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刘家人和纪家人的结局,肯定与如今的大相径庭。这种巧合,或许都是命里注定的。
人一生所遭遇的一切事物,有时真的很难用语言去解释清楚。
于是我们只能用命运这个词来解释我们一生遇到的一切。
我们每个人都想逆天改命,我们都相信天道酬勤,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我们相信很多东西能改变命运,是不是代表着我们相信了命运的存在?!相信我们的命运其实原来已经被固化在一个区间内?!
我们暂且叫这个区间为命格。
所以换言之,如果一个人的命格在一个好的区间内。他再怎么堕落,也不会太差。相对的,如果他的命格在一个不好的范围内,那么他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不知道这个论调对不对,但我们生活中,不是就有很多事,似乎就在证明这种论调吗?
生活中有一些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用心的、好好的去做一件事。别人都以为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孤独终老、穷困潦倒一生。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住的老房子被拆了,他家种的田地被征收了。
他突然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了个千万富翁,他娶到了媳妇,买到了车,还用那些钱去做点了生意。
他的一辈子,就这样像变脸一样,从穷困潦倒变成了不愁吃穿以及美满幸福。
还有的人,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工作,每次他好不容易积累到一点钱,正准备做一些事的时候。
要么,他家被水淹了,他得起新房子,好不容易积累的钱没了。
要么,他家人生病了,他得出钱治病,好不容易积累的钱没了。
要么,他孩子败家了,他得帮忙还债,好不容易积累的钱没了。
似乎冥冥之中,有些一双手,不让他成功似的。
世上所有的人,似乎都是一部大电影里面的演员,都在按照不知是谁写好剧本,一步一步的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戏份。
不管怎么挣扎,都逃不出‘它’定义的区间。
这个问题想到的人会觉得很困扰,但要让杨昊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他就会看得非常的透彻。
因为他完全相信存在命运!但他不信命中注定!因为他们修真者,就是那类与天、与命运抗争的人!
我命由我不由天!
天要灭我我灭天!
这是想要成为修真者必须要有的心态!
处于弱势的所有人,只有敢于与命运抗争,才可能变得越来越强大。
………………………………
第一百四十二章…到达巫神苗寨
“组长,杨昊最后不是在木鲁尔消失的吗?在那边二十四小时监视的人,都没有给我们回话。”
“杨昊的资料你也看到了,他不能以常理度之。”
“嗯,也是。”
孙红梅看陈高旭不想再说话,也不再说话。
陈高旭他们乘坐的飞机,两个小时后到达波林市。
下了飞机,陈高旭带着孙红梅坐上一架早已等候在这的军用直升机。
直升机升空,往安居镇飞去。
“喂,你们现在在哪?”孙红梅拨通那名中年女性组员的号码。
“主任,我们现在在他们进入森林的那个地方。”
“你们没有追上他们?”
“我们追进去,但追了快一个小时,还是没能找到他们的踪迹,那里快没信号了,我们就回来了。”
“发位置过来,我们半小时之内到你们那。”
“是。”
两人等候没多久,就听到直升机螺旋桨旋动的嗡嗡嗡的声音。
飞机在两人头上悬停,一条绳梯落下来,两道人影,从飞机里顺着绳梯下来。
两人落地后,直升机收起绳梯,迅速飞走。
“组长,主任。”
“他们从这里走进里面去了?”陈高旭看到公路边,有一条小路。
“是的。”
陈高旭没有说话,看着那条小路沉思。
其他三个人都没有打扰他。
刚刚陈高旭在飞机上,看了这一片的地形。
崇山峻岭之间,全是参天的树木。就凭他们为几个人,要从这里去搜索一些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因为时间紧急,他又来不及调集人手,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按照京城组长的命令,他本应今天就回去交差,然后那边再派人下来。
那边最多等到明天,要是他找不到杨昊,就必须回去交差。
“你们乘车去安居镇等我回来,我一个人进去找。”
“可是,组长……”
“没什么可是的,这是命令。”
陈高旭说完,顺着那条小路,一头扎入茫茫的林海。
………………………………………………
“小珠,我们应该快到了吧?”
