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也能创造几十万的利润,一年下来也是有五六百万的收入。
  一个月生产出五千多把吉,这已经算是不小的规模了。
  赚钱是小事儿,梁凉的目标是通过这一个小小的项目,带动崖河市的吉他产业的发展。
  让吉他成为将来崖河市的一个支柱产业。
  一个支柱产业会带出一大批的下游产业链,起码可以解决几千甚至几万人的就业,创造出的经济价值,说不定可以达到几亿几十亿。
  比如他家这个小吉他厂,现在就带动了凉水湾村几户人家做琴袋琴盒的生意。
  还有几户买车给吉他厂里外运输材料产品。
  这也算是带动了运输业。
  将来等吉他厂里一些工人的技术成熟了,他们心里必定也想自己干点什么,就会出去自己创业。
  让他们专业的生产吉他上的某一个部位部件。
  梁凉这边负责收购组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流水线般的产业链,吉他生产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再往下就应该有人自己也开始生产吉他了,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摊子也就铺开了。
  作为这个产业的中心发源地,平山村这里的餐饮旅游业也会跟着发展。
  到时候就会出现商贾云集如星河的局面。
  这就是梁凉在心里绘制的蓝图。
  干事业不一定要选多么高端多么大气的项目,哪怕一个纽扣你脚踏实地的做下去,也会有惊喜的回报。
  梁凉给家乡选择的项目就是吉他了。
  将来,他希望崖河的吉他能走向全国走向亚洲乃至走向世界。
  三月二十七号早晨八点,凉风吉他厂正式开业。
  这个厂名是用梁凉兄弟俩名字里的第二个字组成。
  吉他厂门口搭建了一个一米半高的临时舞台。
  作为老板,梁凉致了开业辞。
  他的企业开业,来宾的阵容还是相当强大的。
  连湾市的来宾有连湾晚报的李志洲,以及闫良穆水华兰桂芳等。
  崖河这边,秦纹菊以及吕月丽在崖河企业的经理也出席了。
  原本秦纹菊的未来老公也是要来的,但是市里临时召开了一个春播什么会议,他就来不了了。
  梁凉致辞完毕,就开始剪彩,他站中间,左右是秦纹菊和穆水华兰桂芳闫良等。
  五六个人同时开剪。
  剪彩的时候,铺在大道上的一大片鞭炮齐鸣,整整响了十多分钟。
  鞭炮响完很长时间,吉他厂大门口这一片区域还看不清人。
  开业仪式完毕就是文艺表演项目。
  平山村的人闻听有专业乐队表演,就像赶集一样云集在凉水湾村凉风吉他厂大门口,好几千人的场面也算人山人海了。
  首先进场的是高兴找来的秧歌队载歌载舞,大姑娘小媳妇们跳出了妙曼舞步,扭出了万千风情。
  秧歌队是高兴找来友情出场的,不收报酬,中午管一顿饭车接车送就行。
  人家不要钱不等于梁凉不给钱。
  给钱的明目是打赏。
  梁凉打赏了八百八十八元,把秧歌队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乐得够呛。
  然后就是来到梁家的乐队在舞台上演唱。
  首先上场的是黑岛乐队唱了三首歌,然后是寒窗乐队,最后是蓝鲨乐队。
  许梅抱着吉他也跟着蓝鲨乐队滥竽充数。
  自己的企业开业,梁凉当然要一展歌喉,他唱了两首歌曲。
  开业当然要演唱一些喜庆的曲子,
  最后一首是临时排练的《开门红》。
  开业的日子怎么能少了这首曲子,就算这首歌曲要九八年才会面世,但在梁凉这里这根本就不算事儿,让一首歌提前面世几年没一点难度。
  担任伴奏的是音呐河民乐队。
  梁凉送走央视摄制组连夜回到凉水湾,第二天就把音呐河乐队召集起来排练这首曲子。
  虽然只排练了三天,但凑合着演出也可以了。
  这首歌曲演唱是高兴和高荷,高兴那厚嗓子唱这首歌正合适。
  这货一嗓子“开门~红”韵味十足,还有上一世老火的风采。
  开业持续到十一点结束,接下来就是吃饭。
  就在吉他厂的院子里摆了十几桌酒席。
  梁凉端着酒杯挨个桌子敬酒,送出感谢话语的同时,也收回了超过一箩筐的宏图大展、恭喜发财之类的话。


第497章 音呐河乐队也要上电视了

  音呐河乐队现在在崖河也是有些名气的乐队。
  就算只是个简化版的民乐乐队。
  别瞧不起民乐,民乐乐队咋了?
