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没必要。
反正够用的很。
既然现在压力没有那么大,还有了良好的条件,那真的不如多陪陪爱人,享受年轻的生命。
……
春晚的节目要求,随自己发挥。
上面给出的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泛了。
在节目的形式,设计,安排上,完全没有任何的指手画脚。
唯一的要求就只有一点。
【要有中国文化的元素】
也就是说,依然可以如《将军》那般,音乐形式上自由起来,但内容里可以带入中国的文化元素符号。
不过,虽然没过多的要求……
但李少杰还是觉得,想要好好的搞一搞中国风。
是的,是中国风的流行。
现如今,看中国风的流行歌曲,可以说是走入到了一个极端。
甚至于很多人以为,中国风=古风,古风就=中国风。
一度有人还拿出了什么古风歌曲公式,什么中国风歌曲公式。
三古三新。
扯犊子。
这种说法甚至在学术论文里都不少见。
当然,大多都是本科论文。
硕士往上一般很少有人提这个词,因为比较丢脸。
甚至于本科论文中对其否定的都不少……
三古三新,无疑是“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也正是这浅薄,片面,并且傻B脑残的说法。
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想象力扼杀了一半,萎缩成了似是而非的“古风”。
因为,中国风,不是一种外在形式。
是一种区别于西方,中国独有的内在文化价值观。
中国的音乐,从古至今,从来都是重意不重形。
无论是从创作手法,演唱方法,还是歌曲的内涵,都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达,搞艺术的人不是做题家,思维被框死了就很难逃脱。
中国风一定要歌词搞古辞赋吗?显然不是。
大白话完全可以。
一定要有古文化吗?也不是,因为中国风是整个中国,整个民族的流行音乐风格,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古代文化。
至于古旋律,更是搞笑。
你TM是挖出了古人录音机是吧。
旋律这玩意,不还是通过古谱所推导的?
学术上严谨来说,只能说尽可能还原罢了,更何况,现代更加成熟的旋律在表达民族文化的方面,能够有更大的施展拳脚的空间。
就算不借助传统的民间调式,不使用五声音阶,也不代表做不出中国风。
就好像现在的古风圈子里,不吊个嗓子装几下所谓的“戏腔”就没人吹了一样,怎么的?谁规定的中国风一定要戏腔了?
别说三古三新,我TM直接六新七新八九新。
也完全可以是中国风。
而这个所谓的“三古三新”,实际上,指的单纯只是“民族风”的音乐,甚至没有强调是更为自由的流行。
却被人想当然的拿出来理解成“中国风”。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那些传统的民族音乐,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有新的改变,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下,注入新鲜的血液。
可不是说什么“中国风的流行音乐”要“三古三新”。
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所以,在此次的创作中,李少杰最在意的地方,是另一点。
如何去表现民族文化元素符号,如何去展示中国风的独特美感,如何去表现出一种独属于中国文化的意境。
不得不说,还真难住了李少杰。
并不是创作多难,而是压根找不到创作的切入口。
中华文化实在是太TM博大精深了。
全给列出来,一眼望过去,脑瓜子都得嗡嗡的。
民间走一走,到处都是可以写歌的东西。
但偏偏因此,不知道拿什么写更好。
就别说什么神话传说,符号图腾,哲学思想,宗教,服饰,文字,文学,历史,教育,建筑,经济,科技发明,饮食,医学,风俗,礼仪……
单单特么的艺术上。
就有无数的分支。
好,把带曲儿的音乐舞蹈,礼乐乐器乱七八糟的全去掉。
手工艺从织造,翡翠,印章,剪纸,皮影,瓷器,刺绣……可以水上两百字不重样。
绘画,书法。
毕竟,五千年,能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
乱花渐欲迷人。
这种幸福的痛苦,也只有本国创作者才懂。
一时之间,是真的TM毫无切入点可言。
李少杰仔细想了一下。
如果真的想要做一个包涵所有中华文化的音乐史诗作品……
单单是将中华文化,细致的归纳总结,梳理好整齐的脉络,做好创作前期的准备,都起码得向天再借五百年。
然后再去借个五百年进行创作。
好的。
你又多了一千年没来得及创作的历史。
这谁TM顶得住。
此时,李少杰是真的明白了如高豫东那种漂亮国吹音乐人的快乐。
《自由的战争》
无了。
多快乐。
战争不能写,写自由就完事儿了。
“老婆,我突然不知道该写点啥了。”
李少杰挠了挠头。
选择困难症,是真TM的难啊……
总感觉……“书法?唉?好东西,想写。”
转眼一看,“芜湖,茶文化也很不错,有灵感。”
正纠结着,突然感觉“川菜粤菜鲁菜苏菜……也都好棒,灵感duangduang的。”
“要不咱先去玩一圈吧,玩个两周一个月啥的,说不定就来感觉了。”
“……行……行吧。”
第369章 春晚节目筹备!
说旅游就旅游,两人稍微做了一下计划便出了门。
因为不知道去哪玩,所以干脆随便跑,赶上哪算哪。
如此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在路过的各处走街串巷,寻找民间艺术。
去往各个博物馆,去近距离的观看各地的文物,文化,民族特色。
等回到家后,李少杰灵感爆棚。
很快便开始了创作。
创作的过程倒是不算慢。
在这一次的创作中,李少杰想要尝试另一种新突破。
和声走向的选择,非常的套路,套路到离谱。
基础的不能再基础了。
4536。
而且,旋律的写作也完全是用五声音阶。
至于配器,自然是民乐。
属于是中国风“批量生产的垃圾歌”的硬套路和公交车模板了。
这样的思路,有多简单?
