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娶媳妇了。
吃过了早饭,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坐着驴车向着徐家湾镇的另一个村子出发,李卫东的姥爷家沈庄,距离不远但是牛车太慢了,骑自行车二三十分钟,驴车差不多小一个小时。
每年的例行节目了,赶中午饭是没有问题的,估计姥爷姥娘都准备好了,只等人一到就开吃,李卫东有三个舅舅,他的母亲是最小的,所以根据大舅哥与妹夫的关系理论来说,李承文与三个大舅哥关系都不好。
两拨人互相瞧不上眼,都觉得对方不咋地,也就见面说话的情面在了,平日里李承文是不经常来的。但是李卫东又不同,虽然对三个舅舅也就那样,但是对于姥爷和姥娘那是相当的亲近,小时候,李卫东经常过来,姥爷对他也好,那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挨饿,但是来到这里总能有些意想不到的好东西。
姥爷对他们这些孙辈都是一样的态度,一样的和蔼,从来没有分个彼此的时候,买东西都是买好几份,一直到后来人很多了也是如此,他的孙辈加起来有十几个。
到了姥爷家里,把东西提溜进去,只有两个老人在家,三个舅舅自然也随着舅妈去了他们的老丈人家,饭菜倒是整治的齐全,虽然现在的条件还没有变得很好,但是姥爷这一辈子都在辛苦的劳作,且是个有头脑的人,所以家里过的一直不错,所以这桌子上的菜算是整个村子里比较好的一份了。
来到先磕头,兄弟二人,磕的实在,也磕的乐意,老太太一人给一个红包,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接了过来,李卫东以为自己都工作了,应该不会给了,还是少不了,无论多少都是老人的心意。
“你这工作了,媳妇找了吗?”
无论哪个时代,这种话题永恒不变,李卫东有些麻木了,赶忙应付着,承诺明年带回来,至于带不带的回来那就不好说了,先糊弄过去。
“哦,卫民,你哥要结婚了,你也要抓紧呀,你没有相中的姑娘?”
李卫民白了一眼亲哥,你这糊弄过去了,我这咋办,我是天天在这徐家湾地界呢!
“姥娘,他也快了,你等着吧今年就让你喝喜酒了!”
“那是定下来了,也没听你娘说呀?”
老太太去找亲闺女的麻烦去了,他们二人就解脱了。
吃过饭,李卫东偷偷地把两百块钱塞到收音机下面,到走得时候才在姥爷耳旁说,姥爷有些气恼,“你这刚工作,你哪来的钱,我和你姥娘都能动,能拿你这小孩的钱吗?”
老人就是这么的质朴,看着孩子过得好,心里就舒服,并不需要孩子给予什么。
“姥爷,你就拿着吧,想买点啥就买点啥,现在物价飞涨,过两年这几个钱算啥呀!”
李卫东上了驴车就走了,等老太太把钱拿出来的时候,李卫东都走远了,小脚老太太是追不上驴车的。
李卫东记得姥爷姥娘一直活到了下一个世纪,去世的时候都九十多了,差点到百岁老人。他还能来看他们几年,有人这样说过,你五一国庆春节都来看我一次,你最多也就能见我三十回了,这话说得是事实,但是听上去就让人鼻子发酸,我们总以为以后时间还有很多,实际上已经没有时间了。
回到家,李卫东直接到爷爷奶奶那里去,三个姑姑来了,不知道走没走,总是要见见的,在这里父亲又是大舅哥了,对于一个妹夫和两个姐夫一样的不感冒,只是碍于这里是他们老李家,无论如何都要出面的,不然不是显得老李家待客有亏。
三个姑姑嫁的都不远,日子过得到还不错,只是三个姑父一路货色,喝了酒就管不住自己了,一喝酒就弄得家里一团糟,到后来年龄大了,才好一点。
三个姑父喝的脸色通红,看到李卫东过来都很热情,奶奶看着这场景心里也满是喜欢,要是老大的脸色别那么难看就更好了,等了一会二叔也来了,这算是给足了面子了。
李卫东和几个表兄表弟一块抽起烟来,闲聊着,几个表兄弟里面也有混得不错的,后世有个二姑家的表弟还当了县里一个国企的中层,还有做小生意的,虽然累点,但是过得都还不错,只是现在都还差得远呢,目前还没有比李卫东混得好的。
第33章 大舅
