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百年不遇的那种。”
  “真没想到华国歌坛会有你这样的神童出现。”
  一片啪啪啪的声音飞出。
  如果这里真的有马,估计马会被拍到天上去。
  这些人是不是想把自己拍晕乎的,他们就一个较低的价格,把自己的歌买走?
  这是根本不可能滴。
  “各位大咖们,你们就别捧我了,我可是会飘的,飘起来拽都拽不回来。”
  “你还挺幽默的,你这些歌没有在正规渠道发行过的。”
  “你们问这个干什么?”梁凉心里乐开了花,但表面老神在在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看到来了这么一群人,怎么也不会就买一首歌吧,那多不好意思,怎么还不得买个三首四首的,就按照一首歌两三千块钱来算,那也是万八千了。
  虽然不多,但现在的市场行情也就这样了,想一首歌卖几万,那最低也的再过十年。
  把这些钱邮回家里,让父母把房子翻新一下,将来回去娶媳妇…
  不对,将来他还能回农村娶媳妇吗?
  不管将来回不回去娶媳妇,房子是一定要收拾的,那老房子太不像样了。
  “实不相瞒,如果你的这些原创歌曲没有在正规渠道发行过,我们想问问你有没有卖的想法?”
  “你们要买歌?”
  “是的,我们想知道都有哪些歌曲是你创作的?”
  梁凉故意沉默了一下,似乎在回忆什么。
  “这些歌曲原创的好像有六七首吧,雪在烧,为爱痴狂,潮湿的心,东北人都是活雷峰,天空,蓝莲花,雨一直下和浪人情歌,还有一首歌我基本上不怎么唱,这里就不说了。”
  还有给苏恩南的四首歌他没有说,那是商业秘密,在苏恩南的专辑发售前是不能说的。
  葛安平等人异常惊讶,这歌舞团演唱的,他们没有听过的歌,都是这家伙创作的!他们还以为还有别人创作的呢。
  这…
  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你的这些歌版权什么的都在你自己手里吗?”苏云水接了一句。
  这不废话吗,歌曲都没在正规渠道发行过,版权当然在梁凉手里了。
  “这些歌我们只是在歌舞团的舞台上演唱,没有在正规渠道发行过,这些歌曲在文化局有过注册,版权都在我手里。”
  梁凉这么一说,葛安屏等人松了口气。
  这些歌都没有在公开渠道发行过。
  “那么这些歌你有没有卖的想法?”
  “这个嘛…”梁凉拿出一副犹豫的样子,他觉得这种情况下应该装装逼,虽然他并不太喜欢装逼。
  一看凉凉吞吞吐吐的样子,葛安平有些着急了。
  “我们很有诚意的想买你一些歌。”
  “你们没有经纪人吗?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你们的经纪人出马。”
  葛安平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没有正经的经纪人,一般谈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谈。”
  看来华国歌坛还不完善,像葛安屏这样二线的歌星都还没有专业经纪人。
  可惜自己对经纪人这个行业没啥兴趣,否则倒是可以进去凑个热闹。
  “我对歌坛现在歌曲的行情不太清楚,你们准备出多少钱买一首歌。”
  “你看一千块钱一首怎么样?”
  葛兰萍本来是准备先说五百元一首,但是看着凉凉那平静的眼睛,五百块钱怎么也没好意思说出口。
  她有一种感觉,面前这个嘴上没毛的青年好像不是个好糊弄的主。


第68章 什么样的人都有

  一千块钱一首歌,这个价钱让梁凉非常失落。
  这和他的心里价位差距有点大。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故事的发生是因为他写的几首歌,现在这些歌就像一些做特殊行业的妇女们一样,站成一排在等待顾客…
  呸!扯远了。
  “葛姐!在圈子里您也是一线大姐级别的人物了…”
  “小梁!别这么说,我顶多也就二线歌手。”葛安屏很谦虚,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谁说的?我可是觉得您是一线当红歌手,尤其您的那首《我的眼里为什么都是泪》唱得那叫一个柔情百转,催人尿…泪下,我每听一次都热泪盈眶一次。”
  梁凉信口胡柴。
  葛安屏面露得色,那首《我的眼里为什么都是泪》确实是她迄今为止的巅峰之作了。
  也是她唯一拿的出手属于自己的歌。
  “不过好像除了这首歌以外,您再没有别的什么代表作了,除此之外唱的都是别人的歌。”
  这个是事实,葛安屏当初也是唱别人的歌出名的,她自己的歌还真不多。
  “我的这些歌里有两首歌非常的适合你唱,一首《潮湿的心》一首《为爱痴狂》,这两首歌的意境和你的声线比较吻合,这一点您不反对吧?”
