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眼睛亮了:“真的!有没有签约公司?”
“他们要是和别的公司签约了,我和你说什么?”
“那让他们签约太平洋怎么样?”
“这个你的和他们说,我又当不了人家的家。”
“等演出的时候我去看看,哪天演出?在什么地方?”
“星期六,星期天晚上,天河体育馆。”
“天河体育馆呀!我觉得你们应该上天河体育场,那体育馆连一万人都坐不上没啥意思。”
“拉倒吧!先把体育馆填满了再说,天河体育场太大了,我担心装不满。”
天河体育场容纳六万人,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人往里装?
“最近有没有弄什么新曲?”
“当然有了。”
梁凉就把最近的几首新曲说了一遍。
“单曲还没发呗?不许弄给别人!必须交给我们太平洋!”
单曲交给谁发行梁凉没什么讲究,刘文要自然就给刘文。
刘文就看到了《收获》《回到拉萨》这两首歌的歌谱。
对于没去过藏省的梁凉却写出一首《回到拉萨》,刘文十分不解。
不过刘文非常喜欢《回到拉萨》这首歌曲,这首歌曲发行一定要拍摄MTV。
“刘总!VCD光盘销量怎么样?”
“现在VCD机的普及率相当低,光盘的销量可以忽略不计,一个版本能卖出去几千张。”
这很正常,VCD影碟机到现在进入市场还不到一个月,普及率也就在两三万台左右,随机的光盘自然销量也不会太好了。
“就是几千张也要压缩不能放松,估计一年的时间盗版光盘就会出现,这一年的时间里一定要站住市场,否则这个市场就被盗版占领了。”
“小梁!这VCD的效果我也看了,和录像带的效果也没啥区别呀!你真的觉得他能打败录像带和录音带?”
“它怎么能和录像带一样呢?你说的是画面一样?那确实区别不大都是350线的水平,但是光盘的体积存储量和便携度是录像带比不了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画面像素会逐步提高,储存容量逐步加大,VCD的出现录像机将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至于录音带我就不说了,录音带的存储量和音质和光盘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录音带在它的面前也支持不了多久,三年五年也会在生活里绝迹。”
“那么你说将来的音像制品都是这种小塑料片?”
刘文还是对VCD光盘持怀疑态度。
“当然了,三五年后它就会一统江湖,并且会统治一段时间,但是也不会太长久,我感觉得十年后它就有可能被另一种媒介形式替代。”
二零零五年,电脑的普及、MP3的出现,让录音带光盘什么的都成为了镜花水月。
当然这个梁凉就不能说了。
“你的意思是VCD机很快将会普及?”
梁凉迟疑了一下,这个可有点不太好说。
上一世的这个市场,因为万燕电子没有对VCD进行专利申请,导致无数厂家的无门槛涌入。
这么多厂家涌入,自然会在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价格下降上日新月异,这是维西的上一世快速发展普及的基础。
但是这一世就出现了变化,梁凉让刘文认识了万燕电子的老总,并且让刘文转达了他的建议,也就是说让万燕电子申请VCD的专利。
有了专利这个门槛行在这里,进入这个领域的厂商势必会大大减少,那么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的价格下沉必定也会延长,这就必然造成VCD机的普及,不如上一世快的局面。
所以说这个东西会不会像上一世那样以一年几千万台的速度普及,梁凉心里也没有准。
“不管怎么说?VCD机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在四年之内,他一定会和录像带录音带打成平手,四年之后,它的销量一定会超过录像带和录音带,至于太平洋需要什么样的生产计划,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你们自己看着调整吧!”
“之前我们真是没把这VCD机当回事儿,现在看来我们的工作计划要做一些调整了。”
“刘总!明年您都退休了,还这么卖力气干啥?老老实实的混两天它不香吗?”
明年就退休了,现在还想这个想那个,是不是傻呀?
第359章 扑通歌舞厅出事
“混话!在岗位上一天就要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站好最后一班岗,怎么能混呢?”
