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还是没变,李建中进入了技术处,当念到李建中去技术处的时候,李卫东感觉到无数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异常的尴尬。
李卫东从会议室拿走自己的行礼,郁闷跟着高主任后面,厂里的领导几乎都是从总装车间出来的,自己是有重生光环吗,怎么分到了总装去了。
第3章 咱们工人有力量
安排好了住宿,李卫东已经没有了力气,宿舍也变了,原来的舍友是机加工车间的一个比他早来一年的同事,现在却是变成了与他一起报道的郑阳,汉东中等专科技术学校毕业的。
“李哥,您好,我叫郑阳,你可真厉害,能考上京工院那样的学校!”
“你好小郑,考上考不上的,这不咱俩都一样嘛!”
对于自己的崇拜者,李卫东还是挺高兴的,笑着说了句。
“那哪能一样,你是干部身份,转正后一百多,我虽然也是干部身份,但是级别低多了,转正都没有你实习工资多呢,而且我听说现在提倡大学生当领导,你这干个三五年可能就是领导了!”
对于郑阳的孩子话,李卫东自然不会反驳,但是心里却有点想法。
“你是厂里的子弟?”
“我爸是模具的,我妈是厂医院的,我哥是冲压,我姐是财会的,现在我总装,我们全家都是厂里的,家里住不下了,就让我住宿舍!”
李卫东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道虽然知道以厂为家,但是也没有这么厉害的,其实这个时候的很多国企都是如此。
这亲戚套着亲戚,关系套着关系,一个厂子的可能就是一辈子都不会再挪个地方,都是打算干一辈子,可惜后来的市场经济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了,虽然感情在,但是这种方式注定会落后淘汰的。
而郑阳的家庭,只是无数个的国企家庭的一个简略的缩影。
“你姐夫和嫂子呢?”
“我嫂子在家看孩子呢,我姐还没结婚呢,要不你们认识一下,我姐可漂亮了!”
无需猜测,李卫东肯定会是抢手货,大学生这年头不多见。
“呵呵,走吃饭去!”
晚饭好解决,拿着饭盆直接干到食堂,几毛的饭票能吃到怀疑人生,只是天实在太热,让熟悉空调环境的李卫东很不适应,草草吃了几口就跑到外面乘凉去了。
靠着墙站在厂区大门边上,看着路灯下的几个老头杀象棋,也许这是目前最有意思的一件活动了,这里一堆那里一堆的。
李卫东会玩,或者说懂规矩,但是玩起来,跟对面老头比,李卫东自信十步之内必见分晓。
“啪!”李卫东抬手看着手心里的尸体和鲜血,想找张纸擦一下,无奈最后在墙上蹭了一下,抽纸是多么的奢侈,随着人类的文明的进步,抽纸的销量直线上升,可见精神与物质是正相关的。
在一个上厕所都需要旧书本废烟盒解决的年代,抽纸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受不了蚊子的叮咬,李卫东朝着宿舍区走去,郑阳吃过饭就回家了,第一天上班是要和父母汇报一下,以后也是可以自食其力,并且每月可以向家里交钱有身份的人了。
李卫东一个月前刚见到过父母,只是那是已经年老的父母,八十多岁的老父母,四五十岁的父母似乎他已经忘记了。
不过在孩子眼中,父母永远是那个样子,似乎永不变老,但是又似乎从未年轻过。
李卫东的家庭和这个时代的家庭一样,兄弟姐妹众多,有个大姐,有个弟弟,还有个妹妹,姐弟四人差点压垮父母的脊梁。
父亲是个手艺人,本职木匠,兼职铁匠,有时候也兼职干些泥瓦匠的工作,一个有些文艺气息的理工男,只是生在了农村,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恐怕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用历史的眼光看,母亲就是个典型的农村人,不怕事,不惹事,但是脾气比较大,几乎所有精力都用在抚育他们姐弟四人。
突然李卫东想做个冲动的事,要回去看看。
拿到毕业证和档案,一路从京城赶来没有丝毫时间回家探望父母。只是刚刚工作,就请假那是万万不行的,不是不允许,而是领导认为你不识大局,难堪大任。
一个印象的形成往往只需要一瞬间,如果要改变这一瞬间,恐怕需要好几年。
回到宿舍,郑阳还没有回来,打开灯,拿出一个小箱子,里面放着李卫东的一些个人物品,几本书和笔记本,还有一个影集。
五寸的毕业照,三寸的黑白照,还有一寸的大头贴(证件照)。这是李卫东的大学同学留的纪念册,如今的时代,毕业恐怕就意味着终生不再见面。
李卫东拿出另一本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已经有了几个字,描了无数遍的字,灵魂三问。
第二页,还是空白,李卫东想写一下未来能干些什么,他有什么条件去干些什么,想了多少次,都没能留下一个字。
“哎,老子重活一回难道还要走以前的老路不成?”
