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阳警事-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个小朱?”韩朝阳心不在焉地问。
  “三班的小朱。”
  “哦,”韩朝阳反应过来,摘下帽子挠着头道:“建筑工人流动性大,来了走,走了又来,这很正常。”
  “是很正常,但流动性这么大对外来人口管理是一个挑战。”刘慧之前一直在新园街派出所担任户政协管员,在人口管理上最有发言权,一边舒展着胳膊做运动,一边笑道:“他们来的时候我们可能全采集录入了他们的信息,他们走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就不可能注销,辖区到底有多少外来人员,很快就会变成一本糊涂账,更不用说底数清、情况明了。”
  一个工地几路甚至几十路人马,并且为了赶工程进度工头们经常从其它工地临时调人来帮忙,虽说进入工地要办登记要办理门卡,事实上很难落到实处。因为在几个重点项目工地,工程建设是第一位的,保安们并没有话语权,施工单位的老总副总发了话谁也不敢不听。
  人口管理确实有难度,施工单位的安全保卫人员都一点知道工地上多少人,更不用说警务室了。
  想到这些,韩朝阳沉吟道:“刘姐,你说得对,想真正搞好几个工地的人口管理,我们是应该下点功夫。最好安排专人管,一个工地一个人口协管员,划区划片,责任到人!”
  “这倒是个办法,关键你从哪儿找人,就算找到人谁开工资?”
  “不要去外面招人,我给宏亮打电话,跟他商量一下能不能从在各工地执勤的队员中挑选一个心比较细、责任感比较强的同志专门负责人口管理,反正他们的工作强度又不高,平时没什么事。”
  “这么安排也行,但还有两个问题,你既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草,不能搞到最后干多干少一个样。再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不给人家一个正式的人口协管员身份,工作不太好开展。”
  “这两个问题好解决,局里不是给了我们点经费吗,可以挤出一点作为人口管理经费,给各工地兼任人口协管员的队员发点津贴。至于身份,我回头找刘所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给他们一人配发一套辅警制服,以后就以花园街派出所辅警的身份展开工作。”
  “刘所肯定愿意。”刘慧忍俊不禁地说:“外来人口管理本来就是他们的工作,我们这是在帮他们忙,如果我们不帮忙,丁警长要累死。”
  ……
  说曹操,曹操到。
  刚刚提到许宏亮和老丁,许宏亮就坐老丁开的电动巡逻车到了。
  警务室里没外人,许宏亮一进门就眉飞色舞地说:“朝阳,你们分局的新局长上任了,我以为跟以前一样要开大会,要组织你们民警参加。这次不一样,不但没开大会,甚至连区里都没领导参加。”
  “怎么回事?”
  “别急,让我喝口水。”许宏亮走进谈话室接来一杯纯净水,喝了一小口,擦擦嘴角说:“市局常务副局长和市局政治部副主任送刘局上任的,分局开党委会欢迎刘局履新。市局领导宣布刘局任我们燕东分局局长、督察长的决定。刘局做表态讲话,对市委安排来燕东工作的决定表示支持和拥护,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之类的。”
  “你消息很灵通,打听的这么清楚!”
  “这是上午的事,算不上什么新闻,局里这会儿个个知道。”老丁接过话茬,大发起感慨:“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我们分局从今往后就是真正的分局。以前是条块管理,以块儿为主;以后同样是条块管理,但会以条为主!不过这样也好,省得跟以前一样明明是分局什么事却要向区里请示汇报,尤其在经费上,得求着区里。”
  燕东分局是燕东撤县(县级市)设区时成立的,说是分局但在经费和人事上却跟县局一样更多地依赖区里。正如老丁所说,今天上午发生的事具有重大意义,今后很可能会变成名副其实的分局。
  韩朝阳想了想,禁不住问:“区里不知道?”