  葛安屏点点头,她今天还真就是为这两首歌来的。
  “如果你拥有了这两首歌,我觉得你就是真正的大姐级的人物,如果你要出专辑,这两首歌都有做主打的资格,把这两首歌放进去,专辑销售个二三十万绝对没压力,我这话不算是吹捧吧?”
  “这个不好说,歌也得红起来才行,至于专辑更不好预测了。”
  “别没信心,这两首歌以你的声线和你的演唱风格,一经面世想不红都不可能。”
  葛安屏有点奇怪,这不是谈买歌卖歌吗,怎么扯到别的地方来了?
  “那个时候你就是大姐大级的人物,如果圈里人问你这两首歌你多少钱买的,你怎么回答?你告诉人家一千块钱一首。你觉得人家会怎么说?人家一定会说这哪个傻逼把这样的歌一千块钱就卖了?还有一千块钱的歌曲那个时候能配上你的身份吗?”
  葛安屏开始眨巴眼睛,这货绕了半天这不又绕回来了吗。
  “那你的意思是?”
  “我可不想当傻比或者被人叫傻比,俗话说宝马配好鞍,像您这样地位的歌手一首歌怎么也的和你的出场费相匹配。”
  我去,竟然扯到出场费上来了,这毛头小子懂行啊。
  葛安屏现在的出场费是四千,这在二线歌手里已经是顶尖了,再高就跻身一线了。
  花四千块钱买首歌,怎么感觉都有点贵了。
  “这就不是什么钱的事儿,是身份的象征也是艺术价值的体现,我想凭葛姐您在娱乐圈这么长时间,不会不识货,如果您真不识货那我觉得还有别人一定识货。四千块钱买走了一首歌的所有版权,有什么可犹豫的。”
  那时,一首歌的版权还没拆分的那么详细,一次花钱等于买走了一首歌的所有剧版权,这还嫌贵。
  难道非等着梁凉把这个歌曲的使用权出版权都分开,一部分一部分的卖?
  “你说的有道理,我答应你的要求,我的歌就这么定了,但是他们和我还不一样,他们的出场费可比我低多了,你应该给他们便宜一部分。”
  梁凉突然有一种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的感觉,这里除了葛安屏以外,其他人都是三线甚至三线以下的歌手,他们的出场费仅仅是葛安屏的一半。
  草率了!
  自己许下的牛含着泪也得吹完,梁凉只能忍着心痛给这些人一个匹配他们身份的价格:一首歌两千五百元。再少一分都别指望了。
  就这人家还不太满意,人家的出场费才两千元。
  葛安屏买走了《潮湿的心》和《为爱痴狂》,苏云水买走了《雪在烧》,张嘉杰买走了《雨一直下》,那几个长头发买走了《浪人情歌》。
  梁凉只保留了自己可以演唱的权利,其余的都卖给人家了。
  这些歌给他带来了一万五千五百元的收入,这些钱在农村足够盖一栋新房了。
  葛安屏他们满意地走了,临走的时候还留下了梁凉的传呼号,也给梁凉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说将来梁凉有什么好歌曲再联系。
  这次算是和这些圈里人挂了个勾,方便下次再合作。
  但是下次再卖个就没这样好事了,最低他也得签一个专辑分红协议。
  打发走这些人后,梁凉留下了五百元,把其他的钱到邮局都汇给了家里,同时还邮了一封信回去,告诉父母这些钱的用途,如果现在有可能,就现在把房子翻新一下,等他过年的时候回去就可以住新房了。
  然后中午请歌舞团的人在对面商业街一个饭店搓了一顿。
  午饭后,歌舞团就开始忙活在影剧院的下午场演出。
  李志洲是连湾晚报的文艺版面的一个写稿人,昨天晚上他和女朋友到影剧院本想看场电影,享受一下二人世界,但是到这里才发现场子被一个歌舞团包下了。
  万般无奈下他就花十块钱买了两张票。
  这把琴他心疼够呛。
  两个人的电影票才三块钱,而一场歌舞十块钱,这一下多支出了他一个星期的烟钱。
  他没有怨言才怪。
  他准备给这个歌舞团写一片泼冷水的文章,把这多花七块钱的怨气发泄出去。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是信息咨询宣传阵地的四大天王,它们的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