叹了口气,重重的合上笔记本,似乎只有原来的老路是最好走的,不然只凭着兜里的几十块钱去干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还是告诉厂领导,赶紧转型,咱们厂子也就是三五年的好日头了,谁会信你,恐怕只剩下看傻子的眼神。
次日一早,嘹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哎嘿!”
极其穿透的声音,让熟睡的李卫东睁开了眼睛,开着的窗户除了能够让声音穿过,那刺眼的阳光也照射进来。
夏日里的阳光来得格外早,看了一下手表才七点钟,本想继续闭眼的李卫东,又睁开双眼,无神的打量了周围的景色,嗯,还是在梦里,不错。
“小郑,什么时候回来的,赶紧起床了,一会要上班了!”
“半夜才回来的,李哥,现在是第一遍,等第三遍再起来时间也来得及!”郑阳迷糊的说着,看来昨晚还是很兴奋的。
果然十分钟后,二十分钟后,接连的响起两遍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起床号挺别致。
每日里在这种声音中醒来,绝对是对于某首歌曲怀有最大的仇恨和最大的侮辱,是把这首经典老歌拉下神坛最有效的手段。
收拾妥当,穿上蓝色的工装,走进大食堂,人声鼎沸,这才有工人阶级的氛围。
大食堂的早饭人是很多的,一天三餐,能自己的做的,最少的一定是早餐。无论是结婚的,还是没结婚,有没有小孩的都是会到食堂吃一口。
第4章 车间工作有作为
“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新来的大学生,几位给大家做过自我介绍吧,都说两句!”
“大家好,我叫梁军,今年刚从技工学校毕业的中专生!”
“大家好,我叫杨艳,也是从技工学校毕业的。”
“大家好,我叫郑阳,是咱们厂的子弟,技工学校的!”
包括李卫东,这批总共才四个进入总装车间,不是因为总装车间需要的人少,而是招的新人少,很多都是从其他车间过来的。
“好了,大家都自我介绍完了,咱们的新同事算是正式报道了,我说一下啊!”
团结同志,艰苦奋斗,不要辜负祖国的期望,总结一下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意思表达了一个半小时。
把人分下去,李卫东的师傅是个瘦高的老头,李卫东可以肯定的是,前世肯定见过,只是对不上号了,刚才这些领导的介绍也是在是太过简单,李卫东自然记不住那么多。
“何师傅,您抽烟!”
只知道姓何,走出车间主任办公室,李卫东麻溜的递上香烟,老头看到带过滤嘴的,脸色都亮起来了。
李卫东心里高兴,这师傅算是认下了,公司里指定实习期师傅,至于人家愿不愿带,能付出多少心血,这就看师傅的意思了。
这是拖拉机厂总装车间副主任,整个车间有八条总装生产线,三个副主任,何师傅是管生产的副主任,还有一个管考核纪律,一个管质量安全,何师傅责任重大。
其他几个都是到各个生产线上,由各线长负责他们的实习期的学习,实习完后他们是要到车间工艺组去的。
李卫东是跟着车间副主任的,自然是不用到各生产线上去,但还是安排在第一生产线,由何主任安排工作,人家一个车间管生产的副主任,哪里有时间安排李卫东,所以从此开始李卫东基本上开启了放羊的模式。
一线长李大虎也不管他,算起来也是股级干部,但是李卫东实习转正工资定级就是股级工资,当然是不可能有股级的岗位。
李卫东大部分的时候都还是比较认真的,能够遵守车间的上下班制度,也能够在车间里搭把手,有过几十年的经验,对于这些活,看一眼就会,就是上手也能搞定,所以在工人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
这个年代,大学生就应该无所不能,不然就会有人说,还是大学生呢?
