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哥,你说咱们村里不能做石板,做石子行吗,现在国家到处搞基建,咱们县里有多少要盖房子修路的,要是能做成了应该不少挣钱,咱们山后面做石板,咱们做石子也不冲突,他们的废料还能拉咱们这里卖钱!”
“是呀,回去给你家老爷子说一下,咱们镇上还真没有一家石子厂,县里连石头也没有,这生意要是做成了准能挣钱!”
“挣钱是挣钱,但是门槛也低,咱们能做,人家也能做,你跟你爹说一声,看看村里能不能牵头,出个资金,当个大股东,然后承包出去,咱们村好几百号老少爷们都有份,那就没人敢欺负咱!”李卫东提醒道。
“这个法子好,又能顾上家里,还能挣钱,在养点牲口,一年也不少挣!”李磊是不能出去的,在家里如果有能来钱的路子,自然是好事。
“我看现在外头很多人盖房子都不用石头,红砖,都是那种空心预制砖,结实轻便,倒是可以在镇上开个厂子干这个,应该不难,你们要是合伙干这个,卫民也算一份,只是讲明白,亲兄弟明算账,你们年后可以看看需要多少本钱,现在国家对于贷款放得比较松了,应该好贷款,要是不够我手头也有点,先借给你们,等挣钱了再还给我!”李卫东想到了空心砖这种型材,也是县城农村未来比较常见的东西。
李家庄虽然不大的,但是都是姓李的,在镇里应该是能压的住脚,至于能不能挣钱,完全不用担心,做建材生意,只要不被地头蛇给欺负了,自然会赚钱。
李卫民一个人干,李卫东不放心,但是几个人合伙干,他自信在徐家湾镇是能立得住的。
前两年的经济不景气,为此国家放宽了贷款政策,一下子贷款数额激增,去年的贷款就增加了很多,今年将会更加的多,所以银行为了贷款,只要有担保人的签章,看不看到人都行。当然也增加了很多坏账,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对国家的经济刺激极大,从长远来看,经历了三到五年的时间,力量慢慢地释放,每年的增速都在两位数。
“贷款,这万一要是赔了怎么办!”
“呸呸呸,大过年的瞎胡说,怎么能赔钱呢,这生意肯定稳赚不赔,明年我也不出去了,咱爷们也要自己当老板!”李华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这两年农村盖房子的越来越多,空心砖是个好东西,到处都用。
“这事,绝对能成,咱们村弄个石子厂,镇里有个水泥厂,这下就齐活了,只有咱们掌握了技术配比,保证赚钱!”
李华越说越兴奋,心中想着,还是大学生脑子好使。
村里待业的年轻人不少,干活的人肯定好找,合伙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拎不清自己的地位,李卫东肯定要提醒。
“你们商量着来,只是合伙做生意事情比较多,做生意就是做生意,别把个人感情参合进去,别最后生意做大了,兄弟情分没有了!”
李卫东只是提个醒,要是到时候真的干不下去了,他也没有办法,现在也只能是他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也许是喝多了,几个人当场就立下了协议,你一言我一语倒是堵死了不少后路,洋洋洒洒几百字,李卫东代替他姐夫也算了一份,七个人的合伙协议很快就成了,李卫红连写了八份,他们一人一份,李卫东作为见证人也拿了一份。
这么多字写下来,累的李卫红手都酸了,好在是有钱拿!
