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回来?”
刘锦慧回屋继续看他的考研辅导丛书,名都报了,关键是把老太太都请来看孩子了,这要是考不上就有些丢人了。
李卫东出门,冷风袭来,赶紧裹上大衣才敢出门,冬天来的太快,还没过小雪呢,大雪都下完了。
走到门口就看到穿的厚实的李谦被沈跃英抱着的紧紧,推着婴儿车的李承文跟在后面从三号院那边走过来。
李卫东看到后快步走过去要接过李谦,并问道:“今天又去谁家了,玩这么晚?”
沈跃英没有把李谦给李卫东,说道:“别倒手了,两三步就进院子,天太冷了,裹的结实着呢,一倒手就散开了!”
李承文说道:“在你李大妈家玩呢,李谦看上人家的小狗了,一要走,他就指着小狗要哭!”
李承文指着婴儿车里的小毛毯下盖着的东西,接着说道:“还没满月呢,这是狮子狗,养不大,顶多也就十来斤!”
李大妈和他原来住的房子是一栋楼,当初李谦出生,还随过礼,和沈跃英相处的比较熟!
狮子狗应该是西施犬,在中国很有名,是城市人比较喜欢的一个品种,长不大,不掉毛,智商高,和人亲近,关键是还便宜好养。
李卫东没想到李谦还喜欢这东西,不过小孩子的心性估计也就新鲜两天。
李卫东掀开看了一眼这个肉乎乎东西,说道:“这么小,能养得活吗?”
第226章 金融改革的机会
李卫东和李承文在后面讨论这狗能不能养活,沈跃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了,刚到家看不见小狗了,李谦就开始嚎上了。
李卫东小心的把这条狮子狗从李谦的窝里的抱了出来,放到屋里让他自由活动。
刘锦慧听到儿子的嚎啕声音赶紧从屋里出来,这就是在家里复习的状态,李卫东看着都头疼,这怎么能学的好。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得放下手头的活过来看一眼,看到没事了才安心,好像只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才能安心。
刘锦慧看到小狗的瞬间就皱眉头,问道:“哪弄的狗,这狗能养活吗,眼都没睁开吧?”
这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问的语调都和李卫东一样。
“养活肯定没问题,快满月了,眼睛早睁开了,而且这狗好样!”李卫东卖弄着刚从李承文那里学到的一点知识。
上辈子养的是中华田园犬,品种不一样,但是狗的习性差不多,养应该没有问题,就是和孩子一块养也有点为难。
沈跃英对养狗有经验,不在乎地说道:“好养的很,现在给他弄点猪油拌米粥,等长大一点,剩饭剩菜给点就行了!”
养狗给他狗粮吃?狗粮比人吃的都贵,这是养狗还是养祖宗,有口吃的饿不死就行了!
几人讨论养狗的问题,李谦在地上已经和小狗爬到一起了,可能是终于看到一个可以和他一样,用四肢爬行的动物了,非常的稀奇,高兴的咯咯直笑。
爬累了,李谦坐在地板上,小狗也依偎在李谦腿上拱来拱去,好像是在小奶吃!
刘锦慧和李卫东对视一眼,笑了笑,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以前拒绝养狗的两人因为孩子的喜好,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顺便也把狗的名字给定下来了,既然让李谦咯咯直笑,李卫东提议叫笑笑,但是刘锦慧认为不好,应该叫乐乐了。
第二天,李卫东就让豆饼抱着狗去打疫苗了,整个齐州就一家宠物店都没有,只能找个兽医站!
当真正的大雪来的时候,小狗已经可以满屋的跑了,也能躲开李谦无情的小手,只是李卫东又多了件麻烦事情。
除了教育儿子之外,还要训练这条名字叫乐乐的狗,至少不能和他儿子一样随地大小便吧,对儿子他已经服气了,只能寄希望这条狗了。
就这种具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中,1993年迎来了他的尾声,永远不会回头。
齐州冬天多阳光明媚的天气,但是一切都是唬人的,越是明媚的阳光温度越低,李卫东不愿意出门,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这几天的报纸极其的热闹,一连几天的头版头条,连篇累牍的报道了一件关于经济的大事。
金融改革,从今年的六月份开始一直是件火热的事情,现在终于落地了,李卫东得需要研读,未来发财的机会都在这里呢!