一直不停的行走四个多小时,刘紫嫣和纪晓雨像小孩子一样,原本一路上都觉得是新奇和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就开始觉得厌倦。
就连原本蹦蹦跳跳的小金,都又跑回到杨昊的怀里。
刘紫嫣跟在杨昊的身边,无精打采的询问在不远处的乌小珠。
“翻过这座山,就可以看到我们寨子了。”乌小珠今早回来,都没有好好的看一下家乡,就又跑出去。
现在回来,终于可以好好休息。
她很想念她睡了十多年的床,她很想念她阿哥做的吃了十多年的饭菜。
“哇,终于要到了,我都快无聊死了。”纪晓雨听到乌小珠的话,仿若瞬间活过来。
众人翻过了山岭。
“哇噻,这就是你的家乡啊?小珠,真的太美了。”
“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站在山岭上,树叶交错的缝隙,可以将山谷下的所有景象收入眼里。
山谷里是一片小小的盆地,盆地上用泥巴隔开的水田相互交错。
水田里刚刚插上没多久的秧苗,在雨水滋润之后,显得更加翠绿。
有一些人,穿着苗族服饰,挽着裤脚,在稻田里除草。
盆地里有许多的小路,如一条条细长的小蛇,蜿蜒着爬上周围的山坡。
山坡上树木葱茏,树枝上各种不知名类的鸟儿,在上面筑巢,谷里传出不绝的鸟鸣声。
树木之中,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木房子分布其中,木房子都在冒着条条炊烟。
寨子里的小路上,不时有村民来往其中。
从山谷里吹上来的微风,带着淡淡的饭菜香味。
“欢迎来到我的家乡做客,嘻嘻……”乌小珠看到刘紫嫣等人的惊叹表情,很开心。
乌小珠转头对乌飒风说了几句话,乌飒风点点头,转头又对杨昊点点头,带所有人很快离去。
“我们也走吧,我带你们去我家。”乌小珠蹦蹦跳跳,走到众人最前面。
一边走着,还一边给杨昊他们介绍路边的事物。
“你们肯定都没有现实里见过这些水田吧?这些都是稻田。我们在里面种水稻,到了十月份就可以收割。种子都是我们自己每年留下来的。”
刘家人和纪家人,往上祖上三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这些景象,真的只有电视上看到过。
此时看到这样的画面,还看到有人在其间劳作,特别是刘紫嫣和纪晓雨,觉得特别新奇。
杨昊倒是完全没感觉。因为他家里以前也种水稻。他小时候,还插过秧,挑过谷子呢。
“昊哥,这些景象你看到过?”刘紫嫣看杨昊兴致缺缺的模样,不由问道。
“我家里在我小时候也种水稻的。”
“哇!现在还种不种?昊哥,以后你带我去体验一下。”刘紫嫣兴奋的说道,两个脸蛋因为很兴奋,红扑扑的。
“到时候再说吧,我家已经很久没种水稻了。”杨昊摸了摸刘紫嫣的头发,无奈的笑了笑。
农村里,现在还在种的稻田。一般只剩距离村寨特别近的稻田和交通条件特别好的稻田。
因为现在种水稻,都是留在家里的老人。
农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常年在外面打工,哪会留在家里种田。
像贵省这种平地非常少的省份,就算想要种田为生,可能也活不下去。
因为每家每户,都到了乌小珠这一辈,每家一般才有几石的田,种出来的谷子,都不够全家一年吃的。
农田这么少,有三个原因。
最大的原因,一些稻田因为雨水崩坏,无人修缮。修都懒得修,就更没有人愿意去开垦新的稻田了。
还有就是以前分田地时,是几十年前。每一代,那些田地至少都要分成两份,所以人均土地越来越少。
路上,不时遇到一些村民,村民们都和乌小珠打招呼,也都很好奇的看杨昊一行人。
“哇,这些木房子的构造好奇特呀?这些房子叫啥?”纪晓雨抬头看一边的一座木房子。
木房子上,一个走廊模样的围栏上,几个小孩子,穿着这里特有的服饰,睁大了可爱的眼睛,好奇的望着这边。
“这种房子是苗族、侗族特有建筑。叫做吊脚楼。”
“原来这就是吊脚楼啊,历史书上介绍过,比书上的图片好看多了。小珠,你家也是这种吊脚楼吗?”