第31章 春节
第二天又喝了一场大酒,作为孩子的大舅,虽然孩子一个比较远的亲戚来了,但是李家庄的老少爷们还是没有放过李卫东,代表高家人让李卫东差点喝吐。
年二十九了,很多人家已经开始写春联贴春联了,这一天基本上能回来的都回来,贴春联就是要全家都到了才能开始。
李卫东拿出红纸,小心的裁好,折好痕迹,研好墨,自己大马金刀地坐在板凳写了起来,只是这字虽然整体看还行,仔细分开了看,就知道是野路子出家,不过李卫东沾沾自喜。
村里写字好看的人不少,他一个叔叔辈的,写的字据说很好看,李卫东是没有那个能力鉴赏的,虽然年龄大的时候也学者附庸风雅,多少还缺了这点天分,用师傅的话说就是,写着玩就行,别当真,这还是花钱请的师傅,李卫东恼的不行。
李卫华是嫁出去的闺女,虽然距离很近,但是也没有大年间来娘家过年的习俗,这要是到了十年后,哪里还有这毛病,但现在不行,况且也是月子里,也不好出门。
除夕夜,一家十来口子都是在李卫东家吃,他家这小土屋满满当当的,二叔家的三个孩子,都不大,除了一个最大李卫国的,其余的还都上学,老大比李卫民小一岁,在家里帮忙干农活,有时候也跟着李承武出去打个零工。
也是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李卫民是因为上面有个老大没结婚,家里还顾不上他,倒也悠然自得。二叔就不同了,最近是着急上火的,眼瞅着彩礼越来越重了,不赶紧把房子盖了把婚结了,他也好忙活下一个,女儿好说,到了年龄嫁出去就是了,小儿子也是个要命的主,学习不好不说,还天天的惹是生非。
大过年的,倒是没有人数落他,倒是二婶催促李卫东赶紧结婚,给他们几个兄弟带个好头,这事得到全家人的一直支持。
“等我?现在国家提倡晚婚晚育,不到二十五结不了婚,可别等我,看着合适的赶紧定下来啊,卫民你要是有看上的,就跟咱娘说,让咱娘想办法!”李卫东意有所指。
“哪有啊,你可别乱说?”李卫民吓了一跳。
李卫民的激烈反应,倒是原本不信的众人都信了几分,最小的小妹都看出来了。
看李卫民一脸通红,大家倒不好意思大过年的臊他,沈月英记在心里了,奶奶就差现在就问了,好在还记着今天是除夕夜。
现在这个时候,电灯是有了,十五瓦的灯泡,吃过饭,老娘们就围着炉子嗑瓜子,说闲话,老爷们就不一样了,三五成群地聚一起打麻将打扑克。
不同于南方人和东北人的赌钱,汉东人打麻将打扑克就是为了赢的乐趣,就是要享受那种赢了你的感觉,所以北方人经常会因为打扑克干起来,因为他们不赢钱不输钱,就是挣的一口气。
村委会是新修建的一排大平房,过年这几天是开放的,不开放不行呀,村干部带头打麻将,五块钱能玩一天,玩的就是个乐趣。
李卫东先是打麻将,现在又没有麻将机,光是摆牌就好一会,没打几张排,有人胡了,没自己啥事了,太无聊了,直接换人,他自己跑过去把正上初中他二叔家的堂弟给拉起来。
“小小年纪不学好,学打牌,赶紧回家睡觉去!”
李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呢,就被李卫东给提溜一边去了,气得直跺脚,好在看到李卫东把刚才打麻将的底都塞到他手里了,一看还有个一块的,高兴的当起了看客。
“卫东到你了,五个十了,够级了,不要合牌!”
李卫东的对头是他一个叔叔辈的,年龄比他大不了几岁,如今也是两孩子的爹了,本来他们给李卫兵打就觉得以大欺小,关键还被打的好几把不开点了,李卫东算是救星了。
“哥,拍死他,他就这一套够级牌了,这点贡吃定了!”
“真的,五个皮球挂钱!”
“不要!”
“哈哈,怎样哥,他没有够级牌了,够级牌都出了遍了!”李卫兵是学习哪哪不行,这打扑克记牌的功夫倒是不错。
“哼哼,你这能耐你倒是把学上好,打扑克能当饭吃,赶紧滚蛋!”李卫东感觉像李卫兵这样的在这帮叔叔哥哥面前能活着真是幸运,就这打牌的,哪一次不得干起来。
气的李卫兵,咬咬牙,但是摸着手里的一块几毛钱,心里叹了口气,人穷志短,换了个桌子打起了麻将,麻将不和够级一样,不带彩头兴致不大,他平时都是没有机会的。
打了几局,李卫东感觉自己是上学上傻了,还是年龄大了,是干不过他们了,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和上学的成绩一点关系都没有。
“卫东,你这要全了呀,点烧闷拉,还打不打了?”
