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万张都出货了,还不温不火?
  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太平洋的人现在是飘了,首发三天,五万张的出货量基本上都出去了竟然还说不温不火,你畅销专辑有能卖出多少?
  现在一个二线歌手发专辑也不敢保证有这样的成绩吧!
  当然,你拿蓝鲨乐队的专辑说事儿那确实不多。
  “这张专辑我们估计能卖到20万张就不错了,如果这张专辑由你们蓝鲨乐队来主打,百万销量不是事儿。”
  听听!这叫什么话呀?
  二十万张的销量就已经算是优秀了好不!
  “呵呵!陈总!您还能想起你姓什么吗?您不能什么专辑都和我们相比,您应该拿他们和普通歌手的专辑相比,你会发现,这个成绩也是相当了得的。”
  音呐河乐队是一只纯粹的农民乐队,不论歌手还是乐手本身没有一点知名度。
  陈笑旗出这张专辑本身就是十分冒险的,有现在这个成绩他应该高兴才对。
  这张专辑现在有五万销量打底,按照专辑里曲子的品质,它最终的销量说不定还能带来一个惊喜。
  梁凉心里估计这张这你说不定销量最终能达到五十万。
  “你这话说的好像有道理,我们的大脑意识似乎真的出了问题,不自觉间就会拿你们蓝鲨乐队的专辑已经比较,只对他们确实不公平。”
  这当然不公平了,和他这样带着无敌外挂的人比,那就是鸡蛋碰石头。
  这张专辑的事情心里有底以后,梁凉也就不再关心这张专辑的事情,他今年上半年的事情非常多,哪有时间老浪费在这上面。
  上半年的这些事情大多都和建筑有关,不管是连湾市还是崖河市,都有一堆建筑方面的事情。
  感觉自己怎么越来越像包工头了?
  赵方的建筑队在正月初十就来到音校院子对那栋四层小楼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
  连湾市的气温是整个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
  崖河是连湾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但是不管冬天还是夏天,崖河的温度平均比连湾市低三到五度。
  在其他地区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连湾市不敢说温暖如春,但是有些基建活是完全可以施工的。
  像屋内的装饰就不耽误施工。
  到三月十号,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这栋四层小楼交工了。
  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外形,就是一栋中规中矩的四层建筑。
  这栋小楼一层的建筑面积是一千四百平,总建筑面积五千六百平的小楼完工,仅仅用了三分之二的面积就承接了两千名学员学习所需要的空间。
  还剩下一层楼做办公室。
  西面这栋小楼完工以后,赵方的建筑队就马不停蹄的把原来院子里那五栋房子全部推倒,然后贴着东边的墙,再起一栋和西边的楼面积相同的楼,原来在大门口的那栋老式二层小楼也将被拆除,和新楼对接将一起盖起来。
  这栋新楼就应该是将来的音像公司所在地了。
  音校这里就开始转入第二阶段施工了。
  这时也就到了三月中下旬了。
  梁凉就准备回家了。
  他收拾的老大队院子也彻底交工了,梁风打电话来让他回去设计这个院子的布局。
  在回家之前,梁凉给自己添置了一项设备,他买了一辆车。
  像他这样老在崖河连湾之间来回跑,自己有车还是比较方便的。
  就是在连湾市他也有好几个实业相互之间离得也比较远,没个车出门总是不方便。
  九十年代的车价是非常吓人的,像奔驰宝马都是百八十万的。
  梁凉在车市里经过考察,出手非常阔绰地买了一辆…2020sg城市猎人。
  通俗点解释就是北津吉普。
  这车皮实能越野,修理非常简单,修的速度和坏的速度一样快。
  说这些都没用,最关键一点他便宜。
  五万七千五百元,可以说市面上的新车,它是最便宜的一款了。
  奥拓七万一千元,夏利七万八千元。
  这两种车都卖到这个价钱,其他的车就不用拿来比了。
  梁凉现在身家也是有三四千万了,不是买不起好车,主要是因为那些车开着太显眼了。
  当时的社会治安并不理想,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吉普在市面上还是很多,开个汤不是那么显眼。
  梁凉就是坐着他的新车回家的,板牙就成了他的司机。
  秦纹菊看着梁凉的新车直撇嘴:“这就是你买的新车?就这?”
