了个招呼。
与此同时,李晓斌打开警车后备箱取出一张圆凳,跑到门洞边放下,站在凳子上从门洞屋檐上小心翼翼取下一个用纸盒伪装的针孔摄像头。随即带着小康挤出围观的人群,跑到小区内的主干道边,打开一个不知道损坏了多久的低矮的路灯盖子,从里面又取出一个用塑料胶带固定的针孔摄像头……
小康和小柳拦住业主不让靠近,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业主们一会儿看看正在里面勘查的警察,一会看看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刚才埋怨俞镇川的技术民警反应过来,不动声色问:“小俞,你们有准备?”
“不是我,是朝阳。”
技术民警脸上露出了笑容,下意识回头问:“韩指导,可以啊,装了几个?”
韩朝阳在来的路上问过李晓斌,一边环视着围观的群众留意比较可疑的人员,一边不动声色说:“可以什么呀,这只能算亡羊补牢。装是装了不少,一共26个,但都不是专业的器材,拍摄效果跟行车记录仪差不多。夜里光线不好,也不知道放出来是不是一抹黑。”
“有几个路灯没坏,应该能拍摄到。”技术民警回头看了看,又问道:“内存多大,能拍摄保存多长时间视频?”
“内存不小,能保存6个小时的视频,安装摄像头的是我们巡逻一中队的中队长,他每隔6个小时都会换上电力公司的工作服,以检查线路为掩护来格式化一下。”
正说着,李晓斌和小康提着四个大黑色塑料袋跑了过来。
技术民警的现场勘查车上有笔记本电脑,韩朝阳和俞镇川接过塑料袋跟上勘查车,小心翼翼取出针孔摄像头的内存卡,递给技术民警挨个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