车间里有些解决不了的事情,李卫东帮忙出个主意,做个小工装,事情就能顺利的解决,毕竟多了那么多年的见识,所以一线长平时都供着他。
由于现在的加工水平差了不少,所以很多东西虽然按照图纸来做的,结果装不上,所以凑合式装配反而成为了主流,所以总装是个极其重要的工序,要装起来还能跑起来。
两个月的时间,一线的工作要比其他几条生产线快了不少,一条生产线一个班能出一台,现在差不多七八个班就能多出一台,这速度比其他生产线快多了。
一个月下来就比其他生产线多好几台,奖金自然多的不少,尽管天热的大汗淋漓也不曾停过工。
李卫东的人缘自然也混的不错,至少何师傅是满意的。
大学生现在的实习期还没有过正式的规定,但是一般都是一年,叫见习,表现优异的操作空间就大了,可提前转正。
何师傅已经打过招呼了,高主任想给李卫东提前转正。
“小李,坐!”
高主任办公室,老高和老何坐着抽烟,手里还拿着一根,自然是小李同志敬上的,老高很客气,吩咐李卫东坐下。
客气了一番,李卫东做到对面的一个小板凳上,下脚料焊接的,但是光亮的能照出人影,定然是被多人的屁股抛光过。
借着师傅的烟头,点燃大前门,红盒大鸡是不能天天抽,带过滤嘴的大前门就很好便宜一半,平时也就白飞鸽再便宜一半的水平,没有过滤嘴。
“小李,今天叫你过来,知道什么事吗?”看着李卫东吐出一口烟,高主任开口说道。
李卫东想挠头,这套路,没好事呀,还是欲扬先抑。
“主任,有啥不对你批评,我肯定改正!”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咱们也是重生一族,是有骨气的。
“你这小子,又给我耍滑头,听王主任说,你最近上班很闲呀,一张报纸一杯茶,这日子过的比厂领导都舒服!我和老何还打算给你申请提前转正呢,别咱们车间你都过不去,到时再闹起来就不好了!”
“感谢主任的信任,我一定改正,以后工作时间一定多向王主任汇报工作!”
老东西明目张胆的让王主任顶缸,人情送出去了,不成也不是他的责任,是老王在捣乱,成了那是他的力荐。
“行了,咱们车间是通过了,你师傅替你说了不少好话,一会得买盒好烟买瓶好酒孝敬你师傅!”
人情卖完了,自然不能白给,开玩笑的说出来,你当真了人家就当玩笑的,你当玩笑人家就当真了,看你怎么理解去了。
“一盒哪能能够,我得管主任和我师傅一个星期的烟,主任您多费心了!”
对于他们车间主任级别的来说,一个月二百多元的工资,奖金才是大头,算起来一个月四百多,七毛五的大鸡当然不算是好烟,红塔山是云烟的代表,最近几年兴起的极其畅销的高档香烟,一盒一块三,比大鸡贵一半。
一天一盒,那是领导抽自个兜里的烟少,别人敬的烟多,自个在家抽两盒能打住就不错了,都是老烟民了。一人一条红塔山二十多块钱,再加上酒,五十来块钱。
这事能成也合算,现在七十多的工资,转正后一百一十多,一个月就多四十,转正之后还有有奖金,现在正是红火的时候,奖金也高,这样一个月下来也有几十块钱,老高算的明白滴,一人一条红塔山,还剩点。
上辈子他可是干满一年才转正的,和中专技校生一样,看来这礼还是要送的。
走出主任办公室,进入旁边的线长办公室,八条生产线长平时都在这里办公,老何当线长的时候就这里办公,后来升职了,办公室紧张就没有搬,后来腾出新的办公室了,他也不愿意去了,就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