  “买不起好的!只能买个凑合着开吧!”
  “早说呀!我支援你两个也不至于买这么个破玩意儿。”
  竟然敢说他的第一辆座驾是破车,梁凉就翻白眼儿。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秦纹菊估计就不是好话:“啥意思?别给我拐弯抹角的,给我照直翻译过来。”
  “你咋不上天呢?”
  秦纹菊咯咯笑。
  “我说的可是真的,你要开口我保证拿钱给你。”
  “不需要!我就喜欢吉普,能越野能上山,你那桑塔纳你开上山回我看看。”
  秦纹菊撇嘴:“谁买轿车是为了开着上山?”
  现在没有,但是将来有人买车,还专门就是为了上山的。


第491章 小厂万事俱备

  梁凉回崖河首先找秦纹菊可不是和她讨论车的好坏这个问题的。
  “吕月丽的企业建设完了没有?”
  “建设完了,现在正在安装设备,他们那边来了一些骨干工人,现在已经开始在当地招工,这一回能给咱们崖河解决上千个工作单位。”
  “谁问你解决多少个工作单位了?那没说具体几号开业?”
  “21号是个黄道吉日,开业就选在那天,开业完毕就在工厂里边生产边培训工人。”
  边生产边培训工人?
  看来吕月丽企业的生产难度也不算太高。
  梁凉掐指一算还有五天。
  干什么都来得及,五天时间他回家也能办很多事情。
  “开业那天吕月丽会不会来?”
  “据说是会来,但也不一定。”
  这话说的像算命先生,两头都能堵住,就像没说一样。
  “她在这里派了一个经理掌控全局。”秦纹菊又补充了一句。
  “不和你瞎扯了,我也得回家去看看我那个小厂子收拾的怎么样了,我弟弟告诉我收拾好了,我得回去布置布置。”
  和秦纹菊告别,梁凉和板牙驱车回到了凉水湾,没有回家直接开进了老大队院子。
  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点施工的痕迹。
  北墙的房子修缮的板板正正,地面也全部硬化。
  北面的房子是作为生产车间用的,有工人正在里面安装设备。
  这个院子的西半院子是生产部分,东边那一半是储存加工木料的地方。
  正在安装的是烘干设备,是连湾市一家企业生产的,那种蒸汽干燥设备,几个车间同时工作的话,一次可干燥接近一百立方木材。
  梁凉在接到老弟打电话告诉他厂房建设完毕后,他第一时间就通知了那些早就订好设备的企业,让他们提前来进行设备安装。
  这家烘干设备也是其中之一,他们还比梁凉早到崖河两天。
  今天下午他们就能安装好设备,明天将试机和教导这边的工人怎么运用设备。
  除了烘干设备外,其他的车间也在安装设备,不过都是些小设备,只有安装在东半部一间大房子里的带锯设备算是大型设备了。
  蒸汽干燥设备的优点是木材能较好地保持原状,缺点是耗时较长。
  干燥一批木材需要十天的时间。
  在得知微波干燥更节省时间后,梁凉又从乡港那边订了一套进口微波干燥设备。
  这套设备得下个月才能到达。
  微波木材干燥设备干燥木材就比蒸汽干燥设备快多了,有些木材几个小时就能干燥到可以加工的程度。
  只是不清楚干燥好的木材做吉他会有什么缺点。
  这些都是凉风要面对的问题,要靠他自己去摸索。
  什么样的木材干燥到什么程度才能保持长时间的不开裂变形,做出的吉他音色能完美。
  这些事情够他摸索好几年的。
  等他把这些东西都摸索明白了了,估计水平也就到吉他生产大师的水准了。
  那时候他就可以生产上档次的吉他了。
  梁凉看看自己这个小企业的所有设备忙活的差不多了,就打电话给秦纹菊,让她雇用崖河运输车队的车把他的木料全部拉到凉水湾来。
  雇车和装卸的钱他会一起打到木料钱里边。
  崖河运输二队的十几辆专门拉木材的卡车就把梁凉从秦纹菊手里买下的木材一车一车地拉进了梁凉吉他厂的院子。
  还有一部分拉到了他家房后那块原来放木材的场地上。
  几百立方的木材把他这两个场地堆得满满当当。
  看着这堆积如山的木料,梁凉犯愁了。
  这安全就是个大事情,他突然觉得把这些木料放在这个院子里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亡羊补牢末为迟。
  梁凉回头就和村上进行了沟通,把东山顶那个果树已经到了年龄,没有多少产能就要放弃了的果园子包了下来。