不仅他读,还要求所有的公司员工都得读,尤其是各个子公司的高层不仅要读,还要写篇文章出来。
以李卫东的智商,就读出了一条来,外资银行可以进入国内市场了,不过需要最高机关审核,李卫东觉得自己的能力有些不够。
但是总得试一试吧,所以他对于自己前些日子在港岛收购银行的决定非常的满意。
收购虽然完成了,但是还是一个空壳在那放着,这套营业执照还没有正式发挥他的作用。
看到文件的当天,他就通知在港岛的李时辉过来一趟,他现在不方便前去香港,只能把人给约到齐州来。
李时辉心底激动万分,虽然赶了大半夜的火车,一夜只睡了几个小时,依然精神抖擞。
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蚍蜉资本再大,他也只能是副总,上面有邹毅在,只要邹毅不出问题,以李卫东的个性就不会换人。
李卫东上次说让他联系,然后会找人接手,当时他心都凉了,但是老板吩咐的他还得干,干好了不一定有自己的功劳,出问题了一定是自己的责任。
好在是事情有了眉目的时候,李卫东把这件事还是落在他的头上,现在这家银行的所有资质都在他的手上呢!
他一直在等李卫东的电话,李卫东回香港的时候,他以为会找他,但是等了两天也没有接到李卫东的电话。
一打听,老板思家心切,已经会回内地了,他就纳闷了,花了几千万买的东西,老板不会就这么忘了吧!
现在他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马不停蹄的办理手续来齐州。
李谦百日宴来过一次,这次就轻车熟路了,路途很顺。
李卫东到公司的的时候,李时辉和夏国强已经在办公楼的大厅等着了,旁边还站着梁文辉和张东硕,看到李卫东的车进来,就停止了交谈。
几人和夏国强第一次见面,而且隶属关系都不一样,但是李卫东安排夏国强接待,所以他们在电话里已经很熟悉了,都是双商较高的人,交流起来并没有问题。
拉开车门,几人招呼道:“董事长!”
李卫东伸出手和李时辉握了握,说道:“没想到你来的这么快,路上顺利吧!”
“很顺利,知道您着急,所以就尽快过来了,这是万利银行的所有的资料,现在股东已经变更成了瑞博斯控股!”
“不错,辛苦了,进去聊!”李卫东拍了拍李时辉的肩膀赞扬道,跟后面的张东硕和梁文辉握了握手,拍了拍肩膀表示亲近。
李卫东对这事很满意,他稍微咨询了一下,对于这个成交价格比较认可,李时辉并没有因为是他同学,熟人就起什么心思。
这点值得赞扬,说明他知道的自己需要什么,所以李卫东自然就会给他一个机会,而且李卫东手里实在没有什么人可以用。
“这份金融改革方案你看过了吧?”到了办公室,李卫东没有废话直接拿起一份报纸递给李时辉,并问道。
“看了,在港岛就看过,在飞机上又仔细读了几遍,可以看到改革的力度很大,可以预见内地的银行将迎来真正的发展机遇!”
各大银行剥离了非银行属性,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而且允许业务交叉,开展竞争,这意味着银行的名字和银行已经没有了关系。
农业银行也不是只和农业打交道了,建设银行也可以给干农业的活了。
“而且,这份文件里说的可以引进外资的金融机构,因为政策刚刚执行,可能观望的比较多,这对您应该是个机会!”
李时辉眼里闪着精光,当初李卫东收购银行的时候,他还挺纳闷会有什么益处,难道是单纯的扩大行业版图。
当他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就明白李卫东的意图所在了,也知道此行的目的。
第227章 鹏程万里
李时辉此时猜测,李卫东一定是提前知道了点什么,不然不会提前布局,而且还不闻不问,现在政策出来之后,立马让自己过来。
若是真的,如果不是李卫东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在,那就是洞察力有些厉害了。
李卫东听到李时辉的话,沉默了一会说道:“你能这么认为,我很高兴,至少不会如很多港岛人一般对内陆的成见很深!”