  “区里怎么可能不知道!”老丁从许宏亮手里接过烟,如数家珍地说:“市局领导宣布完任命,就率领刘局等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去区委,雷副书记接待他们的。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市局多年以来支持燕东工作表示感谢,对刘局来燕东履职表示欢迎,要求政委、冯局、范局、张大和席大紧密团结在刘局周围,继续保持我们燕东县分局过硬的作风和顽强的品质,为燕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好驾、护好行。”
  许宏亮知道这些很正常,因为保安公司需要分局支持,从知道分局领导要调整那一刻就非常关注。
  老丁知道更正常,他本来就以消息灵通而著称。
  韩朝阳缓过神,又好奇地问:“刘局来了,周局什么时候走?”
  “要交接工作,周局估计要一个星期才能走。周局现在虽然不是局长,但还是副区长,上午列席了局党委会,也跟市局领导一起去过区里。”
  “杜局呢?”
  “中午在局里吃完饭就跟市局领导走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到了丰永,估计已经上任了。”
  “市局领导就送刘局来上任,没送别人来?”
  “没有。”
  “可是杜局也调走了,谁接替杜局?”
  “这我就不知道,空出的党委委员,估计会从局里产生,”提起这个老丁兴奋不已,回头看看身后,神神叨叨地说:“朝阳,刘所这次说不定真有希望进党委班子,他跟刘局是警校同学,同一届的!以前跟刘局还共过事,在一个单位干过大半年。”


第七百二十一章 河边有个人!
  下午3点多,局里终于有消息,但跟韩朝阳关系不大。分局办公室通知在家的科级以上干部4点半到分局大会议开会,韩朝阳只是副科,没资格参加中层干部会议。
  本以为新局长要在会上宣布领导班子分工,结果等到晚上才知道局领导班子并没有重新分工,杜局走前分管的工作由黄政委暂时代管,其他几位局领导之前分管什么接下来还分管什么。
  刘局先在会上表态,然后让分局各科室、大队及各基层所队负责人自我介绍,简单汇报各自单位的工作,然后像主持党委扩大会议一样讲思想讲政治,要求全分局民警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之类的,最后宣布接下来一个月要到各单位调研。
  燕东分局领导调整这么大事,政治敏感性一直很强的黄爸很关心。
  晚上在旅社吃饭时,自然而然聊起这件事。
  “你们周局还没走,现在依然是副区长,在周局正式调走之前新局长肯定束手束脚,先见见中层干部,先讲思想讲政治,先去各单位调研,对他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履新方式。四平八稳,既体现出对周区长的尊重,也不影响他的威信。”
  “爸,您是说周局一走,刘局就会有大动作?”韩朝阳放下筷子问。
  “这用得着问吗?”不等黄爸开口,黄莹就脱口而出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领导上任怎么可能没大动作。不信我们打个赌,最多三个月,你们分局的那些大队长、大队教导员、所长肯定要调整一拨。”
  “调整好,调整有利于开展工作,”黄爸端起杯子,笑看着韩朝阳调侃道:“不过调整你的可能性不大,别说你们政府部门,连我们国企现在都只能上不能下,就算新局长想调整你,又能把你调整到哪儿去,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连冷板凳都有级别的,不好安排!”
  同样是大队长,但韩朝阳的大队长名不符其实,黄莹禁不住笑道:“真是,就算把你这个大队长调别的大队当副大队长你都赚了。”
  “对你影响不大,对那些中层干部就不一样了。”黄爸喝了一小口酒,喃喃地说:“现在想想周区长办事真的很大气,要调走的事他可能很早就知道了,但没像一些领导在临走前突击提拔谁,像他这样的领导真不多。”
  “周区长大气,爸,你别开玩笑了。”黄莹噗嗤笑道:“你知道周区长的外号叫什么,人家都叫他周扒皮!那么多区领导,没有比他更抠的。”
  “我是说人事,你跟我说经费,这是两码事!”
