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造富年代-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卫东无奈,师傅出马打的电话,李卫东是要给面子的,况且何雨生还在机修厂干着呢,也不可能坑他不是!
  “师傅这是啥意思,怎么喊我来开会呢?”李卫东在电话里要问明白。
  “你说你,你这组织关系一直在咱们车间里,按照流程定期要开组织会议的,今天我也是听有人提起了才知道,你关系还在这呢!”何师傅的话,让李卫东感觉到有些不妙了,开除组织关系的一条就是不按规定参加组织会议。
  这组织关系在他心里还是很看重的,他现在不在体制不在国企里混了,反而目的纯净了,建设祖国还是需要他这样的人的,他是有资格的。
  “这也没有人通知我呀?”
  “哎,你怎么能证明呢?而且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们那个机修厂是捅了马蜂窝了,说厂里效益不好你们有很大的原因,就连我都恨上了!”
  李卫东秒懂,这是要敲打李卫东呢,要是不服软,有的是理由办你,有组织的人,你不知道要参加组织会议,这么久了,你都没有这个意识,说明眼里根本没有组织。
  这就是逻辑,有人较真,你还讲不通,说不清,关键现在较真的人还不能反驳!
  “师傅,这次可真是谢谢你了!”看了看表,还有一个多小时,挂了电话,李卫东开车跑到机修厂,把宋国峰拉进后面的仓库,他们现在是同一根藤上的葫芦,摘哪一个都会把另一个顺带摘下来。李卫东觉得自己应该先下手为强了,不能等着宋国峰不温不火的了。
  耳语一阵,李卫东走出仓库,去了机械厂,想开会批斗他,我是吓大的吗?
  会议刚开始,就听到外面的吵闹声。
  “怎么回事,都不上班了吗?”高主任看到外面的人热火朝天的向外跑去,气愤道。
  “主任,二车间的王师傅拿着一把大扳手向着厂办公楼冲去,脸色发青,都说……”
  “都说什么?”高主任又好奇,又生气!
  “都说劳资处的杨处和李桂花乱男女关系,不知道怎么传到王师傅耳朵里了,这种事情哪里能忍,所以王师傅设备都不管,主轴都干蹦了!”
  这种戴绿帽子的事情,要是没点反应,那还是男人吗?
  厂子里就几百号人,还是上班时间,花边新闻很快就传的风言风语了,王师傅被杨学军戴了绿帽子,杨学军答应人家从车间里调到厂办,巧合的是李桂花还真调办公室去了。
  这种花边新闻是最有市场的,不用刻意的传播,不消片刻就全世界都知道了。高主任已经无心开这个会了,这个会的目的是啥,没有人比他清楚,但是现在形势变化了。
  “散会!”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李卫东,他还是小瞧了李卫东,对于李卫东他是有好感的,但是后来离职了关系就变的微妙了,开会的事情也是他透露给老何的,只是没有想到李卫东能这么快就出手,而且手段还这么的低俗有效。
  这种事情,李卫东是绝对愿意看热闹的,只是他的身份特殊,不敢离的太近,他现在基本上是汉东机械厂人人喊打的角色了,还是低调点好,不明真相的群众是很恐怖的。
  估计王书记现在已经没有时间来处理他的事情了,厂里不只有他一个领导,和他平级的厂长也是想要说话算数的,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
  一把手一手遮天的日子恐怕不会长久了。


第64章 终尝所愿
  杨学军黯然离场,离开了机械厂的权力中心,王书记想保也不敢保,随后爆出来的消息更雷人,不仅搞男女关系还收人家钱。
  这不是道德问题,已经上升到经济问题了,关键事情还没有办好,这就气人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说好的江湖道义呢!
  杨学军离场绝不是中途休息,带出来的东西会有很多,他倒是想要三缄其口,但是别人能愿意吗?
  拔出萝卜带出泥,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他在汉东机械厂干了大半辈子,知道的太多,对于汉东机械厂来说,雪上加霜不为过。
  但是一二把手的较量没有那么快分出高低的,人财,那是领导权力最重要的东西,现在这人已经开口子了。
  李卫东迎来了暂时的安静,只要能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前途将一片光明!