就好像你想给家里配一台电脑。
哪怕是再不懂电脑的人,也知道,想玩电脑,得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
是的,这是一个新手都可以使用的简单套路。
或者说,这种套路,是追求多变的李少杰最鄙视的一种套路。
不过,这一次,李少杰却偏偏选择了这样的套路。
原因很简单。
试着在简单的东西上,做出不简单的细节,将常见到烂大街的东西,玩出新的花样!
李少杰开始写下主歌的乐句。
讲故事,那么在主歌的乐句中,就需要进行一个“单音”的重复,将变化减少,加重注意力的同时,让主歌部分淡一点。
像是一碗波澜不惊的清水一样。
而副歌,就需要与主歌产生强烈的对比,但为了不影响情绪的递进,不显得突兀,所以,这个对比就要放在音与音之间的排列习惯上。
与主歌的单音重复加深记忆点不同,副歌部分若要精彩,就要玩的花一点。
在音与音的跳跃度上可以变得更灵活一些。
就仿佛是在那玩波澜不惊的清水中,滴入了一滴墨水,旋即缓缓晕开一般。
这样,整体的结构感就会变得非常工整。
简单的思路,反而有一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感觉。
将会影响听感的花里胡哨全部都去掉!!
虽然,李少杰是一个追求技巧的人。
但技巧不代表花哨,技巧也不代表一定要追求形式的不一样。
因为,一定要记住一个本质。
任何的技巧,都是要为歌曲的意境,歌曲的内容,去服务的。
而不是为了技巧而追求技巧。
真正奇思妙想的技巧,是于锦上添花的一笔,是精彩绝伦中的一抹华丽。
而不是想到哪是哪的乱套,更不是不管不顾的往里硬塞。
音乐的写作中,铺垫,与对比。
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第二层能够让乐曲增色的地方,就在于节奏。
想要凸显中国风讲故事的那种娓娓道来的婉转悠扬,那么节奏不能四平八稳,但也绝不能奇奇怪怪。
所以,简简单单的工整节奏中,做一个反拍的小心思。
弱拍起,弱拍结束。
讲真。
在中国风音乐中,如果正拍的板起板落,再TM配上八分音符+咚鼓,好家伙,直接烂歌预定了属于是。
节奏无变化,单调,中规中矩,而且还非常容易以一种令人难受的方式拆分歌词。
比如……这种节奏。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好家伙,整一块板了属于是。
鼠来宝,三三七句式,还偏想整点“高雅”的“中国风”流行……
你不恶心,谁恶心啊……
红棉袄绿秋裤没有错。
西装革履也没有错。
但你如果在炕上盘着还偏要西装革履,小皮鞋锃亮,多少像是人类高质量男性。
而你要是想在正经的商业谈判上红棉袄绿秋裤棉拖鞋的穿着,你肯定也有点大病。
——得注意一下场合。
节奏与旋律的搭配,也是如此。
节奏对与旋律质感的变化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需要注意的便是和弦。
虽然还是基础套路4536251……
但套路和弦不可怕,谁不变化谁尴尬。
一个和弦没变化,从头用到尾,你不恶心,谁恶心啊……
所以,主歌和副歌的和弦,为了产生情绪推动与对比,变化是必须要有的!!
这就是大佬和弱者的硬核差距。
就像是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一样的,但年年能有高分作文,年年也都能有低分作文。
而编曲细节上来说,乐器的搭配,互相之间响度的平衡,色彩的点缀……
更是复杂。
方方面面的细节,一定要打磨的圆润。
很多时候,会有人觉得,两首歌对比一下,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实际上,差距或许就是那么一点细节。
作曲细节差一点,和弦细节差一点,节奏细节差一点,配器差一点,响度随便调一下,色彩差一点……
整体差距自然就拉大了。
就像是玩网游一样。
每一件装备,每一种打造方式上,你都只比大神低了那么一点点。
看起来似乎可以接受,也没差啥啊。
但累积起来的属性,那真的就是差了亿点点。
作曲,也是同理。
“雨过天青云破处!”
当搞完所有工作后,李少杰在作品文件名上打下了三个字。
《青花瓷》!
……
李少杰这边搞完作品,便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
对与整个节目的表演形式设计,还是需要再思考一下的。
拿出手机,打开通讯录中的一个列表。
1M,红房子之类的舞社……
中芭,中国歌舞等艺术团……
以及北舞,央音舞蹈老师等各种相关专业人士的联系方式。
精挑细选许久,选中了一个最合适的人。
民大出身,专精民族舞与古典舞的现役年轻舞者,唐杉杉。
——找伴舞。
之后的日子,就是拉起整个节目表演组,然后进行编舞设计,服装设计等细节问题,开始演练,筹备春晚节目的选拔。
上面确实是给了名额,但不代表你可以随便拿一个节目出来,说上就上。
不然不能服众。
多少你还是需要拿出点东西的。
打了一个电话,定好时间。
联系完毕以后,李少杰这边便稍微轻松了一些。
……
此时,春晚的项目组中,两位大佬正在聊天。
一人是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张军,一人便是李少杰的老伙伴金教授。
两人正在商议着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突然,张军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突然开口问向金教授。
“老金啊,李少杰这个小伙,你是不是挺熟悉的?”
“李少杰?”
金教授愕然。
你突然提小李干嘛?
“是啊,挺熟悉的,怎么了?”
“啊,没怎么。”
张军笑呵呵的挥了挥手。
“就是好奇,随便问问。”
“这可不像你啊。”
金教授撇了撇嘴。
“你就直接说吧,怎么了?”
“哈哈,还是你老金了解我。”
张军呵呵一笑,便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孙书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