  ……
  人往往不珍惜眼前,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对待领导同样如此。
  周局是很抠,死死掌握财权,金额在一千元以上的报销单据全要亲自过目,但该大方的时候他从不小气,比如民警辅警因公负伤乃至牺牲,他真舍得花钱,就算不在权限范围内也会帮着极力争取。
  更重要的是他担任局长时分局的情况跟现在不一样,尤其在办公和办案经费上,市局认为燕东分局虽然称之为分局但事实上跟县局差不多,应该去区里找钱。区里又说你们是燕东公安分局,又不是燕东公安局,并且撤县(县级市)设区之后区里也没什么钱,总是让周局去找市局要钱。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两头不讨好,他必须精打细算。
  新上任的刘局就不一样了,市局领导直接送他上任,宣布任命时区里甚至没领导在场,说明市局已经与区里达成了共识,今后燕东分局将会成为如假包换的分局。
  韩朝阳甚至怀疑,刘求平之所以能调任燕东分局局长,很可能与他之前担任过市局后勤装备办公室主任的经历有关,本来就是负责后勤的,而燕东分局最缺的就是钱,让他担任局长最合适。
  正胡思乱想,今晚在警务室值班的蒋晓敏突然打来电话。
  “韩大,有群众通过微信报警,发现老化肥厂河边躺着一个人,不知道死活。他不敢走近,远远的拍了几张照片,我给您转发过去。刚才拍的,光线不好,照片不太清楚。”
  “好的,发过来我看看。”
  照片很快就发过来了,正如蒋晓敏所说不太清楚,只能隐隐约约看出一个人趴在河边的草丛里。
  化肥厂早就倒闭了,因为紧挨着一片墓地,周围的交通又不好,那块地区里挂牌拍卖过好几次都没拍出去,朝阳河北段景观带到那儿就谈不上什么景观了。
  人迹罕至,一片荒芜。
  白天没什么人,晚上阴森森的更不会有什么人去。
  韩朝阳不敢大意,起身道:“晓敏,联系报警群众,问问他的手机号,问到之后发给我。”
  “是!”
  “爸,妈,我去现场看看。”
  “去吧,办正事要紧。”
  ……
  警情就是命令,韩朝阳一刻不敢耽误,戴上帽子跑出旅社,爬上电动巡逻车打开警灯直奔警务室,叫上今晚值班的梅铁军匆匆赶到唯一桃源社区西边角的老化肥厂。
  报案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家住桃源新村,喜欢捉鱼摸虾。
  去年有人在朝阳河电鱼把自己给电死了,他充分吸取教训,不再电鱼而是买了十几个地笼,考虑到负责河道管理和清理河道的清洁工白天上班,他于是每天吃完晚饭跑到河边下笼,早上起来收。区里每年都往朝阳河投放各自鱼苗,现在既不让电更不许用网捕捞,甚至不允许垂钓,能想象到他每天都会有收获。
  韩朝阳虽然兼任河长,但那是以前的事,并且只负责朝阳桥以南河段,别说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就算没有也管不了他下地笼捕鱼的事。
  “罗师傅,那个人在哪儿?”
  “这边,我带你们去!”
  老罗装备精良,戴着一顶安全帽,帽子上绑着一个灯,电线连在腰间的小电瓶上,脚上穿着一双雨靴,乍一看像是一个矿工。他跟老化肥厂值班室里看门的老头打了个招呼,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带着韩朝阳和梅铁军超近路从厂区里赶到河边。


第七百二十二章 命案(一)
  用手电一照,河边果然趴着一个人。
  韩朝阳看看脚下,扶着一棵小树往前走了两步,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
  尸臭!
  绝对是尸臭!
  去年阳观村发生命案,刑警大队押着嫌疑人去指认现场时韩朝阳维持过秩序,刑警们挖出来的尸体就是这个味道,韩朝阳印象很深刻,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立马捂着鼻子回头道:“铁军,王师傅,你们不要过来。”
  左边是老化肥厂的厕所,梅铁军虽然闻到了臭味但没往尸臭上想,下意识问:“韩大,怎么了?”
  “死了,尸体已经腐败了。”韩朝阳原路返回到能下脚的一片水泥地上,掏出手机直接拨通邢主任电话。
  新局长刚上任,辖区就发现一具尸体,不知道是不是命案。
  邢副主任大吃一惊,急忙道:“朝阳,保护好现场,赶紧联系花园街派出所,我这就向席大汇报,刑警、技术民警和法医很快就到。”
  “是!”
  ……
  接到韩朝阳电话,得知辖区发现一具尸体,鲍青山头大了,急切地说:“朝阳,别让报案人走,我马上就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