刘文义正词严、字正腔圆。
这是70年代干部们的做派。
很显然,刘文的脑袋里的观念还没有全部适应社会的转变,有一些观念还留在市场经济的时代里。
梁凉没准备在这个问题上纠正刘文的错误,他混是不混也就是一年,明年这个时候他就该回家抱孙子了。
前提是有孙子的情况下。
“第三张专辑准备什么时候出?”这个是刘文比较关心的事情。
蓝鲨乐队的两张专辑都让他们赚到了大钱,没理由不关注第三张。
“想出下个月就能出,其实曲子我都准备好了。”
“真的假的?”
“我原先计划准备出的第二张专辑叫《疯狂》,是一张节奏强烈,鼓点欢快的重金属专辑,主要就是面向青少年。但是因为《无地自容》,这张专辑就被我后推了,曲子其实都已经准备好了。”
梁凉演唱过的《思念是一把刀》《爱火》等曲子就会收集在这张专辑里。
“那还等什么?等你们乐队到羊城来了,咱们就开录怎么样?”
“《无地自容》这张专辑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还有很多经济价值没有榨取出来,所以下张专辑没有必要那么着急,明年春天吧!”
“明年春天可不行,时间太长了,年底!就这么说定了,年底推出!”
年底…就年底吧,反正也不费多少事儿。
“告诉你个事儿,闫良出事儿了!”这些事情都说的差不多了,刘文爆出了一个料。
梁凉心里咯噔一声。
“是扑通100出事了吧?”
“你知道了?”刘文有些诧异。
梁凉摇头:“我猜的!虽然闫良那货说话有点不着调,但人还是不错的,不会出什么大事。他要出事,也只能说是他所在的扑通100出事了,他跟着背锅了!”
“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什么时候的事情?”
“现在来说,就算一个半月前吧!”
一个半月前就是五月初。
上一世扑通100就是在五月初出了事,这一世还是这样。
有些事情就算是出现偏差,但还是有些内在关联的。
春天的时候,梁凉对闫良打过招呼,提醒过他。
但是闫良虽然明知道扑通100那些违法的事情,但是恋着经理的职位,不舍得放手,现在终于栽跟头了。
“他受到了什么处罚?”
“他虽然是经理但不是主要责任者,主要责任者是那两个香港老板,但是人家在香港啥事没有,内地的法律管不到那里。闫良就得被拘留几个月才能放出来,估计得罚点钱。”
闫良是部门经理其实也就是个背锅侠,不过扑通100这次事情比较大,背后三个老板谁也脱不了干系。
闫良如果只是这三个月拘留罚点钱出来,那还真是万幸了。
这根本不可能,他弄不好就得在里面蹲两年。
“找谁能把他的责任缩小一点?钱不是问题。”
这个就得靠关系了。
90年代的时候,有钱是真的能办成很多事情的。
刘文摇摇头:“这个事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大小可塑性非常大不好说,你找找吕月丽看看她有没有办法,她在羊城是很有能量的。”
“好!等我去和吕老板聊聊,希望能出现一些变通。”
闫良这个人的工作能力梁凉还是比较欣赏,如果他能够回连湾去,说不定能对他接下来的一些生意有帮助。
“张燕在没在公司里?”
梁凉问起了张燕的情况。
前几次他来张燕就像躲着他一样都不在这里,这回张燕终于在太平洋了。
“在公司!前天才回来,你要是明天来,说不定就又见不到她了。”
张燕看到梁凉很激动,差点忘情地和梁凉拥抱了。
直到最后时刻可能才想起自己是个女生,小脸红红地来了个生生来了个紧急刹车。
把梁凉的腰都笑弯了。
张燕穿了一条淡蓝色的裙子,把自己整的亭亭玉立,一股清纯的气质扑面而来。
她在太平洋影音公司也是呆了半年多了,好像社会的风尘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什么痕迹。
这让梁凉深感欣慰。
“我到太平洋公司来过好几次,每次不巧你都是在外面演出,每次都没有看到你,走!这也晌午了,找个地方吃饭。”
梁凉和张燕板牙跑到大街一个小饭店,凉热各要了两个菜,一边吃一边聊。
首先就是询问了张燕这半年多在太平洋的情况。
这半年多张燕始终忙于演出,也是几乎走遍了华国的南部各省。
“你哥娶嫂子了没有?”