正月初三,李卫东就动身离开了,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李卫东还是惦记他的那两车宝贝,要尽快给他们找个好买家。
李卫民骑着自行车给送到火车站,心里满是劲头,昨天晚上李卫东突然拿出一大摞人民币,一万块钱,告诉他开春了把他的房子盖起来,老是占宅基地不盖也不是个事,而且马上要到说亲的时候,人家女方来相亲总不能看老房子吧。
至于父母关心的钱的来历,李卫东解释说是倒卖国库券发的财,最近老是放新闻说什么国库券的。至于钱的来历说清了,自然就是要盖房子了,二老的意思是要先盖李卫东那位宅子,李卫民的那套不能用李卫东的钱。
李卫东的意思是自己的那套就不要了,以后也不怎么回来住,把卫民的弄好,老房子以后再说。
最后还是李卫东说服了他们,李卫东明显是城里人,户口都不在了,那宅基地说起来也算是非法的,盖了还容易给人家留下话柄,惹麻烦。
“过两天村里开会要集资建设村里的石子厂,到时候你和李磊他们带头出钱,按护交钱,咱们一家两百,你们贷款那个事情,让李文找他爸找关系,还容易一些,若是不够了,你就先用盖房子的钱垫上,算是借的,一定要打欠条,别到最后掰扯不清!”
“好勒,亲哥,你这都说了多少遍了,我都记着了!”
看到李卫民不耐烦了,李卫东才提着行李走进火车站,背对着李卫民挥了挥手。
春运这个词诞生差不多已经十年了,从最初的一亿人次,到现在的几亿人次,再到以后的三十多亿人次,不是见证了人多,而是见证了经济的崛起,随着城市用工的增加,人流量必定会暴增,春运必定是一个全国人民关心关切的一件事。
但是现在的春运李卫东不敢想象,他来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人挤人的盛况,回去他将继续体会,至于卧铺那是不可能,虽然不用介绍信,但你是干不过黄牛的,黄牛也干不过关系户,所以能买到卧铺的还是关系、经济到位的那么一群人,俗称贵族。
九点的火车,到了齐州都已经两点多了,四个多小时李卫东都没站起来走动一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没地方下脚,下了火车,饿得难受李卫东在车站门口吃了碗两块钱的拉面。咂巴着嘴唇,碗里的汤都得喝光,不然是体会不到喝拉面地精髓。
下午四点钟他才坐着公交车到了机修厂的门口,一天三班开往郊区的公交车会路过这里,机修厂大门半掩,李卫东敢推门,就听到一声狗叫,下的他赶紧躲出去。
他曾经养过狗,是家里的土狗,后来开厂子也养过,也是土狗,他生来就喜欢土狗的,个头不大灵性足。对于花大价钱买的名种狗,到时没有太大的爱好。对于狗的习性也算了解,一听这声音低沉就知道,是真敢下口咬人,这种狗给他都不会要。
“赶紧把这狗弄走,这狗咬人,不能留在这里,弄两个土狗过来!”李卫东看何雨生出来,说道。
“好的哥,这是赵东升他值夜班带来壮胆的!”何雨生看李卫东不高兴,赶忙把赵东升给卖了,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承担要好多了。
机修厂刚营业就过年了,业务也没有太多,人员还没有增加,员工兼着保安的工作,李卫东提议过年值班一天给三倍的工资,都抢着来。
放下东西,洗了把脸,然后收拾出来一兜子东西,这是带给老丈人的,还是越早送过去越好,明日又要开工了,现在春节假期统共就三天,但是一般的单位都能多放两天,怎么也得留时间走亲戚。
骑着自行车,吭哧吭哧的跑到国棉厂宿舍,在楼下买了两瓶好酒好烟和一些补品,提着兜子上楼。还没有敲门就听到里面爽朗的笑声,李卫东听着有些熟悉,也没有管,直接敲门。
“卫东来了,快进来,卫东来了,人来就行了,还拿东西干嘛?”
开门的是杨老师,看到李卫东高兴得很,还热情的通知了刘锦慧。
换鞋的功夫,瞅了一眼客厅里的客人,熟悉,是刘锦慧的大舅,当年创业的时候还麻烦过他。是铁路局的,现在好像在京沪线的哪个三等站当副站长,后来调到齐州站当了个中层,直到退休。
三等站,虽然算不的最小的火车站的,但是每日里停靠的火车极少,以货运为主,基本上对于客运来说是绝缘的,一般是拉货的车的停靠站或者补给站。
“这个是小慧的大舅,你就叫他……”
“大舅,过年好!”