  许是安慰他受伤的心灵,元旦刚过,大椿兴兴致勃勃地来邀功,秦老头打算卖房子了。孙子的媳妇上门来相亲,如果没有房子那是说什么都不能同意的,这下子大儿媳妇就闹起来了,老两口实在是受不了,只好找刘椿来带话。
  “不会有你的事吧?”李卫东总感觉刘大椿贼眉鼠眼就不像个好人,这事要是没有他的手笔他肯定不信。
  “嘿嘿,哥,瞧您这话说的,我和他孙子打小的关系,兄弟有难了,我这不得出点力,我就是这么顺嘴一提,这哥们也是厉害,为了媳妇谁都敢坑!”
  老头蹲在堂屋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烟袋,一会看屋顶,一会看院子,这是他打小就住的房子,要是卖了可真舍不得,可是再舍不得也得为下一辈考虑呀,现在外面的房子,就是郊区的都得一万好几了,哪能买得起呦!
  老头哪里知道,现在的郊区在二十年后都成了市中心,一平方米都一万好几了!和他这样外来人比,已经都算是天堂了!至于李卫东给的价格已经比较合理了,旁边那么好的房子才三万多,这破房子,要不是看中这块地皮谁买?
  “八万五这房子你拿走,我是看过房子了,没有这么多钱我是不会卖的!而且这房子还得容我们在住两个月!”再不舍得也得卖呀,儿孙没能耐,只能啃老。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住俩月没有问题,但是这钱就不能付全款了,我先给七万,剩余的一万五,您什么时候搬完了什么时候给您,你可不能把这房子给破坏了!”李卫东倒不是觉得会破坏房子,这房子反正要重新修建的,怕遇到老赖,不搬走就麻烦了。
  两家人倒是干脆,签了合同,到房管局备了案,等两天来拿证就行了。四合院住着舒服呀,下接地气,上顶天空,有花有草,还有眼泉水。
  不知道刘大椿从哪弄来了一只野兔和半只小山羊,准备吃火锅,这山羊不大也就是三十斤上下,正是最好吃的时候,不像后世在城市里买的都是绵羊,那个头都和人差不多了,关键还长得快,就是山羊也得是五六十斤的。
  终于了一件心愿,李卫东特地把刘锦慧接来,屋子里弄个电热丝炉子,上边是个大的平底锅,随吃随放,吃的那是一个爽,这五粮液配着羊肉那是爽歪歪了!
  吃完锅子,没等刘锦慧动手,刘大椿就赶紧到厨房里处理,这几个在家里那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到了李卫东这里反而勤快起来。
  “卫东,你这又买房子干啥,那房子虽然住着安静的,但也太破了吧?”
  “这你就不懂了,住的就是这个调调,接地气,还有那院子里的泉水,你想想早晨打一桶水,泡个茶那是多么的悠闲!”
  “你这还打算过老头的日子了!”
  “嘿嘿,今天就让老头给你演示一下什么叫心老人不老!”
  自是一番风流,等次日醒来都日晒三杆了,刘锦慧早早地上班去,留下李卫东无聊的很,看着桌子上的早餐,李卫东简单地吃了两口,就泡了壶茶,看起书来。
  喝茶李卫东不讲究,但是能喝出好坏,至于为什么好,那是不知道的,就是那么的玄乎,所以李卫东一直认为茶道是属于玄学的范畴,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不懂。
  一壶茶刚喝了一半,就听到敲门声,刘大椿带着几个小弟抱着大摞的图纸进来。
  “哥,那老头已经弄完了,真黑呀,一本就敢要十块钱!”
  “这就叫知识就是金钱,别这老头那老头的,人家姓卫!”李卫东很满意,这翻译都是另用一张白纸誊写的,原图是一点都没有损坏和涂抹,这就是专业的水平。
  看了几本是机床的,船舶的李卫东直接扔到一边,这东西太不靠谱了,他一个小老板哪有那水平能干出这玩意。
  对于几套柴油机的图纸,李卫东感觉到满意,这柴油机好呀,一直到后世大卡车上的都是柴油发动机,动力足价格低。关键齐州就有柴油机厂呀,汉东机械厂用的柴油机是从这买来的。
  也许这柴油机还能卖不少钱,毕竟对于现在的国内来说,能成功研制一款成熟的柴油发动机那基本上属于天方夜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借鉴苏俄的。
  所以到了二十一世纪了,很多重型设备都是长得很相似,都很苏俄。甚至很多核心的计算都是当年从苏俄那边拿过来翻译的,不是说国内的技术不好,而是人家苏俄的产品就是好。
  李卫东是不认识齐州柴油机厂的人,但是有人认识呀,他师傅就肯定认识,而且经常打交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何师傅反馈来的消息是,人家现在的活都干不出来呢,哪有心情干其他的。
  得来,留着吧,几千块钱的东西,还是能亏的起的。
  南下再次提上日程,谢明和陈伟都从老家回来了,李卫东这里没有什么事情,自然要放人家的几天假了,人家老婆孩子的都有,还是要几天探亲假的。
  “家里还好吧?”