  文艺板块是当时报纸一个非常重要的版面。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市高官和市长又有什么指示就像风中的烟一样虚无缥缈,几乎没人会把时间浪费在头版二版这些时事版面上,他们买一张报纸主要就是看文体板块。
  看看连湾市足球队又赢了几场,看看娱乐圈哪位明星又有什么新动态。
  因此一份报纸的销量几乎就看文体版面有什么吸引眼球的新闻。
  在这样的板块发一篇对这个歌舞团不利的报道,对歌舞团口碑的影响是巨大的。
  李志洲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领着他女友走进毕胜歌舞团演出现场的。


第69章 歌舞团散伙

  李志洲戴着有色眼镜准备挑它一箩筐的毛病,然后在报纸上把这个歌舞团批个体无完肤。
  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谁知走着走着就劈腿了。
  随着演出的进行,李志洲渐渐地被吸引和震撼了。
  这是一台编排合理,节目新颖的演出,自始至终都凭借快速劲爆的舞曲调动着观众的荷尔蒙。
  中间就是有一些舒缓的节目则正好调节了整台节目的节奏。
  这是一个出身农村的草台班子的节目?怎么感觉市歌舞团都没有他们的节目精彩?
  虽然演员的唱功有待提高,表演也有瑕疵,但是他们热情充满活力,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尤其中间有很多他从来没有听过的好听歌曲。
  这让他找毛病的想法渐渐消失,最后变成了纯粹的欣赏态度。
  这期间还出了一个让他没想到的福利,就是从来没让他牵过手的女友竟然主动地把她温暖的小手放进了他的手里。
  他女友也是个文艺青年,被这台演出感染一点都不奇怪。
  这还不是最后的福利。
  散场以后送女友回家,在女友家门前的树荫影后面,他的女友在给了他一句今晚上是我最高兴的夜晚的话语后,还在他的脸上吧唧了一口。
  这让他当场石化了半个钟头。
  他是一路飞着回家的,像一个二呵呵的青蛙一样,中间还差点撞树上。
  他认为这个歌舞团是他的福星,因此回到家以后,他连夜就写了一篇稿子。
  稿子的中心思想和他走进影剧院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篇报道里,李志洲详细的介绍了必胜歌舞团的节目,极尽溢美之词。
  然后连夜就送到编辑室进行审阅,审阅完成后连夜就送到印刷厂进行排版。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这篇文章就随着晚报发行了。
  这等于免费给毕胜歌舞团做了一个广告。
  直接的后果就是第二天下午演出的二千一百张门票销售一空。
  当天除去各种费用,班主剩了六千多的利润。
  穆水华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看到这些票子突然就激动的肚子疼,然后就去医院了。
  这让歌舞团上下都有些紧张。
  如果她现在把孩子生下来就是典型的早产,提前了一个月。
  原本歌舞团要前往连湾市开发区的行程也耽误了。
  穆水华在医院里住了三天,然后出院了,医生告诉她临产前这一个月最好在家静养,什么也别干。
  毕胜经过再三考虑,最后的决定是他要回家陪老婆生孩子,他都四十多岁了,属于中老年得子,这是大事儿。
  再加上现在也到八月份了,离秋收也不远了,歌舞里一些有家有业的中老年们也要回家去准备收山了。
  毕胜家在辽南北部的瓦店市农村住,这个歌舞团里的大部分人都是那一带的。
  等孩子生下来,穆水华一定是会在家奶孩子的,没了她毕胜一个人还真玩不转这个班子。
  也就是说,今年歌舞团的演出也就到此为止了,歌舞团基本上就等于解散了。
  明年春天还能不能重组就两说两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