李时辉认为内地发展金融是一个机会,相信内地的金融市场,仅凭这一点,李卫东就应该给他个机会。
李时辉听到这话后,急忙说道:“我对您的一些见解非常的认同,内陆的经济肯定会飞速的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
“东南亚各国,无论是资源还是执行力都比内陆差了很多,他们都能飞速发展了十几年,没有道理大陆不行!”
李时辉就是干信息分析的,对于这些经济数据异常敏感,亚洲四小龙发展迅速,经济增速持续多年保持在两位数。
而人口,市场,资源都好于他们的内陆,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内陆的人口太多,近十亿的基数,这样一个市场有多恐怖。
某种意义上,人多力量大,而中国一直再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人多的力量,这是一个优越性!
不用都达到小康水平,只需要人均一年消费一百元,这个体量就已经赶超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总产值了。
李卫东看李时辉不像是拍马屁的样子,心里还挺诧异,看来还是有明白人的,港岛那些富豪来内地投资肯定是有原因的。
十亿人,不能一直穷呀,不然老百姓会不愿意的,怎么脱贫,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就是机会!
李卫东翻看李时辉带来的资料,有些还是中英文的,看到有金管局和财政部门的盖章,还有永安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李卫东就放心了。
李卫东没有太多的犹豫,让李时辉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决定,现在李时辉对内陆的认知又超出了李卫东的预期,就更没有问题了。
李卫东郑重地说道:“你现在就是万利银行的行长了,我授权你尽快组建团队,增加注册资本,然后与内地央行接触!”
李卫东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注册资本就五个亿吧,若是有需要增加就再增加,我会通知邹毅办手续!”
蚍蜉资本的账户上躺着好几亿美金的现金等着他临幸,若不是因为邹毅在欧洲的投资有些眉目,他可能会把这些注册资本翻倍。
李时辉尽管已经有过心里准备,还是被李卫东的话搞的心情澎湃,万利银行是瑞博斯控股的子公司,从现在开始他和蚍蜉资本就没有关系了。
李时辉激动地保证道:“董事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尽力,保证把事情干好!”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搞什么力有不逮,敬谢不敏这些三辞三让的事情,有机会就要抓住,千万别矜持,赶紧给领导表态!
五亿港元,在银行业肯定不算多,只能属于小银行,但这是李卫东的试探,初期不会需要太多资本金。
李卫东甚至都能想到,试点,若是成功,这两个字一定会落到他们的头上,所以就只能是某一个地区的,甚至是合资。
李卫东看着文件上的名字,连续念叨了几遍,说道:“只有一家营业部?”
“是的,只有一家,现在物业也一起卖给我们了,人员暂时都没有动!”
“万利这个名字不好听,像是打家劫舍的,怪不得发展不起来,名字不吉利,改个名,就叫万里银行,鹏程万里!”
李卫东一锤定音,一本万利那是打劫的说法,自然也没有鹏程万里,叫起来响亮。
李时辉看了一眼李卫东,确认他不是在开玩笑,然后立马说道:“好的,我回去立马就办!”
李卫东继续说道:“还有,就一个营业部是不是有点少了,怎么也得在港岛各区设个营业部吧,没有点知名度,你怎么和央行谈!”
李卫东本来想按照上辈子那些大银行的做法,隔几条街道就有一个,至于是分行还是支行老百姓谁管那个。
但是他的定位不同,主要业务还是在内地,在港岛有一定的知名度,不至于太难看就行了,他也没有对揽储有太高要求。
李时辉自然没有不同意的,能够壮大银行的指示和命令,他都会无条件服从,而且进入内地的方案,现在只是停留在的政策层面。
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就等政策落地吧,万一谈不拢了,进入内地受阻,难道还能不干这个了,李时辉肯定不能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港岛十几个区,要成立十几个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