  当然这次木材就这么地了,再倒腾也倒腾不起。
  下一次再来木料,就全部堆放到果树队的广场上。
  设备安装好了,木材也都转运进来了。
  原来在梁凉家院子里的小作坊也全部转移到了新厂房里。
  梁凉就找人看日子开业。
  三月二十号以后有两个黄道吉日,一个是三月二十一号,一个是三月二十七号。
  二十一号那天是吕月丽和她那些配套厂开业的日子,梁凉就只能把自己吉他厂开业的日子选在二十七号。
  虽然开业的鞭炮还需要些日子才能响起,但这不耽误员工们在新厂子里的工作。
  新的厂子新的厂房可比梁凉家的沙厦子宽敞多了,工作起来自然也就心情舒畅。
  干带锯工作的员工,把不同的木料加工好了一部分,放进烘干机里进行烘干。
  烘干设备厂专门留下了两个技术员,指导其他厂里的员工怎么使用这些烘干设备。
  吉他厂里的员工全部都是凉水湾村的年轻人。
  凉水湾村的年轻人,除了许河滨兄妹和隋福禄以外,其他的人几乎都在梁凉这个小企业里工作。
  去年半年的时间,他们包括中间过八月十五和过年给的东西算在内,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两千元。
  这些实际的收入让凉水湾村的人看到了另一条可以赚钱的路子,因此这次厂子扩大,整个凉水湾村的青壮年劳力几乎全部在梁凉这个小吉他厂找到了他们的位置。
  反正他们的地并不多,家里有个人收拾就可以了。
  到梁凉这里一年可以挣四千多块,这远比他们种那十亩二十亩地强。
  许梅的母亲笑呵呵地来找梁凉了,第一句话就把梁凉吓了一跳。
  “你把我闺女弄哪里去了?”
  “婶!你不会以为我把她卖了吧?”
  “那你这次回来,她连个话都没捎回来吗?”
  “许梅在连湾并不和我在一个地方,她在海运迪厅在金州区,我通常在海运歌舞厅,在甘靖区,中间也是有几十里地呢。这次回来走的有点急,我就没去找她,所以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话捎给您!”
  “你们这些年轻人办事就是没谱,等你走的时候给我捎点东西给她。”
  “我要走还得一个多礼拜。”
  “什么时候走捎都行。”
  没有时间限制那就好办了。


第492章 十万火急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对一个女人来说,嫁一个好男人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这一生是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还是缺衣少食,劳碌一生。
  而对一个男人来说,选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更是巨大。
  你选择对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职业,就有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一天。
  否则说不定就有误入歧途,一事无成的可能。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都是有某方面的特长,如果能让你的特长找到适应自己的职业,就算不能出人头地但也可保证衣食无忧。
  梁凉认为自己的老弟就找到了自己擅长的职业,他在这个领域上迸发出了巨大的热情,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他虽然做吉他仅仅有半年多的时间,但是在这方面却积累了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经验。
  过这个年他才16岁,但在制作吉他这个行业上,放眼国内他已经算得上是老手了。
  比如他亲手做的这把电吉他就让梁凉赞誉有加。
  桃花心木和玫瑰木搭配的琴颈,椴木的琴体,搭配的那些部件也就是一些标准的普通部件。
  但就是这样一把成本在二百块钱上下的电吉他,却演奏出了品质不低于三千块钱电吉他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