旁边围观的李卫民都替自己的亲哥感到丢人,打够级能被打到这么惨的还真不多见,好好的开局被玩烂了。
“你们厉害,认输了,不玩了,不玩了!”拿起搭在椅子上的棉衣,一包烟掉了出来,顺手扔桌子上,大家一看是红塔山,立马就起哄了,也顾不得嘲笑李卫东了。
拿起衣服,给几位相熟的叔叔大爷打个招呼就出了村部,外面的声音静了下来,只有远处的鞭炮声传来,现在的夜空极为明亮,满天的繁星,远处还没有融化的雪亮晶晶的。
李卫东点燃耳朵上夹着的一根烟慢慢地往家里走去,心里放松了不少,虽然两辈子算起来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在村子里过年了,但是依然感觉到温馨,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了那么一刻,家乡就是这么的神奇,无论多久回来都能恢复少年的模样。
“卫东?”后面声音,让李卫东吓了一跳,回头仔细辨认了一下,待走近了才发现是村主任李宗起。
“三爷,过年好!”李卫东想摸口袋拿烟,才发现已经没有烟了,尴尬地说道。
“不用掏了,这就是你的,一盒烟一眨眼就分完了,我好不容易抢了一根!”李宗起吸了一口说道。
“卫东,你说咱们村弄石子厂那事,你觉得能成吗?”
“三爷,咱爷俩,我也不藏着,石子厂肯定是赚钱的,但是得看谁办,要是村里办,村里经营那是指定亏钱的,要是搞承包,拿分红,那是指定挣钱的!”
“是呀,大锅饭要不得呀!”当了十几年的村主任,人精一个,这话一听就明白了。
“行,这事,村里再开个村委会研究一下,你弟他们要在镇子上开什么空心砖厂,这事不会有问题吧,要不还是挂村集体里面?”
“三爷,应该没问题,外面的企业多的事,早放开了!”李卫东琢磨了一下,说道。
第32章 亲戚
李宗起的好意,李卫东不敢随意拒绝,不过想着以后的麻烦事,还是算了,后来多少村集体企业因为股权问题闹的分崩离析,好好的企业干破产了。
又聊了几句,李卫东回到家,看了看手表已经十二点多了,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了,沈跃英和李卫红早已经睡了,家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灯开着,这一夜是不会关灯的。
洗洗了脚,李卫东卷起被子裹着,迷迷糊糊地睡到第二天的天色刚明,一夜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天还不亮又得早早地起来,去挨家挨户地拜年,后世有人形容,汉东人拜年的壮观景象,李卫东只想说,那算个啥。
现在这个时候家里的兄弟众多,血缘关系近的堂兄弟浩浩荡荡几十人,辈分高的在家里等着,讲究点的黄土铺道,院子里提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现在农村养的鸡鸭都是放养的,到处都是奥利给。
李承文堂兄弟十几人,又领着他们的后代,几十人,算是抽调了小半个村的精壮劳动力,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可避免的与同村其他的远房兄弟们相遇,这就热闹了。
热闹了半天,各回各家,大部分都是去补觉了,熬了一整夜,尤其是孩子们守岁,第二天哪里还有精神,李卫东虽然睡了几个小时,但还是困,依旧回家睡觉去,至于打扑克那是不能再去了,丢不起那人。
初二回娘家,李卫东大姐还在月子里,倒是不用麻烦了,但是小外甥还是去的,初二一早上不用李卫东去请,父子二人就进屋了,进门俩头磕的实在,姥爷姥娘赶紧掏红包,不用看就知道,过惯了苦日子的老人是不舍的花钱,即便是这个小外孙能给五块那都是敞亮的了。
小外甥一看有红包拿,赶紧对着大舅、小舅笑,都要做足了磕头的打算,按辈分李卫东是完全可以承这个头的,但是上有父母在,又不是自己的直系亲属,是没必要的。
李卫东赶紧掏红包,红包不大,挺厚,“我和你小舅舅的,拿去吧!”
小外甥一下子掏出了一摞大团结,让姐夫高安邦震得不轻,赶紧要还回去,小外甥不干了,虽然还不认识钱,但是这个多呀,立马要哭,看着李卫东坚持,也就收下了。
李卫东辞职的事情,一直没敢给二老说,怕他们担心,所以李承文也只是认为李卫东一个月一百多块钱,这才三个月的时间,他哪里会想李卫东的收入早就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老娘沈跃英还是有些埋怨,只是当着女婿的面不好说太多,前几天的那个金锁她私下里打听,至少要一千以上,儿子一个月才这点钱,也太不会过日子了,还取不娶媳妇了。
吃过了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