  “好的很,家里不缺钱,孩子该上小学了,家里的地收成也不错,足够他们娘俩用的了!”
  关心下属的家庭情况,那是一个好领导必须该具备的素质,员工家里都出问题了,你还指望着他为公司好好工作,做梦呢,只有家里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好好工作。
  况且李卫东要干大事了!


第65章 地域偏见
  苏中,阴雨绵绵,正是下雨的时节,在这个季节下一两个星期是常有的事情,让北方人感觉很不爽。
  “哥,这边贸可真是没法做了,自从那什么宣布苏俄解体,整个市场就乱了,咱们的产品不畅销了,价格直线下降,那个英国一下子卖给了苏俄几百吨的白糖,你说他们才几个人呀!”陈谷觉得连紧俏的白糖都挣不到钱了,这生意不好干了。
  “还有,不光是英国,美国佬这可是他们的死对头,也开始卖东西给他们了,那罐头都要过期了,成船的往海参崴送。
  也就服装咱们还有点优势,所以这次咱们直接弄了一批服装过去,也不指望他挣钱了,有利润就卖,还是这二手设备挣钱,人家都不要就咱们要,虽然价格稍微提高了点,但是国内还很抢手呢!”陈谷看着李卫东拿起酒杯赶紧碰了一下。
  李卫东听着陈谷说着,苏俄解体,关闭的国门对全世界开放,原来的死对头现在反而成了他们改革专家,倾销着他们冷战时期为了对付苏俄的食品和物资,但是二手设备西方国家不会要,最终还是便宜了国人。
  “那就接着做,只要是设备,甭管他是干什么的,都给他弄来,咱国家大的很,啥都要!”
  李卫东喝掉杯子里的黄酒,趁着日头好,赶紧晒稻草,现在苏俄那边的轻工已经不值钱了,但是乱局还没有结束,重工设备还大有可为。
  元月18日,李卫东在沪城的一个小旅馆里,拿着当天的报纸,心里说不出来的怒气。
  他准备了那么久,就是为了这个一夜暴富的机会,要是能成功,他下半辈子不用愁了,可是历史给他开了个玩笑。
  他知道认购证这玩意挣钱,但是从来不知道,这东西只针对沪城人,怪不得他们先富起来了,纯粹特码的地域偏见造成的。
  李卫东放下报纸,心里琢磨,本来他是要自己这帮人分开购买的,别引人注意,哪里想到会遇到这种事情。
  “陈谷,你去让兄弟们调查一下这沪城郊区那种无亲无故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注意找个机灵点的,能懂沪城话的!”
  “你在苏中待的时间长,在郊区有没有能容纳百十人的工厂,干什么都行,把这伙人都招过去,一个月就开两三百块钱工资,押着身份证!”想了一下,李卫东补充道,这么多人弄一块不干活,那怎么行。
  陈谷不知道李卫东是啥意思,这股票认购证有那么重要,去年在黑河被讹了三十大车的设备都没有这么生气。
  李卫东吩咐的事情他得干,而且要干好。
  陈谷听着意思,是用身份证了,还要百十人的,不过这个好办,两条腿的人多的很。
  仅用了两天,李卫东就拿到了一百多张身份证,先用身份证看看,如果不行的话只能再把人给弄过来,他是记得深城股票事件,很多人就是靠着邮寄身份证发家的,这说明人不到场也是可以的。
  李卫东在观望,全沪城四五百家证券银行机构销售认购证,但是问的多,买的少,这股票认购证一本三十,要是不中,那不得赔死,一个月挣一两百块钱容易吗?
  李卫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