  音呐河乐队也是正经出过专辑的乐队,你凭啥瞧不起?
  音呐河乐队不但出过专辑,而且销量还不错。
  那张《收获丰收》的专辑在崖河音像市场上也是能够买到的。
  从三月一号首发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这张宣传力度并不是很高的专辑销量,已经无声无息的超过了十万张,正在向十五万张的销量攀升。
  它的销售速度有点让人无语,老是这么不急不缓不慌不忙,每天都是以几千张的速度被市场消化,从首发开始到现在基本上就没什么变化。
  你看不到它有达到高峰的预兆,但也看不出它有衰退的迹象。
  高兴几乎天天兜里都揣着这本音带,遇到熟人就拿出来炫耀一番。
  这不,吃饭的时候听到音响里传来了《收获》这首歌,高兴就差手舞足蹈了。
  吃完午饭,来宾们纷纷离场,包括黑岛寒窗乐队等,他们回去晚上还要到海运歌舞厅去驻场,当然不会继续留下。
  梁凉雇来了一辆黄海客车把他们连带那套设备一起送走了。
  干爹和干妈去南方了,他们那边来了一个建筑公司的经理,捎了一万块钱过来。
  这个经理也坐这辆客车回去了。
  梁凉送走这些人后,就陪着秦纹菊在吉他厂东边的院子里看那些从她那里买来的木料。
  秦纹菊的木材市场从开张到现在还算不上红火,就算没亏钱但也没赚钱。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等基建大潮启幕,就秦纹菊那点木材都不够干什么的。
  “那什么时候基建大潮能开始?”
  对于梁凉的安慰秦纹菊有些不满,这不是忽悠她吗!
  “这个你应该去问你男朋友,他也许知道!你该回去了,这都两点了。”
  “哎—!这怎么还动撵了?”
  “我和高兴还有很多事儿呢!老陪你在这瞎转悠还咋处理事儿呀?”
  秦纹菊有拿脚踹某人的冲动。
  等秦纹菊也送走之后,梁凉和高兴就搬个马扎坐在吉他厂大门口。
  “连湾市电视台采访蓝鲨乐队的时候,我提了个建议,电视台也应该支持一下农民的民乐,也就提起了音呐河乐队,他们很有兴趣,下个月他们要来采访你们乐队,给你们拍一部纪录片,我这提前给你们打个招呼,让你们有点心理准备。”
  连湾电视台制作他们纪录片的时候,梁凉就把音呐河乐队提了出来。
  在得知音呐河乐队竟然也是连湾地区的,连湾电视台文艺部的编辑就来了兴趣,就决定要以农民乐队做一个专题片。
  这个消息让高兴真的高兴了。
  “小梁!这真的感谢你了,我们其实就是一帮农民,这又出专辑又上电视了,以前这都是根本不该想的事情,你真是我们的贵人。”
  “你们本身也得有实力,没有实力再给你们机会也是白搭。连湾电视台要采访你们,这就是你们展示实力的时候,我准备给你们做几首喜庆的新曲,一个采访时候好用,另一个以后谁家有什么喜庆事找你们好留着表演,将来还可以当做新专辑里的曲子。”
  闻听梁凉又要给他们作曲了,高兴高兴之余也有些不好意思。
  “小梁!老让你给我们写曲子,这真的有些过意不去。”
  “高叔!您不用过意不去,我给你们作曲子出专辑,我也是有分红的,大家都出力都有钱赚,千万别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梁凉给别人写歌出专辑可不是白帮忙的,他是要赚分成的。
  劳动出成果,这也是天经地义,也没什么藏着掖着。
  有钱大家赚,大家都乐呵有什么不好?