“哈哈,你这小伙子不错!”
刘永良本来打算让他叫什么杨叔叔之类的,可是李卫东直接接过话,上辈子都叫过多少回了,也不陌生,自然是随口就来,还立马递上烟。
“来坐,卫东,坐下喝茶!”
上辈子,李卫东就曾听说过刘锦慧挺怕这个大舅的,刘永良不经常在家,刘锦慧经常会到姥爷家去,那时候基本上是大舅在管她。
四个男人吞云吐雾,弄的屋里乌烟瘴气,杨立松是杨家的老大,有两个妹妹,杨立梅和杨立竹,杨老师是大妹妹,刘锦慧还有个小姨杨立竹,外公外婆都是齐州本地人,只是外公在十年前就去世了,外婆在前几年也因病走了。
今年因为春运期间值班的事,杨立松没有能回齐州过年,春节刚过就回来了,有些关系还是要维护的,虽然老爷子已经走了很久了,但是有些人还在台上,杨立松还想回到齐州退休,就要走关系,不然只能待在外边。
“卫东,听慧慧妈说,你现在自己单干了?”
“是的,舅舅,在厂里干没有外面灵活,挣的也少,现在都喊搞活经济,日报也发表多篇社论,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喊改革开放。我觉得我们这个小个体还是有些前途的,只要发展经济这个基本任务不变,政策就应该不会变!”
杨立松虽然有心提携一下这个未来的外甥女婿,给弄到铁路上去,只是李卫东都不往那上边扯,一到关键时候就换话题,反而对于货运站的事情比较感兴趣。
吃过晚饭,李卫东和刘锦慧照例出去遛弯,说说悄悄话,这也是杨老师允许的。
“大哥,这孩子怎么样?”刘永良问道。
“滑不溜秋的,还特有主意,慧慧是管不了他的!不过这孩子明显对铁路上的事情感兴趣,但是却没有丝毫要去的意思,也挺奇怪!”
刘永良脸色有些发红,他是让着杨立梅,可不是被管着,这大舅哥恶语伤人呀。
第34章 开张
齐州机床总厂,是属于原来的第一机械工业部,现在的机械电子工业部,正儿八经的共和国庶子,生产各种的机床设备,刨铣车磨四大门类机床都有,现在正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候,没有机床能干啥,所以机床总厂正处于超然的位置。
机床总厂分为好几个分厂,每个分厂又有好几个车间,比汉东机械厂那是绝对牛掰格拉斯,人家是厅局级单位,仅次于那些嫡子们的副部级单位了。
这两年机床总厂的大门口别的不多,催货的多,买货的多,仅有的几个小旅馆,小饭馆都是满员的。
李卫东在一家小饭馆里面已经坐了很长时间了,桌子上破茶碗做的烟灰缸都快满了,像他这样的有很多,人家是催货的,至于着急不着急就不知道了,反正单位是按天给差旅费的。
“哥,你说咱们这小门小户的人家也搭理不着咱们呀,咱们这介绍信毛用没有还浪费了两瓶好酒,正经的大单位都等不着货,等到咱们得哪年呀?”
“哎,这有什么办法,他们销售处长咱们也见了,给钱都不要,还有这样的人吗,咱们就要两台床子,他妈的口都不开,硬塞都塞不进去,一年才能交货,黄花菜都凉了!”
李卫东已经注意到这哥俩至少一个小时了,兄弟俩一个劲抱怨,这个卖方市场的时代,他们除了抱怨还能有什么办法。来了好几天了,能用的手段都用了,油盐不进呀,人家生产不过来,有关系有门路的都等着呢!
李卫东正想上前搭话,就看到几个小混混模样的人走了进来,扫了一圈,直接坐到李卫东的桌前。
“兄弟哪里人,干啥的?”
李卫东脑子都蒙了,也就两个多小时,怎么就让人注意了呢,难道这地盘有主了。
“我哥问你话呢,要啥机床,一年内保证让你提到货?”一个瘦高个嚷着。
李卫东脑袋更蒙了,这是错把李卫东当成买设备的了,一个生脸,在这抽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