“还没有!不过已经定亲了,今年秋天就会结婚!”
她哥的婚姻大事现在怕是张燕心里唯一的牵绊了,要是她哥娶了媳妇,她说不定就该放飞自我了。
在娱乐圈里一放飞自我也就离堕落不远了。
“你哥结婚的时候千万要告诉我一声,下半年有什么计划?”
“还是出去演出呗,然后录专辑。”
刘文答应给张燕出专辑,总算是要兑现了。
原本张燕这张专辑是春天要出来的,歌曲都准备好了,但就是因为演出任务太多没有时间录制。
再不录制就到年底了。
张燕之所以这么频繁的出去演出,就是因为出去演出赚的钱多,她赚这么多钱就是为了给她哥娶媳妇。
等她哥娶上了媳妇,她也许就不会天天出去走穴演出了,也可以静下心来磨练一下自己的唱功。
“你哥有没有到我们北方打工的想法?”
“到北方去干什么?”
“我在连湾市有一个歌舞厅,有一个琴行马上还有一个音乐学校,年底可能还会开一个工厂,你哥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如果愿意去北方,我可以给他安排个工作。”
张燕面露难色:“连湾市一个太远一个太冷,这个我可做不了主,我得回去问问他!”
其实梁凉也没觉得张振宇能到连湾市来打工,山高水远不说,南方的发展机会明显多过北方,有头脑的人都不一定会来。
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似乎无法有合理的理由解释。
这话肯定不是不经过大脑瞎说出去的,肯定有它的目的。
前提是张振宇能到连弯来。
第360章 去连湾办厂
吕月丽的公司主要生产电子配件,但具体都生产什么梁凉并不清楚。
虽然他来过一次,但只是在他企业的大门口进行了一次露天表演,并没有问他们企业具体的生产情况。
吕月丽显然还认识梁凉,对梁凉的接待十分热情。
“大明星!怎么有时间到我这小庙里来了?请坐!”
“吕总!可别叫我什么大明星,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吕月丽给梁凉倒了一杯冷饮:“听说你的乐队现在非常的红火,你们出了两本专辑,销量都过了百万,我都听过,非常的优秀!”
“混口饭吃而已,与你们这些企业家相比,我们这种人活着,其实没什么意义!”
“这是说到哪里去了?怎么没意义?每个行业存在都是有它独自生存的意义,创造文化食粮,丰富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这就是你们的贡献!”
“话是这么说,但与你们这些干实体的人相比,我们这一行真的显得微不足道。”
国家的繁荣富强是通过勤劳的双手干出来的,并不是用嗓子唱出来的。
“小梁!你今天到我这里来,不会是专门和我讨论这个的吧?”
“当然不是!我今天来是要问几件事情的,对了!吕总!你们企业主要都生产什么产品?”
梁凉自然是不能直奔主题,询问闫良的事情,怎么也得采取迂回战术绕一个圈子,于是就随口问出了这么一个转移视线的问题。
“我们企业生产的东西都是些小玩意,几乎没一个大件,就是一些电子管晶体管这些东西,大概生产最大的部件就是给吉他厂生产的拾音器了,也还没超过十公分长。”
“生产什么?拾音器?”
梁凉脑袋里正在颠倒词汇,想着怎么能把话题拐到闫良身上,但是拾音器这个名词突然蹦出来,一下引起了他的注意。
“就是你们弹的电吉他上用的那种拾音器,各个部位用的,单线圈双线圈的都有。”
这真是老母猪掉进泔水缸捡着便宜了,没想到歪打正着竟然问出这么个话题。
有一句古话说的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梁凉正准备寻找国内生产吉他配件的企业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