  “你们这张专辑的销量现在已经过了十万了,六月份的时候分成钱就会下来,你们能分到多少钱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应该是个很可观的数字。”
  一本音带本身的成本也就一块多钱,太平洋出版梁凉经手的专辑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付昂贵的版权费,这样一本音带的成本和盗版的差距也就是利税方面了。
  所以,一本音带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梁凉这边占四成的分成,一本音带可以分一块两三毛钱,如果专辑销量好分成十分可观。
  光盘的利润比录音带还高一些,但是影碟机的装机量还达不到数量,因此光盘的销量还很少,暂时还处于忽略不计的阶段。
  这张《收获丰收》的专辑已经有超过十万的销量了,有十二三万的分成,除去梁凉的一半分成,高兴他们还能分到六七万。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巨款。
  这还只是暂时的销量,再过两个月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他们能分到的钱就更加可观。
  梁凉就把两首他写出的新曲子交给了高兴。
  《好运来》和《好运连连》,加上《开门红》,音呐河乐队就又有三首新曲子了。
  等他们第一张专辑尘埃落定,看看究竟卖出了多少再决定要不要做第二张专辑。
  如果做第二张专辑,这不就有三首曲子了吗!
  “这几首曲子你们回去尽快排练出来,等你们把歌学会了,我给你们编编曲,我这几天会在家直到等电视台采访完了才会离开。”
  梁凉要等到电视台对音呐河乐队采访完再离开,当然不是为了蹭镜头。
  音呐河乐队毕竟还没接受过电视台的采访,面对镜头的时候难免紧张胡说八道。
  梁凉就是他们的定风丹静心丸,有他在他们就不会砸锅。
  高兴拿着歌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梁凉左右看看,意外地发现人都走了以后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就站起身进了北面的烘干车间。
  这个烘干车间从投入使用以后,他还一次没来看过。
  连湾市那个烘干设备厂留在这里教导工人的技术人员已经回去了。
  教会了当然也就回去了。
  烘干车间只有四个人,分黑白两班。
  他们的工作就是看着设备的温度湿度什么的。
  温度湿度高了降温,温度湿度低了升温。
  把这两小子自在的卵子都准备拿出来凉凉了。


第498章 不干就别想当老板娘

  进入烘干设备的木料,提前要进行加工,加工成一定规格的木板或者木方,码成整齐的垛放进烘干机里进行烘干。
  梁凉买的这套设备并不是大型的,因为这些用来放烘干机的厂房是以前的老房子,宽度和高度不足以安装大型的烘干设备,只能用中小型的设备。
  这些设备一共有六个烘干柜,占据了七间房子的长度,一个烘干柜一次可以烘干十五立方,这些柜子联合起来一次可以烘干九十立方的木材。
  这两个看烘干机的工人都是凉水湾村的村民,按辈分梁凉管他们叫哥,别看他们都是三十多岁的人。
  这两个村民以前在公社机械厂干过,对摆弄机械有一些基础,才会被挑选到烘干车间管理这些机器。
  梁凉向他们了解了一些烘干设备的知识,和他们唠了一会儿后又来到了加工车间。
  与烘干车间虽然自在但工作枯燥相比,加工车间里的工作就五彩缤纷了。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加工车间就是这么个状况。
  一帮青年男女混搭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有打有闹。
  看到梁凉近来有些收敛。
  “我说兄弟姐妹们,咱们干活的时候,嘴可以东拉西扯,但这手能不能专心的放到干活上,这怎么还带打闹的,这不拿着里面当幼儿园了吗?这男男女女工作期间,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这些家伙严格来说都是自己的发小,讲话自然也没有那么严肃,梁凉嘻嘻哈哈的样子反倒像开玩笑。
  虽然他们并没有耽误干活,但是工作期间打情骂俏毕竟不是那么回事儿。
  出了事故怎么解释?
  这个必须要正规起来。
  梁风天生就没什么领袖气质,为人也比较诚实老实,而且年龄也比这些人都小,在这些人面前根本没什么威望。
  指望他能管住这些山猫野兽不太现实。
  梁凉就任命一个叫安身佳的大龄青年为车间主任,管理这帮家伙。
  安身佳今年二十四了,前两年还游手好闲,四处溜溜达达,梁凉成立吉他厂的时候就说他你整天溜溜达达的不干正事,再不干正事就该打光棍了,到这里来吧以后干点正事儿一年攒俩钱,赶紧娶个媳妇儿。
  安身佳想了想感觉梁凉说说的好像也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