“也是的。而且我家在最上面那里,可以看到的景色,更宽阔哦。嘻嘻。”
众人一边走着,一边你一言我一句,交谈着。
忽然,一只灰白色的鸟儿从他们头上飞下来,落在他们的脚边。
这里的鸟儿,竟然根本不怕人。
“呀,这是什么鸟呀?好好看。”刘紫嫣看着落在她们不远处,悠悠的整理羽毛的鸟儿很惊讶。
纪空定眼一看,觉得有些眼熟。
他停下来,一边看着,一边思考,再想想顿时惊讶得喊了一声:“这,这不是朱鹮吗?这里竟然有朱鹮?”
然后他再转头看一眼周围的树上,脸上露出惊叹的面容:“这么多!这么多的朱鹮!”
周围的树木上,三五棵树上就有着一个朱鹮的窝,窝里传来叽叽喳喳的小鸟叫声。
“爸爸,你说它叫朱鹮?朱鹮怎么了?”纪晓雨一脸莫名其妙。
其他人也是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纪空。
但纪空没有回答纪晓雨的问题,而是转头看向乌小珠:“小珠,这里的鸟,每年都一直待在这,还是会出去?”
“它们就一直待在这的呀。这种鸟怎么了?纪叔叔。”
“朱鹮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直以为国内就剩那几只了,想不到,想不到这里竟然还有这么多!”
“哦!我记起来了。纪伯你说的是不是以前语文课本上有说的那种鸟?”刘紫嫣正好想到以前语文书上的一篇课文。
“嗯。语文书上,说的寻找的那种鸟,就是朱鹮。”
“等回去的时候,老纪你可以问下小珠她们可不可以捉几只回去,捐给动物园,说不定对你也有一些好处。”刘鸿开在旁边笑着说道。
“算了,我只是一时看到这些珍贵鸟儿,有些惊讶。”纪空想到此时的境况,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不说了,走吧,我们去小珠家。”纪空看杨昊没说什么,也不再多说什么。
………………………………
第一百四十三章…杨昊心惊
“前面就是我家了。”
沿着石板小路又走了一会儿,走到一个小广场,小广场临近悬崖的那一边,有一座三层的木房子,乌小珠含着雀跃的声音响起。
乌小珠跑向那座木房子,还没进家门,就朝家里喊,房子里传出一声应答,紧接着是咚咚咚的跑步声,一个年纪和杨昊等人差不多的男孩,出现在家门口。
男孩看到刘紫嫣等人,瞬间就红了脸,赶紧转过一点头。他对着杨昊他们说了几句,然后做出请进的姿势。
“他是我阿哥,叫乌大明,我阿哥请你们去我家坐呢。”乌小珠在一旁笑着翻译。
“麻烦你了,小珠。”刘鸿开和纪空带着杨昊等人,跟着乌小珠走进乌小珠的家。
苗族的吊脚楼,最下面一层一般都是饲养家禽,二楼才住人。而每家,一般都有专门用来接待客人和吃饭的房间,叫堂屋。
乌小珠带杨昊他们走进堂屋,堂屋里面有一个老者坐在那笑着看门口,老者竟然有合血境初期的修为。
“这是我阿爷。”
杨昊等人都纷纷按自己的辈分打招呼,老者笑着点了点头。
乌大明在后面,搬来几个木板凳,再加上堂屋里原本有的,一伙人每个人都坐在木板凳上。
但因为语言不通,一时间众人都不知道如何交流。
乌光恒先开口,他对着乌小珠说几句,乌小珠又转述给杨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